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鶴慶縣政府工作報告,一年來,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在州委、州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人民政府依靠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求真務實,頑強拼搏,圓滿完成了縣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全縣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鶴慶縣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人:陳紹明
- 報告時間:014年1月16日
- 報告地點:鶴慶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
一、2013年工作回顧
(一)經濟發展穩中有進。
全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8.58億元,增長15%,其中:一產增加值8.86億元、增長5%,二產增加值30.91億元、增長20.2%,三產增加值8.81億元、增長10.2%,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8.2︰63.6︰18.2。實現財政總收入7.9億元,增長20.94%,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9億元,增長32.88%。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3億元,增長5.9%。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5.39億元,其中非電工業投資7億元,增長13.9%。招商引資簽約項目14個,協定總投資96.5億元,實際利用縣外資金57.66億元。經濟總量持續增加,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以“三農”工作為核心,有效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全年預計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2.87億元、增長9.76%,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69億元、增長15.18%。農業產業持續發展。全年糧食總產14.78萬噸,增長2.21%;收購菸葉10.1萬擔,菸農收入1.23億元;生產鮮繭2510.21噸,繭農收入1.1億元;生豬出欄56萬頭、增長7.6%,肉類總產5.47萬噸、增長6.21%,奶類總產8416噸、增長4.08%,新增畜禽規模化養殖戶9戶、達42戶,實現畜牧業產值10.78億元、增長16.25%;經濟林果業較快發展,完成鐵核桃嫁接改造17.5萬株,種植泡核桃12.41萬畝,柑橘、葡萄、芒果等種植面積穩步擴大,規模化種植效益初步顯現;土地流轉取得成效,新發展玫瑰花示範種植991.7畝、總面積達1771.7畝;各類種養業協會發展到96個,示範帶動作用明顯。強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全年共發放農資綜合補貼、種糧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能繁母豬補貼、退耕還林補助等各類惠農資金6198萬元。新增農業機具5541台(套)、1.7萬千瓦,累計達21782台(套)、26.9萬千瓦,農機化率49.4%,提高7個百分點,農業現代化水平有新提升。農村改革不斷深入。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得到加強,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經濟林木(果)權證核發工作有序推進。
(三)工業經濟穩步發展。
緊緊圍繞工業“3年倍增、5年翻兩番”目標任務,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70億元,增長25.28%;實現工業增加值26.28億元,增長20.6%,占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的54.09%。園區建設卓有成效。共收儲園區土地6000餘畝,北七公路(一期)、西邑工業區35千伏變電站、積義引水工程等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工業項目電力、通訊等線路遷改工作,《北衙片區搬遷規劃大綱》編制及評審工作有序開展,興鶴工業園區升級為省級工業園區。工業扶持力度加大。積極應對國家產業政策調控趨緊、主要工業產品價格下跌、流動資金短缺等不利局面,切實幫助企業解決水、電、融資、行政審批等困難問題,對符合五項工業發展扶持政策的3戶企業給予資金補貼195萬元,為5戶企業協調貸款9350萬元,最大限度地支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擴大再生產。工業項目紮實推進。年產60萬噸高精鋁板帶一期30萬噸項目前期場平基本完成,年產120萬噸球團鐵項目建成投入試生產,日處理3000噸鐵多金屬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年產6000萬支節能燈生產線項目、16500千伏安電熱爐節能技改項目建設順利,鶴慶乾酒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通過國家技術審查。
(四)第三產業健康發展。
旅遊二次創業邁出新步伐。銀都水鄉新華村5A級景區創建有新進展,佛教文化區修建工程基本完成。鶴陽御龍溫泉度假酒店建設推進順利。深入開展旅遊市場專項整治活動,旅遊市場不斷規範。全年接待中外遊客358.54萬人次、增長17.13%,實現旅遊業總收入26.12億元、增長18.5%。城鄉消費持續擴大。紮實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鄉村流通工程,“農家店”實現全覆蓋,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億元,增長15.05%。金融業健康發展。新增2家小額貸款公司,渝農商村鎮銀行掛牌運營,金融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為59.24億元、32.33億元,比年初增加7.19億元、4.47億元,我縣被省金融辦列為小微金融培育發展試點縣。運輸、物流、保險、通訊、餐飲業和其他服務業實現同步發展。
