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ey Lincoln

Abbey Lincoln

艾比·林肯(Abbey Lincoln,1930年-2010年8月14日)

對爵士樂女歌手Abbey Lincoln艾比˙林肯來說,最糟糕的一件事,莫過於很多傳統樂迷只記得她曾經是著名鼓手Max Roach麥斯羅區的太太,當然,參與羅區當年的經典名盤《We Insist!: Freedom Now Suite》對艾比˙林肯的聲望有很大的幫助,在大眾印象里,從此林肯由一位風花雪月鴛鴦蝴蝶的抒情女伶,變成爭取黑人人權的音樂文化鬥士。但這並不算妻以夫貴,毋寧說是林肯自己的努力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比 林肯
  • 外文名:Abbey Lincoln
  • 國籍:美國
  • 出生日期:1930年
  • 逝世日期:2010-8-14
  • 職業:歌手
生平,演唱,情感,專輯,其他,尋找,

生平

1930年出生的艾比˙林肯出身貧困,少女時期得一邊打工,一邊試著找時間練習歌唱,出道之後曾經在用過好幾個不同的藝名如Anna Marie和Gaby Lee在一些樂團擔任演唱工作,並錄製個人專輯,這段時間裡最著名的合作對象是Benny Carter班尼卡特,接下來的幾年時間,林肯受到BEBOP咆勃這種創新的爵士音樂型態吸引,和許多咆勃樂手合作,包括Thelonious Monk賽隆尼斯 孟克,還有羅區等人,1962年以後,林肯非常關心黑人民權與黑人文化、民權議題,也自行創作了不少這方面主題的作品。
阿比·林肯(Abbey Lincoln)阿比·林肯(Abbey Lincoln)
美國當地時間2010年8月14日,縱橫美國演藝界60載,涉足電影、作曲,更曾積極參與美國民權運動的爵士女歌手艾比·林肯在紐約曼哈頓去世,享年80歲。她的朋友、電影製作人卡羅爾·弗里德曼向媒體證實了林肯去世的訊息。弗里德曼惋惜地表示,世界失去了一位天才,“這個世界不乏漂亮的女人、精力充沛的女人、聰明的女人——艾比·林肯擁有以上所有特質。你再也無法找到一個外表和思想都如此傑出的藝術家。”

演唱

近年來,林肯的演唱曲目又回歸較為接近爵士歌謠的範疇,專輯《The World Is Falling Down》里和小喇叭手Clark Terry克拉克˙泰瑞,薩克斯風手Jacky McLean傑基˙麥克林有極佳的應答表現,其中一曲〈Hi Fly〉是林肯自己的創作,讓人憶起她的創作能力。音樂具有剛強的震撼力,卻又能夠保留些許的浪漫韻味。另一張專輯《You Must Pay The Band》更是請到了薩克斯風名家Stan Getz史坦˙蓋茲,塑造出慵懶優雅的音樂風格,一種看盡世間事的成熟美感。

情感

林肯的歌聲情感豐富,相當注重與聽眾情緒的交融投契,綜觀她一生的演唱風格,從早期的柔美歌謠,到60年代中期以後苦悶,激烈,融入相當抗爭意識的演唱主軸,再到晚年反璞歸真的抒情作品,艾比˙林肯一生的音樂演進和她對意識型態的堅持與自覺,很值得爵士樂迷給與更多的肯定與注目。 (文/ 蘇 重)
雖然Abbey Lincoln嫁給著名的鼓手Max Roach,但是Lincoln的成功還是要歸功於她自己的努力與天賦,她從早期的舞蹈團駐唱,不斷的進步、成長,終於成為現代爵士樂最重要的女歌手之一,在她1959的作品"Abbey is Blus"這張唱片裡,雖然演唱的是一些傳統的爵士樂曲目,但Abbey不斷的以自己的感覺來變化節奏,改變強弱,從這些曲目中發展出新的趣味,展現了她的企圖心與原創性,一直到現在Abbey Lincoln仍然持續不斷地在演唱風格上有所突破。

