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2020年正式發布的全新Altium Designer 21電子設計工具為基礎,全面兼容18、19、20各版本。全書共16章,系統地介紹了Altium Designer 21全新功能、Altium Designer 21軟體及電子設計概述、工程的組成及完整工程的創建、元件庫開發環境及設計、原理圖開發環境及設計、PCB庫開發環境及設計、PCB設計開發環境及快捷鍵、流程化設計(PCB前期處理、婚茅擊譽PCB布局、PCB布線)、PCB的DRC與生產輸出、Altium Designer高級設計技巧及套用、2層最小系統板的設計、4層智慧型車主機板的
PCB設計、RK3288平板電腦的設計、常見問題解答集錦。
圖書目錄
第1章 Altium Designer 21全新功能 (1)
1.1 全新功能概述 (2)
1.2 管理項目歷史 (2)
1.3 剛撓板規劃模式 (3)
1.4 剛撓層堆疊槳斷籃整管理器 (4)
1.5 蛇形等長快捷調節 (4)
1.5.1 新增兩種等長樣式 (5)
1.5.2 等長樣式選擇 (5)
1.5.3 單邊等長及雙邊等長切換 (5)
1.6 等長框編輯功能 (6)
1.6.1 等長框的旋轉 (6)
1.6.2 等長線的打散 (6)
1.6.3 等長線的批量打散 (7)
1.7 差分線調節 (7)
1.7.1 差分線刪永境拖曳同步 (8)
1.7.2 差分線重新布線 (9)
1.7.3 差分線過孔拖曳 (10)
1.8 過孔拖曳推擠 (10)
1.9 本章小結 (11)
第2章 Altium Designer 21軟體及電子設計概述 (12)
2.1 Altium Designer 21的系統淚祝放配置要求及安裝 (12)
2.1.1 系統配置要求 (12)
2.1.2 Altium Designer 21的安裝 (13)
2.2 Altium Designer 21的激活 (14)
2.3 Altium Designer 21的操作環境 (15)
2.4 常用系統參數的設定 (16)
2.4.1 中閥台朽英文版本切換 (16)
2.4.2 高亮方式及交叉選擇模式設定 (17)
2.4.3 檔案關聯開關 (18)
2.4.4 軟體的升級及外掛程式的安裝路徑 (18)
2.4.5 自動備份設定 (19)
2.5 原理圖系統參數的設定 (19)
2.5.1 General選項卡 (19)
2.5.2 Graphical Editing選項卡 (20)
2.5.3 Compiler選項卡 (21)
2.5.4 Grids選項卡 (22)
2.5.5 Break Wire選項卡 (22)
2.5.6 Defaults選項卡 (23)
2.6 PCB系統參數的設定 (23)
2.6.1 General選項卡 (23)
2.6.2 Display選項卡 (24)
2.6.3 Board Insight Display選項卡 (25)
2.6.4 Board Insight Modes選項卡 (26)
2.6.5 Board Insight Color Overrides選項卡 (26)
2.6.6 DRC Violations Display選項卡 (27)
2.6.7 Interactive Routing選項卡 (28)
2.6.8 True Type Fonts選項卡 (29)
2.6.9 Defaults選項卡 (30)
2.6.10 Layer Colors選項榜芝厚卡 (30)
2.7 系統參數的保存與調用 (31)
2.8 Altium Designer導入導出外掛程式的安裝 (32)
2.9 電子設計流程概述 (33)
2.10 本章小結 (34)
第3章 工程的組成及完整工程的創建 (35)
3.1 工程的組成 (35)
3.2 完整工程的創建 (36)
3.2.1 新建工程 (36)
3.2.2 已存在工程檔案的打開與路徑查找 (37)
3.2.3 新漏拔建或添加元件庫 (38)
3.2.4 新建或添加原理圖 (39)
3.2.5 新建或添加PCB庫 (39)
3.2.6 新建或添加PCB (39)
3.3 本章小結 (40)
第4章 元件庫開發環境及設計 (41)
4.1 元件符號概述 (41)
4.2 元件庫編輯器 (41)
4.2.1 元件庫編輯器界面 (41)
4.2.2 元件庫編輯器工作區參數 (45)
4.3 單部件元件的創建 (45)
4.4 多子件元件的創建 (48)
4.5 元件的檢查與報告 (49)
4.6 元件庫創建實例—電容的創建 (50)
4.7 元件庫創建實例—ADC08200的創建 (51)
4.8 元件庫創建實例—放大器的創建 (52)
