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介紹了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08軟體的功能、特點、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附加了大量的、具體套用的實例和模型,並提供了許多套用問題的解決方案,可幫助用戶輕鬆掌握Inventor軟體的知識和使用技巧,同時可為用戶合理有效地套用Inventor軟體進行機械設計提供有益指導。
本書是Autodesk公司的合作夥伴漢略公司的專家編寫的,作者結合自身在開發Inventor功能模組過程中的經驗,通過大量典型實例,詳細介紹了如何利用Inventor進行三維機械設計。內容由淺入深,通俗易懂,具有全面、易學、新穎的特點。
本書可作為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08軟體的中文參考書,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CAD愛好者的自學教材和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從“電腦”說起 1
1.1.1 腦 1
1.1.2 人腦 1
1.1.3 電腦 2
1.1.4 軟體 2
1.2 關於軟體的“規則” 2
1.2.1 誰確立的規則 3
1.2.2 誰來執行規則 3
1.2.3 誰能解釋規則 3
1.2.4 誰去完善規則 3
1.2.5 軟體套用效果的分析比較 4
1.3 怎樣有效地使用CAD軟體 4
1.3.1 從一種典型的觀念說起 4
1.3.2 計算機軟體和資料庫 5
1.3.3 設計表達的數位化 6
1.3.4 繪圖/建模是設計構思的工具,
而不是設計的結束 7
1.4 二維設計和三維設計 11
1.4.1 工程師的“再學習”問題 12
1.4.2 掌握軟體套用技術的效率問題 12
1.4.3 實際設計的效率問題 13
1.4.4 尺寸與形狀問題 13
1.4.5 三維軟體遠遠優於二維軟體 14
1.5 Inventor概述 15
1.5.1 算法核心——Autodesk Shape
Manager 15
1.5.2 關於參數化技術和變數化技術 15
1.5.3 安裝過程簡介 16
1.5.4 界面與操作風格 20
1.5.5 聰明的協助功能 21
1.5.6 對於工程師的設計思維有相對更好
的支持功能 23
1.5.7 精彩的顯示表達功能 23
1.5.8 設計項目管理 24
1.5.9 三維模型與相關二維工程圖 24
1.6 Inventor 2008的運行環境 24
1.6.1 作業系統 24
1.6.2 顯示系統 25
1.6.3 記憶體和CPU 26
1.6.4 其他 26
1.6.5 不是題外的話 26
1.7 關於附加檔案的使用 26
1.7.1 相關檔案 26
1.7.2 演示動畫 27
1.8 體會Inventor的零件創建 27
1.8.1 顯示控制機制簡介 27
1.8.2 製作鍵塊的三維模型,規格
JK16(M5) 28
1.8.3 模型的驅動結果 30
1.8.4 系列零件創建的準備 31
1.8.5 創建系列零件 31
1.8.6 在裝配設計中引用 33
1.8.7 評論 33
第2章 草圖技術 35
2.1 草圖環境及草圖創建過程 35
2.1.1 草圖環境概要 35
2.1.2 草圖環境參數設定 36
2.1.3 草圖環境坐標系 37
2.1.4 工具列 38
2.1.5 草圖創建 39
2.2 草圖的繪製 41
2.2.1 直線和樣條 41
2.2.2 圓、橢圓和弧 42
2.2.3 矩形和正多邊形 43
2.2.4 圓角和倒角 44
2.2.5 點、孔中心點 45
2.2.6 草圖中的線形和輔助線 45
2.2.7 文本草圖 46
2.2.8 在草圖中利用AutoCAD圖形 48
2.2.9 插入圖像 50
2.3 草圖的關聯再利用 51
2.3.1 選擇操作規則 51
2.3.2 鏡像 51
2.3.3 矩形陣列 52
2.3.4 環形陣列 54
2.3.5 偏移 56
2.4 草圖的編輯與修整 57
2.4.1 右鍵選單中的可操作內容 57
2.4.2 選定—拖動 57
2.4.3 工具面板上的編輯功能 57
2.4.4 陣列的編輯 59
2.4.5 二維樣條曲線的編輯 60
2.4.6 草圖在被使用後的再編輯和共享 61
2.5 在草圖中利用投影 61
2.5.1 投影幾何圖元 62
2.5.2 投影剖切邊 62
2.5.3 投影展開模式 62
2.6 草圖的幾何約束 62
2.6.1 幾何約束的添加 63
2.6.2 幾何約束的察看和刪除 63
2.6.3 草圖創建中不自動推理和添加約束 64
2.7 草圖的驅動尺寸約束 65
2.7.1 自動標註尺寸 65
2.7.2 通用尺寸 66
2.7.3 尺寸顯示設定 67
2.7.4 引用本草圖內的其他尺寸 67
2.7.5 引用本草圖之外的其他尺寸 68
2.7.6 尺寸數據引用的計算表達式 68
2.7.7 計算尺寸 68
2.7.8 測量尺寸 69
2.7.9 公差 69
2.8 草圖約束完整性監控 70
2.9 繪製三維草圖 70
2.9.1 三維草圖環境 71
2.9.2 三維草圖創建工具 71
2.9.3 三維相交曲線 72
2.9.4 將曲線投影到曲面 72
2.9.5 螺旋曲線 73
2.9.6 三維輪廓草圖的相關機制 73
2.10 關於“草圖醫生” 75
2.11 草圖的其他一些技術問題 76
2.11.1 正確的觀念是什麼 76
2.11.2 關於完整的約束 77
2.11.3 構造線的實例 77
2.11.4 幾何約束的“隱式”和“顯式” 78
2.11.5 草圖的驅動尺寸單位 79
2.11.6 草圖中輸入點 79
2.11.7 利用Fx參數表處理草圖參數 79
2.12 草圖功能下的CAGD 80
2.12.1 設計參數求解實例之一 80
2.12.2 設計參數求解實例之二
(02-008.IPT) 81
2.12.3 設計參數求解實例之三
(02-009.IPT) 82
2.12.4 設計參數求解實例之四
(02-010.IPT) 82
2.12.5 設計參數求解實例之五
(02-011.IPT) 83
2.12.6 設計參數求解實例之六
(02-012.IPT) 83
2.12.7 點評CAGD 84
2.13 草圖基礎知識小結 84
2.14 草圖創建練習 85
第3章 零件造型和特徵相關技術 87
3.1 零件環境 87
3.2 定位特徵 88