(五)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全縣續建、新開工項目76項,完工項目56項,投資拉動成效明顯,發展基礎不斷夯實。農業方面:完成1.9萬畝中低產田地改造工程、1.05萬畝糧食增產工程、3600畝鞏固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工程、3項土地開發整理、4項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增強。水利方面:完成7.16公里漾弓江河道治理(二期)工程、12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4個灌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水利血防羊龍潭等灌區改造工程、2項以工代賑工程、4640件五小水利工程等項目建設,隴子口水庫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新增灌溉面積0.7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3萬畝,新增蓄水能力49.6萬立方米,水利化率達54%,提高2個百分點。交通方面:完成金墩線通鄉油路、魯地拉水電站右岸公路、松桂至中江通鄉油路(二期)和74.8公里通行政村油路等項目建設,上鶴一級公路(一期)推進順利,通暢能力持續增強。能源方面:龍開口水電站投產發電,完成中緬油氣管道麗江支線鶴慶段工程建設,500千伏黃坪變電站建成投產,220千伏羊龍潭變電站完成項目建設。教育方面:完成拆除重建D級危房16500平方米、加固改造B、C級不安全校舍6030平方米和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畫37項7406平方米、西部農村國中校舍改造5項2960平方米、義務教育教師周轉宿舍工程7項4130平方米、學前教育建設14項11367平方米等項目建設,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衛生方面:縣醫院內科大樓建成投入使用,縣中醫院住院綜合樓、金墩鄉衛生院醫技綜合樓、西邑鎮衛生院門診綜合樓等項目完成建設,大理白求恩外科醫院整體搬遷項目順利實施,醫療設施條件不斷改善。移民方面:龍開口水電站江東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得到完善,魯地拉水電站禾豐、禾米、箐北3個後靠移民安置點和黃坪姜寅外遷移民安置點及抽水站、淨水處理廠等配套設施建設順利,完成791戶3094人的移民搬遷安置工作。
(六)城鄉建設紮實推進。
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完成《黃龍潭公園修建性詳細規劃》、西龍潭生態長廊規劃設計編制工作。縣城基礎設施及功能日益完善,田屯路、龍華巷、縣城火車站站前北路、縣交通局東側規劃路、縣計生站北規劃路、學府路(三期)6條市政道路和鶴陽路上段路燈安裝工程、白族小區區內主路硬化工程、伍隊巷路面改造工程將在春節前完成,實施了鶴陽路東段、日月廣場、雲新路等一批綠化、亮化工程。縣城建成區面積達6.88平方公里,綠地率達6.54%。蘭緣錦鎮、龍華御景、森林水岸、和諧家園、鶴陽御龍等房地產項目建設順利,新增商品房面積12萬平方米。認真開展縣城綜合整治,實行環衛清掃分段承包制,城區交通秩序、環境衛生明顯改善。草海中心集鎮建設不斷鞏固,松桂中心集鎮建設穩步推進。實施了金墩、六合等5個集貿市場改建工程。完成“農轉城”6315人。全縣城鎮化率達31.65%,提高2個百分點。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先後完成17個省級重點村、4個州級重點村、5個行政村整村推進、5個深度貧困村整村推進等扶貧開發項目建設,松桂鎮扶貧開發整鄉推進項目全面啟動,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穩定幸福示範區建設順利實施,全縣減少貧困人口8100人。2箇中心村、3個示範村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完成5831戶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92項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紮實開展鄉村亮化工程,共安裝路燈1569盞。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3項,解決了4522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七)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教育支出3.6億元,占全縣公共財政支出的25%。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學前三年入園率75.8%、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98%、國中毛入學率109.24%、高考本科上線率80.21%、職業中學畢業生推薦就業率達98%以上,一中、三中分別榮獲雲南省一級高完中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比進步獎和三等獎。“兩免一補”及貧困學生救助等工作全面落實,全年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補助學校公用經費2036.97萬元,提供6.6萬套免費教科書,發放貧困家庭學生補助1634.1萬元、助學金557.42萬元、生源地助學貸款862.2萬元,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惠及全縣31027名中小學生。新增學校建築面積3.14萬平方米、生均達9.5平方米,新增圖書9.71萬冊、生均達22冊,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妥善解決了2048名中國小代課教師和695名原民辦教師歷史遺留問題,共發放補助資金1425.23萬元。
衛生事業發展較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平穩運行,全縣參合 24.25萬人,參合率96.84%,年住院報銷封頂線從2012年的7萬元提高至10萬元,全年補償合作醫療基金8557.04萬元, 113.24萬人次受益,人民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不斷緩解。救助農村孕產婦2753人,發放救助資金110.12萬元。實施白內障免費復明手術208例。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順利通過二級甲等醫院現場評審。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血吸蟲病防治、愛國衛生運動等工作紮實開展,人民民眾健康水平穩步提高。縣食品安全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成功申報雲南省食品安全縣創建,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能力增強。繼續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08‰。
文體事業蓬勃發展。新命名10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8個縣級傳統建築掛牌保護單位、4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6名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文化館修繕工程全面完成,3個農村文化體育活動廣場、7個全民健身惠民工程等項目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工程穩步推進。
