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被譽為“戰爭之神”。在現代戰爭中,炮兵以其火炮口徑大、炮彈射程遠、彈藥殺傷威力大、火力壓制能力強、打擊能力多元化(除傳統的壓制敵方目標外,還可使用各種精確制飛彈藥,如末敏彈、末制導炮彈等,準確打擊戰場上的坦克等點目標)等顯著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70-1式自行榴彈炮研發揭秘
- 簡介:從裝甲兵建立起,炮兵就與被譽為“陸戰之王”的坦克結下了不解之緣
- 詞性:名詞
- 分類:炮彈
基本介紹,簡潔實用的70-1式122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現成的裝甲輸送車底盤加上個現成的榴彈炮,不經歷風雨 怎么見彩虹,要做就要做最好一“步步高”,簡約而不簡單,
基本介紹
從裝甲兵建立起,炮兵就與被譽為“陸戰之王”的坦克結下了不解之緣,形影不離——坦克在一線衝鋒陷陣,炮兵在二線實施強有力的火力支援。世界著名的坦克戰專家古德里安,將炮兵比喻為是裝甲兵部隊這個雄壯的交響樂隊中音質渾厚的低音樂器,“什麼時候都能派上用場”。隨著履帶式自行火炮的出現,“戰爭之神”與“陸戰之王”同機動、同展開,同顯神威,成為親密無間的戰鬥“夥伴”。二戰中德軍甚至把自行火炮當坦克用,真有點“狐假虎威”的味道。如今,炮兵的各類裝甲自行火炮更是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成為現代戰場上的主要火力之一。
簡潔實用的70-1式122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
我軍裝甲兵自成立起就十分重視隊屬炮兵部隊的建設,上世紀50年代組建的坦克師不僅編有炮兵部隊,而且還裝備了從蘇聯引進的自行火炮(後逐步更換為國產牽引式火炮)。隨著我軍裝甲兵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裝甲兵部隊裝備的牽引式火炮在鐵騎奔騰、鐵流滾滾的激昂“樂曲”中顯得越來越不和諧,儘早配套發展與坦克能同步機動的履帶式自行火炮,已成為裝甲兵裝備建設的當務之急。為此,我軍於上世紀60年代末決定研製122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
承擔履帶式自行榴彈炮研製任務的工廠,具有十分雄厚的裝甲車輛科研實力,國產第一代履帶式裝甲輸送車——63式裝甲輸送車,就是該廠巧奪天工之作。受領任務後,科研人員既倍受鼓舞,同時也深感重任在肩——此時,已開發國家陸軍已經大量裝備了戰後第一代履帶式自行榴彈炮,如美國於上世紀50年代就研製出敞開式炮塔結構的M44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並開始了第二代履帶式自行榴彈炮的研製,美國和蘇聯在20世紀60年代又分別研製出全裝甲防護、密閉式旋轉炮塔結構的M109式155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和2SI式122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而中國自行榴彈炮的研發尚屬空白,特別是當時還處於“文革”的動盪之中,研製任務十分艱巨和複雜。為此,工廠調集精兵強將投入到該項目的科研攻關之中。研製工作展開後,廣大科研人員排除干擾,奮力攻關,在廣泛深入研究作戰需求、跟蹤國外自行榴彈炮發展動態的基礎上,很快拿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第一代履帶式自行榴彈炮總體設計方案,並得到了軍方的認可。此後,工廠迅速轉入該炮的正程研製階段。