3.2.1 工作面 88
3.2.2 工作軸 92
3.2.3 工作點 93
3.3 基於草圖的特徵 94
3.3.1 拉伸 94
3.3.2 旋轉 98
3.3.3 打孔 99
3.3.4 掃掠 104
3.3.5 螺旋掃掠 106
3.3.6 放樣 109
3.4 在草圖創建中利用投影 113
3.5 特徵查找和選擇 115
3.6 基於特徵的特徵 116
3.6.1 倒角 116
3.6.2 圓角—邊圓角 117
3.6.3 圓角—全圓角 121
3.6.4 圓角—面間圓角 122
3.6.5 抽殼 123
3.6.6 加強筋 123
3.6.7 拔模斜度 126
3.6.8 分割 127
3.6.9 螺紋 128
3.6.10 折彎零件 129
3.6.11 矩形陣列 130
3.6.12 環形陣列 132
3.6.13 凸雕 133
3.6.14 貼圖 134
3.6.15 鏡像 135
3.6.16 放置特徵—特徵庫 135
3.7 曲面相關功能 135
3.7.1 用特徵造型創建曲面 136
3.7.2 刪除面 136
3.7.3 縫合曲面 137
3.7.4 替換面 137
3.7.5 加厚/偏移 137
3.7.6 灌注 139
3.7.7 修剪曲面功能 140
3.7.8 延伸曲面功能 140
3.7.9 邊界嵌片 140
3.7.10 輸出平面 141
3.7.11 構造環境 141
3.7.12 Inventor曲面功能小結 143
3.8 特徵的編輯 143
3.8.1 特徵尺寸顯示和編輯 143
3.8.2 特徵草圖的編輯 143
3.8.3 特徵重排序 143
3.8.4 特徵的特性 143
3.8.5 特徵的抑制 145
3.8.6 特徵依據的編輯 145
3.8.7 特徵面的顏色 145
3.8.8 尺寸公差 146
3.9 曲面和實體分析 147
3.9.1 曲面的類型和分析工具 148
3.9.2 關於曲面 148
3.9.3 斑紋檢查 151
3.9.4 拔模分析 152
3.9.5 曲率分析 152
3.9.6 曲面分析 153
3.9.7 剖切分析 154
3.10 現有零件的利用、衍生 155
3.10.1 體驗衍生零件 156
3.10.2 衍生界面 157
3.10.3 衍生套用之一:公用草圖的
傳遞和借用 158
3.10.4 衍生套用之二:型之間的布爾運算 160
3.10.5 衍生套用之三:零件分割成多個 161
3.10.6 衍生套用之四:產生較複雜的
控制路徑 161
3.10.7 衍生功能的總結 162
3.11 零件的其他設計數據表達 164
3.11.1 賦予零件材質 164
3.11.2 自定義材質 164
3.11.3 自定義設計信息 167
3.12 關於Fx參數表 168
3.12.1 列表頭右鍵選單 168
3.12.2 模型參數 169
3.12.3 用戶參數 169
3.12.4 連結 170
3.12.5 表達式相關細節 170
3.13 其他 171
3.13.1 零件模板 171
3.13.2 預定義裝配基準——iMate 171
3.13.3 原始螺紋數據相關 171
3.13.4 輸出對象 172
3.13.5 關於“筆記” 173
3.13.6 關於“三維夾點”和“移動特徵” 173
3.13.7 關於OldVersions資料夾 174
3.14 Inventor與MDT/AutoCAD間零件模
型轉換 175
3.14.1 Inventor與MDT 175
3.14.2 Inventor與AutoCAD 177
3.14.3 Inventor與其他CAD 178
3.15 零件設計造型實例 178
3.15.1 斜孔底孔設計 178
3.15.2 斜油孔造型 179
3.15.3 螺旋面 180
3.15.4 真實的圓柱壓縮彈簧 181
3.15.5 不等徑彈簧 182
3.15.6 齒條 183
3.15.7 刻度 184
3.15.8 類螺旋結構 185
3.15.9 另一個例子:圓柱上的導槽 187
3.15.10 凸雕的活用 187
3.15.11 鏟齒銑刀 189
3.15.12 圓柱齒輪設計模板 189
3.15.13 圓錐齒輪設計模板 191
3.15.14 配重結構設計 193
3.16 零件造型和特徵的小結 193
第4章 鈑金技術 195
4.1 鈑金設計 195
4.1.1 鈑金設計環境 195
4.1.2 體驗鈑金功能 196
4.2 鈑金基礎參數 199
4.2.1 關於“圖紙”選項卡 199
4.2.2 關於“折彎”選項卡 201
4.2.3 關於“拐角”選項卡 202
4.2.4 其他按鈕 203
4.3 基於草圖的鈑金特徵 204
4.3.1 平板 204
4.3.2 異形板 205
4.3.3 修剪 206
4.3.4 投影展開模式 207
4.3.5 翻折 208
4.3.6 打孔/工作特徵 208
4.3.7 衝壓工具 208
4.4 基於已有特徵的鈑金特徵 209
4.4.1 凸緣 209
4.4.2 卷邊 211
4.4.3 拐角接縫 212
4.4.4 折彎 214
4.4.5 圓角 215
4.4.6 倒角 215
4.4.7 陣列/鏡像 215
4.5 展開 215
4.5.1 規則 215
4.5.2 展開結果 216
4.5.3 展開結果的後處理和排料 217
4.5.4 錯誤設計的展開結果 218
4.6 衝壓工具 218
4.6.1 衝壓工具定義 218
4.6.2 點評 220
4.7 鈑金件設計中特徵造型的使用 220
4.8 鈑金件基於裝配的關聯設計 220
4.9 基於裝配的鈑金零件設計實例分析 221
4.9.1 基於裝配的T型接頭設計分析 221
4.9.2 基於裝配的彎頭設計分析 224
4.9.3 基於裝配的設計小結 225
4.10 幾個重要的技巧 225
4.10.1 天圓地方設計分析 225
4.10.2 基於概念模型的鈑金設計分析 227
4.11 鈑金造型功能小結 229
4.12 鈑金工程圖 230
4.12.1 創建鈑金展開的工程圖 230
4.12.2 折彎注釋 230
4.12.3 折彎表 232
4.12.4 衝壓參數表 234
4.13 整體評價 236
第5章 庫和iPart、iAssembly 237
5.1 CAD軟體和庫 237
5.2 從Inventor標準件庫中引用零件 237
5.2.1 直接裝入的操作規則 238
5.2.2 裝入同時裝配的操作規則 239
5.2.3 關於軸承件的裝入規則 240
5.2.4 標準件相關檔案的位置和查找 243
5.2.5 標準件結果檔案的處理規則問題 244
5.2.6 標準件在裝配工程圖明細欄中的
表達問題 244
