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H綜合分析技術是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遺傳學研究中心教授鄔玲仟、梁德生課題組開發的一項新技術。
技術簡介,發展歷史,研究意義,
技術簡介
CAH是由一組編碼腎上腺皮質類固醇生物合成的酶和輔助因子的基因缺陷導致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表現為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以及性發育和生長發育異常,嚴重者可致死。
其中,經典型CAH的攜帶者頻率為1/50~1/71,是國內外新生兒篩查方案和我國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的主要目標疾病。95%的CAH病例由21-羥化酶缺乏(21-OHD)引起,致病基因CYP21A2位於大片段重複區,受高度同源假基因CYP21A1P以及各種類型嵌合基因的影響,基因型和表型異質性很高。目前採用MLPA結合Sanger測序的常規CAH基因檢測方法,存在較高假陰/假陽性結果以及諸多技術局限。而針對這類複雜結構基因變異的檢測,基於短讀長的二代測序方法也面臨類似的挑戰。
該課題組開發了一種長片段PCR與三代/單分子長讀長測序結合的CAH綜合分析方法(CACAH),對5個主要的CAH致病基因進行全序列分析。在與常規方法平行對比的臨床研究中,CACAH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均達到100%,同時在複雜結構基因變異方面顯示出巨大優勢,包括精確檢測真假基因、嵌合基因亞型和大片段缺失/重複及其斷裂點,能夠一次性得出直接和直觀的綜合分析結果。
而且,該方法不需要分析家系樣本就可明確突變等位基因的順/反式結構。另外,CACAH可以不抽提DNA,只需要1ul外周血、1mm乾血斑或ng級別起始DNA模版即可完成檢測,在新生兒基因篩查和攜帶者檢測方面具有很大優勢。這個臨床研究結果也提示CACAH在篩查診斷上的檢測成本已經接近常規方法,具有很好的臨床套用前景。
隨著基於三代測序的完整(T2T)人類基因組參照序列的完成,三代測序已經成為基因組分析的發展方向。然而,由於其準確性低和成本高昂,三代測序的臨床套用一直未能取得突破。鄔玲仟教授、梁德生教授團隊2021年成功完成了國際首個三代測序(地中海貧血)臨床基因檢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目前已在全國廣泛推廣套用。
發展歷史
2022年6月17日,CAH綜合分析技術成果線上發表於《臨床化學》(Clinical Chemistry),中南大學博士研究生劉穎迪、陳妙妙和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劉靜為共同第一作者,鄔玲仟和梁德生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湖南省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
研究意義
“基於長讀長測序的CAH綜合分析是一項很有意義的研究,該研究使用了一種創新性的方法對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的多個亞型進行遺傳學分析,由於該方法可一步到位完成全面檢測,使得檢測流程更為高效便捷,彌補了現有方法需要測序結合MLPA的缺陷,也無需依賴於患者父母參與家系分析。”該論文審稿人認為,該技術可極大地促進新生兒篩查項目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遺傳諮詢,對於CAH來說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技術還需要在更多研究小組的CAH患者佇列中進行驗證,但基於本研究獲得的結果來看,可以相信會有非常好的套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