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落實中央建設“一帶一路”的戰略部署,積極發揮新疆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區位優勢和語言文化優勢,加強與中亞國家氣象技術交流合作,促進中亞氣候變化重建研究項目順利開展,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與烏魯木齊區域氣象中心於2016年9月28-29日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辦了“第二屆中亞氣象科技國際研討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6第二屆中亞科技氣象國際研討會
- 外文名:2016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teorology in Central Asia
9月28日,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蘭州大學以及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氣象水文部門的氣象專家共80餘多位參加了本屆研討會。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曹殿文、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閔錦忠、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朱江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曹殿文表示,中國和中亞區域在氣象災害防禦、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等領域有著共同的特點,如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是“一帶一路”建設中需要面臨的基本問題。中國科學院致力於氣象和水資源領域的科學研究,旨在尋求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法。加強與中亞區域的氣象研究和合作,將有利於促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中亞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他認為,大氣所是我院在大氣科學領域的優勢科研所,氣象局是氣象業務部門,兩者的密切合作與結合勢必對我國的大氣科學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
許小峰表示,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水資源、氣象災害、農業等諸多領域的影響及應對是我們共同面對的問題。如何通過優勢互補,加強科技合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提供優質的氣象服務是我們共同的願望。
朱江代表大氣所在大會上致辭,他就我所的科研優勢如何與中亞區域氣候特點與中亞專家在相關領域的具體合作進行了闡述。
會議圍繞中國及中亞區域的“氣象災害監測技術、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技術、氣候變化及其影響評估、水資源對氣候變化的回響”四個主題展開討論。
開幕式後,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主持主題報告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呂達仁、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氣象研究所副所長唐世浩、烏茲別克斯坦水文氣象中心副主任謝爾蓋·米亞赫科夫(Sergey Myagkov)等8位氣象專家作主題報告,分別從中亞地區雲和雪研究、風雲氣象衛星及其在中亞地區的潛在套用、烏茲別克斯坦洪水災害、季節預報等方面進行闡述,與會人員積極發言提問,研討氣氛濃烈。
本次研討會由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烏魯木齊區域氣象中心聯合主辦,中國氣象學會支持,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承辦;大氣物理研究所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聯合協辦。第一屆中亞氣象科技研討會是2015年10月由新疆氣象局沙漠氣象研究所在烏魯木齊舉辦。
報告結束後,還召開了討論會,就如何加強中亞地區觀測系統的建設、推動應對氣候變化與共同抵禦氣象災害的研究以及加強中亞人才方面的培訓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探討。雙方都表示了強烈的合作願望,並向對方詳細介紹了可能的合作機會。雙方一致同意建立網站進行觀測數據、成果共享,並成立專門的工作組來推動具體的工作。
第三屆中亞氣象科技研討會將於2017年在南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