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簡介 巴德學院(Bard College),創建於1860年,位於紐約上州的安娜黛爾鎮(Annandale-on-Hudson),是美國著名的頂尖
文理學院 之一。巴德學院起源於巴德夫婦建立的聖潔教堂,最初叫做“聖史蒂芬學院”,充滿宗教氣息。隨著19世紀末高等教育的世俗化,神學教育退出課堂,學校教育開始偏向科學人文知識,這才逐漸演變為今天的巴德學院。
巴德學院非常重視自由的文科教育, 堪稱是反傳統和理智主義的堡壘。有學生說: “這裡的學術和教授都很有趣,那些德高望重的教授們很樂意幫助學生, 學生們也非常愛戴自己的教授。”巴德學院在2015年《
普林斯頓評論 》(《Princeton Review》)最佳課堂體驗院校中排名第一,可見學院的課堂氛圍非常受學生喜歡。
除了頂級的課堂體驗,能夠在巴德學院生活更是一種享受。作為一所居住型大學,巴德學院擁有精緻的校園,能夠滿足學生專注學術和享受生活的雙重需求。學校格局錯落有致,四季分明,風景秀麗,宛如世外桃源。特別是學校風格迥異的各色建築,從1860年的早期建築到極具後現代風格的音樂廳都和諧並存著,而且這些建築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比如自誕生以來就備受矚目的理察·弗希爾表演藝術中心(Richard B.Fisher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就是建築大師弗蘭克·蓋瑞的作品。巴德學院現任校長萊昂·波特斯坦曾說,“如果我們希望大學畢業生能夠成為公共事務方面的領導者,那么大學就應該拓展其範疇,讓他們的校園成為重要的公共空間”。在這樣教育理念主導下的巴德學院,學習的定義是多樣化的。每個周末學校里都有無數學生組織的活動——表演、車庫樂隊、舞會、晚餐會、俱樂部集會等,在派對上討論所謂“學術”問題司空見慣,並不會被視為怪胎。
辦學歷史 起源早期歷史 19世紀中,紐約州紅鉤鎮的土地主要包括布萊茲伍德、巴特利特、桑茲、克魯格島、沃德莊園或阿爾蒙特。
1853年,約翰·巴德和瑪格麗特·巴德購買了布萊茲伍德的部分地產,並重命名為“安嫩代爾”。約翰·巴德的祖父是醫學家西蒙·巴德,西蒙·巴德是
哥倫比亞大學 醫學院的創始人、
喬治·華盛頓 的醫生。約翰·巴德也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翰·麥維克的侄子。所以巴德家族與哥倫比亞及美國新教聖公會有很密切聯繫。1854年,約翰和瑪格麗特建立一所教區學校以滿足該地區適齡兒童的教育需求。當時的一個小木質別墅,現被稱為巴德樓,承擔著周中的教學任務和周末的教會工作。1857年,巴德夫婦在巴德樓附近修建神聖無辜者教堂,從而擴大了教區。在這段時間中,約翰·巴德仍然與紐約州的新教聖公會保持密切聯繫,教會建議他創建一所
神學院 。
在外部資金支持的承諾下,1858年11月,約翰·巴德捐贈了未完成的教堂以及周圍18英畝的土地給主教教區。1860年3月,聖史蒂芬學院建立,首期12名學生入學。1861年,第一批建築開始陸續建成,包括一所石制學院哥德式的宿舍阿斯平沃爾樓建造完成。在學校最早的運作時期,它的財政仰賴於一些富有的捐贈者,比如康內留斯·范德比爾特。隨後的四十年總,學校有了更快發展。1866年,作為行政樓的拉德洛樓建立完成。1873年,普勒斯頓樓建立完成,並作為食堂投入使用。四所相連的宿舍樓,統稱為斯通街道,竣工於1891年。在1895年,希臘復興式的霍夫曼紀念圖書館建成。
發展 20世紀後,伴隨著社會和文化變化,紐約州的高層社會掀起了大地產的終結活動。1914年,路易·哈默斯利購買了沃德莊園,並建立一所都鐸式大樓和門房,現被稱為沃德莊園。1926年,哈默斯利擴大了地產,並獲得被拋棄的克魯格島土地。同年,威廉·沃德購買了哈默斯利的這些土地後,捐給慈善組織,並作為養老院使用了近四十多年。在1900年中期,巴德學院的校園有了明顯擴展。1951年,學校獲得被捐贈的布萊茲伍德土地;而在1963年,巴德購買了約90英畝(36公頃)的沃德莊園地產,其中包括莊園大樓。剩下的900英畝(360公頃)沃德莊園地產為蒂沃利港灣自然保護區。
1928年,巴德與
哥倫比亞大學 合併,作為哥大的一個本科學院,和