4.9 元件庫的自動生成 (54)
4.10 元件的複製 (54)
4.11 本章小結 (55)
第5章 原理圖開發環境及設計 (56)
5.1 原理圖編輯界面 (56)
5.2 原理圖設計準備 (57)
5.2.1 原理圖頁大小的設定 (57)
5.2.2 原理圖柵格的設定 (58)
5.2.3 原理圖模板的套用 (59)
5.3 元件的放置 (61)
5.3.1 放置元件 (61)
5.3.2 元件屬性的編輯 (62)
5.3.3 元件的選擇、移動、旋轉及鏡像 (64)
5.3.4 元件的複製、剪下及貼上 (66)
5.3.5 元件的排列與對齊 (66)
5.4 電氣連線的放置 (67)
5.4.1 繪製導線及導線屬性設定 (67)
5.4.2 放置網路標籤 (68)
5.4.3 放置電源及接地 (69)
5.4.4 放置網路標識符 (70)
5.4.5 匯流排的放置 (71)
5.4.6 放置差分標識 (74)
5.4.7 放置No ERC檢查點 (74)
5.5 非電氣對象的放置 (75)
5.5.1 放置輔助線 (75)
5.5.2 放置字元標註、文本框、注釋及圖片 (77)
5.6 原理圖的全局編輯 (79)
5.6.1 元件的重新編號 (79)
5.6.2 元件屬性的更改 (81)
5.6.3 原理圖的跳轉與查找 (82)
5.7 層次原理圖的設計 (83)
5.7.1 層次原理圖的定義及結構 (83)
5.7.2 自上而下的層次原理圖設計 (83)
5.7.3 自下而上的層次原理圖設計 (86)
5.8 原理圖的編譯與檢查 (87)
5.8.1 原理圖編譯的設定 (87)
5.8.2 原理圖的編譯 (88)
5.10 原理圖的列印輸出 (91)
5.11 常用設計快捷命令匯總 (92)
5.11.1 常用滑鼠命令 (92)
5.11.2 常用視圖快捷命令 (93)
5.11.3 常用排列與對齊快捷命令 (93)
5.11.4 其他常用快捷命令 (93)
5.12 原理圖設計實例—AT89C51 (94)
5.12.1 工程的創建 (94)
5.12.2 元件庫的創建 (94)
5.12.3 原理圖的設計 (95)
5.13 本章小結 (97)
第6章 PCB庫開發環境及設計 (98)
6.1 PCB封裝的組成 (98)
6.2 PCB庫編輯界面 (99)
6.3 2D標準封裝創建 (101)
6.3.1 嚮導創建法 (101)
6.3.2 手工創建法 (103)
6.4 異形焊盤封裝創建 (107)
6.5 PCB檔案生成PCB庫 (108)
6.6 PCB封裝的複製 (109)
6.7 PCB封裝的檢查與報告 (109)
6.8 常見PCB封裝的設計規範及要求 (110)
6.8.1 SMD貼片封裝設計 (110)
6.8.2 外掛程式類型封裝設計 (113)
6.8.3 沉板元件的特殊設計要求 (114)
6.8.4 阻焊層設計 (114)
6.8.5 絲印設計 (115)
6.8.6 元件1腳、極性及安裝方向的設計 (115)
6.8.7 常用元件絲印圖形式樣 (116)
6.9 3D封裝創建 (117)
6.9.1 常規3D模型繪製 (118)
6.9.2 異形3D模型繪製 (120)
6.9.3 3D STEP模型導入 (122)
6.10 集成庫 (124)
6.10.1 集成庫的創建 (124)
6.10.2 集成庫的離散 (125)
6.10.3 集成庫的安裝與移除 (126)
6.11 本章小結 (127)
第7章 PCB設計開發環境及快捷鍵 (128)
7.1 PCB設計工作界面介紹 (128)
7.1.1 PCB設計互動界面 (128)
7.1.2 PCB對象編輯視窗 (128)
7.1.3 PCB設計常用面板 (128)
7.1.4 PCB設計工具列 (130)
7.2 常用系統快捷鍵 (131)
7.3 快捷鍵的自定義 (132)
7.3.1 選單選項設定法 (133)
7.3.2 Ctrl+左鍵單擊設定法 (134)
7.4 本章小結 (135)
第8章 流程化設計—PCB前期處理 (136)
8.1 原理圖封裝完整性檢查 (136)
8.1.1 封裝的添加、刪除與編輯 (136)
8.1.2 庫路徑的全局指定 (138)
8.2 網表及網表的生成 (140)
8.2.1 網表 (140)
8.2.2 Protel網表的生成 (141)
8.2.3 Altium網表的生成 (142)
8.3 PCB的導入 (143)
8.3.1 直接導入法(適用於Altium Designer原理圖) (143)
8.3.2 網表對比導入法(適用於Protel、OrCAD等第三方軟體) (144)
8.4 板框定義 (145)
