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一帶一路”科學減災國際培訓班

2016“一帶一路”科學減災國際培訓班

一帶一路,2016年11月28日,由中國科學院-開發中國家科學院空間減災卓越中心(SDIM)、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畫(IRDR)、國際數字地球學會(ISDE)、國際科學理事會世界數據系統(WDS)等機構聯合舉辦的“一帶一路”科學減災國際培訓班在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三亞園區順利開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帶一路”科學減災
  • 時間:2016年11月28日
  • 地點:中科院與地球研究所三亞園區
  • 舉辦時間 :2016年11月28日
本次培訓圍繞“一帶一路”開發中國家的減災問題,在“數字一帶一路”(DBAR)國際科學計畫框架下,通過理論、方法、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提升“一帶一路”青年學者和管理人員的科學減災能力。來自孟加拉、緬甸、巴基斯坦、泰國、蒙古、馬來西亞、斯里蘭卡、越南、印度、摩洛哥等15個開發中國家的20餘名學員參加培訓。
SDIM主任、中科院院士郭華東指出,“一帶一路”橫跨歐亞非大陸,涉及我國及中亞經濟帶、環中亞經濟帶、亞歐經濟帶的眾多國家和地區,沿線地區地形複雜、氣候類型多樣,普遍存在地震、乾旱、洪澇、颱風等自然災害風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持續呈上升趨勢。災害風險科學應對是DBAR國際科學計畫的六大主題之一,在此背景下的減災國際合作,不但有利於增強“一帶一路”國家的科學減災能力,也將為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2015-2030》在“一帶一路”實施作出重要貢獻。
三亞市政府副秘書長鬍昌優表示,作為我國最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三亞市在建設科技創新型國家中擔負著重要職責。此次國際培訓班的舉辦,是在“一帶一路”科技合作背景下中科院支持的重要減災科技合作活動,將搭建“一帶一路”減災科技合作的新橋樑。
2016年5月,以“一帶一路”需求為牽引,以空間大數據為抓手,“數字一帶一路”科學計畫(簡稱“數字絲路”,DBAR)應運而生。DBAR科學計畫得到ICSU、UNESCO和芬蘭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斯里蘭卡等20餘個國際組織和國家的支持和回響,計畫用十年的時間,建設空間大數據共享平台,形成“一帶一路空間信息系統與科學模式”。DBAR將建設空間大數據平台,重點研究環境變化、海岸帶、世界遺產、自然災害、糧食安全、水與城市等六大領域,綜合、準確、持續觀測和認知一帶一路人類活動和地球環境信息,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科學的、開放的、合作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決策支持。
開幕式後,系列培訓課程正式開始授課,DBAR災害工作組成立暨一帶一路減災研討會議於同期舉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