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科技服務機構、組織等共同倡議,上海交通大學發起主辦的“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聯盟首屆峰會2017年9月23日在上海召開,10餘個國家70餘位科技代表參加了此次峰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府相關代表出席峰會並致辭。會議形成“一帶一路”科技創新《上海宣言》,標誌著“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聯盟的框架初步搭建成功,將力地推動科技創新合作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和聯繫紐帶。
“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聯盟於2016年10月在上海倡議成立,首批會員單位包括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寶蓮華新能源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以及來自新加坡、泰國、埃及、俄羅斯、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十餘家國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聯盟致力於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科技共同體”,目前聯盟章程、運行機制及組織架構等已初步形成。
開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致辭。他表示,上海交大一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先後與65個國家中26個國家的39所高校、12所科研機構、多家企業開展了交流與合作,並在海洋、能源、空天、農業等領域進行了深入合作。2016年10月,上海交大承辦了由科技部主辦的“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與管理國際培訓班”,來自8個國家的高校參與其中,值此機會倡議成立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聯盟。林忠欽院士熱切希望上海交通大學作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聯盟秘書處所在,努力促進建立開放、互動的管理新模式,推動聯盟成員間的科技創新對話,從而更好地促進聯盟蓬勃發展,助推科技創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促進上海在“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中發揮橋頭堡的作用。
聯盟首屆峰會以“助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創新合作、服務沿線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為主旨,還開展了首屆聯盟研討、首屆聯盟工作會議,共同探討如何最大程度服務於“一帶一路”科技發展需求,如何開展務實的國際科技合作以及應對發展中所面臨的重大科技挑戰,如何對接彼此的科技發展機會以及建立“一帶一路”科技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機制。
新一輪的科技創新以及產業改革正在改變著國際經濟結構以及競爭趨勢,而技術創新正成為全球性經濟以及社會發展的引擎,“一帶一路”倡議是由中國國家主席提出,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在全球的背景下使得沿線的國家都可以受益,此外也可以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以及世界的和平發展。聯盟將在創新領域加強合作,並且啟動一些科技項目,以推動技術轉移以及人員的交流合作。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介紹,聯盟通過有效的聯盟機制,凝聚高校、企業以及社會各界的共識與智慧,共同承擔起服務沿線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的使命,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科技共同體”,已陸續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科創智庫建設等方面有所成績。
在首屆聯盟會議上,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大學、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國際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寶蓮華新能源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國立大學、泰國清邁大學、泰國瑪希隆大學、埃及開羅大學、俄羅斯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莫斯科航空學院、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保加利亞索菲亞大學、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大學等數十位聯盟成員代表輪流發言,圍繞創新主題,緊扣時代脈搏,交流己見,進行思想爭鋒。首屆聯盟工作會議上,聯盟成員共同商討了聯盟章程、選舉首任主席以及制定聯盟三年工作計畫。詳細討論了聯盟的宗旨、定位、合作內容、組織機構、聯盟成員、經費來源及使用等內容;確定了聯盟主席由聯盟成員單位選舉擔任,經選舉林忠欽院士成為聯盟的首任主席;未來三年,聯盟將持續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技術轉移、園區合作等方面開展更為廣泛與深入的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