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耕地質量監測報告

《2016年全國耕地質量監測報告》由農業部於2017年8月發布。報告表明,我國耕地質量呈現三大特點,土壤結構性問題比較明顯,土壤養分含量穩中有升,土壤健康狀態總體良好。

內容解讀,報告相關,

內容解讀

監測數據顯示,我國耕地土壤結構性問題主要表現為耕層變淺,板結問題較為突出。全國有65.5%的監測點耕層厚度較淺,其中上海、江蘇、廣東等省(市)耕層平均厚度低於18厘米,而適宜作物生長的耕層厚度在20厘米以上。有25.9%的監測點土壤容重大於適宜作物生長的標準,土壤孔隙少、孔隙度小,板結現象較為嚴重。其中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等省(市)土壤容重較高,土壤板結問題相對突出。
從養分指標看,全國耕地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鉀養分含量整體提升,中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含量水平較低,區域性土壤酸化問題日益顯現。此外,2016年首次對土壤健康狀況進行監測。總體來看,除個別地區鎘含量超過土壤環境質量二級標準,絕大部分耕地土壤處於健康狀態。

報告相關

隨著農業綠色生產方式的推進和《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與評價辦法》出台,與往年相比,2016年監測工作表現出三方面變化。首先是擴大了點位數據,在以往357個國家監測點的基礎上擴大到850個,涵蓋43個主要耕地土類,年度監測數據增加2萬餘個。其次是拓展了養分指標。在繼續監測有機質、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鉀等指標的基礎上,拓展監測了反映土壤養分持續供應能力的全磷、全鉀指標,以及與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密切相關的中微量元素指標。三是增加了健康指標。首次監測反映土壤健康狀況,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的重金屬指標,並採用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評價健康狀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