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在華南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26天,分別比對照粵香占、汕優63遲熟4.7天、0.3天。
基本介紹
- 界:植物界
- 屬:稻屬
2003年國家審定,編號:國審稻2003036,2002年福建審定,編號:閩審稻2002003,新品種權申請或公告信息,
2003年國家審定,編號:國審稻2003036
特徵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在華南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26天,分別比對照粵香占、汕優63遲熟4.7天、0.3天。株高115.9厘米,葉片較寬而披,穗大粒多,熟期轉色好。每畝有效穗數19.5萬穗,穗長22.6厘米,每穗總粒數132.5粒,結實率80%,千粒重28.2克。抗性:葉瘟1級,穗瘟1級,穗瘟損失率3.4%,白葉枯病9級,白背飛虱7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49.1%,長寬比2.6,堊白米率99%,堊白度29.8%,膠稠度40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0.3%。
產量表現:2001年參加華南早秈高產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81.3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5.03%(極顯著);2002年續試,平均畝產491.7公斤,分別比對照粵香占、汕優63增產1.15%(不顯著)、2.77%(不顯著)。200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3.0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6.18%。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一般於2月底3月初播種,秧田每畝播種25公斤,秧齡35~40天;2、合理密植:栽插規格為16.5×26.5或16.5×23厘米,每穴插2粒穀苗,畝基本苗10萬株以上;3、肥水管理:畝施純氮10~12公斤,氮、磷、鉀肥比例為1:0.6:0.8。水漿管理要做到淺水勤灌,夠苗烤田,控制無效分櫱,後期不要過早斷水;4、防治病蟲: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及稻飛虱等病蟲的危害。
國家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抗稻瘟病,高感白葉枯病,感白背飛虱。蒸煮品質較好,加工品質中等,外觀品質較差。適宜在海南、廣西中南部、廣東中南部以及福建省南部雙季稻白葉枯病輕發區作早稻種植。·
2002年福建審定,編號:閩審稻2002003
特徵特性:該組合屬中、晚稻三系雜交稻組合。作中、晚稻栽培,生育期與汕優63相當。株高95-100厘米,分櫱力中等。穗長22-23cm,平均穗粒數110-125粒,結實率80-85%,千粒重28-29克。後期轉色好,抗倒伏,中抗稻瘟病。米質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糙米率81.9%、精米率72.6%、整精率39.5%、粒長6.8mm、長寬比3.1、堊白率35%、堊白度3.5%、透明度1級、鹼消值4.2級、膠稠度40mm、直鏈澱粉含量22.9%、蛋白質9.9%。
產量表現:該組合於1999年參加省晚稻遲熟B組區試,平均畝產381.2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1.0%,差異不顯著。2000年續試,平均畝產455.7公斤,比汕優63增產8.22%,達極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該組合適宜煙後和雙晚栽培,也可作中稻栽培,栽培要點參照汕優63。並注意稀播種、育壯秧,適當密植,叢插二粒谷,下足基肥,早攻快發,夠苗及時烤田,提高有效穗和結實率。秧齡30天,超過30天需要兩段育秧,防止早孕早穗。
制種技術要點:父本播種至始穗比明恢63短2天左右,母本播種至始穗比珍汕97A長10-12天,在管前中稻制種錯期40天。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D奇寶優1號屬基本營養型中、晚秈三系雜交稻新組合,全生育期與汕優63相當,豐產性穩產性好,分櫱力中等,抗倒伏,後期轉色好,中抗稻瘟病,米質較好。適宜福建省作中、晚稻種植。經審核,符合福建省品種審定規定,通過審定。·
新品種權申請或公告信息
申請日:2004/11/16
申請號:20040485.7
申請公告日:2005/3/1
申請公告號:CNA001678E
授權日:2007/11/1
品種權號:CNA20040485.7
授權公告日:2007/11/1
授權公告號:CNA001343G
培育人:劉文炳;黃華康;張軾;鄭旋;蔡為銘;陳雙龍;林宜茂;莊淑芳;陳善傑;林瓊;羅維祿
品種權(申請)人:劉文炳
本申請品種是以〔(龍特浦B×珍汕97B)F1×(紅突31B×D297B)〕F3為父本,與母本D汕A測交並連續7代回交轉育而成的不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