巴納德學院 類似。根據協定,巴德仍然保留與美國新教聖公會的關聯,並保持對財政的自主性。合併的決策提升了巴德學院的聲譽,但是在大蕭條時期,學校卻無法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1932年,巴德的財政情況進入到非常可悲的局面,促使紐約州州長兼巴德學院信託人的
富蘭克林·D·羅斯福 ,向一系列財團領袖發出求救電報尋求捐款,其中包括
小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 、
喬治·伊士曼 和弗雷德里克·威廉·范德比爾特。
1933年5月26日,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唐納德·圖克斯伯里博士被任命為巴德學院院長。僅僅四年,圖克斯伯里教授就對學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作為一個教育哲學家,通過巴德學院平台拓寬了高等教育理念:他把學校的發展駛向一個更世俗化的方向。1934年,在他的建議下,學校正式改名為巴德學院,以紀念它的創始人約翰·巴德。圖克斯伯里博士非常強調藝術的作用,這在當時並非主流,他還為巴德的“調整和高階工程”(Moderation and Senior Project)體系奠定了基礎。儘管圖克斯伯里博士從未使用“
進步主義教育 ”等辭彙描述巴德的課程體系,學校仍被後人視為採用進步教育的先驅。在1943年,教育家路易·T·貝尼澤特撰寫《進步主義學校的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Progressive College)中,將巴德學院作為三個案例分析之一。1940年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巴德學院成為許多歐洲學者、藝術家的避難天堂。其中包括有政治理論家
漢娜·阿倫特 、
精確主義 畫家斯特凡·赫希、《柏林日報》主編菲利克斯·赫希、小提琴家埃米爾·豪澤、語言學家漢斯·馬爾尚,心理學家韋納爾·沃爾夫和哲學家
海因里希·布呂赫 。
宿舍樓圖克斯伯里樓,完成於1958年 在1944年,因為戰爭影響,巴德學院入學率顯著降低,從而對學校財政產生重大壓力。為提高入學率,巴德學院改為男女同校制度。1944年後學校變稱獨立的、世俗性學院。入學生也從1944年的137人翻倍為1947年的293人。1950年代,基於學校擁有布萊茲伍德地產和圖克斯伯里樓後,學校擴充了150名的入學人數。
最近歷史 1969年,在巴德學院發生了一起警方突然搜捕行動,它激發了校友唐納德·費根和沃爾特·貝克的靈感,並在1973年為他們的搖滾樂團斯迪利·丹撰寫了一首《我的老學校》。此外小說家、藝術家、巴德校友瑞琪·杜科爾內曾稱費根寫過一首《瑞琪,不要丟掉那個號碼》以紀念他們的友誼。
1975年,曾是法蘭克尼亞學院史上最年輕的校長里昂‧波特斯坦當選為巴德學院校長,他被視為學校學術和文化復興與發展的功臣。他拓寬了教學專業面;後現代主義的教學樓群相繼建立後,學生數量也增加了超過400%。新的學校設施有
弗蘭克·蓋里 設計的理察·B·費舍爾表演藝術中心、
羅伯特·文丘里 設計的史蒂文森圖書館、拉斐爾·維諾利的雷姆-凱登科學及計算中心。此外,超過35個附屬機構、中心、項目,均在波特斯坦時期陸續建立,範圍覆蓋在當地、紐約州乃至不同國家。
學校排名 國內高校排名
2017年美國文理學院排名 第49名
課程設定 巴德學院可授予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學有
餘力 的學生可爭取彈性學制、提前畢業、個性化專業設定、優等生課程、雙學位、獨立研究、挑戰性課題等。特殊課程包括實習、校外調研、海外學習等。
專業設定
該校下設4個院系:藝術系、語言文學系、數理與計算機系和社會研究系。
巴德學院 開設的專業包括非洲研究、美洲研究、人類學、藝術史、亞洲研究、生物學、化學、古典學、認知學、計算機科學、舞蹈、經濟學、經濟與金融學、環境研究、電影與電子藝術、外國語言文化與文學、法國研究、性別與性研究、德國研究、全球與國際研究、歷史研究、人權、綜合藝術、文學、數學、中世紀研究、中東研究、跨學科研究、音樂、哲學、攝影、物理、政治、心理學、宗教學、俄國與歐亞研究、科技與社會、社會政策、社會學、種族與倫理研究、工作室藝術、戲劇學、神學、維多利亞研究、書面藝術等。
