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中國新聞獎精品選讀

21世紀中國新聞獎精品選讀

《21世紀中國新聞獎精品選讀》是一本趙承鋼 周立穎編寫,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在2012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21世紀中國新聞獎精品選讀
  • 作者:趙承鋼 周立穎
  • 定價:38.00
  •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圖書簡介,圖書前言,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作者:趙承鋼 周立穎
圖書詳細信息:
ISBN:9787302282914
定價:38元
印次:1-1
裝幀:平裝
印刷日期:2012-4-28

圖書簡介

本書選材於2000年以來中國新聞獎的獲獎作品,並從作品中提煉出40個關鍵的成功要素,匯成8個教學單元,強調記者新聞意識的提高,建立起全新的新聞資質培養模式。每篇作品的導讀中提供了新聞作品產生過程中更多的細節資料,例如采寫背景、采寫過程、播出效果和記者的采寫感受等,還原了每一篇作品實際采寫情境下所具有的生動性、豐富性、利於學習者深入理解和獨立判斷。
本書即可作為各類高校新聞專業教材,也適宜新聞工作者、新聞愛好者自學進修之用。

圖書前言

《21世紀中國新聞獎精品選讀》是適合新聞學專業師生、工作在採訪寫作第一線的新聞記者、通訊員以及喜愛新聞作品的朋友們用作學習的參考書。
本書編者曾在地方新聞媒體工作多年,後進入高校從事新聞採訪寫作教學與研究。在教學實踐中,編者深感理論與作品的脫節、教學與實踐的脫節影響著新聞採訪寫作課程的教學質量,傳統的新聞採訪寫作教材還不同程度存在著強調理論闡述、忽略作品分析、脫離采寫實踐的問題。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以及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如果教材不便於學生的自主性、延伸性學習,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就難以發揮。這樣既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不利於創造型人才的成長。為此,我們決意在教材改革方面做一次創新嘗試,於是就有了《21世紀中國新聞獎精品選讀》寫作構想,經過近三年的努力使之成型,並承蒙清華大學出版社厚愛而面世。
本書作品均選自2001年以來的歷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中國新聞獎是全國性年度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這些作品體現著當代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趨勢,體現著目前中國新聞作品的較高水平,體現著時代感、思想性、藝術性的完美統一。以這些優秀作品為例,對新聞采寫理論進行深入淺出的闡述,旨在發揮優秀新聞作品的示範引導作用,促進新聞院校多出人才、新聞媒體多出精品,推進新聞事業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國家的工作大局服務。
本教材力圖構建起一個有新意、宜操作的學習模式,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 體例創新--分析教學目標,確立鮮明的認知主題
長期以來新聞教學以寫作技術層面的技巧為訓練重點,強調學生對基本體裁的把握,對事實的準確傳遞。而在新聞實踐中,對記者提出的要求遠不止於此。諸如記者對新聞價值和意義的判斷、記者對新聞事實的思考和解讀、對報導模式和視角的選擇等,都成為影響作品成敗的重要因素。新聞寫作不僅是技巧上的問題,首先要強調的是記者的資質培養。記者是貫穿於采寫活動始終的關鍵因素,是“事實”與“報導”二者之間的關鍵連線,他的新聞意識和主觀能動性決定著作品的最終效果。
本教材強調記者的主觀意識培養和新聞理念的更新,以“時代意識”、“民生意識”、“人文意識”、“監督意識”、“獨家意識”、“精品意識”、“策劃意識”、“最佳化意識”為核心內容,以40篇獲得中國新聞獎的優秀新聞作品作為例文,並從中提煉出關鍵的成功要素,匯為8個教學單元。每個單元均由理論概述、範文示例、編者導讀和參考閱讀篇目四個部分組成,通過理論闡釋和作品分析相結合,建立起一個全新的新聞資質培養模式。這些教學單元是一扇“窗戶”,打開它們,新鮮的空氣不需要灌輸,而是會自然流動;這些教學單元是一張“學習內容表”,學生和新聞工作者可以在所列的知識點中,自由尋找那些對自己有意義、有補充的技能與理念;這些教學單元是一副“腳手架”,讓每個學生和新聞工作者可以找到自己的“最鄰近發展區”,一步一步向上攀升,沿著這個概念框架將自己的智力發展從現有水平引導到另一個更高的水平。
21世紀中國新聞獎精品選讀前言2. 例文選擇--努力為自主學習創設“情境”
教材的例文選擇標準,直接反映著編者的意圖、品位和審美方向。本教材從2001年第十二屆中國新聞獎到2009年第二十屆中國新聞獎的上千篇佳作中選擇出40篇。所選篇目並不只是 “優中選優”,而是嚴格按照教材體例,為每個教學知識點選擇典型例證,創設最佳情境。
創設情境的目的在於,使學習能在和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境中發生。在傳統的新聞課堂教學中,由於難以營造出真實的采寫情境,難以模擬實際新聞採訪中所遭遇的各種細節,使抽象的新聞理論缺少實際情境下所具有的生動性、豐富性,因而不利於學習者的深入理解和獨立判斷。
40篇例文,就是40次真實的採訪寫作過程。它們涉及到的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都有著特定的背景與條件,為相對應的知識點提供了真實而又複雜的學習情境。學習者在這樣的情境之中去感受、體驗和學習,去反思和印證新聞理論中的采寫技巧,效果遠勝於僅僅聆聽別人關於這種經驗的講解和介紹。
3. 人文解讀--從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主動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
對於教學來說,理論知識是重要的,但是如何讓學生接受這些知識,還有一個方法的問題。如果教材的理論分析“上綱上線”,還是用理論往例子上套,這樣的說教固然無可反駁,但是也不易被接受。用這樣籠統的概念來指導具體的操作時,就會發現教學沒有充分完成使命,更多的是在鍛鍊學生的記憶能力,考驗學生的悟性。
本教材在每篇入選的優秀新聞作品後面,都加有一篇導讀評析。這些導讀不是單純對某一篇成功作品的讚美,重點沒有放在忠實理解原文本、去鑑賞它們的價值上,我們只希望通過解讀,清晰勾畫出某一個可能引發成功的理由。這些解讀不是理論知識的講授和灌輸,而是針對具體問題的交流和共同探索,這使得導讀更像是“文章”,而不是“論文”。導讀中少用生詞、少下定義,盡力拋棄官話、套話、空話;理論闡述沒有向“精深”挺進,而是向“平易”和“實用”拓開。導讀中提供了新聞作品產生過程中更多的細節資料,比如采寫背景、采寫過程、播出效果和記者的采寫感受,在這樣豐富真實的情境中,組織和引導學習者針對這次具體采寫過程去思考、理解、分析和判斷,自己建構起學習這篇例文的意義,並欣然接受其中的理念傳遞。
“觀書如月,運筆成風”。編者力圖把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選入教材,力圖導得明白,說得透徹,文筆順暢,深入淺出,並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新的創意讓這本教材充滿個性,希望新的教材能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讓課外實踐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當然,新的嘗試也讓這本教材存在不夠成熟的因素,我們期待更多的新聞界的教學者、科研者和實踐者多加指正,以使這本教材體例不斷完善,質量不斷提高,在未來的新聞學教學和研究工作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編 者
2011年秋於內蒙古民族大學傳媒學院

