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外文名:Argus II
- 研發:第二視覺醫療器材公司
發展歷史,組成部分,工作原理,產品套用,適用人群,治療效果,總體評價,
發展歷史
Argus II早在2011年就開始在諸如德國和義大利這些歐洲國家嘗試推出。
2013年2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全球首個人工視網膜(Argus II)用於治療,某些特定類型的視覺障礙人群有望恢復部分視力。
2014年1月22日,一個名叫珀特茲的患者成為了全美第二名接受Argus II植入手術的患者。當時的手術時間僅為4小時左右,但珀特茲卻花費了數周的時間才徹底恢復。
2015年7月,英國曼徹斯特皇家眼科醫院成功的實施了世界首例人工仿生機器眼移植治療老年性視網膜黃斑變性(AMD)所導致失明的手術。這次首例手術的對象病患是80歲的英國男性Ray Flynn,他因乾性視網膜黃斑變性而失去了正面視覺。這位老人成為了世界第一個生物視力和機械視力結合的人。手術成功後,Ray Flynn周圍視野是自己的,中央的視野則來自機械設備Argus II。
組成部分
Argus II的人工視網膜裝置Argus II由兩部分組成:體內植入部分和體外病人必須穿戴的部分。植入設備將植入到病人的視網膜上,設備中含有電極陣列,電池和一個無線天線。外部設備包含一副眼鏡,內置前向的攝像頭和無線電發射器以及一個視頻處理單元。
工作原理
從外形上看,ArgusII就像一副笨重的太陽鏡。而其工作的時候,是通過一個小型攝像頭捕捉圖像並將其傳送到一個手持式聯網計算機。計算機處理數據後,會將其無線傳送到植入到視網膜上的電子裝置,剩下來就交由大腦負責解讀。
攝像頭會捕捉到植入體正對面的畫面,將信號傳送到視頻處理器上等待處理。經處理後的信號又被傳送回眼鏡上,信號通過眼鏡被植入設備的天線所接收。最終,視頻被“輸出”到電極陣列上,電極陣列起到視神經模擬的作用。電極陣列的解析度達到60像素水平,這已經足夠讓植入設備追蹤物體運動的軌跡,看清基本的圖案和形狀,或者緩慢閱讀較大的文字。Argus II所提供的畫面是黑白的,但Argus的開發團隊正在努力對電極大腦刺激進行編譯,希望儘快能讓大腦接收彩色信號。
產品套用
Argus II和許多突破性技術產品一樣都價格不菲,它的設備費用高達15萬美元,而且還不包含手術費及康復費。
據悉,密西根大學凱洛格眼科中心2014年已經實施了四例類似的手術。全美範圍內只有凱洛格眼科中心和另一所醫院有能力實施這樣的手術,而另外大約有十所醫院也正準備開展這一手術。對此,美國眼科學會(AAO,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表示,這類手術有可能帶來一系列後遺症,且暫時還無法面向公眾廣泛推出。但該機構同時也認為,對於那些失去光明的患者來說,這一手術所帶來的變化是令人興奮的。
適用人群
Argus II的人工視網膜裝置主要針對的是因視網膜受損而不幸失明的人群。視網膜相當於人眼的光學感應器,一旦視網膜受損,人眼就無法接收光線信息,無法將視覺信號傳遞給大腦。該裝置使用電子光學感應裝置充當“視網膜”,光感信息被傳送給視神經或直接傳遞給大腦。
治療效果
經過臨床試驗,多達89%的受測者有“明顯更好”的表現,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視力測試,當然測試者都是正在經歷晚期視網膜色素變性的人群。他們在研究員的指導下,可以完成例如尋找和觸摸一扇門,或者是辨別和跟隨地面上的一條線的測試。在測試中,可以發現,ArgusII確實可以給他們帶來一些便利。
這顯示ArgusIII系統是一個可行的治療方案,適合因視網膜色素變性而完全失明的患者,可以明顯的改善患者的生活,為他們提供持續性的便利。而這一技術的未來研究,ArgusIII有可能還會套用到其他疾病和眼傷的治療中。
總體評價
實際上,仿生眼並不是讓患者的視力恢復到正常水平,你可以把它理解為‘重見光明’。”約翰·霍普金斯·威爾默眼科研究所的眼科學教授JamesHanda博士表示。目前有十二個推廣ArgusII的機構,該眼科研究所就是其中之一。
儘管效果有限,但是對於生活在黑暗裡的患者來說,改變可以算是翻天覆地的了。患者能夠看到面前移動物體的大致形狀,可以自行緩慢地挪動步伐;患者也能夠看到門的位置,能夠完成“推門——進入”的一系列動作;還有的患者能夠分辨淺色和深色的襪子了,這些變化對於他們的生活而言來說不可小覷。
儘管電腦晶片技術的局限性也讓產品的升級疊代變得緩慢,但ArgusII在未來很有可能會給病人帶來一個更清晰的世界。能看到身邊的事物,我們當做視作稀鬆平常,殊不知失去它時,便會為看到一點點模糊的圖像而欣喜不已。希望在未來,眼部手術能給人們帶來更多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