該炮從1969年開始起步研製,到1981年正式設計定型,共歷時12年,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從1969年至1972年,歷時4年,工廠利用該廠研製的63式履帶式裝甲輸送車底盤研製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第二階段從1974年至1981年,歷時8年,主要是利用63—1式履帶式裝甲輸送車底盤研製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在第一階段研製過程中,工廠根據研製任務,於1969年用該廠研製的63式裝甲輸送車底盤,研製出1輛122毫米自行榴彈炮樣車。樣車研製出來後,工廠根據軍方安排,將樣車直接交給某坦克師炮兵團進行試用和試驗。樣車在部隊進行了長距離行駛(行駛里程達1000千米)和實彈精度射擊(發射炮彈386發)等戰技指標的考核,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試驗效果。
1970年4月20日,有關部門在某坦克師炮兵團召開了122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的設計定型審查會,部隊官兵和與會專家對該炮的研製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認為該型自行火炮達到了戰技指標要求,能夠較好地滿足部隊的使用需要。同年6月25日,該型自行榴彈炮被批准設計定型,並正式命名為70式122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1970年下半年,中國首批自行榴彈炮交付部隊試用。某坦克師炮兵團接裝後,於1971年赴內蒙古參加綜合演練。演練中,部隊發現自行榴彈炮經過一段距離的行駛後行走系統問題較多,難以滿足部隊訓練和戰備要求。為對部隊建設和戰備工作負責,主管單位及時下令將這批自行榴彈炮“召回”,要求“由使用單位、生產單位、科研部門組成三結合會戰組……,修改設計,逐項攻關,重新試製,試驗後重新定型”。此後,三結合會戰組認真分析了該炮在部隊使用中出現的問題,並對原炮的設計進行了局部修改。改進後,工廠對自行火炮進行了3000千米行駛試驗,但問題仍未徹底解決。至此,由於經費等問題,自行火炮的研製工作暫時中斷。
1973年,工廠針對援外的63式裝甲輸送車在國外作戰使用中行走系統出現的諸多問題,決定對該車進行改進,研製63—1式履帶式裝甲輸送車。該車的主要改進項目包括將4對單輪緣負重輪改進為5對雙輪緣負重輪,車體適當加長。在工廠研製63-l式裝甲輸送車的同時,工廠也重新啟動了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的研製工程。1974年第三季度,工廠完成設計工作;1975年5月,工廠試製出63-1式裝甲輸送車和採用該型裝甲車底盤的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初樣車各l輛,並進行了2200千米摸底試驗。1979年底,工廠用63一l式裝甲輸送車底盤生產出3輛122毫米自行榴彈炮正樣車,並在北京進行了500千米摸底試驗,取得了較好的試驗效果。爾後,工廠將正樣車交給裝甲兵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進行定型試驗。1980年,裝甲兵科研人員和某兵器試驗中心聯手對該炮進行了嚴格的性能試驗,工廠派人參加。樣車經受住了寒區、濕熱區、常溫區約5000-6000千米行駛試驗考驗,符合戰技指標的要求。同年7月28日,該炮順利通過了設計定型審查;1981年9月29日,裝甲兵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該自行榴彈炮設計定型,並命名為“1970年1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簡稱70—1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以下簡稱70一l炮)。1984年70—1炮被