5.2.7 標準件的可選擇尺寸控制問題 245
5.3 體驗iPart 245
5.3.1 創建基礎零件 245
5.3.2 打開基礎零件檔案,修改驅動尺寸
參數表 245
5.3.3 啟動iPart功能,建立參數表 246
5.3.4 整理參數 246
5.3.5 添加參數 247
5.3.6 Member和零件代號處理 247
5.3.7 設定檢索主參數 247
5.3.8 數據結果驗證 248
5.3.9 保存到指定的位置 249
5.3.10 使用iPart 249
5.3.11 使用後更改iPart 250
5.4 關於iPart工廠 250
5.5 iPart技術要點 250
5.5.1 參數選項卡 251
5.5.2 特性選項卡 251
5.5.3 抑制選項卡 252
5.5.4 iMate選項卡 253
5.5.5 定位特徵選項卡 253
5.5.6 螺紋選項卡 253
5.5.7 其他選項卡 254
5.5.8 關鍵字的用法和處理 254
5.5.9 右鍵選單中的“新建”功能 255
5.5.10 “選項”按鈕 255
5.5.11 關於“檔案名稱稱列” 256
5.5.12 關於“生成檔案” 257
5.5.13 對iPart結構進一步編輯的機制
更變 257
5.5.14 自由輸入參數的iPart 257
5.5.15 iPart的顯示顏色 258
5.6 關於iAssembly 259
5.6.1 iAssembly零部件選項卡 260
5.6.2 關於自適應的iAssembly成員處理 261
5.6.3 iAssembly參數選項卡 261
5.6.4 iAssembly特性選項卡 262
5.6.5 iAssembly排除選項卡 262
5.7 iAssembly的其他限制 263
5.8 設計中引用iPart/iAssembly的一些
問題 264
5.9 iPart使用實例分析 266
5.9.1 內部設計標準件 266
5.9.2 怎樣創建攜帶完整設計數據的
iPart 267
5.9.3 標準的基礎結構 271
5.10 點評iPart 271
5.11 Inventor的標準件和型材庫的總體評價 272
5.12 Inventor庫的搜尋和放置機制 273
5.12.1 標準件庫高級搜尋 274
5.12.2 關於標準件“自動放置” 275
5.13 iFeature 276
5.13.1 創建iFeature——單獨創建 277
5.13.2 iFeature數據規則設定 278
5.13.3 創建iFeature——在零件造型中
提取 279
5.13.4 使用iFeature 279
5.13.5 iFeature小結 280
第6章 裝配相關技術 282
6.1 裝配環境 282
6.2 設計數據管理——“項目” 283
6.2.1 項目設定 284
6.2.2 項目使用 287
6.3 裝入或者創建零部件 287
6.3.1 裝入現有零部件 287
6.3.2 創建新零部件 288
6.4 裝配約束 288
6.4.1 部件選項卡 289
6.4.2 運動選項卡 291
6.4.3 過渡選項卡 291
6.4.4 零部件的條件選擇 292
6.5 裝配後的表達控制和驗證 293
6.5.1 隔離 293
6.5.2 剖切顯示 294
6.5.3 剩餘自由度顯示 294
6.5.4 關於“啟用約束冗餘分析” 294
6.5.5 關於“接觸集合” 295
6.6 裝配環境下的草圖與特徵 296
6.6.1 使用體驗 296
6.6.2 基本規則 296
6.7 實裝配與虛裝配 297
6.7.1 實裝配與虛裝配 297
6.7.2 虛裝配套用舉例 298
6.8 基於裝配的設計中幾個問題的對策 303
6.8.1 基於跨零件投影的幾點注意 303
6.8.2 草圖和特徵“自適應”區別 304
6.8.3 關於自適應條件下的尺寸公差的
處理 304
6.8.4 子裝配與部件、合件 304
6.8.5 關於“柔性部件” 305
6.9 裝配中的若干技術方法 306
6.9.1 關於干涉檢查 306
6.9.2 查找裝配關係 306
6.9.3 關於不能“自適應”的對策 307
6.9.4 裝配的陣列 307
6.9.5 驅動裝配約束的自動與手動 308
6.10 驅動裝配約束以及結果輸出 309
6.10.1 彈簧伸縮 309
6.10.2 主驅動——驅動者和執行者 309
6.10.3 結果動畫檔案錄製 310
6.11 裝配的衍生 311
6.11.1 部件衍生的界面 311
6.11.2 實體選項卡 312
6.11.3 其他選項卡 313
6.11.4 表達項卡 313
6.11.5 裝配衍生的作用 313
6.11.6 點評裝配衍生 314
6.11.7 焊接合件的衍生 314
6.12 裝配的鏡像和複製 315
6.12.1 零件鏡像功能詳解 315
6.12.2 子裝配鏡像功能詳解 316
6.12.3 裝配鏡像的套用提示 316
6.12.4 裝配複製功能詳解 317
6.12.5 裝配複製套用提示 317
6.13 iMate 317
6.13.1 創建iMate 317
6.13.2 使用iMate 318
6.13.3 新建特徵中創建“類推iMate
(Infer iMates)” 319
6.13.4 對現有特徵創建“類推iMate” 319
6.13.5 現有裝配約束的“類推iMate” 320
6.14 Mate組合(iComposite) 321
6.14.1 創建iMate組合 321
6.14.2 使用iMate組合 321
6.14.3 自動匹配的規則 322
6.14.4 單獨使用iMate組合之中的成員 323
6.14.5 iMate組合成員的編輯 323
6.14.6 點評 323
6.15 設計視圖、位置表達和詳細等級 324
6.15.1 視圖(View) 324
6.15.2 位置表達(Position) 327
6.15.3 詳細等級(Level of Detail) 331
6.16 裝配的其他操作功能和技巧 334
6.16.1 “升級”和“降級”功能 334
6.16.2 關於用拖動“自動裝配”的功能 334
6.16.3 關於“替換”功能 334
6.16.4 關於“移動零部件”和“旋轉零
部件”功能 336
6.16.5 裝配——草圖的尺寸顯示問題 336
6.16.6 在裝配中關聯使用“三維草圖” 336
6.16.7 關於Inventor運行的監控 337
6.16.8 關於Inventor的記憶體使用 338
6.16.9 Inventor與MDT裝配模型的轉換 338
6.17 關於裝配BOM 339
6.17.1 模型數據選項卡 339
