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二屆“一帶一路”與西部發展研討會》是2017年11月18日由由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和新疆師範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在北京大學理科5號樓201會議室主辦的西部發展研討會。
2017年11月18日,第二屆“一帶一路”與西部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大學理科5號樓201會議室召開。出席研討會的代表來自北京大學、新疆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大連藝術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新疆社會科學院、新疆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有關高校院所的60多位老師和研究生。本次研討會由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和新疆師範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主辦,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和大連藝術學院藝術人類學研究中心協辦。
會議在9點正式開幕,由北京大學李建新教授主持。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澤奇教授首先致辭歡迎,並結合自身的體驗表達對新疆發展問題的關注和對中西部進一步合作交流的期待。合作方地木拉提教授致辭感謝,回顧了雙方的學術友誼、中西部合作為新疆帶來的變化,點明了新疆人自身對於發展的責任。
從上午9點開幕到下午6點結束,會議共分民族歷史變遷、民族與文化、民族與社會、人口與發展4個專題展開研討,共有21位學者分享了研究成果,4位教授進行了評議,參會的來賓在會場上充分地享受了一場學術交流的盛宴。
在李建新教授主持的民族歷史變遷專題中,4位學者分別作了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巫新華教授結合近年的考古學研究成果,從天山岩畫與墓葬品符號一致、神話主題吻合、崇拜內容相關等角度,將天山岩畫的特徵與中原神話的西王母起源進行了關聯,並用考古事實展示了天山在早期西南地區的文化傳入路徑上可能的核心與開端地位這一推測的證據鏈。新疆師範大學的地木拉提教授從自身海外經歷的意外發現展開,梳理了遷居歐洲的哈薩克部落這一同儕興趣略顯稀疏之地的研究現狀及自身收集的資料。這支哈薩克人在略顯漫無目的的行進路線上,歷經磨難,抉擇命運後,抵達土耳其安居樂業,也繼續流入和融入其他歐洲國家。他們與中國新疆、哈薩克斯坦等各種意義上的故土有著複雜的牽連和認同困惑。作為鋪陳,陝西師範大學的黃達遠教授用一段精彩的視頻為聽眾直觀展示了中國疆域跨越漫長的歷史時複雜驚人的變化,從而讓其後為我們打開的理論視野如此自然而易於接受:無論歷史與今天,國界線意義上中國邊界,與文化和人群互動中的邊疆都存在距離,可用動態時空、生態平衡、區域互動等空間性視角,對“中心-邊疆”這一暗含了不平等的建構展開批判,以期通過反思促進“一帶一路”未來在與大量異邦更深入交往中更好延伸。新疆師範大學的崔斌教授梳理了吉爾吉斯斯坦音樂學百年的發展脈絡,從依靠蘇聯模式迅速近現代化,再到去蘇聯化民族意識復興,音樂發展的圖景始終嵌在社會發展的背景中,而突破了現階段的尷尬地位和困境後,恢復民族傳統的未來終會可期。這一單元的評議中,麻國慶教授以“邊疆不邊,各有主體”八字作為總結,為聽眾展開了一幅有著多元一體格局和區域多樣多中心性特徵的中華文明圖景:如何通過在考古學、遊牧的人類學、邊疆研究、文學藝術的研究之上進行有機對接,反思中華民族這一共同體和文化主體何以形成、何以自覺自信、何以反思自身。
