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式40毫米火箭筒

56式40毫米火箭筒

56式40毫米火箭筒是前蘇聯RPG-2型火箭筒的仿製型。1956年定型裝備部隊。

該火箭筒採用了火藥燃燒後的噴射氣體的反作用衝量為彈頭提供飛行動能,它沒有現代意義的火箭發動機,火箭發動機就是發射筒本身,火藥包固定在彈尾部,從筒口插入發射筒,擊發後火藥燃燒,火藥燃氣從筒尾高速噴出,其反作用衝量為彈獲得飛行動能;彈頭部是80毫米的空心裝藥聚能戰鬥部;尾桿上裝有用彈簧片製造的穩定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56式40毫米火箭筒
  • 改進型:56-1式
  • 口徑:40毫米
  • 全重:4.55千克
  • 發射筒重:2.75千克
  • 彈重:1.8千克
基本原理,詳解,

基本原理

與56式火箭筒配套的1956年式40毫米火箭破甲彈亦採用平衡拋射原理,雖名為火箭彈,但彈體內並沒有火箭發動機,也沒有69式火箭彈那樣的助推火箭,其動力來源為一個圓柱形發射藥管。由於無火箭發動機,又使用機械觸發引信,因此這種火箭彈結構較為簡單,主要分為彈體部分和發射藥管兩大部分。超口徑彈體直徑為80毫米,自上而下分別為風帽、彈體外殼、藥形罩、主裝藥、隔板、傳爆藥、傳爆藥殼體、襯套、引信、下彈體、定位銷、尾管、尾翼、尾翼箍、底火座、底火、傳火藥和保護蓋組成。該彈採用單錐形、等壁厚的紫銅藥形罩,梯黑50炸藥,隔板用多層厚紙板製成,隔板底部的傳爆藥為特屈兒,傳爆藥底部裝有箭-2機械著發引信,傳爆管向上插入傳爆藥的底部孔內。彈體部分全部由薄鋼板製成,因此這種火箭彈的重量偏大。風帽是鋼板衝壓成的錐形體,為便於加工,尖部為小直徑半球形,錐面壓有多道豎向加強槽。彈體為圓柱形薄壁管狀結構,上部與風帽及藥形罩通過卷邊鉚合的工藝壓接在一起,藥形罩下壓有梯黑50主裝藥柱。隔板和傳爆藥壓在圓台形的傳爆藥殼體內,中間有引信孔,為了提高強度,孔內還裝有襯套。整個傳爆體組件安裝於主裝藥下部,由彈體壓緊。至於彈體外殼與下彈體,則是通過殼體上壓出來的粗螺紋旋接在一起的。下彈體為薄板衝壓成的圓台形狀,底部有引信室,引信底部裝在引信室內,並被壓緊。下彈體與尾管壓接在一起。尾管由薄壁鋼管制成,內部中空,外部壓成平面,截面為正六邊形,這樣做是為了提高尾管的剛度,防止受力時變形。在下彈體稍靠後的位置上,焊接有一個片狀定位突起,與筒身前端的定位缺口配合,可以使火箭彈定位。尾管的底火座前均布焊接有6片矩形的尾翼片,材料為帶有相當彈性的薄鋼片,平時依次環繞疊合在尾管周圍,前面用鋼絲製成的尾翼箍套住,這樣火箭彈才能裝入發射筒。但裝進發射筒的同時,尾翼箍由於摩擦力的作用向前脫落,翼片在自身彈性作用下自動張開,抵住發射筒內壁,避免火箭彈滑落。發射後,只要尾翼片脫離筒壁約束,就會自動彈開,保持火箭彈的飛行穩定。尾管的尾部鉚壓有鋁合金製成的底火座,座尾有一小段螺紋連線段,用於連線發射藥管,平時未裝藥管時,這一部分旋有保護蓋。底火座內有個“L”形通孔,其中靠近底火座外圓的孔內裝有底-6型底火,與之垂直的孔內則裝有傳火藥,一直通到座尾的螺紋連線段,確保順利點燃發射藥管。藥管本身為圓柱形,主體為一個厚紙管,與彈體連線的一端帶有鋼板衝壓的帶螺紋的加強蓋,內部分層裝有6層2號小粒黑火藥,每層都用紙板隔開,最底部裝有多層的紙塞墊,這種裝藥結構目的是使發射藥逐層燃燒,保證最大膛壓不至於過高。為防潮並提高強度起見,整個發射藥管表面都塗有硝基清漆。
RPG-2型火箭筒RPG-2型火箭筒
經過 1954年,冷戰陰雲使得戰後世界重新劃分成相互敵對的兩大陣營,聯邦德國的加入使得北約成員國數量在當年達到了15個,前蘇聯針鋒相對地組建了華沙條約集團。與此同時,台海也出現了緊張局勢,新生的人民政權再次面臨侵略戰爭的威脅。為應對可能的外來突然襲擊,中國在前蘇聯的幫助下,迅速著手實行軍事一體化,其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武器型制的統一。對蘇式武器的大規模仿製隨即開始,包括引進蘇軍現役裝備的製造圖紙和資料,在蘇方專家協助下建設軍工企業等等。1954年9月,彭德懷、劉伯承率軍事代表團赴蘇聯觀摩核實爆攻防對抗軍事演習,在布爾加寧首次看到了參演部隊裝備的РПГ-2火箭筒。1955年1月11日,蘇方以政府換文方式開始向中國提供6種槍炮的技術資料和實物,與韓戰初期售予中國的二戰舊武器不同的是,此次提供的基本都是蘇軍現役的新型號,其中除СКС45半自動步槍和АК47自動步槍外,還首次提供了РПГ-2。當年蘇方一是考慮到其現役裝備不能出口的限制,二是為防止落入美軍之手而泄密,向志願軍提供的36個師裝備中並沒有這種武器。因此志願軍出國作戰時,全軍只有少量繳獲的美制60毫米、88.9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和57毫米無座力炮作為反坦克火力,儘管在1951年上半年緊急生產了仿自“超級巴祖卡”的51式90毫米火箭筒,但仍遠遠不能滿足戰場需求,很多時候只能靠反坦克手榴彈和炸藥包來對付美軍坦克,失去了很多致勝機會。因此當彭德懷看到蘇方向中國提供的РПГ-2樣品時,曾感嘆道:“如果當年志願軍有這種武器該多好啊!”
56式火箭筒56式火箭筒
1955年4月19日,彭德懷和聶榮臻聯名向黨中央報告部隊裝備和兵工生產情況,指出1952年以前蘇方提供的技術資料和圖紙,是與我軍當時在役裝備相配套的,國內軍工廠從1953年開始仿製生產的也都是這些蘇式武器,雖然它們在蘇軍中都已淘汰退役,但如近期發生戰爭,我軍勢必仍以手中的這些舊式武器作戰,而新型槍炮從試製、投產到部隊換裝需要一定周期,因此提議當年仍延續舊有型制,1956年再根據國際形勢決定是否按新圖紙生產。經仔細研究,黨中央批准了彭、聶的這一報告,並沒有立即安排仿製生產前蘇聯轉讓的6種新型槍炮。因此,56式火箭筒直至1956年才由547廠承製成功,並於當年定型,被命名為“1956年式40毫米單兵反坦克火箭筒”。雖然這種武器發射筒本身為筒狀,但發射原理與火箭並無關係,РПГ在俄文中也只是“手持反坦克榴彈發射器”的縮寫,至於後來西方表述的RPG(“火箭助推榴彈”的英文縮寫)則是與РПГ-7的火箭助推原理相對應的,為什麼國內稱56式為“火箭筒”,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該武器是用以取代51式火箭筒的緣故,與仿自АК47的56式衝鋒鎗稱為“衝鋒鎗”而不是“自動步槍”是一個道理。在實際劃分中,是把這類武器劃歸輕型火炮一類的。“一五”期間547廠共生產56式火箭筒633具,1961年產量增加到3020具,1962年達到10019具,1963至1965年期間,該廠還生產援外用56式火箭筒5700具。此外,197廠也生產了1.8萬具。配套火箭彈的試製工作在蘇聯顧問的幫助下,於1955年在282廠開始,1957年定型,命名為“1956年式40毫米火箭破甲彈”。除282廠外,還有342、543、牡丹江工具機廠等廠家生產過該型火箭彈。