圖書目錄

第一單元 時代意識1
短短一個月 “拒資”十億元4
【導讀】 時代方向的引導5
災難中挺立偉大的中國10
【導讀】 時代精神的弘揚16
“我要做一個誠信的人”21
【導讀】 時代風尚的樹立24
火車首次跨越“世界屋脊”28
【導讀】 時代成就的見證30
振超效率: 趕超世界第一35
【導讀】 時代人物的傳唱38
第二單元 民生意識44
“榮辱觀的生活解讀”系列報導(之一)
知榮明恥 去濁取清47
【導讀】 民生視角的貼近48
新聞特寫: 百姓小事就是國家大事53
【導讀】 民生熱點的關注54
看個“咳嗽”要掏1?065元58
【導讀】 民生疑點的探究59
關注農民工,討回打工錢63
【導讀】 民生難點的解決67
7·18暴雨啟示錄71
【導讀】 民生盲點的發現75
第三單元 人文意識79
北京有個總理也是你的親人83
【導讀】 災禍前的人文關懷84
微笑,並保持微笑88
【導讀】 精神上的人文融合89
怎么看新浪94
【導讀】 價值觀的人文責任95
21世紀中國新聞獎精品選讀目錄
愛滋夫妻的最後時光99
【導讀】 采寫時的人文行為102
先進性教育的民間期待108
【導讀】 競爭中的人文實力109
第四單元 監督意識114
河道里建起商品房117
【導讀】 求證公理的智慧120
山西繁峙礦難系列報導125
【導讀】 揭示真相的勇氣127
貧困縣颳起奢侈風132
【導讀】 開明政府的鏡鑒134
中鐵三局丟了寧夏市場139
【導讀】 有序發展的天平139
決不許褻瀆英雄,歪曲歷史143
【導讀】 和諧社會的旗幟145
第五單元 獨家意識149
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體?152
【導讀】 獨家的立場觀點153
求知於實踐,問計於民眾157
【導讀】 獨家的選擇尺度158
甘肅14嬰兒同患腎病 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162
【導讀】 獨家的責任氣度164
用生命丈量念青唐古拉169
【導讀】 獨家的體驗感受171
農民專業合作社有了合法身份175
【導讀】 獨家的地域優勢176
第六單元 精品意識180
胡錦濤同延安老區人民共迎新春183
【導讀】 創新的方向與熱情184
中央領導著簡裝的表率意義189
【導讀】 敏感的養成與激發189
今天火車登入海南194
【導讀】 積累的過程與效果195
鄉胞祭200
【導讀】 採訪的紮實與嚴謹205
他用生命書寫新聞210
【導讀】 敬業的內涵與表現216
第七單元 策劃意識221
“微塵”在行動 愛心築品牌224
【導讀】 精心的長期策劃225
三峽大壩昨下閘蓄水230
【導讀】 創新的訪前策劃231
別讓新農村卡在細節上236
【導讀】 機變的現場策劃237
欣月童話242
【導讀】 適度的助推策劃246
小小擔架,托起生命希望251
【導讀】 整體的強勢策劃253
第八單元 最佳化意識259
諸城農民邁進3公里社區服務圈262
【導讀】 新意的發現263
岩松看日本: 多元交織的二戰史觀268
【導讀】 深度的探尋271
風雪中,佇立著四位“厚道”的農民工276
【導讀】 角度的選擇277
“走進盧氏土坯房”系列報導282
【導讀】 細節的承載284
索瑪花兒為什麼這樣紅289
【導讀】 情感的蘊涵298
後記304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