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5年寧波市最美家庭
- 舉辦單位:寧波市婦聯和市文明辦
產生過程,最美家庭簡介,苗新橋家庭,徐堅美家庭,童小彩家庭,戎紀華家庭,吳大軍家庭,陳菊月家庭,胡雅琴家庭,陳杏花家庭,虞春玉家庭,葉素娟家庭,張寅芬家庭,韓翠菊家庭,韓雅娟家庭,朱元波家庭,劉國娟家庭,沈亞君家庭,吳愛鴻家庭,陳惠娥家庭,丁燕家庭,應華惠家庭,
產生過程
為弘揚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萬千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從2015年2月起,寧波市婦聯和市文明辦在全市組織開展了尋找“最美家庭”活動暨1000戶寧波市文明家庭評選活動,通過民眾層層評議選拔,最終評選出20個家庭為2015年寧波市“最美家庭”。
這些家庭的成員在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夫妻和睦、孝老愛親,學習進取、科學教子,鄰里融洽、友愛互助,低碳環保、熱心公益等某一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民眾認可。
最美家庭簡介
苗新橋家庭
在餘姚小曹娥鎮朗海村,有一對老年夫妻經常幫助他人。丈夫苗新橋慷慨資助小曹娥鎮朗海村建起了老年活動室,還自告奮勇擔當了老年活動室的義務管理員,每天盡心盡責地開門、關門、燒開水、打掃衛生,不僅不拿工資,而且經常自掏腰包買茶葉。村裡有些老人生活困難,他和老伴送去現金和大米、棉被等物品。老伴應菊花經常將兒子、媳婦給她的錢捐給村裡的空巢老人和貧困孩子。
徐堅美家庭
家住餘姚臨山鎮臨南村的徐堅美夫婦經營著一家農業企業,家境殷實,常常做善事。妻子徐堅美是市“雙學雙比”女能手和省“巾幗建功”標兵,她致富不忘回報社會,已累計結對資助了10餘名貧困生,為村鎮公益事業捐資200多萬元。徐堅美和丈夫結婚二十年,互敬互愛,共同克服了一道道難關。
童小彩家庭
慈谿市勝山鎮大灣村的童小彩老人有七個兒女,他們各自成家立業,如今整個家庭共有41人,四世同堂,其樂融融。童小彩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人,她的第三個兒子徐維均多年前在部隊里意外犧牲,她沒有被悲痛擊倒,毅然讓第五個兒子去參軍。
戎紀華家庭
戎紀華是慈谿第一代企業家。他與老伴一生勤儉節約,一直保持著不鋪張浪費的良好習慣。兒孫輩也受戎紀華的感染,個個自食其力,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他的小孫子戎宇大學畢業,創辦了慈谿市山瑞光電有限公司,生意紅紅火火,還經常捐資幫助他人。
吳大軍家庭
吳大軍是奉化市水蜜桃研究所所長。他全身心投入到水蜜桃科研、生產、技術推廣工作中,創建了以“一輕、二控、三疏、四套、五防”為主要內容的水蜜桃栽培技術體系。為增加桃農收入,他建立了由500多名社員組成的水蜜桃專業合作社,創立了“錦屏山”水蜜桃品牌,引領桃農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蜜桃經濟”之路。吳大軍的妻子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陳菊月家庭
家住奉化市茗山路的陳菊月是個熱心人。2000年3月初,退休後的陳菊月到奉化市關工委工作,這一乾就是12年。陳菊月和其他人一起,花6年時間籌集了200萬元英才基金。她還和貧困村結對15年,為大堰鎮石井村修路造橋爭取資金。15年來,在陳菊月的努力下,石井村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陳菊月的家庭也非常幸福,她和兩個兒媳婦相處10多年從沒發生過矛盾。去年夏天,陳菊月婆媳三人的事跡先後兩次被中央電視台報導。
胡雅琴家庭
家住寧海縣躍龍街道縣前街的胡雅琴是個熱心人。她每天主動清掃周邊樓道的衛生;下雨天附近巷子被車堵塞,她便冒雨疏導;看到小區裡的一位空巢老人生活孤單,她每天都去陪老人聊天。胡雅琴還熱心公益,參加了社區校園護衛隊和社區網咖義務監督團。
陳杏花家庭
從1992年12月起,陳杏花開始任象山縣鶴浦鎮敬老院院長。23年來,她用心敬老,並且帶領全家人投入到敬老愛老工作中。老伴陳同朗為支持她的工作,也搬到敬老院居住,成為敬老院裡的水電工、搬運工和修理工。逢年過節,敬老院裡的工作人員都回家了,陳杏花夫婦輪流值班,照料重病老人。他們以敬老院為家,22個春節都是在敬老院度過的。
虞春玉家庭