6.17.2 裝配結構選項卡 342
6.17.3 僅零件選項卡 344
6.17.4 BOM表界面中圖示的含義和
零部件的身份 344
6.17.5 零部件序號編制規則 345
6.17.6 零件名稱與零件代號關聯規則 346
6.18 設計過程中的好習慣——檔案備份 346
6.18.1 使用“公文包”實現備份 346
6.18.2 用專用軟體實現備份 347
6.18.3 設計完成後的整理——打包 347
6.19 螺紋聯接設計 348
6.19.1 啟用螺紋聯接 348
6.19.2 校核計算 349
6.19.3 設定原始條件 350
6.19.4 加入聯接構成件 350
6.19.5 後期修改 351
6.20 裝配功能小結 351
第7章 結構件生成器 353
7.1 結構件生成器 353
7.1.1 結構件生成器環境 353
7.1.2 結構件生成器設計體驗 353
7.2 結構框架 356
7.3 結構件生成器瀏覽器 356
7.3.1 結構件的瀏覽器結構 356
7.3.2 結構件成員的關聯選單 357
7.3.3 末端處理方式的關聯選單 358
7.4 插入 358
7.4.1 結構件成員選擇 358
7.4.2 放置 359
7.4.3 方向 359
7.4.4 提示輸入檔案名稱 360
7.4.5 存檔參數調整 360
7.5 更改 362
7.5.1 選擇方式 362
7.5.2 更改特性 362
7.6 端部處理方式 363
7.6.1 斜接 363
7.6.2 修剪到結構件 364
7.6.3 修剪並延伸到面 365
7.6.4 為結構件成員開槽 367
7.6.5 延長-縮短結構件成員 367
7.6.6 目前規則下的對策 368
7.7 重建 368
7.8 結構件成員信息 368
7.9 梁和柱計算器 369
7.10 金屬結構件工程圖 369
7.10.1 工程圖的錯誤 369
7.10.2 金屬結構件實例分析 370
7.10.3 創建裝配模型 370
7.10.4 創建明細表a 371
7.10.5 創建明細表b 372
7.10.6 創建明細表c 374
第8章 焊接技術 375
8.1 焊接件裝配設計 375
8.2 焊接設計體驗 376
8.3 型材庫 378
8.3.1 型材庫的使用過程 378
8.3.2 型材檔案存放的位置 378
8.3.3 評論型材庫結果模型 379
8.3.4 關於型材的補充加工 380
8.3.5 關於型材零件基於裝配的關聯設定 380
8.4 焊接特徵組 381
8.4.1 關於“準備”特徵組 381
8.4.2 關於“焊接”特徵組 381
8.4.3 關於“加工”特徵組 382
8.5 焊縫和焊接符號 382
8.5.1 示意焊縫 382
8.5.2 角焊縫 383
8.5.3 坡口焊縫 384
8.5.4 焊接符號 386
8.5.5 焊縫特性 387
8.5.6 焊接報告 388
8.6 端部填充 389
8.7 焊縫計算器 389
8.8 焊接工程圖 390
8.8.1 創建工程圖 390
8.8.2 獲得模型的焊接標註和焊接符號 391
8.8.3 手動添加焊接標註和焊接符號 391
8.8.4 關於焊接標註 392
8.9 套用實例 394
8.9.1 環形坡口焊 394
8.9.2 角焊接實例 396
8.9.3 間斷焊接的坡口焊縫 397
第9章 表達視圖相關技術 399
9.1 創建表達視圖的一般操作過程 399
9.2 設定零件的裝配分解 399
9.2.1 定義單個零件的移動 399
9.2.2 定義單個零件的轉動 401
9.2.3 定義多個零件共同的動作 401
9.2.4 定義一個零件一次完成的幾個動作 401
9.2.5 完成裝配分解的獨立動作 402
9.2.6 調整動作的順序 403
9.2.7 動作命名問題 403
9.2.8 動畫錄製 404
9.3 動作的詳細設定 405
9.3.1 動作參數調整 405
9.3.2 動作“速度”調整 405
9.3.3 動作“鏡頭”的調整 405
9.3.4 隱藏動畫中不希望出現的零件 406
9.4 設定特殊的動作 406
9.4.1 滑塊變速移動的效果 406
9.4.2 絲槓運動的效果 407
第10章 基於裝配關係的關聯設計技巧 408
10.1 對CAD軟體中進行裝配的再認識 408
10.1.1 為什麼要在CAD中進行裝配 408
10.1.2 為什麼必須從三維設計開始 408
10.1.3 Inventor的基於裝配關聯設計能力
現狀 408
10.2 基於裝配關聯設計的可能模式 409
10.2.1 用裝配約束建立設計關聯 409
10.2.2 用關聯投影建立設計關聯 411
10.2.3 用Excel設計數據表建立設計關聯 412
10.2.4 用零件攜帶設計參數實施設計關聯 415
10.2.5 總結 423
10.3 裝配關係創建與分析 423
10.3.1 直接的裝配條件 423
10.3.2 間接的裝配條件 424
10.3.3 源於傳統設計、高於傳統設計 424
10.4 設計詳解:平動機構的設計過程 425
10.4.1 建立CAGD技術支持下的各桿參數
求解 425
10.4.2 建立各桿的零件概念表達 426
10.4.3 建立概念裝配 426
10.4.4 實際零件創建 426
10.4.5 實際結構的創建 426
10.4.6 點評:概念草圖 427
10.5 設計詳解:簡單零件的關聯設計 427
10.5.1 借用投影關聯(005a.IAM) 428
10.5.2 用裝配約束關聯(005b.IAM) 428
10.5.3 用設計參數關聯 (005c.IAM) 429
10.5.4 原始零件的分割 (005d.IAM) 429
10.5.5 點評:可能的關聯模式 429
10.6 設計詳解:異型零件的關聯設計 430
10.6.1 設計需求背景介紹 430
10.6.2 創建新零件的連線部分 431
10.6.3 創建新零件的過渡、支撐結構 431
10.6.4 點評:空間關聯關係的利用 432
10.7 設計詳解:零件加工夾具設計 433
10.7.1 設計需求背景介紹 433
10.7.2 工序零件模型準備與“逆向衍生”
的構想 433
10.7.3 逆向衍生 434
10.7.4 工序1夾具設計 434
10.7.5 工序2夾具設計 437
10.7.6 工序3夾具設計 437
10.7.7 工序4夾具設計 438
10.7.8 工序5夾具設計 439
10.7.9 工序6夾具設計 440
10.7.10 點評:基於裝配關聯的並行設計 440
10.8 設計詳解:夾層板設計實例分析 441
10.8.1 現有設計背景介紹 441
10.8.2 設計過程討論(見008.IAM) 441