專輯

2002年,美國爵士女歌手阿比·林肯(Abbey Lincoln)在73歲之際發表了她的第24張專輯《是我》。讓人不解的是,她已歌唱了半個世紀,但始終沒進入爵士樂一線女伶的佇列。這更令人疑心:標準是誰定的?標準為誰而定?但阿比對這些結果可能根本不在乎,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音樂應該是一個對生命充滿希望的人在沙灘上留下的腳印。
1956年,她發表了第一張專輯。50年代,阿比就已注意到當時很多歌手在演唱過程中常常忽略了對被拘束情感的表達。70年代,她開始自己創作歌曲。她不想坐等別人把歌寫好在一張紙上交給她,她願意自己去聽,去寫或種植在記憶里。阿比似乎隔一段時間就會從樂壇消失,從1961到1980年,她只錄製了四張專輯。等待已變得比創造更加艱難。當人們認為阿比已隱退的時候,阿比其實是在實踐著母親的思想,如何讓一個人更自由?

其他

在音樂之外的“空餘”世界裡,阿比漸漸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歌曲創作家、演員、畫家、詩人、演奏家、舞台演出創作家、電影導演、即席演講者、劇作家、解說員。可以說,阿比並非一個全職音樂家,通過一張唱片,我們只能認識這個人的一部分人格。她認為一個人對於真相是無法全盤接收的,所以一切需要我們的洞察力。而阿比的洞察已越過了半個世紀。
對於聽慣了Billie Holiday(1915-1959)和 Nina Simon(1933-2003)的人來說,聽阿比可能會有一點障礙。畢竟她的聲音缺乏一種懾人的魄力。你只有在四周很安靜的時候,或聽到她很安靜的那一刻時,你才能聞到一絲隱秘的氣息,在她的“平淡”中,你甚至可以映照出自己某個空白的片斷。
從一個歌手必要的煽情需求來看,阿比歌唱時不願意搶風頭,她似乎更願意停下來用全身心去“聽”一首歌。她說,“我可以為我過的生活寫一首歌。”她把每首歌的曲調流程當作了老師。在1991 年專輯《You Gotta Pay The Band》中體現得極為明顯。8分半的《鳥兒獨白》是一個檢測20世紀爵士樂發展歷程的瞭望台。61歲的阿比、64歲的次中音薩克斯手Stan Getz和74歲的鋼琴手漢克·瓊斯就像三隻老鳥,一邊緩慢地沿著草平線滑行,一邊回憶它們那一片片翻越在雲端的日子。

尋找

1998年夏天,阿比又找到了一批新的音樂家,錄製新作《整個地球》。專輯的封面極富美感。在一片如一座海底迷宮的深暗中,阿比披著一身同色的魚網,低首含胸,仿佛在謝幕。“在這個星球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一條美人魚。”
2000 年2月,阿比在70歲之際錄下了她的第23張專輯《一年又一年》,它表達了阿比對20世紀歷史、藝術和人生的一系列看法。按照樂壇的慣例,一個歌手一旦到了70歲,他(她)的歌唱生涯就要畫上休止符了。但阿比一點也沒有放慢改革的步伐。除了保留上次錄音時的貝司手,其他成員全部更換。阿比還新招了次中音薩克斯手、大提琴手吉他手
與阿比合作過的音樂家已一個個地過世了:Clifford Brown(1956年),Eric Dolphy(1964年), Coleman Hawkins(1969年),Stan Getz(1991年)。但在她一如往昔的歌聲中,你卻找不到斷裂的痕跡。在她家中的牆上,掛著一排排素描、明信片和照片,它們連線在一起,就變成了一種視覺的傳記。等到了阿比70歲那一行時,人們看到的還是一個驚人的美人。她的歌聲真響成了一個風車,望不見結束也等不到開始。在她身上,我永遠找不到衰老的跡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