象山縣定塘鎮葉口山村婦女虞春玉在前夫去世後,24年堅持不懈照顧婆婆,雖然久病生活不能自理,可虞春玉的婆婆每天穿戴整齊。她用勤勞與善良建起一個幸福美滿的家,用24年如一日的質樸舉動對傳統的孝道作出了最好的詮釋。虞春玉孝敬婆婆的舉動也深深影響和感染著她現在的丈夫邱振貴和她的兒女,他們把她當作榜樣,都非常孝順老人。
葉素娟家庭
家住鄞州區邱隘鎮的葉素娟夫婦長年在菜市場擺攤賣豬肉。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從未接觸過舞蹈的他們對拉丁舞培訓產生了濃厚興趣,牽手走上了業餘“拉丁舞者”之路。他們曾在2008年世界華人國際標準舞社會舞錦標賽、全國體育舞蹈公開賽等賽事上進入前三名,如今還當起拉丁舞老師,教小朋友跳舞。
張寅芬家庭
居住在海曙區望童路150弄的張寅芬夫婦是鄰居們公認的恩愛夫妻。最被鄰居稱讚的是:他們倆熱心幫助他人。社區有一位獨居老人葉根娣,幾年前得了尿毒症,張寅芬一有空就去找老人拉家常,一次聊天中,得知老人想吃餛飩,第二天她就把熱騰騰的餛飩送到老人的手中。
韓翠菊家庭
80歲的韓翠菊是東柳街道東海花園社區一名居民。她與老伴都有穩定的退休工資,有孝順的兒女,有乖巧的孫輩,過著幸福的生活。2005年春節,韓翠菊從電視上看到我國西部某地一所國小的學生衣著單薄地在寒風中上課,便決定為孩子們織毛衣。從那以後,韓翠菊每天凌晨4點就起床織毛衣,老伴在一旁幫著繞毛線。連續10年,韓翠菊向民工子弟學校、殘疾人康復中心、餘姚姚江國小、杭州市淳安縣梓桐鎮中心國小等地捐贈了大量親手編織的毛衣。
韓雅娟家庭
家住江東區荷池新村的退休教師韓雅娟成立了“金鑰匙學習團隊”、“媽媽紅娘團”,把家裡的房子專門騰空作為這些團隊的活動室。韓雅娟家庭四世同堂,全家和諧團結,2011年作為“三百寧波人家”之一走進上海世博會滕頭案例館。韓雅娟一家個個才藝出眾,琴棋書畫、吹拉彈唱集於一家,鄰居們說:“百花齊放———盡在慈湖韓家”。
朱元波家庭
家住江北區甬江街道的朱元波好學肯乾,通過自學取得本科學歷,考取中級會計師資格證書。她老公開了家律師事務所,為了幫老公減輕工作壓力,她考取了法律工作者證書。她與公婆的關係融洽,每天除了照顧年幼的孩子外,還為婆婆做可口的飯菜,幫婆婆梳頭、洗衣服,從不厭煩。她還積極參與社區工作,今年被社區黨組織發展為預備黨員。
劉國娟家庭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鎮海婦女劉國娟從賣冰棍起家,成為連鎖超市總經理。劉國娟有6個女兒,其中4個是收養的。劉國娟家庭對社會充滿大愛,每年堅持到敬老院給老人們送禮物,20多年從沒落下。劉國娟一家還捐助病人,資助受災民眾。
沈亞君家庭
家住鎮海駱駝街道敬德村的沈亞君兒女雙全,她和老公在家務農,農閒時在工廠打工,本來生活很幸福。1998年9月的一天傍晚,丈夫吳惠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不幸遇到了嚴重的車禍,經歷兩次大手術。當時家有老人需要贍養,兒子還沒有成家立業,負債累累,沈亞君默默挑起了家庭重擔。如今,吳惠恩的身體慢慢好轉,這凝結著沈亞君的關愛和汗水。
吳愛鴻家庭
1998年,吳愛鴻和丈夫在北侖區梅山鄉碑塔村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裡建起屬於自己的家。之後,他們一起努力把小平房拆建成樓房,步入小康生活。2007年,丈夫賀威在工作中發生意外,腰椎粉碎性骨折,醫生判定終身殘疾。事發後,丈夫積極接受康復訓練,一家人樂觀而快樂地生活,兒子多次被評為北侖區美德少年、十佳孝星。
陳惠娥家庭
陳惠娥是國家高新區濱江海晨苑小區的居民,50年來,陳惠娥替無數男女牽線搭橋,得到了社會的讚揚。2012年,她獲得了“寧波市十佳公益紅娘”榮譽稱號。陳惠娥的兒子從2008年開始資助甘肅、廣西特困地區的孩子上學,建立了@梁叔叔幫你上學微博團隊,為近200個貧困孩子找到了資助人。
丁燕家庭
丁燕和丈夫是東錢湖鎮城楊村人,都是80後,是年輕一代中孝敬長輩的楷模。多年前,丁燕的公公因腦溢血突然離世,四年後婆婆也被查出胰腺癌。夫妻倆拖著年幼的兒子,帶著婆婆四處尋醫問藥。長時間的熬夜造成丁燕嚴重失眠,送走婆婆後,她大病了一場。公婆離世後,家裡還有一位90多歲的老奶奶,老奶奶是公公的養母,膝下沒有孩子,丁燕夫婦把老人接到自家安享晚年。
應華惠家庭
家住慈谿經濟開發區興陸村的應華惠家庭是一個溫馨、和諧的三口之家。女主人應華惠喜歡栽花種草,總是把庭院打理得清新怡人,吸引眾多鄰里前來觀賞。多年來,應華惠夫婦在生活中相互照顧、支持。雙方的老人在他們的照顧和關心下過著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