10.8.3 點評:裝配特徵和衍生 441
10.9 設計詳解:彈簧相關 442
10.9.1 先建立裝配模型 442
10.9.2 基於裝配關聯建立彈簧草圖 442
10.9.3 創建彈簧特徵 442
10.9.4 動作模擬 443
10.9.5 點評:僅僅是為了看起來像 443
10.9.6 為裝配和零件圖準備彈簧模型 443
10.10 設計詳解:花鍵關聯設計實例分析 444
10.11 設計詳解:簡單機構綜合設計 446
10.11.1 機構幾何參數求解 446
10.11.2 創建零件和裝配 447
10.12 設計詳解:接觸集合相關技術 447
10.12.1 馬氏機構(平面槽輪) 447
10.12.2 平面凸輪 448
10.12.3 點評 448
10.13 設計詳解:最佳化組成零件的公差 449
10.13.1 設計中的分析需求 449
10.13.2 在Inventor中解決的可能 450
10.13.3 形成要求的裝配關係 450
10.13.4 誤差影響趨勢分析 451
10.13.5 控制零件模型按照公差上、下
限創建和評估 451
10.13.6 點評 451
10.14 設計詳解:利用公差求解定位誤差
實例 452
10.14.1 設計中的分析需求 452
10.14.2 分析求解過程 452
10.14.3 點評 452
10.15 趣味實例 453
10.16 大型裝配處理技術要點 453
10.16.1 零件在進入裝配前的輕量化處理 454
10.16.2 使用“詳細等級”對子裝配簡化 455
10.16.3 使用“衍生”的方式 457
10.16.4 裝配輕量化解決方案點評 458
10.16.5 大裝配硬體配置分析 458
10.16.6 大記憶體控制解決方案 459
第11章 設計加速器 461
11.1 功能設計和設計加速器 461
11.2 螺栓聯接組件設計 462
11.2.1 螺栓聯接設計計算 462
11.2.2 螺紋聯接結構設計 464
11.2.3 設計參數修改並關聯模型更新 468
11.3 設計各種帶鍵的軸 469
11.3.1 軸生成器 469
11.3.2 鍵聯接與花鍵聯接 473
11.4 凸輪機構設計 475
11.4.1 盤式凸輪生成器 476
11.4.2 線性凸輪生成器 478
11.5 齒輪、蝸輪零部件設計 478
11.5.1 圓柱齒輪零部件生成器 478
11.5.2 錐齒輪零部件生成器 480
11.5.3 蝸輪零部件生成器 480
11.6 滾動、滑動軸承設計 481
11.6.1 滾動軸承生成器 481
11.6.2 滑動軸承計算器 483
11.7 彈簧設計 485
11.7.1 壓縮彈簧生成器 485
11.7.2 拉伸彈簧生成器與扭簧生成器 487
11.7.3 碟形彈簧生成器 487
11.8 帶傳動、滾子鏈傳動設計 489
11.8.1 V型皮帶傳動設計 489
11.8.2 同步帶傳動設計 490
11.8.3 滾子鏈傳動設計 491
11.9 各種銷設計 492
11.10 計算器 492
11.10.1 焊縫聯接計算器 492
11.10.2 釺焊聯接計算器 493
11.10.3 夾緊接頭計算器 494
11.10.4 尺寸鏈計算器 495
11.10.5 公差與配合計算器 496
11.10.6 過盈配合計算器 497
11.10.7 螺桿傳動計算器 497
11.10.8 梁和柱計算器 497
11.10.9 板計算器 500
11.10.10 制動機械零件計算器 500
11.11 聯合設計——齒輪和軸 501
11.11.1 幾何參數設定和求解 502
11.11.2 強度與齒面接觸校核 503
11.11.3 創建零件模型 503
11.11.4 創建齒輪上的孔和鍵槽 504
11.11.5 設計齒支持軸承 505
11.12 CAD軟體在設計數據處理上的三個
台階的討論 505
11.12.1 參數驅動(parameter drive) 505
11.12.2 關係牽動(nexus driven) 506
11.12.3 知識牽動(knowledge driven) 506
11.13 展望 507
第12章 工程圖處理技術 508
12.1 體驗創建零件圖 508
12.1.1 零件視圖創建 508
12.1.2 零件圖輔助線 510
12.1.3 零件圖的標註 511
12.1.4 零件圖示題欄和圖框 513
12.1.5 零件圖線寬度調整 513
12.1.6 零件圖小結 513
12.2 體驗創建裝配圖 513
12.2.1 裝配視圖創建 513
12.2.2 剖面線參數控制 514
12.2.3 剖與不剖的控制 514
12.2.4 螺紋表達的控制 515
12.2.5 零件引出序號 515
12.2.6 明細欄 516
12.3 工程圖創建功能詳解 517
12.3.1 基礎視圖 517
12.3.2 斜視圖 522
12.3.3 剖視圖 522
12.3.4 局部視圖 522
12.3.5 打斷視圖 523
12.3.6 局部剖視圖 523
12.3.7 新建圖紙 525
12.3.8 草圖視圖 525
12.4 工程圖示注功能詳解 526
12.4.1 通用尺寸 526
12.4.2 基線尺寸 527
12.4.3 同基準尺寸集 527
12.4.4 同基準尺寸 527
12.4.5 孔/螺紋孔標註 527
12.4.6 檢索尺寸 527
12.4.7 自動中心線 528
12.4.8 中心標記 529
12.4.9 表面粗糙度符號 529
12.4.10 焊接符號 530
12.4.11 形位公差 530
12.4.12 特徵標識符號 530
12.4.13 基準標識符號 530
12.4.14 基準目標符號 530
12.4.15 文本/指引線文本 531
12.4.16 引出序號 531
12.4.17 自動引出序號 531
12.4.18 明細欄 531
12.4.19 孔參數表 532
12.4.20 焊肉 533
12.4.21 版本標記 533
12.4.22 符號 533
12.5 關於剖切表達的現狀和對策 534
12.5.1 全剖 534
12.5.2 半剖 534
12.5.3 局部剖 534
12.5.4 單一面剖切 534
12.5.5 兩相交面旋轉剖 534
12.5.6 階梯剖 535
12.5.7 斜剖 535
12.5.8 複合剖(折線展開剖) 535
12.5.9 局部結構不剖 536
12.5.10 唯一全剖 536
12.5.11 斷面 537
12.5.12 斜剖正畫 538
12.5.13 立體視圖的剖切表達 538
12.6 剖切表達功能點評 539
