簡介
dBase的系統包括核心資料庫引擎、查詢系統、表單引擎、與一個腳本程式語言,這些組件一起被販售。
歷史
1981年,dBase II發布(CP/M軟體),1982年9月發布DOS版。
1984年5月,dBase III發布(DOS軟體),此為以
C語言重寫的第一個版本。
1986年,dBase III plus發布(DOS軟體),俗稱dBase III+
1988年2月,dBase IV標準版發布(DOS軟體),10月,dBase IV研發版發布。
1980年代後半,dBase語言標準化,IEEE 1192
1991年9月,
Borland為dBase和Interbase資料庫軟體而買下Ashton-Tate公司。
1994年,dBase 5的DOS版與Windows版發布;但是隨著
Microsoft併購Fox Software公司以取得FoxPro著作權,原有dBase的市場逐漸被FoxPro所接收。
2013年3月19日,dBASE PLUS 8發布。
2017年9月 1日,dBASE PLUS 11.3發布。
編程范型
聲明式編程
聲明式編程(英語:Declarative programming)是一種編程範式,與
指令式編程相對立。它描述目標的性質,讓電腦明白目標,而非流程。聲明式編程不用告訴電腦問題領域,從而避免隨之而來的副作用。而指令式編程則需要用算法來明確的指出每一步該怎么做。
聲明式編程通常被看做是
形式邏輯的理論,把計算看做推導。聲明式編程因大幅簡化了
並行計算的編寫難度,自2009起備受關注。
聲明式編程通過
函式、推論規則或項重寫(term-rewriting)規則,來描述變數之間的關係。它的語言運行器(
編譯器或
解釋器)採用了一個固定的
算法,以從這些關係產生結果。
命令式編程
指令式編程(英語:Imperative programming),是一種描述電腦所需作出的行為的編程典範。幾乎所有電腦的
硬體工作都是指令式的;幾乎所有電腦的硬體都是設計來運行
機器碼,使用指令式的風格來寫的。較高級的指令式
程式語言使用
變數和更複雜的語句,但仍依從相同的典範。菜譜和行動清單,雖非電腦程式,但與指令式編程有相似的風格:每步都是指令,有形的世界控制情況。因為指令式編程的基礎觀念,不但概念上比較熟悉,而且較容易具體表現於硬體,所以大部分的程式語言都是指令式的。
運算語句一般來說都表現了在記憶體內的數據進行運算的行為,然後將結果存入記憶體中以便日後使用。高級指令式程式語言更能處理複雜的表達式,可能會產生四則運算和函式計算的結合。
循環語句容許一些語句反覆運行數次。循環可依據一個默認的數目來決定運行這些語句的次數;或反覆運行它們,直至某些條件改變。
條件分支語句容許僅當某些條件成立時才運行某個區塊。否則,這個區塊中的語句會略去,然後按區塊後的語句繼續運行。
無條件分支語句容許運行順序轉移到程式的其他部分之中。包括跳躍(在很多語言中稱為
Goto)、副程式和Procedure等。
循環、條件分支和無條件分支都是控制流程。
早期的指令式程式語言都是電腦本身的機械語言。在這些語言中,指示非常簡單,令硬體的運行更容易,卻阻礙了複雜程式的設計。1954年開始開發的
FORTRAN,是首個在複雜程式的設計中除掉機器碼的程式語言。它是編譯型的程式語言,容許命名變數、複雜的表達式、副程式和其他功能,這些功能現在在指令式語言中都非常普遍。後來的二十年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其他高級指令式程式語言出現。在1980年後,
面向對象編程有迅速的發展;面向對象程式語言均有著指令式的風格,但增添了支持對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