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與管理新興學科教材·實驗經濟學》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是董志勇
基本介紹
- 書名:21世紀經濟與管理新興學科教材·實驗經濟學
- ISBN:7301128886
- 頁數:358頁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條形碼: 9787301128886
- 尺寸:22.6 x 16.6 x 1.6 cm
- 重量: 422 g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叢書名: 21世紀經濟與管理新興學科教材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
董志勇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院長助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套用經濟學博士,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碩士,中國人民大學套用數學學士。 出版著作有:Competitiveness and Adaptabil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英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Capital Account Liberalzation in China,Issues and Options(英文,中國文史出版社)、《行為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行為經濟學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草根經濟》(經濟日報出版社)、《新農村中的經濟學》(清華大學出版社)等。
內容簡介
《21世紀經濟與管理新興學科教材?實驗經濟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實驗經濟學的基本內容、方法和套用,力圖使讀者通過《21世紀經濟與管理新興學科教材?實驗經濟學》能對實驗經濟學有較為全面的了解,並能獨立設計經濟學可控實驗,進而解決若干實際問題。 《21世紀經濟與管理新興學科教材?實驗經濟學》的讀者對象是財經院校師生和試圖套用實驗經濟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管理人員。《21世紀經濟與管理新興學科教材?實驗經濟學》一方面重視基本原理的論述和方法的介紹,從而使讀者能夠全面了解和學習到實驗經濟學的全貌;另一方面也引入比較艱深的數理推導,以供那些想更深入研究的人士使用。
目錄
第一章 實驗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實驗經濟學的產生
第二節 實驗經濟學的思想基礎和發展過程
第三節 實驗經濟學的特點
第四節 實驗經濟學和心理學
第五節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二章 經濟學實驗的用途和設計原則
第一節 經濟學實驗的用途
第二節 經濟學實驗的意義
第三節 怎樣設計實驗
第四節 經濟學實驗的設計原則
第五節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三章 金融市場上投資者的心理和行為
第一節 挑戰從何而起
第二節 金融領域中的實驗經濟學
第三節 投資者情緒模型
第四節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附錄 國內關於反應過度與反應不足的實驗研究
第四章 博弈論的實驗研究
第一節 了解博弈論
第二節 協同博弈
第三節 非協同博弈基礎
第四節 占優策略
第五節 實驗研究——理性人的效用最大化
第六節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五章 強者博弈
——實驗經濟學中博弈論理論的拓展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強者博弈實驗的要素
第三節 有關強者博弈的實驗
第四節 關於強者博弈實驗的分析
第五節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六章 公共經濟學
第一節 簡單的公共產品實驗
第二節 參與博弈框架下的投票率
第三節 共同代理
第四節 信號傳遞
第五節 尋租
第六節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七章 信息不對稱
第一節 產品質量不確定與檸檬市場
第二節 名譽效應
第三節 信號顯示模型
第四節 資本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
第五節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八章 拍賣實驗
第一節 私人價值拍賣
第二節 對私人價值拍賣的再討論
第三節 共同價值拍賣
第四節 其他拍賣市場中的“贏家的詛咒”
第五節 雙向拍賣市場
第六節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九章 討價還價理論
第一節 討價還價理論的發展
第二節 納什討價還價解
第三節 納什討價還價的實驗證據
第四節 魯賓斯坦討價還價模型
第五節 討價還價實驗
第六節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十章 市場結構
第一節 對若干假定的實驗和準備
第二節 交易方式的探究
第三節 競爭性市場
第四節 壟斷及市場力量
第五節 市場設計初步
第六節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實驗經濟學中的資本市場
第一節 資本市場實驗概述
第二節 風險和收益的實驗分析
第三節 資本市場的效率研究
第四節 市場泡沫的產生和破滅
第五節 cAPM理論的實驗分析
第六節 交易制度的實驗分析
第七節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公共品的實驗研究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公共品實驗史
第三節 影響公共品提供的變數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實驗經濟學的現狀、問題和發展前景
第一節 實驗經濟學目前的發展狀況
第二節 實驗經濟學的優勢及其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