12.6.1 剖面填充圖案的種類問題 539
12.6.2 剖面填充圖案與零件材料的關係 540
12.6.3 剖面填充圖案的線條方向和線條
交叉修剪問題 542
12.6.4 剖視圖的再剖切問題 542
12.6.5 剖視圖的名稱問題 544
12.6.6 剖切視圖 544
12.7 關於螺紋的投影表達問題 545
12.8 關於修飾工程圖 545
12.8.1 顯示所有圖線 546
12.8.2 去掉不需要的圖線 546
12.8.3 補充圖線 546
12.8.4 視圖的斷裂修飾 546
12.8.5 滾花的表達 548
12.8.6 工程圖修飾的其他問題和評價 548
12.9 其他畫法處理 548
12.9.1 渲染的視圖 548
12.9.2 軸測圖 549
12.9.3 旋轉視圖 549
12.9.4 對齊視圖 550
12.9.5 裝配工程圖中,拆掉某零件 550
12.10 零件工程圖注釋處理技術 550
12.10.1 尺寸標註文本的更改 551
12.10.2 關於螺紋標註和孔標註 551
12.10.3 零件級尺寸的公差注釋 552
12.10.4 公差的表達設定 552
12.10.5 模型尺寸在零件工程圖中的借用
規則 553
12.10.6 裝配工程圖的尺寸與配合標註 553
12.10.7 怎樣設定工程圖中的樣式參數 554
12.10.8 尺寸標註多種樣式的使用 554
12.10.9 已有尺寸標註的修飾 554
12.10.10 模型中二維草圖的表達支持 555
12.10.11 在工程圖中測量距離 556
12.11 裝配工程圖注釋處理技術 556
12.11.1 裝配圖引出序號的創建 556
12.11.2 明細欄質量屬性格式處理 559
12.11.3 明細欄的欄目寬度和位置 560
12.11.4 隱藏明細欄的欄目 560
12.11.5 新加明細欄的欄目 561
12.11.6 明細表中標準件表達的問題 561
12.11.7 明細表數據輸出 561
12.11.8 技術要求的處理 562
12.12 關於工程圖資源的定製技術 562
12.12.1 圖紙大小定製 562
12.12.2 標題欄的定製 563
12.13 零部件質量和圖紙比例 567
12.14 關於標題欄的簽名 568
12.15 關於明細欄的幾個具體問題 569
12.15.1 無圖零件在明細欄中的處理——
在工程圖欄目中引用模型參數 569
12.15.2 多列明細欄處理 571
12.15.3 明細欄內容的編輯 573
12.15.4 明細欄中子裝配的展開 573
12.16 關於略圖符號 573
12.16.1 創建塊的基礎圖線 574
12.16.2 繪製尺寸注釋 574
12.16.3 將AutoCAD工程圖轉換到
Inventor的工程圖 574
12.16.4 使用略圖符號 575
12.17 關於誇大畫法 575
12.18 關於iPart的表達 575
12.18.1 在零件工程圖中 576
12.18.2 在裝配工程圖中 576
12.19 與AutoCAD聯合處理工程圖的
可能性 577
12.19.1 創建Inventor-DWG工程圖 577
12.19.2 在AutoCAD中再處理 578
12.19.3 關聯的問題 579
12.20 在工程圖中插入其他內容 580
12.21 創建表達視圖的裝配分解工程圖 580
12.22 鈑金展開工程圖的後處理 581
12.22.1 為現場放樣準備條件 581
12.22.2 為數控切割準備條件 581
12.23 在Inventor中直接創建工程圖 583
12.24 僅為了用Inventor創建工程圖 585
12.25 與繪圖輸出相關的問題 588
12.25.1 一個IDW多張圖紙 588
12.25.2 一張圖紙,多個零部件圖 590
12.26 子裝配在二維裝配圖中的處理 590
12.26.1 對於衍生成零件的子裝配
的材料處理 590
12.26.2 對於衍生成零件的子裝配的質量
處理 591
12.26.3 對於直接引入子裝配的材料處理 591
12.26.4 子裝配的極限位置表達 591
12.27 Inventor與MDT/ACADM的關係 592
12.28 工程圖功能小結 594
第13章 Inventor Studio 596
13.1 基本情況 596
13.2 靜態渲染 596
13.2.1 體驗渲染特徵 597
13.2.2 曲面樣式 597
13.2.3 光源樣式 600
13.2.4 場景樣式 603
13.2.5 照相機 603
13.2.6 渲染圖像 604
13.2.7 操作實例 605
13.3 動畫特徵 605
13.3.1 動畫時間軸 606
13.3.2 零部件動畫製作 606
13.3.3 淡顯動畫製作 607
13.3.4 約束動畫製作 607
13.3.5 參數動畫製作 608
13.3.6 位置表達動畫製作 608
13.3.7 照相機動畫製作 609
13.3.8 渲染動畫 610
13.3.9 綜合實例 610
第14章 管路設計 612
14.1 管路設計 613
14.1.1 管路設計環境 613
14.1.2 三維布管瀏覽器 614
14.1.3 三維布管設定 614
14.1.4 三維管路設計體驗 615
14.2 管線基礎知識 617
14.2.1 剛性管線 617
14.2.2 柔性軟管管線 618
14.2.3 布線點 619
14.2.4 “三維正交布線”工具 619
14.3 管線工具 622
14.3.1 基本工具 623
14.3.2 折彎工具 623
14.3.3 尺寸工具 624
14.3.4 平行和垂直工具 624
14.3.5 其他工具 625
14.4 管路設計的相關功能 625
14.4.1 三維布管樣式的相關技術 625
14.4.2 使用樣式 629
14.4.3 創建“帶配件的硬管”樣式 629
14.4.4 柔性軟管樣式 629
14.5 三維管路設計實例 630
14.5.1 帶配件的硬管管線 630
14.5.2 柔性軟管管線 632
14.5.3 編輯軟管管線 632
14.5.4 填充管線 633
14.5.5 管路的干涉檢查 634
14.6 關於標準 635
14.6.1 60°圓錐管螺紋 635
14.6.2 55°圓錐管螺紋 636
14.6.3 米制錐管螺紋 636
14.6.4 點評 636
14.7 管路工程圖 637
14.7.1 數據基礎 637
14.7.2 管段零件圖示題欄 637
14.7.3 管路裝配圖明細欄1 637
14.7.4 管路裝配圖明細欄2 640
14.7.5 工程圖的管線中心線 641
14.7.6 工程圖小結 641