批准定型生產,爾後,該炮裝備我軍裝甲兵部隊的隊屬炮兵部隊,實現了我軍裝甲兵部隊火力支援裝備由牽引式邁向裝甲化、自行化的歷史性跨越,大大提高了裝甲兵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由於該型自行榴彈炮是中國最早裝備部隊的國產自行火炮,因此,也堪稱中華第一自行火炮。
現成的裝甲輸送車底盤加上個現成的榴彈炮
不經歷風雨 怎么見彩虹
從外形上看,70—1炮的特徵非常明顯——現成的裝甲輸送車底盤後部安裝了1門敞開式(無炮塔)結構的122毫米榴彈炮。這種外形設計,不僅在國產裝甲裝備中是獨樹一幟,而且在國外研製的自行榴彈炮中也難覓其蹤跡,相信廣大讀者肯定不會犯“指鹿為馬”的錯誤,將它與坦克混為一談。
該炮的總體結構保持了原63一l裝的特色,該車的裝甲車體、動力室、傳動室、駕駛室和副駕駛室以及車(班)長位置,與63—1裝別無二致。該車變型後的主要特點,就是將原63—1裝車體後部的載員室改為安裝榴彈炮和存放彈藥的戰鬥室。為安裝火炮,戰鬥室頂甲板被拉開了一個大“豁口”,設計成敞開式結構;為加強對露身射擊乘員的防護,在戰鬥室兩側和後部的垂直裝甲板上,加裝了1個高100毫米的半圍式裝甲圍板。
由於該車採用了敞開式的戰鬥室結構,為在行軍時給乘員遮風、擋雨、防塵,科研人員特意在該炮的戰鬥室頂部設計了一個可摺疊的桁架篷布結構的活動斗篷,行軍時將桁架拉向前方,與火炮的防盾扣緊,兩側用布帶在車體的固定環上繫緊,形成防雨、防塵篷頂,篷布兩側留有觀察窗;進入陣地後,鬆開斗篷的所有固定,將桁架倒向車後,篷布自然摺疊在一起,以便於乘員進行火炮的射擊操作和觀察。
該炮乘員為5名,包括駕駛員、車(班)長和位於戰鬥室的3名炮手。各乘員的分布是這樣的:車(班)長位於駕駛員後邊,負責指揮全班的訓練和戰鬥,車輛行進中用電台與炮兵連保持通信聯絡,到達陣地後則改用有線電話接收炮兵營、連的射擊口令;副班長兼瞄準手位於火炮左側,負責瞄準和發射,操作方向機和通過輔助手輪操作高低機;一炮手在火炮右側,負責開、閉炮閂,操作射角裝定器和高低機,射擊時報告火炮的後坐長度;二炮手,行軍時坐在後門座椅上,戰鬥時負責將彈丸和藥簡送入炮膛,發射首發炮彈和處理髮射後的藥筒;駕駛員兼三炮手負責駕駛、維護和管理車輛,進入陣地後負責裝定引信、傳遞彈丸和藥筒。炮車內設定了7個座椅,除供5名乘員乘坐外,還有2個座位,1個設在原63—1裝的副駕駛室,另1個設在車(班)長後面,供參謀或通信班人員搭乘時使用。
該型自行榴彈炮的主要武器系統,是1門國產的54—2式122毫米榴彈炮。該炮最顯著的特點是火炮身管較短,駐退機、復進機並列安裝在身管的上下方。火炮採用了直接固定在車體上的安裝方式,即用一個粗大的鋼樑作為火炮的炮座(炮梁由特種鋼板組合焊接而成,兩端與車體側斜甲板、水平甲板及垂直甲板焊成一體,使炮座與裝甲車渾然一體,用裝甲車的鋼鐵之軀來支撐火炮並承受火炮的巨大後坐力),火炮通過一個活動球形座裝在炮樑上,這樣既能牢固的支撐火炮,又可以保障火炮在一定的方向角度內進行火力機動(該炮的方向射界達左右22.5度,與原地面炮的方向射角基本相同)。火炮的中心位置位於車輛縱軸線上,保持了車輛的平衡性;搖架、炮身、炮尾、炮閂、駐退機和復進機等均與54—2式122毫米榴彈炮相同,只做了些小的改進,如主瞄準具處加裝了夜間照明燈,以便於炮手實施夜間瞄準(原炮無此裝置);兩側防盾上留出了直瞄鏡孔和輕機槍射擊孔等。另外,當炮車停在較小坡度(2.5度以下)的坡面上時,為使火炮保持水平,炮手可通過2個球頭螺栓調整位於炮梁中央的球型活動炮座,將火炮調到水平狀態(遇2.5度以上的坡面時,則需要調整炮車位置)。