研究生專業其中巴德學院研究生策展專業為美國少數幾個開設策展實踐的研究生專業。
巴德學院米爾頓·艾弗里藝術研究生院MFA項目2015年收到350+申請,70人左右受邀面試,錄取28人。其中油畫藝術方向競爭非常激烈,收到100+申請。每個專業方向每年錄取4-5人,專業方向學生總人數在12-15人之間,MFA項目總人數接近80。
校園環境 不像其它校園有明顯的幾何形核心,巴徳校園整體上略顯鬆散。我們感覺仿佛置身於植被繁茂的大公園裡,以至於一開始沒能找到校園的“中心”。同樣,無論走到哪兒,也都不會感覺到“邊緣”的無足輕重。一棟棟或者一組組建築隔三差五地出現在起伏的地貌上,如同詩中描繪的“落下凝露點點”的灌木,皆妝點山巒綠色。
巴徳學院的辦學理念非常鮮明,其校園的營建也絕不墨守陳規,兩者都有強烈的時代烙印,可謂與時俱進。從學院一百五十多年歷史中的幾個關鍵點,大致能劃分出校園演變的三個階段-建校前的“莊園時代”、早期的“聖徒時代”和如今的“博雅時代”。不同年代的建築凸顯出時代的特質,共同講述巴徳風景如畫的教育故事。
讓我們先從當下“博雅時代”的“樂”說起。巴德音樂節是全美知名的夏季音樂節。從1990年開始,音樂節每年選一位作曲家,以不同形式,如歌劇、舞蹈、音樂、戲劇、電影、講座等,演奏、觀賞、討論他的作品。如今,音樂節有了個更受矚目的新“主場”-理察·弗希爾表演藝術中心。設計者是以“奇奇怪怪”形式見長的明星建築師弗蘭克·蓋瑞。蓋瑞的作品很具雕塑感,有人曾稱其建築是現代立體派繪畫的三維表現。用蓋瑞自己的話講:“建築物的正立面可以被詮釋成一個罩在表演空間素麵上的戲劇面具。它的抽象形式讓觀眾準備好去敞開心扉地體驗發生在裡面的表演”。
巴徳是全美第一座提供全面學習“創造性和表演性藝術”的學院。2013年巴德與蘇州大學音樂系建立合作辦學項目,包括音樂項目、學生交換,以及在蘇州大學建立巴德博雅書院。博雅書院將以巴德學院的博雅教育課程為原型,在蘇大授課,畢業時授予兩個學校的學位。
透過費舍中心主入口對面的一片林子,能看到一處圓形水池,池中央是一個圓形的島,而要到達這座島,需要穿過一個由金屬條搭建的拱形“廊橋”。這是由冰島藝術家奧拉佛· 埃里阿遜2009年創作的雕塑作品《現實的議會》。廊橋錯綜複雜的線條從靠近“陸地”一側的比較稀疏逐漸過渡到靠近小島一側的稠密,視覺上加深了廊橋的長度。透過那些線條投射的光和影,人們仿佛置身時間隧道。埃里阿遜的作品從不只是用來看的,人們得去參與、去體驗。《現實的議會》就是關於“對話”和“參與”的體驗。大小不一的石塊沿著小島的外圍圍成圈,這些是“議會”的席位。學生、老師、遊客都可團團圍坐,開個“圓桌會議”。
現任校長萊昂·波特斯坦曾說,“如果我們希望大學畢業生們能夠成為公共事務方面的領導者,那么大學就應該拓展其範疇,讓他們的校園成為重要的公共空間……學校可以成為文化的創造、討論、[提供文化]服務的中心和範本,以及未來的公民交換政治見解的地方,主導學生的不應該是商業和關於實用性的狹隘定義,而應該是對學習的熱愛”。
波特斯坦校長本人是位著名樂隊指揮,對當代建築興趣濃厚。可以說應了“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這句老話,他把校園當作一場交響樂來看待,演奏者是建築師。因而巴徳校園和一系列建築名家聯繫在一起,
羅伯特·文丘里 ,
弗蘭克·蓋里 ,拉斐爾·維諾利……加上學院早期的建築遺產,校園裡的建築足以上一堂美國近現代建築史課。
學術研究 巴德學院是一所文理和科學學院。在本科教育中,巴德提供文學學位和科學學位。23個學術部門提供超過40個專業以及12個跨學科輔修專業。巴德學院也是全美第一個設定人權專業的學校。在2011-2012學年,巴德擁有1345個課堂。