第15章 線路設計 645
15.1 線路設計環境 645
15.2 電氣零件 646
15.2.1 放置接點 647
15.2.2 線束特性 648
15.2.3 設定其他電氣零件 649
15.2.4 修改帶有接點的零件 650
15.2.5 編寫連線器 650
15.2.6 放置電氣零件 651
15.3 線束零部件 651
15.3.1 自定義特性 652
15.3.2 設定引用特性 652
15.3.3 指定引用參考指示器 652
15.4 三維布線庫 653
15.4.1 關於三維布線標準庫 653
15.4.2 使用三維布線庫 654
15.4.3 添加庫定義 654
15.4.4 修改庫導線和庫電纜的定義 655
15.4.5 輸入和輸出庫數據 655
15.5 導線和電纜 655
15.5.1 線束設定 656
15.5.2 手動插入導線和電纜 656
15.5.3 移動導線和電纜 658
15.5.4 刪除導線和電纜 659
15.5.5 替換導線 659
15.5.6 指定虛擬零件 660
15.5.7 線束數據 660
15.5.8 嚮導線和電纜導線添加形狀 661
15.5.9 更改導線和電纜的顯示 662
15.6 創建線束段 662
15.6.1 創建線束段 663
15.6.2 添加線束段分支 663
15.6.3 編輯線束段 663
15.6.4 編輯線束段工作點 664
15.6.5 線束段設定 665
15.7 對導線和電纜進行布線 665
15.7.1 布線 665
15.7.2 自動布線 666
15.7.3 取消布線 667
15.8 創建接頭 667
15.8.1 關於接頭 667
15.8.2 創建接頭 667
15.8.3 接頭內部長度 669
15.9 使用帶狀電纜 669
15.9.1 從資源中心放置聯接器 669
15.9.2 創建帶狀電纜 670
15.9.3 調整帶狀電纜方向和形狀 671
15.10 生成報告 672
15.11 使用釘板和工程圖 672
15.11.1 釘板環境 673
15.11.2 創建釘板 674
15.11.3 注釋釘板工程圖 676
15.11.4 創建裝配工程圖 678
第16章 運動仿真 679
16.1 基本情況 679
16.2 基礎參數 679
16.3 基本運動約束 680
16.3.1 旋轉運動(Revolution) 680
16.3.2 平移運動(Prismatic) 681
16.3.3 圓柱運動(Cylindrical) 682
16.3.4 球面運動(Spherical) 682
16.3.5 平面運動(Planar) 683
16.3.6 點-線運動(Point-Line) 683
16.3.7 線-面運動(Line-Plane) 683
16.3.8 點-面運動(Point-Plane) 684
16.3.9 自由運動(Spatial) 684
16.3.10 固定(Welding) 684
16.4 機構運動約束 685
16.4.1 齒輪齒條(Rl Cylinder on Plane) 685
16.4.2 外齒輪(Rl Cylinder on Cylinder) 685
16.4.3 內齒輪(Rl Cylinder in Cylinder) 685
16.4.4 凸輪滾子運動(Rl CylinderCurve) 686
16.4.5 皮帶運動(Belt) 687
16.4.6 平面錐齒輪嚙合(Rl Cone onPlane) 687
16.4.7 錐齒輪外嚙合(Rl Cone onCone) 687
16.4.8 錐齒輪內嚙合(Rl Cone inCone) 688
16.4.9 螺旋運動(Screw) 688
16.4.10 蝸輪副運動(Worm Gear) 688
16.4.11 平面-圓柱運動(Sl Cylinder onPlane) 689
16.4.12 圓柱-圓柱外滾動(Sl Cylinderon Cylinder) 689
16.4.13 圓柱-圓柱內滾動(Sl Cylinderin Cylinder) 689
16.4.14 凸輪滾子運動(Sl CylinderCurve) 689
16.4.15 圓槽滾子運動(Sl Point Curve) 689
16.5 其他 690
16.5.1 彈簧、阻尼和千斤頂
(Spring/Damper/Jack) 690
16.5.2 接觸集合(3D Contact) 691
16.6 轉換Inventor的裝配約束(ConvertAssembly Constraints) 691
16.7 約束的驅動和設定 691
16.7.1 機構原動力問題 691
16.7.2 運動約束的驅動設定 692
16.7.3 常規選項卡 692
16.7.4 自由度選項卡——初始條件 692
16.7.5 自由度選項卡——約束條件 693
16.7.6 自由度選項卡——驅動條件 694
16.8 外部載荷(Force) 694
16.8.1 定義重力 694
16.8.2 添加力 695
16.8.3 添加扭矩 696
16.8.4 添加軌跡 696
16.8.5 未知力 697
16.8.6 fx表數據 697
16.9 綜合實例 697
16.9.1 實例1 697
16.9.2 實例2 699
16.9.3 實例3 700
16.9.4 實例4 700
16.9.5 實例5 700
第17章 有限元分析功能套用 702
17.1 基本情況 702
17.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知識 702
17.2.1 格線劃分 703
17.2.2 應力分析的後處理 703
17.2.3 等效應力 704
17.2.4 變形 704
17.2.5 安全係數 704
17.2.6 模態分析 704
17.3 體驗應力分析 704
17.3.1 啟用分析功能 704
17.3.2 材料確認或設定 704
17.3.3 零件工況原始條件 705
17.3.4 添加固定約束 705
17.3.5 添加外力 706
17.3.6 投入分析 706
17.3.7 分析結果的評估1:安全係數 706
17.3.8 分析結果的評估2:等效應力 707
17.3.9 模型形狀修改——加強 707
17.3.10 模型形狀修改——減重 707
17.3.11 點評 707
17.4 工況載入和求解規則 708
17.4.1 關於“力”(Force) 708
17.4.2 關於“壓力”(Pressure) 709
17.4.3 關於“軸承載荷”(Bearing load) 710
17.4.4 關於“力矩”(Moment) 712