該炮共攜帶分裝式殺傷爆破榴彈40發。筆者在介紹自行迫擊炮時曾提到,炮兵通常採用分裝式彈藥(彈丸與藥簡分別裝填),藥簡內的藥包很容易因受潮而失效,因此,炮兵彈藥對防潮、防塵等要求很高。為此,該炮與自行迫擊炮一樣,也給隨車攜行的彈藥設計了一個舒適和安全的“家”——戰鬥室底部甲板上安裝了2個彈丸箱和2個藥筒箱,共存放彈丸和藥筒各28發,其餘12發放在車內其他地方。彈藥箱內部和頂蓋外部均裝有橡膠減振裝置,既防潮,防塵又防震,彈藥箱還可以一物兩用,既是彈藥容器又可作為炮手操炮的平台。
70一1炮的輔助武器為1挺7.62毫米班用輕機槍。機槍和彈藥分別固定在炮梁前部、 發動機右側的垂直甲板和水平甲板上,戰鬥中主要用於自衛。
該炮的推進系統、防護系統:通信設備和電氣設備等裝置,除傳動裝置的變速箱五檔傳動比加大、最大速度有所降低、戰鬥室頂部裝甲板有所改變外,其他均同63一l式裝甲輸送車。
要做就要做最好一“步步高”
70一l炮定型和裝備部隊後,針對該炮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工廠又對該炮進行了以提高水上機動能力、更新電台等多項改進,發展出兩種改進型自行榴彈炮。其中,在70一l炮基礎上加裝浮渡裝置的改進型自行榴彈炮,稱為70—2式122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將原車所裝A一220電台更換為CWT一167B型坦克電台和CYY—168型車內通話器的改進型自行榴彈炮,仍稱為70—1式122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
首先說一說70—2炮的改進情況。由於70—l炮戰鬥全重較之原63一l裝明顯增大(達15.4噸,較原車增重近2噸),浮力儲備下降到7%,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浮渡能力,難以在水上安全行駛。針對這一問題,該炮研製之初科研人員曾試圖通過在戰鬥室加裝裝甲防護圍板來破解這一難題——一方面用來提高戰鬥室的防護能力,另一方面則試圖通過這個圍板(類似乾加了1個浮簡)來提高該車的水上浮力儲備,但是,由於車體前部發動機進排氣口的高度不變,這個“浮筒”事實上無法起到增浮的作用。在該炮正式改進時,工廠經過調研、設計和反覆試驗,研製出了浮渡裝置,成功地解決了該炮水上不能浮渡的問題。1984年,帶浮渡裝置的122毫米自行榴彈炮通過設計定型,命名為70—2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浮渡裝置則被命名為70—2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浮渡裝置。
浮渡裝置全重為235千克,由3個特製的橡膠氣囊和14個專用支架組成——2個長圓柱形氣囊裝在車體兩側,中間分成若干隔段並獨立充氣,1個圓柱形氣囊裝在後門上。氣囊平時不用時,將氣囊內的空氣放淨並擦乾,摺疊起來放進車內的專用布袋內;浮渡時乘員將氣囊掛在支架上,並用車內的高壓空氣瓶對其進行快速充氣,炮車就可以下水浮渡了。用掛裝充氣式浮囊的方法來提高裝甲車輛的浮渡能力,既實用又簡便,且這種設計思路在國內尚屬首創。
再說一說70—1式的改進情況。70—1炮上安裝的電台是國產第一代坦克電台,即A-220電台,性能落後,1985年以後國內已不再生產。為此,根據軍方要求,將70一1炮的老電台拆除,換裝上頻率範圍寬、電台波道多、通信距離遠的新型國產第二代坦克電台——CWT一167B型坦克電台和CYY一168型車內通話器,實現了與同期裝備的坦克、裝甲輸送車電台同步更新、互聯互通,進一步提高了該炮的通信能力。
簡約而不簡單
儘管70-1炮是現有裝甲車加現有地面榴彈炮的結合體,其技術含量當然不能與美國的M109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和蘇聯的2S1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相比,但俗話說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其實70一l炮是簡約而不簡單。
