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大調第一小夜曲

《D大調第一小夜曲》,是勃拉姆斯創作的樂曲。

勃拉姆斯一共作有兩首小夜曲。其中第一小夜曲,OP.11,這首作品開始的形態是一個三樂章的八重奏,完成於1858年夏。之後,傑出的小提琴家約·阿希姆鼓勵勃拉姆斯將作品擴充為室內管弦樂,於是勃拉姆斯又增添了三個樂章。這首作品1859年3月28日由約·阿希姆指揮首演後,又在1860年改編成大型樂隊演奏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D大調第一小夜曲
  • 外文名:Serenade No. 1 in D Major, Op. 11 
  • 作曲約翰內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作曲家簡介,樂章賞析,

作曲家簡介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被廣泛認為是19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浪漫主義時代的主要音樂家之一,他出生在德國漢堡,最終定居在奧地利維也納。
D大調第一小夜曲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勃拉姆斯出生於漢堡的一個路德教家庭,而他的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奧地利維也納度過。在他有生之年,勃拉姆斯的受歡迎程度和影響力相當大。
當時指揮家漢斯·馮·比洛發表評論,認為勃拉姆斯有足夠的分量與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一起,被劃分為古典音樂史上“三B”之一。

樂章賞析

第一樂章 極快板,具有農村風味的低沉的低音之上,獨奏圓號奏出類似海頓D小調(No.104)交響曲末樂章的曲調,單簧管、雙簧管的輕鬆、嘻游的風格過渡後,輝煌的全奏展現第一主題,然後讓線條優美的第二主題及有力的三連音收尾音型結束呈示部。具有交響風格的大膽發展導向主要主題再以傳統方式的再現,最後是充滿海頓式的、不落俗套的尾聲。
第二樂章 諧謔曲,不大快的快板,在節奏和和聲上纖細、難以捉摸和複雜。在有力的對比三聲中部後,是開始部分傳統的反覆。
第三樂章 不太慢的慢板,這一樂章木管色彩很豐富:有單簧管、長笛、圓號、雙簧管、大管的獨奏,也有極富想像力的組合,雖然這一樂章的高潮之一是第一小提琴組和大提琴組之間一段令人激動的二重奏,但大部分情況下弦樂只用作管樂的骨架和背景音樂。
第四樂章 小步舞曲,18世紀的洛可可風格。它首演時,有音評家曾評論“樂器的色彩和旋律的優雅使之具有夜曲的特色,曲子充滿明月之光和丁香的芬芳。”
第五樂章 第二首諧謔曲,快板,偏重於粗獷,以獨奏圓號和大提琴組的二重奏開始,以表示對海頓與貝多芬之敬意。
第六樂章 迴旋曲,快板,是海頓特別喜歡的形式,但開始的主部主題非常勃拉姆斯化,是一種粗重的感覺。兩個抒情插部由主部主題的節奏作為骨架,在這兩個插部之後,浪漫的寂靜預示了輝煌的結束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