詳解

56式40毫米火箭筒從整體來看,包括發射筒和火箭彈兩大部分,前者賦予火箭彈初始方向並實現點火功能,後者被發射出去後擊中目標產生破甲殺傷效果。
郵票上的56式火箭筒郵票上的56式火箭筒
56式火箭筒採用與無后座力炮類似的平衡拋射原理,發射筒為敞開式,本身又可分為筒身和發射機兩部分。筒身由高強度無縫鋼管車制而成,內部光潔,並鍍有抗燒蝕的鉻層。整個筒身內徑前後一致,筒尾也沒有膨脹腔,發射時藥管燃燒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直接從筒尾噴出。不過發射筒外徑並不完全相同,口部和尾部為了保證強度,相對較厚,筒身中後部直徑較細,但有幾道較粗的突起部分,用於焊接背帶環和安裝隔熱護筒。筒口上方還開有一個定位缺口,用來在插入火箭彈時為彈體定位,保證火箭彈上底火部分剛好對準擊針。發射筒上部焊接有鋼板衝壓成型的準星座和表尺座,座內設有弓形彈簧片,用於支撐準星和表尺。方形準星寬3毫米,和表尺一樣都是由鋼板衝壓折彎成型,然後用軸銷固定在準星座和表尺座上。框形表尺上有3個缺口,自上而下在缺口下方分別刻有150、100和50三組數字,對應150米、100米和50米三種射擊距離。準星和表尺可以分別向後和向前摺疊在筒身上,防止攜行時磕碰損壞。其最大缺點是準星和缺口上未設螢光點等輔助夜瞄裝置,在光照條件欠佳時難以使用。發射筒左側前後分別焊有鋼絲彎成的“[”形背帶環,用於安裝背帶,利用後者可以像攜帶步槍一樣把火箭筒斜挎在身上。發射筒中部裝有隔熱護筒,最早護筒材料是木質的,後期多為酚醛樹脂注塑成型,也有用玻璃鋼製作的。護筒為對稱的半圓形兩瓣,其內表面有三道突起,用以與筒身表面之間形成空隙,防止金屬筒體的熱量直接傳遞到護筒上。隔熱護筒左右對稱地卡在發射筒上,護筒前部有讓位缺口,剛好卡進表尺座內,因此不會相對於發射筒轉動,護筒外表面前後各有一道環槽,用於安裝環形固定卡子,後者由鋼板彎曲而成,兩頭分別焊有螺母座和螺釘座,將螺釘緊固後,即將隔熱護筒固定在筒身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