在麻國慶教授主持的民族與文化專題的討論中,5位學者分別結合了“認同”與“空間”兩大主題展開論述。中央民族大學的王建民教授匯報了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的早期成果。在文化環境較特殊的新疆,輕鬆和解氛圍的重要性愈加凸顯,他希望能提出差異化對策,給化人之藝以發展空間。新疆師範大學的王平教授的報告通過將聽眾拉回清朝把天山主峰博克達山納入祭祀版圖的歷史坐標,去透視山的神聖性的多重來源與祭祀的統一儀禮背後,清朝建立政治秩序和文化一體化體系的掌控力。新疆師範大學的艾山江·阿不力孜教授以一條通過成長儀式完成角色地位的提升與屬性轉換之線索,貫穿起生活、社交、升級、出行四格生活空間,帶領我們重新觀察新疆維族男性之鬍鬚、配飾,女性之髮式、用具,其講述的第三兄弟以邊緣化踏上旅途空間這一逆轉提升空間,不僅帶有浪漫色彩,還暗合了絲路空間的主題。新疆大學的熱依拉·達吾提教授的主題則集中於對20年的多次調查的麻扎這一結合了祭祀與娛樂的宗教文化空間的展示,它與漢族廟會與蒙古敖包相似,在特定節日出現,保護著人們交往,保護著民間說唱,也面臨著政府思路的管制下民間空間轉移的問題。新疆師範大學的周靜怡博士介紹了其田野研究,圍繞對斯布孜額這一哈薩克族馬背上的“心笛”樂器傳承人的訪談,展現了當“心笛”傳承漸脫離生產生活土壤後,製作、演奏乃至學習方式的改變,闡述了對如何認知和傳承藝術的文化價值的思考。文化主題下馬戎老師的點評繼續從大局觀出發,鼓勵在中華多元一體文化認同的格局下,進行結合不同學科與維度、重尋民族之間的共性認同的研究,也鼓勵對全球化格局下文化傳播鏈條中的中斷再造的關注。黃達遠教授從去邊疆化、遊牧與中原大統一的角度回答了同學關於國家治理邊疆遇到反彈的提問。
下午的民族與社會專題由張歡教授主持,6位報告學者分別探討了遷移、宗教極端思想、貧困文化、文化民俗保護、族群政治等關鍵問題。新疆師範大學天山學者關丙勝教授的研究建構了“族遷-鄉遷”的拉力模型,解構了在族群往遷的召喚力量與故鄉還未消逝的召回力量之間輾轉的新疆巴音布魯克藏人的處境,並通過對比前往嘎斯不再返鄉的哈薩克人,給出社會場域的變化會破壞回力、中止徘徊的解釋。新疆社會科學院的李曉霞報告了年初對於和田地區受宗教極端思想影響的青年監獄服刑人員與轉化班學員的調研,以及結果對標籤化印象的否定。新疆師範大學的嚴學勤教授展示了南疆綠洲特殊環境下,受貧困文化影響的個案分析與表明對政府補貼依賴的統計數據,分析了扶貧過程中要解決貧困再生產與貧困依賴的核心問題,需要改變自上而下的動員模式而轉向基層社會建設、調動民眾力量。新疆師範大學的祖木拉提教授以哈密地區喀拉喇都拜鄉的艾勒那格曼套曲和比藝體兩種口頭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展現了民族文化傳承保護的現狀、面臨的問題和對策。和田師範學院買托合提教授的研究同樣著眼於需要保護的民俗——克里雅人的藥茶等文化,呼籲對維吾爾族文化的研究在歌舞外的更多關注。中央民族大學的關凱教授聚焦當代族群政治的特點,用資源競爭理論對族群衝突進行理性分析,對把民族本質化的傾向提出批判,用現代性後果的理論視角對現代化浪潮下的新疆民族認同作出關注。王建民教授結合自身所見作了點評,針對或具有很強本土經驗、或具有深厚理論背景的研究各自的特點,分別指出了方法論上的啟示。
地木拉提教授主持了最後的人口與發展專題,就如李建新教授總結的,人口學多以數據為武器講故事。新疆大學的熱依拉·達吾提教授用人口的性別結構、年齡結構、受教育水平、生殖健康、婚姻特徵、生育特徵、產業分布等指標描繪情況,得出女性發展受經濟、婚育的影響,且計畫生育政策和傳統生育性別觀都影響著女性的發展途徑的結論。新疆師範大學的羅意教授分析了“老戶兒家”這一典型邊地漢人的遷移共同體、生產生活和文化共同體及其通過複雜婚姻交換進行的整合方式,展現了在國家在場的影響下,變遷中人們自發的創造性調試和變通智慧。中央民族大學的馬勝春教授的報告重回數據這一人口學的陣地,展示了新疆人口的內外均衡發展的指標所反映的生育意願較強、人口受教育水平較低、人力資本投入相對較少等特點。新疆大學的艾尼瓦爾教授展示了人口構成在空間和民族維度的數據。新疆社會科學院的李娜教授報告了烏魯木齊南山哈薩克族在90年代向獨立的哈薩克斯坦國家的外遷,分析了其原因和影響。最後報告的李建新教授將時空視角極大拉長,以超大時空觀下的兩次人口轉變理論為基礎,視角一次次縮小聚焦,從人類人口轉變的圖景到開發中國家人口轉變的圖景,直到再次落到新疆的人口轉變,比較中得出新疆人口轉變滯後一步,且在內部疊加雜糅的結構維度之間普遍存在著步調差距的結論。鄭真真教授從人口變動的角度點明人口轉變符合人口發展規律,新疆在變化中慢了一步有其背後複雜多重因素,過急和過分控制要慎之又慎;從人口遷移的角度鼓勵對新疆民族跨國遷移的研究,從人口轉變的角度期盼婦女地位的提高。
從歷史到文化社會到人口發展,會議研討環節在意猶未盡中結束。地木拉提教授在閉幕詞中感謝德高望重的老師和年輕學子們的積極參與,並建議早日完成會議論文成果的匯集,期待明年(2018年)的相聚。李建新教授回顧了今日之收穫,展望了未來之發展,並感謝會議背後工作團隊的同學,期待明年(2018年)金秋北京北大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