在開學報到的前三周,大一新生需要參加語言和思考項目(Language and Thinking, L&T),為新生準備一次緊湊的、以寫作為中心的通識教育介紹,期間學生需要閱讀各派別的文學作品並分小組討論閱讀與寫作。這一跨專業項目建立於1981年,目的是“培養深度閱讀和討論、清晰發音、準確的自我批判、有成果的協作習慣”。這一項目囊括哲學、歷史、科學、詩歌、小說和宗教。在2011年,核心閱讀書籍包括有漢娜·阿倫特、弗朗茨·卡夫卡、弗蘭斯·德·瓦爾、史蒂芬·古爾德、克利弗德·紀爾茲、索福克勒斯。隨後在他們的冬季,大一新生必須參加到公民科學項目(Citizen Science program),此項三周項目開始於2011年。公民科學項目向學生介紹科學並教授科學方法的理念。在這個課程中,學生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展開分析,比如感染性疾病,通過不同的角度與概念進行思考,以提出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案。
所有的大一學生必須參加“大一研討會”(First-Year Seminar),通過一年周期的閱讀和寫作核心課程。第一個學期的分析從孔子到伽利略,而第二個學期討論約翰·洛克到維吉尼亞·伍爾夫。這個每學期課程有大概30個章節,由教授指導閱讀和分析大量的作家作品和思想。
另一個大學強制項目是調整(moderation)。調整通常發生於第四和第五學期,作為一個方式選擇專業。完成這一課程的要求往往會因系院所有區別,在過程中,學生必須呈交完成由三名教授組成的調整委員會布置的任務,並通過接踵而來的面談、考試和批判。
巴德的本科教育頂石是一個稱之為“畢業項目”(Senior Project),這一項目也因系院不同而呈現不同情況。部分學生需要撰寫大概80頁的論文,並呈交給三人教授委員會進行調整和批判。藝術系學生必須組織一系列的演唱會、獨奏會、表演或者出版具有深度創造性的作品;數學和科學學生,以及部分社會科學學生,需要完成研究性項目。
科研及機構 巴德學院建立了不同的創新研究項目及科研機構,包括有彌爾頓·艾弗里藝術研究生院、利維經濟研究所(2014年提供經濟理論和政策碩士學位)、策展研究與現代文化藝術中心、巴德環境政策中心、巴德音樂學院、巴德學院克萊門特項目,以及位於曼哈頓的巴德研究所。巴德學院的理察·B·費舍爾表演藝術中心是由建築家弗蘭克·蓋里設計,並於2003年春季完成。
此外,位於紐約市的巴德全球與國際事務項目致力於人權法的學習、國際關係準則、公民社會、人道主義行動及全球政治經濟;學生有機會在夜間參加研討會,並在白天參加國際事務實習。
2011年6月,巴德學院正式吞併位於波士頓的隆基音樂學院。並於2011年11月,收購德國柏林的歐洲文理學院,並改為巴德學院柏林分校。2013年,巴德學院進入東亞,並與蘇州大學建立合作,其中包括蘇州大學音樂學院與巴德音樂學院的雙學位項目。
學生活動 超過120個學校團體均在巴德議會基金的贊助下運營。巴德議會基金是一個由選舉產生的學生進行組織、每學期進行改選的組織,政策和選舉通過公共辯論的形式實現。
巴德學院擁有自己的紙質新聞《巴德自由報刊》,該報在2013年榮獲大學報刊聯合會的“最佳展示獎”;同年《SPIN》選舉年度校園獎中,《巴德自由報刊》榮獲“最佳校園刊物”。學生運作的文藝期刊還有半年刊《Lux》、《主持人》、《Sui Generis》。此外還有學生出版的《巴德社會科學期刊》、《巴德科學期刊》和《Qualia》。《巴德論文(Bard Papers)》是一個私募基金贊助的文學期刊,由巴德的教授和學生共同管理。
其他主要學生組織包括有國際學生組織,其他文化組織則有巴德反資本家協會、巴德滑板協會、巴德電影委員會、巴德曲直聯盟、學生勞工對話、巴德辯論聯盟、巴德模擬聯合國、超現實主義者訓練營(Surrealist Training Circus)、騎行社和學校電台WXBC。
儘管巴德學院地理位置遠離大都市,但它擁有很強的獨立音樂現場。在1980年至2000年代早期,學院的老體育館曾經是音樂會和舞會的著名場所。在2004年,老體育館關閉,並在2006年春季轉移到一所學生運營的劇院。很多活動也在更小的SMOG樓舉行。
體育 巴德學院是全美大學體育協會的成員。他也是自由聯盟的成員。在2007-08賽季至2010-11賽季期間,猛龍隊(巴德學院體育隊)曾經作為獨立學校參加
天際聯盟 。猛龍隊的男子運動包括有棒球、籃球、越野賽、長曲棍球、英式足球、壁球、游泳跳水、網球、田徑及排球;而女子運動則包括籃球、越野賽、長曲棍球、英式足球、英式橄欖球、游泳跳水、網球、田徑及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