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智慧出行關鍵字

2021年,科技創新正賦能各行各業。其中,出行領域伴隨著眾多科技成果的發布顯得尤為突出,新政策、新技術、新資本、新理念層出不窮也為整個行業帶來了新的生機,持續推動出行產業裂變。20年前,信息的載體是手機;5G時代,信息互動的頻率增加,龐大的數據量支撐著全新的出行方式,而萬物互聯也將成為未來出行的最終形態。以下五個關鍵字道出了2021智慧出行產業的趨勢與方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1智慧出行關鍵字
  • 所屬學科:社會學
五個關鍵字
碳中和:新能源車的機遇
溫室效應和極端氣候等環境問題,嚴重影響著人居環境與生態安全,減碳控排已刻不容緩。伴隨“雙碳”戰略發展機遇,碳中和發展將創造出新的商業機會,刺激技術再創新。曾在積體電路領域上演的“摩爾定律”正在新能源產業重現,新能源革新迫在眉睫,全球許多國家已經開始研究用動力電池驅動的車輛來替代燃油車,朝著碳中和的方向發展。
而電池是電動汽車核心部件之一,隨著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電池材料和產能顯得尤為重要。 國內新能源電池企業紛紛加大在技術領域的投入,持續創新,為行業提供更為穩定、清潔的電池產品,力求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貢獻更為完善的技術。展望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仍是長期發展的趨勢,技術創新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必須攻克的難關。
出行數位化:轉型升級新引擎
智慧出行伴隨著智慧型網聯車,車路協同轉型成了數位化的獨特體現。出行方式正從傳統走向智慧型,汽車數位化成為了最直觀的變革體現之一,逐步演變為智慧型網聯車,將成為新趨勢,國內外車企紛紛開始將重點轉移至更加智慧型的新能源車領域。而雲計算、物聯網、5G、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大數據、區塊鏈和高精地圖等數位技術在汽車產業的廣泛套用,又進一步促進了出行產業數位技術的發展,成為智慧型網聯實現的催化劑。
車路協同,智慧型交通,尤其是整體出行數位化變得更加突出。車路協同是基於無線通信、感測探測等技術進行車路信息獲取,並通過車車、車路信息互動和共享,實現車輛和基礎設施之間智慧型協同與配合,達到最佳化利用系統資源、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緩解交通擁堵的目標。不少科技公司也紛紛加碼技術賦能,與不同城市共同推進智慧交通,促進出行智慧型化發展。
自動駕駛:解放雙手的最後一站
毋庸置疑,自動駕駛已成為人類發明汽車以來的一大顛覆性創新。其影響不只體現在汽車工業,對社會發展、出行體系都存在巨大影響。在自動駕駛賽道實踐方面,不管是做解決方案的華為、百度,還是自己造車的特斯拉,都在趨勢到來前尋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錨定可預見的未來。
國內車企也紛紛成立技術創新中心,其自動駕駛、車聯網和 AI 技術正逐步邁入新階段。這意味著,中國智慧型汽車產業鏈正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革。無論是乘用車自動駕駛技術已經覆蓋到L3級別,可以實現自動超車、限速調節、最優車道選擇等;亦或是無人配送車、自動駕駛貨車都已進入規模化量產階段,這也將加快道路智慧型化建設,重塑出行方式。
智慧型座艙:移動智慧型終端的新入口
在未來“智慧型網聯車”與“移動智慧終端”將越來越接近現實。工作日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從公司到家的距離;周末遠足的家庭車廂,到達山海邊的距離,構成了人與車空間的最好銜接。而智慧型座艙則成為安放未來移動出行生活的最佳載體,使通勤之路仍保有樂趣。
經過網際網路、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洗禮,四輪交通工具早已無法滿足現代青年消費者的交通需求,人與車應該有怎樣的關係轉變。從基礎的儀表顯示到智慧化聯接,車企與科技公司正絞盡腦汁發展核心科技,通過更多技術集中體現在座艙之上,通過電子化推薦路線、語音識別、高性能晶片進行路面計算,實現AR HUD、C-V2X等技術,讓更多軟體適配智慧型座艙,形成與手機互聯的龐大智慧型網路體系,讓AI更懂駕乘者,這已經不是簡單的駕駛體驗,而是從底層邏輯顛覆汽車工業,未來是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而未來汽車發展的核心也將全面聚焦在智慧型座艙。
晶片:出行終端的大腦
未來出行方式中,將有更多地方用到晶片,不只是車規級晶片,這也為智慧出行方向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晶片研發。由於目前車規級晶片的研發與製造大多是上游整合商的能力範疇,而未來智慧型網聯車則除去車規級晶片外需要更為龐大算力的計算級晶片,為在車輛生產中不會被晶片產能束縛,越來越多車企開始紛紛下場建設自研實驗室,規劃自主研發車輛駕駛計算晶片、雷射雷達、輔助系統等精密晶片產品。
智慧型網聯汽車最大的保障是算力與聯接,而背後統統需要強大的晶片單元支撐。無論是智慧型座艙還是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VI)、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語音識別、流媒體後視鏡、AR、全息、智慧型座椅等都需要晶片控制,功能越多,對晶片的算力和安全、可靠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晶片在未來推動出行領域實現大規模集成化的關鍵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