8.4.1 DXF結構圖的導入 (146)
8.4.2 自定義繪製板框 (147)
8.5 固定孔的放置 (148)
8.5.1 開發板類型固定孔的放置 (148)
8.5.2 導入型板框固定孔的放置 (148)
8.6 層疊的定義及添加 (149)
8.6.1 正片層與負片層 (149)
8.6.2 內電層的分割實現 (150)
8.6.3 PCB層疊的認識 (150)
8.6.4 層的添加及編輯 (154)
8.7 本章小結 (155)
第9章 流程化設計—PCB布局 (156)
9.1 常見PCB布局約束原則 (156)
9.1.1 元件排列原則 (157)
9.1.2 按照信號走向布局原則 (157)
9.1.3 防止電磁干擾 (157)
9.1.4 抑制熱干擾 (157)
9.1.5 可調元件布局原則 (158)
9.2 PCB模組化布局思路 (158)
9.3 固定元件的放置 (159)
9.4 原理圖與PCB的互動設定 (159)
9.5 模組化布局 (160)
9.6 布局常用操作 (161)
9.6.1 全局操作 (161)
9.6.2 選擇 (163)
9.6.3 移動 (165)
9.6.4 對齊 (165)
9.7 本章小結 (166)
2.5.3 Compiler選項卡 (21)
2.5.4 Grids選項卡 (22)
2.5.5 Break Wire選項卡 (22)
2.5.6 Defaults選項卡 (23)
2.6 PCB系統參數的設定 (23)
2.6.1 General選項卡 (23)
2.6.2 Display選項卡 (24)
2.6.3 Board Insight Display選項卡 (25)
2.6.4 Board Insight Modes選項卡 (26)
2.6.5 Board Insight Color Overrides選項卡 (26)
2.6.6 DRC Violations Display選項卡 (27)
2.6.7 Interactive Routing選項卡 (28)
2.6.8 True Type Fonts選項卡 (29)
2.6.9 Defaults選項卡 (30)
2.6.10 Layer Colors選項卡 (30)
2.7 系統參數的保存與調用 (31)
2.8 Altium Designer導入導出外掛程式的安裝 (32)
2.9 電子設計流程概述 (33)
2.10 本章小結 (34)
第3章 工程的組成及完整工程的創建 (35)
3.1 工程的組成 (35)
3.2 完整工程的創建 (36)
3.2.1 新建工程 (36)
3.2.2 已存在工程檔案的打開與路徑查找 (37)
3.2.3 新建或添加元件庫 (38)
3.2.4 新建或添加原理圖 (39)
3.2.5 新建或添加PCB庫 (39)
3.2.6 新建或添加PCB (39)
3.3 本章小結 (40)
第4章 元件庫開發環境及設計 (41)
4.1 元件符號概述 (41)
4.2 元件庫編輯器 (41)
4.2.1 元件庫編輯器界面 (41)
4.2.2 元件庫編輯器工作區參數 (45)
4.3 單部件元件的創建 (45)
4.4 多子件元件的創建 (48)
4.5 元件的檢查與報告 (49)
4.6 元件庫創建實例—電容的創建 (50)
4.7 元件庫創建實例—ADC08200的創建 (51)
4.8 元件庫創建實例—放大器的創建 (52)
4.9 元件庫的自動生成 (54)
4.10 元件的複製 (54)
4.11 本章小結 (55)
第5章 原理圖開發環境及設計 (56)
5.1 原理圖編輯界面 (56)
5.2 原理圖設計準備 (57)
5.2.1 原理圖頁大小的設定 (57)
5.2.2 原理圖柵格的設定 (58)
5.2.3 原理圖模板的套用 (59)
5.3 元件的放置 (61)
5.3.1 放置元件 (61)
5.3.2 元件屬性的編輯 (62)
5.3.3 元件的選擇、移動、旋轉及鏡像 (64)
5.3.4 元件的複製、剪下及貼上 (66)
5.3.5 元件的排列與對齊 (66)
5.4 電氣連線的放置 (67)
5.4.1 繪製導線及導線屬性設定 (67)
5.4.2 放置網路標籤 (68)
5.4.3 放置電源及接地 (69)
5.4.4 放置網路標識符 (70)
5.4.5 匯流排的放置 (71)
5.4.6 放置差分標識 (74)
5.4.7 放置No ERC檢查點 (74)
5.5 非電氣對象的放置 (75)
5.5.1 放置輔助線 (75)
5.5.2 放置字元標註、文本框、注釋及圖片 (77)
5.6 原理圖的全局編輯 (79)
5.6.1 元件的重新編號 (79)
5.6.2 元件屬性的更改 (81)
5.6.3 原理圖的跳轉與查找 (82)
