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地震科技創新大會

上海地震科技創新大會於2017年在上海科學會堂召開,會議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科技創新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系列重要部署,落實全國地震科技創新大會精神,部署並推動上海地震科技創新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7上海地震科技創新大會
  • 活動時間:2017年7月28日
  • 舉辦地點:上海科學會堂
  • 主辦單位: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4家
簡介,會議發言,主辦單位,

簡介

2017年7月28日,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地震局聯合主辦的上海地震科技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召開,會議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科技創新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系列重要部署,落實全國地震科技創新大會精神,部署並推動上海地震科技創新發展。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秦文波、上海市教委體育衛生藝術科普處副處長趙靖茹、上海市科協副主席楊建榮、上海市地震局局長吳建春出席會議並致辭。

會議發言

秦文波指出,上海的防震減災工作和地震科技水平對於保障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科技和防震減災研究工作的結合是創新價值實現的關鍵。上海的地震科技創新工作要結合上海科技領先優勢,面向科技前沿,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理論與技術,助力上海爭當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市科委將堅持把地震科技創新擺在上海科技創新更加重要的位置,繼續加大對地震科技的支持力度,做好地震科技創新服務,努力實現科研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共同推動地震科技創新發展,為全面促進上海防震減災科技事業做出應有貢獻。
趙靖茹指出,青少年作為特殊的發展階段,自我防護意識、避險能力和心理在承受能力較弱,在地震災害中往往容易受到傷害。上海市教委一直高度重視學生相關方面的教育工作,和市地震局共同開展了一系列青少年科普教育,共同設立防震減災科普示範校建設,把防震減災相關課程納入學生軍訓課程,切實提高學生防震減災意識。市教委將按照全國“雙一流”建設要求,在高校中推進防震減災科技創新學科建設,建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機制,豐富地震科技產品研發,打造一支結構合理、能攻堅克難、具有一流水平的高校地震科技人才隊伍。
楊建榮指出,近年來,市科協與地震、教育等部門在共同推進全社會防震減災科學知識普及,增強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取得了明顯進展和良好的社會效益。市科協將大力實施“十三五”公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繫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作用,進一步完善與地震、教育等部門合作工作機制,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充分發揮上海市科協的科普平台和資源作用,提升工作實效,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加強科普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防震減災科普創新能力、科普產出能力,夯實防震減災事業基礎,推動地震科技創新。
吳建春宣讀了時光輝副市長批示,並作題為《大力推進地震科技創新,讓我們的城市更安全》的講話。他指出,上海作為超大城市,具有人口高度密集、資源要素高度集聚的特點,一旦發生地震事件極易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要牢牢把握住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歷史機遇,充分發揮上海的區位優勢、人才聚集優勢,切實把科技創新作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根本驅動力和核心支撐,推動發展、謀劃未來。本次大會推出《上海地震科技創新計畫》,提出“透明地殼”、“韌性城市”、“智慧服務”三大研究方向,爭取用10年左右的時間,在認識上海地震孕育環境、減輕地震災害風險、提升防災智慧服務方面取得一批有創新突破、可複製推廣的科技成果。
會議還邀請南方科技大學陳曉非院士、同濟大學呂西林教授、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申旭輝研究員、上海市地震局李斌高工、同濟大學薛梅副教授、南京大數據研究院劉鵬教授、珠海市泰德企業有限公司羅新恆總工分別就計算地震學、高層建築抗震、從空間看地震、上海市地震科技創新計畫、海底觀測大科學工程、大數據時代防災減災的思考、現代地震觀測技術作專題報告。

主辦單位

會議聯合主辦單位的相關領導,上海市各區科委、地震辦負責人,上海市地震局科技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江蘇省地震局等高校院所的特邀代表,有關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