17.4.5 關於“體積載荷”(Body Loads) 713
17.4.6 關於“固定約束”(FixedConstraint) 713
17.4.7 關於“銷約束”(Pin constraint) 714
17.4.8 關於“無摩擦約束”(Frictionlessconstraint) 714
17.4.9 應力分析的方案設定 714
17.4.10 啟動應力分析計算 716
17.4.11 相關工具條 716
17.4.12 結果表達 716
17.4.13 關於“模態分析”(ModalAnalysis) 717
17.4.14 環境切換 718
17.4.15 顯示結果的規則 718
17.5 多時間點分析 718
17.6 分析結果報告 719
17.7 分析數據檔案 720
17.7.1 創建和使用分析檔案 720
17.7.2 輸出到ANSYS 720
第18章 用戶定製和工具 721
18.1 應用程式選項 721
18.1.1 常規選項卡 721
18.1.2 檔案選項卡 722
18.1.3 工程圖選項卡 722
18.1.4 草圖選項卡 724
18.1.5 部件選項卡 725
18.2 自定義選單和工具面板 726
18.2.1 環境選項卡 726
18.2.2 工具列選項卡 726
18.2.3 命令選項卡 727
18.2.4 鍵盤選項卡 728
18.3 附加模組管理器 729
18.4 顯示參數設定相關 730
18.4.1 三維顯示支持模式 730
18.4.2 透視投影參數設定 731
18.4.3 字元顯示錯誤 731
18.4.4 默認光源設定 731
18.4.5 圖形視窗底色設定 731
18.4.6 滑鼠和縮放操作 732
18.4.7 關於反射貼圖 732
18.5 設計助理 733
18.5.1 設計結果打包 734
18.5.2 清除檔案 737
18.5.3 管理檔案之間的連結 737
18.5.4 在設計助理中預覽檔案 740
18.5.5 複製設計特性 740
18.5.6 管理設計特性 740
18.5.7 項目 742
18.6 Inventor的附加工具 742
18.6.1 附加模組管理器 742
18.6.2 樣式管理嚮導 742
18.6.3 任務調度器 745
18.6.4 供應商資源中心 747
18.6.5 工程圖資源轉換嚮導 747
18.6.6 項目編輯器 749
18.6.7 樣式庫管理器 749
18.7 許可證轉移 750
18.8 Inventor View 751
18.9 Design Review 751
18.10 DWG TrueView 752
18.11 Autodesk Multi-Sheet Plot 754
18.11.1 繪圖機設定 754
18.11.2 繪圖輸出的圖紙參數設定 754
18.11.3 注意事項 756
18.11.4 要輸出的工程圖選定 757
18.11.5 實施繪圖輸出 758
18.12 將顯示結果輸出成精細的圖像 759
18.13 工程圖樣式參數設定 760
18.13.1 基本規則 760
18.13.2 樣式創建、修改和引用流程 760
18.13.3 文字字型設定的問題 761
18.13.4 標註結果的文字修飾 763
18.13.5 工程圖圖線等設定問題 764
18.13.6 形位公差符號的參數設定 764
18.13.7 尺寸公差表達方式設定 764
18.13.8 尺寸標註要素設定 765
18.13.9 關於角度尺寸設定 765
18.13.10 關於剖切線和箭頭設定 766
18.13.11 明細欄框格大小設定 768
18.14 線型的自定義與使用 768
18.14.1 AutoCAD的線型定義格式 769
18.14.2 AutoCAD線型的引用 770
18.14.3 線型比例控制 771
18.14.4 線型比例與線寬的關係 771
18.14.5 套用提示 772
18.15 在Inventor中實現並行設計和資源
共享 773
18.15.1 訪問伺服器上的資源中心 774
18.15.2 發布Part/Feature到資源中心 777
18.16 樣式的共享 782
18.16.1 三維布管樣式 782
18.16.2 三維布線庫 783
18.16.3 樣式庫 785
18.17 使用半隔離項目實施並行設計 786
18.17.1 基本結構框架 786
18.17.2 半隔離項目的配置 786
18.17.3 配置半隔離工作空間 788
18.17.4 檢入檢出機制 789
18.17.5 工程實例 792
18.18 關於物理特性的特殊處理 795
第19章 基本套用練習和討論 797
19.1 製圖書中的模型 797
19.1.1 圓的內接正多邊形 797
19.1.2 斜度 797
19.1.3 錐度 798
19.1.4 圓弧連線 798
19.1.5 組合體——平面立體1 799
19.1.6 組合體——平面立體2 800
19.1.7 組合體——平面立體3 800
19.1.8 規則曲面立體——圓柱和圓錐 801
19.1.9 規則曲面立體——斜圓錐 801
19.1.10 規則曲面立體——球 802
19.1.11 規則曲面立體——迴轉體 802
19.1.12 複雜組合體 802
19.2 典型機械零件結構的創建 803
19.2.1 鍵槽 803
19.2.2 孔 804
19.2.3 圓柱螺紋 806
19.2.4 圓錐管螺紋 807
19.2.5 花鍵 807
19.2.6 凸緣 808
19.2.7 孔中的鍵槽 808
19.2.8 盤銑刀加工的鍵槽 809
19.2.9 方框上的均布孔 810
19.2.10 異型框上的均布孔 811
19.3 標準件零件 811
19.3.1 槽鋼用方墊圈 811
19.3.2 帶鎖圈的螺釘鎖緊擋圈 812
19.3.3 六角螺母 813
19.3.4 四方頭螺釘 813
19.3.5 手柄 814
19.3.6 錐柱手柄 814
19.3.7 手柄體 814
19.3.8 手柄座 815
19.3.9 套環 817
19.3.10 沉頭帶榫螺栓 817
19.4 曲面造型練習 818
19.4.1 簡單曲面 818
19.4.2 兩界曲面 819
19.4.3 四界曲面 819
19.4.4 三界曲面 820
19.4.5 三維軌道控制線 821
19.4.6 直素線迴轉曲面 823
19.4.7 薄螺旋面 824
19.4.8 另一個螺旋葉片 825
19.4.9 曲面或實體 825
19.4.10 點評Inventor的曲面 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