5.7 層次原理圖的設計 (83)
5.7.1 層次原理圖的定義及結構 (83)
5.7.2 自上而下的層次原理圖設計 (83)
5.7.3 自下而上的層次原理圖設計 (86)
5.8 原理圖的編譯與檢查 (87)
5.8.1 原理圖編譯的設定 (87)
5.8.2 原理圖的編譯 (88)
5.10 原理圖的列印輸出 (91)
5.11 常用設計快捷命令匯總 (92)
5.11.1 常用滑鼠命令 (92)
5.11.2 常用視圖快捷命令 (93)
5.11.3 常用排列與對齊快捷命令 (93)
5.11.4 其他常用快捷命令 (93)
5.12 原理圖設計實例—AT89C51 (94)
5.12.1 工程的創建 (94)
5.12.2 元件庫的創建 (94)
5.12.3 原理圖的設計 (95)
5.13 本章小結 (97)
第6章 PCB庫開發環境及設計 (98)
6.1 PCB封裝的組成 (98)
6.2 PCB庫編輯界面 (99)
6.3 2D標準封裝創建 (101)
6.3.1 嚮導創建法 (101)
6.3.2 手工創建法 (103)
6.4 異形焊盤封裝創建 (107)
6.5 PCB檔案生成PCB庫 (108)
6.6 PCB封裝的複製 (109)
6.7 PCB封裝的檢查與報告 (109)
6.8 常見PCB封裝的設計規範及要求 (110)
6.8.1 SMD貼片封裝設計 (110)
6.8.2 外掛程式類型封裝設計 (113)
6.8.3 沉板元件的特殊設計要求 (114)
6.8.4 阻焊層設計 (114)
6.8.5 絲印設計 (115)
6.8.6 元件1腳、極性及安裝方向的設計 (115)
6.8.7 常用元件絲印圖形式樣 (116)
6.9 3D封裝創建 (117)
6.9.1 常規3D模型繪製 (118)
6.9.2 異形3D模型繪製 (120)
6.9.3 3D STEP模型導入 (122)
6.10 集成庫 (124)
6.10.1 集成庫的創建 (124)
6.10.2 集成庫的離散 (125)
6.10.3 集成庫的安裝與移除 (126)
6.11 本章小結 (127)
第7章 PCB設計開發環境及快捷鍵 (128)
7.1 PCB設計工作界面介紹 (128)
7.1.1 PCB設計互動界面 (128)
7.1.2 PCB對象編輯視窗 (128)
7.1.3 PCB設計常用面板 (128)
7.1.4 PCB設計工具列 (130)
7.2 常用系統快捷鍵 (131)
7.3 快捷鍵的自定義 (132)
7.3.1 選單選項設定法 (133)
7.3.2 Ctrl+左鍵單擊設定法 (134)
7.4 本章小結 (135)
第8章 流程化設計—PCB前期處理 (136)
8.1 原理圖封裝完整性檢查 (136)
8.1.1 封裝的添加、刪除與編輯 (136)
8.1.2 庫路徑的全局指定 (138)
8.2 網表及網表的生成 (140)
8.2.1 網表 (140)
8.2.2 Protel網表的生成 (141)
8.2.3 Altium網表的生成 (142)
8.3 PCB的導入 (143)
8.3.1 直接導入法(適用於Altium Designer原理圖) (143)
8.3.2 網表對比導入法(適用於Protel、OrCAD等第三方軟體) (144)
8.4 板框定義 (145)
8.4.1 DXF結構圖的導入 (146)
8.4.2 自定義繪製板框 (147)
8.5 固定孔的放置 (148)
8.5.1 開發板類型固定孔的放置 (148)
8.5.2 導入型板框固定孔的放置 (148)
8.6 層疊的定義及添加 (149)
8.6.1 正片層與負片層 (149)
8.6.2 內電層的分割實現 (150)
8.6.3 PCB層疊的認識 (150)
8.6.4 層的添加及編輯 (154)
8.7 本章小結 (155)
第9章 流程化設計—PCB布局 (156)
9.1 常見PCB布局約束原則 (156)
9.1.1 元件排列原則 (157)
9.1.2 按照信號走向布局原則 (157)
9.1.3 防止電磁干擾 (157)
9.1.4 抑制熱干擾 (157)
9.1.5 可調元件布局原則 (158)
9.2 PCB模組化布局思路 (158)
9.3 固定元件的放置 (159)
9.4 原理圖與PCB的互動設定 (159)
9.5 模組化布局 (160)
9.6 布局常用操作 (161)
9.6.1 全局操作 (161)
9.6.2 選擇 (163)
9.6.3 移動 (165)
9.6.4 對齊 (165)
9.7 本章小結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