一是該型自行榴彈的研製是中國發展特色裝備的一次成功探索。該炮的研製始於上世紀60年代末,當時我軍裝甲兵部隊裝備的牽引式榴彈炮,是我軍主流的壓制火炮,射擊精度高、壓制能力強,其主要不足是機動能力較差:公路機動速度(每小時五六十千米)尚可跟上坦克,但越野機動速度只有每小時10千米左右,在水網稻田地區就更難機動;牽引車掛上火炮後車炮全長達十幾米,在彎多路急的地區機動十分不便,這一狀況嚴重製約了裝甲機械化部隊機動作戰能力的提高。為緩解裝甲兵部隊迫切需要自行火炮的燃眉之急,軍方高層把該炮研製的著力點,放在解決裝甲兵部隊的壓制火炮越野能力差和射擊時炮位暴露這兩大關鍵問題上。事實上,用現役裝甲車裝上地面壓制火炮組合成自行火炮,技術成熟、研製周期短(僅1年多時間部隊就開始試用樣炮了)、研製費用少,見效快,而要重新研製專用的自行榴彈炮,不僅周期長、投入大,而且研製的風險也相當大。不求最好,但求夠用,成為該炮研製的一個突出的亮點。它的研發既沒有照搬蘇聯的模式,也沒有照搬美軍的研製思路,而是結合中國國情、軍情,以較小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解決了隊屬炮兵與坦克同步機動的問題,目標定得實實在在,是中國發展特色裝備的一次十分有益的探索。當然,由於63裝本身存在的問題,導致該炮經過一輪“召回”的波折,這又另當別論。
二是在現有裝甲輸送車底盤基礎上發展自行榴彈炮,底盤通用性好,便於裝甲兵部隊實施裝備保障。該炮研製的另一個亮點,就是裝甲底盤與部隊現裝備的裝甲輸送車相同,便於部隊實施裝備保障。裝甲裝備保障其實十分複雜,不僅要有懂技術、會修理的保障人員,而且還得具備修理設備、器材、工間等保障條件。70—1炮用的就是63一l裝底盤,器材、設備大部分也通用,部隊的保障人員基本不用培訓就能勝任對該炮的維修保障工作。這樣的裝備當然深受部隊歡迎。
三是“中華第一自行火炮”的戰技性能上了一個台階。雖說該炮比不上美、蘇專門發展的自行榴彈炮,但它與普通的牽引式榴彈炮相比,戰技性能還是提高了一大步。首先是該炮實現了走打一體化,能夠緊隨坦克機動和實施及時的火力支援。該炮是車、炮、彈一體化的高效能裝甲化炮兵武器系統,機動能力強、防護性好,說打就打、說走就走,到了就打、打了就走,特別是能在複雜地形上緊隨坦克快速機動,行軍戰鬥轉換時間很短,能夠實時支援坦克戰鬥。而牽引式榴彈炮射擊時,需要完成摘炮掛炮、推炮拉炮,開大架收火炮,炮班人員上車下車,從炮車上把彈藥卸下,堆碼炮彈等一系列戰術動作,最要命的是在複雜地形上老是“掉隊”,當坦克最需要火力支援時它還在後面像蝸牛一樣的慢慢爬行。其次是炮班人員大大減少。牽引式榴彈炮至少需要七八個炮手,而70一l炮的車、炮、彈都集成在一個裝甲作戰平台內,火炮的操作大大簡化,因此,乘員減少到5人,省了好幾個“吃皇糧”的指標。第三是炮車既是射擊平台,也是良好的裝甲防護“掩體”。63一l裝原本就可以有效防護炮彈破片和槍彈,變型為炮車後,戰鬥室雖為敞開式,但在其上方加裝了裝甲圍板,為炮手提供了良好的裝甲防護,使火炮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第四是該炮採用了結構簡潔的炮梁固定方式,火炮上車後的結構與原炮基本相同,射擊操作也沒有多少變化,用慣了牽引式榴彈炮的炮手很容易掌握。而炮塔式的自行火炮結構就複雜多了,不經專門訓練難以掌握。
總之,70一1型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緊貼部隊急需,立足國內成熟技術,戰技指標確定合理,研製周期較短,操作簡便,便於保障,不失為一款特色鮮明、價廉物美、簡潔實用的自行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