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撒哈拉(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情系撒哈拉)

情系撒哈拉

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情系撒哈拉一般指本詞條

《情系撒哈拉》是200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西)路易斯·萊安特,譯者是丁文林。

基本介紹

  • 書名:情系撒哈拉
  • 作者:(西)路易斯·萊安特
  • 類別:世界名著
  • 譯者:丁文林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01月1日
  • 頁數:275 頁
  • 定價:19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2-007248-4
  • 所屬叢書: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點評鑑賞,目錄,成就與影響,

內容簡介

《情系撒哈拉》以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西屬撒哈拉的自然景觀和社會面貌為背景,描寫一對社會地位懸殊的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經過無數艱難曲折和九死一生的歷險之後,就在即將鴛夢重溫的同時,卻又似乎永遠失去了彼此——二十多年的時空相隔,初戀時的美好記憶和浪漫情懷已被殘酷的現實所取代。

作者簡介

路易斯·萊安特,生於西班牙穆爾西亞大區,畢業於穆爾西亞大學古典語言學系,現任阿利坎特大學拉丁語教授,業餘從事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埃弗拉因的最後一次旅行》(1986) 《餵養金絲雀的人》(1996),長篇小說《紅色星期四的道路》(1983)、《線路終點》(1997)、《扎伊谷的魅力》(2000)和《白蟻的飛翔》(2003)等。多次獲西班牙詩歌、短篇小說及長篇小說獎。 《情系撒哈拉》獲2007年度西班牙阿爾法瓜拉小說獎。

點評鑑賞

在我們的印象中,撒哈拉是荷西和三毛晚飯後的一次城外散步;是義大利電影大師貝托魯奇西方奇幻情感故事的背景,電影《被遮蔽的天空》中,撒哈拉成了西方人審視自身情感問題的一面鏡子。
異鄉人眼中的撒哈拉並不真實。只有當自己的血肉成為這塊土地的一部分的時候,才能感受到撒哈拉真正的痛。撒哈拉是歐洲在非洲大陸的最後一塊殖民地,1975年,在全世界反殖民運動的壓力下,西班牙被迫放棄撒哈拉,卻與撒哈拉的兩個鄰國——摩洛哥、茅利塔尼亞簽訂了協定。在撒哈拉失去控制的真空條件下,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從南北兩個方向入侵,成千上萬的撒哈拉人寧願逃離家園,也絕不受制於人,他們衝破圍堵,最後棲身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茅利塔尼亞交界的狹窄地帶,至今仍保留著難民身份。西班牙與撒哈拉之間特殊的歷史身份,使西班牙作家路易斯·萊安特在面對今日撒哈拉人流離失所的命運時,找到創傷的回憶和懺悔。她的長篇小說《情系撒哈拉》(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丁文林譯)將人們帶回到撒哈拉真實的情感內部,觸摸深沉的歷史之痛。
小說借一名西班牙海外軍團士兵與兩個女人的情感糾葛來表達作家所理解的歷史情境。士兵聖地亞哥懷揣兩份戀情——與西班牙本土富家小姐夢澤的初戀以及與新結識的撒哈拉女孩安迪婭的愛情。在遭遇初戀挫折後,聖地亞哥來到撒哈拉,從前的戀人影像被新的戀人影像所取代,相互滲透的歷史機緣,將西班牙人成就為新的撒哈拉人,西班牙只能眼看著一段血脈背棄自己,流離於體外。小說以夢澤飛赴撒哈拉尋找聖地亞哥為線索。一次偶然,她發現自己因26年前的誤會而將摯愛遺落,想進行補救,這象徵了西班牙對自己造成歷史過失的悔意。當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與想像中時,夢澤充滿熱情,不惜為此九死一生;但真正面對舊愛之時,她又無意識地遮蔽了情感,讓其徘徊在回憶之中。而安迪婭一度曾是聖地亞哥情感的歸宿,撒哈拉人的堅貞不渝、毅力和隱忍在她身上體現得尤為完美。安迪婭最終死去,象徵了海外軍團士兵與撒哈拉聯繫的被切斷。小說最後用聖地亞哥精神失常的命運,暗示這批歷史犧牲者在西班牙與撒哈拉之間,無法找到最終的精神歸屬。
正像該書譯者所意識到的,愛情只是故事背景,而小說的實際主角是撒哈拉的歷史。小說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把撒哈拉的詩意放在一邊,著力揭示了這片土地的歷史之痛,並把希望傳達給讀者:20多年過去,撒哈拉人在難民營里建起了醫院和學校,但他們仍居住在簡陋的帳篷內,隨時準備贏得勝利,重返故里。
這部小說具有西班牙語文學“結構現實主義”的鮮明特徵,運用現代電影化的時空切換手法,使昨天的歷史事件處在被“新世紀”重新解讀並認識的視角之下。

目錄

一 阿伽門農的法令
二 約定
三 促膝談心
四 承諾
尼博山
五 初來的感覺
六 和道佳爾德在一起的日子
七 七個雞蛋
八 別了,那道風景
九 遇上一位鄉親
十 黃知更鳥的奇蹟
十一 體面的葬禮
十二 威妮弗雷德裸露的肩膀
十三 講故事的人
十四 作家
十五 大屠殺
十六 虛構的世界
遠征嶺
十七 路上的魔鬼
十八 懷拉
十九 來訪的人
斯克魯特大街
二十 想念尼博山

成就與影響

《情系撒哈拉》2008年獲得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獲2007年度西班牙阿爾法瓜拉小說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