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F是“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dustry forecasts”的縮寫,為“農業機械產業預測”之意,是中國農機行業最具影響力的雜誌《農業機械》建立的一套數學模型,用於對農業機械產業的預測,《農業機械》定期發布預測結果,並進行市場分析和預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AMIF
- 外文名: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dustry forecasts
影響因素,原理,結果,分析預警,第一次,第二次,
影響因素
AMIF的參考指標很多,包括原材料綜合價格指數、農村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巨觀經濟和消費者信心指數等。巨觀環境包括巨觀經濟預警/先行指數、原材料綜合價格指數、農村居民消費狀態和相關政策,是評估農機工業發展速度、用戶消費能力及預測市場空間的巨觀因素。
- 先行、預警指數
- 原材料綜合價格指數
原材料是農機生產企業的上游產業,其價格變化直接影響農機企業的生產。
- 消費者預期、信心指數
- 相關政策
農機行業具有行業的特殊性,因為產品面向的是農民用戶,所以,受政策影響也十分嚴重。惠農政策包括,小額貸款,農機具抵押貸款,糧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作業補貼等。在眾多的強農惠農政策中,農機具購置補貼影響作用最為明顯。
- 其他因素
原理
根據各種影響因素的相關數據,利用Eviews軟體進行最佳曲線擬合,得出各種影響因素的影響因數,從而尋找最接近真實曲線的一個公式。根據公式,預測工業總產值,大中拖、聯合收割機等主要農機產品的市場需求。
結果
AMIF結果從2010年1月份開始公布,目前已經進行了第二次預測。相對於第一次預測,受巨觀經濟調整、原材料價格以及農村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等因素影響,最新一期的AMIF調整了整體預測結果,調低了農機工業產值和大中型拖拉機產銷。農機工業總產值分別由2009年和2010年的2 300億元和2 700億元,下調至2 250億元和2 600億元;大中型拖拉機產銷由2009年和2010年的36萬台和38萬台,下調至35.4萬台和36.9萬台。
分析預警
第一次
農機工業將穩步增長,但增速會進一步放緩,主要受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影響。國內市場方面,農機補貼加劇農機產品的集中需求程度,將受產能限制;2009年增長速度過快,提前消費了一部分需求。國際市場方面,隨著金融危機的消退,出口將得到逐步恢復,但增長不會太大。各主要農機產品的市場需求情況,主要受國內市場的影響。
1.大中型拖拉機趨於飽和
2009年大中型拖拉機銷量將超過35萬台,其中4月單月銷售超過5萬台,具有明顯的“井噴”特質。
由於增速迅猛,提前消費特性明顯,市場趨於飽和,導致用戶收益降低,若無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將會大幅降低。補貼作為一個強大動力,能夠抵消大部分下滑空間,但上升趨勢較弱。2010年的月度走勢曲線,將會和2009年保持一致。
企業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考慮產能,合理安排生產外,還應儘量避開低價競爭,向提高質量和服務方面開拓新的盈利空間。
2.收穫機械調整
小麥機連喝收割機正式列入補貼目錄,兩用機將減少,但小麥聯合收割機和玉米收穫機的補貼額度存在差異,兩用機的減少並不會太多,而小麥聯合收割機的增加程度也不會出現想像中的火暴。跨區作業收益的降低,將導致小麥聯合收割機名義上上升,但實際銷量會下降。玉米收穫機由於需求不足,銷量將不會有大的突破。
半餵入水稻聯合收割機邁入高速增長通道。國產半餵入聯合收割機的崛起,大大刺激了價格競爭,如今國產半餵入收割機的價格已經完全能夠被用戶接受,而國外品牌也通過信貸、降價等措施,大大釋放了半餵入水稻聯合收割機的市場空間。如果國內企業能夠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做好服務,在2010年的市場競爭中,將會獲益匪淺。
3.水稻插秧機市場看好
水稻插秧機發展前景很好。除了來自用戶的需求外,更多的是政策支持。所以,企業能否抓住市場,除了要關注用戶,做好服務之外,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第二次
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發展。國家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增產1 000億斤糧食工程逐步啟動。農機購置補貼增加,補貼範圍加大。國家調整和振興裝備製造業的實施。國際經濟形勢趨穩,出口市場有望改善等。這些有利因素,將促使2010年農機工業穩步增長。但外需仍將保持較低水平,國內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等因素,也決定了整體增速將教2009年放緩。
1.出口回暖,但不會激增
國際農機工業整體處於下滑態勢,歐盟最大的農機生產出口國德國,預計2010年農機工業總產值下降10%左右,這也預示著農機對外貿易萎縮。我國農機工業出口產值2009年為50億美元左右,同比下滑超過20%。隨著金融危機的消退,處於中低端的中國農機產品,將首先迎來國際市場的青睞,但國際整體不經濟,造成2010年出口增長“轉正”存在一定困難。
2.警惕產能過剩
2009年,國內生產大中型拖拉機超過35萬台,聯合收割機超過12萬台,大中型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均趨於飽和。基於2008年需求的集中,許多企業在2009年底已經加強鋪貨,2010年剛剛開始,各大企業已經全線生產。不出意外,2010年市場斷貨現象將不會出現,市場競爭將集中在品牌、品質和售後服務等環節。中小企業應當特別警惕,一方面不能鋪貨太多,另一方面要避開“紅海廝殺”。
3.不要“迷信”小麥機
2010年,小麥聯合收割機再次進入農機購置補貼通用類目錄,許多企業似乎看到了銷量上升的曙光。但是,小麥聯合收割機市場必定會下降。一方面,2009年透支市場過多,跨區作業收益降低,另一方面,補貼額度將在20%左右,力度較小。這種補貼,雖然能夠搶占一部分“兩用機”市場,但整體下滑趨勢明顯。
如今,小麥聯合收割機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主要市場應瞄準更新換代,企業要在技術升級上多下工夫。
4.玉米收穫機的“春天”還很遠
河南某大型玉米收穫機總經理曾經說,“3年後玉米收穫機將得到普及”。從目前形勢來看,那只能是他的一廂情願。2009年銷量最多的是背負式玉米收穫機,超過1萬台;而“兩用機”,也只有大約1萬台;被成為未來主流的大型自走機,則只有可憐的3 000台左右。造成這種結果主要因為,市場需求不足,技術發展不夠成熟。所以,上馬大型自走式玉米收穫機的企業,需要警惕,不要在不成熟的市場上“翻船”,為其他企業培育品牌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