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未來科學大獎周是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和香港科學院主辦的活動。
2023年10月14日,“2023未來科學大獎周”活動在香港科學園啟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3未來科學大獎周
- 活動時間:2023年10月14日
活動背景,活動歷程,活動內容,
活動背景
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由科學家和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至今共評選出35位獲獎者,其中5位來自香港。
活動歷程
2023年10月14日,“2023未來科學大獎周”活動在香港正式開幕。
活動內容
為期4天的大獎周將包含科學峰會、亞洲青年科學家會議、獲獎者對話青少年、頒獎典禮等系列活動。此前2023未來科學大獎評選出8名獲獎者,頒獎典禮將於17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
為期4天的大獎周系列活動,由10月14日-15日的“科學峰會”、10月16日的“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2023年度會議”、10月17日的“獲獎者對話青少年”“頒獎典禮”組成。
作為大獎周首日的重磅活動,為期2天的科學峰會在香港科學園盛大開啟。科學峰會首日聚焦“生命科學專場 – 創造範式轉變”“計算機科學專場 – 人工智慧”“面向未來農業的植物研究”三大專題,匯聚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regory Winter、生命科學突破獎得主Shankar Balasubramanian、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得主盧煜明在內的十餘位全球頂尖科學家,分享前沿科學的基礎研究成果,共同探討學術創新。
在“生命科學專場 – 創造範式轉變”專題研討會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及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香港科學院院長及創院院士、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獎者盧煜明教授領銜,邀請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Gregory Winter,2022年生命科學突破獎獲獎者Shankar Balasubramanian,1989年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獲獎者麥德華,圍繞“抗體和抗體模擬”“Solexa Sequencing DNA測序方法”以及“抗癌治療研究”展開學術分享與探討。
在“計算機科學專場 – 人工智慧”專題研討會上,香港浸會大學常務副校長、計算機科學系講座教授、美國計算機協會會士、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和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黃定發領銜,邀請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王曉剛,哥倫比亞大學常務副校長兼計算機科學教授周以真,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賈佳亞,英偉達(NVIDIA)高級傑出研究科學家和高級研究主任胡文美,圍繞“通用AI模型”“可信賴人工智慧”“從大型語言模型到大型視覺語言模型”“加速計算和存儲數據訪問”等展開學術分享與探討。
“面向未來農業的植物研究”專題研討會,則由杜克大學生物系傑出講座教授、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董欣年教授領銜,邀請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院長黃三文,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二濤,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高彩霞,圍繞“馬鈴薯產業的綠色革命”“生物固氮與綠色農業”以及“下一代CRISPR技術與作物改良”等展開學術分享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