社會保障水平顯著提高。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生育保險總參保人數新增2243人次、達4.95萬人次,支付各項保險基金9338.6萬元、增長16.4%。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總參保人數16.2萬人,參保率96.53%,發放養老金2129.53萬元。城市低保、農村低保月標準人均分別提高31元、14元,共發放各類救災救濟救助資金6199.29萬元,困難民眾累計受益5.22萬人次。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持續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年內城鎮新增就業1403人,登記失業率3.92%。培訓農村勞動力6890人,轉移4550人。共發放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勞動密集型小企業貸款、“貸免扶補”創業貸款4066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505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978元、增長15%。新建成470套保障性住房,年內新增入住628戶、累計入住2810戶,啟動了首批432套保障性住房先租後售工作,實施了3000戶農村危房改造和2000戶修繕加固工程,解決了部分民眾住房困難問題。
各項事業得到加強。切實加強禁毒防艾、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六五”普法有序開展,社會治安秩序良好。認真開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和各種熱難點問題化解工作,信訪形勢趨於平穩。積極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10件惠民實事得到全面落實。統計、科技、審計、檔案、氣象、地震、民族、宗教、僑務、外事、人防、消防、地方志、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民兵預備役等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
(八)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戰略。認真落實166.67萬畝天然林管護工作,實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1.4萬畝,完成低效林改造5000畝、石漠化綜合治理人工造林3119畝、封山育林3.38萬畝和征占用林地植被恢復造林1615畝,新建節柴灶300口、林業項目太陽能540座,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林政資源管理及森林防火工作紮實,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1.73%,“森林鶴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平方公里。投入資金4060萬元,草海濕地東片恢復保護治理取得突破,“退塘還濕”、“退田還澤”面積達2359畝。建立土地協管員制度,土地清查工作紮實開展,依法糾正12戶亂填亂占土地行為,強制清除土石方7171立方米,恢復耕地5980平方米。節能減排工作卓有成效,縣城污水處理廠和華潤水泥煙氣脫硝工程通過環保竣工驗收,圓滿完成年度污染減排任務,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8%。生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九)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
法治政府、責任政府、陽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設深入推進,取得新的實效。認真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的各項決定決議,依法向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63件。積極支持縣政協全面履行職能,辦理政協委員提案189件。政務服務工作更加規範,縣政務服務中心和鄉鎮為民服務中心共辦理行政許可事項54526項、非行政許可事項8099項、公共服務事項33680項、社會管理事項2275項、其他服務事項1527項。縣投資項目審批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受理審批事項46項。組建了171人的評標專家庫,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5.92億元。完成第五輪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工作,取消和調整41項行政審批項目。全縣舉行重大決策聽證9項、重要事項公示274項、重點工作通報575項,發布各類政府公開信息2252條、政務信息查詢“96128”專線應答474次,人民民眾對經濟事務、社會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得到保障。不斷完善應急機制,成功應對“12·15”極端雨雪天氣災害,政府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得到增強。進一步強化審計監督、行政監察和政務督查,政府整體行政效能得到提升。嚴格“三公”經費支出,行政成本得到控制。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八項規定及省州縣實施辦法,嚴肅查處“庸懶散慢玩浮”等方面突出問題,政府凝聚力、公信力和執行力不斷增強。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各項成績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全縣幹部民眾齊心協力、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各族人民,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與會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鶴慶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各方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一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受審批、資金、市場等因素影響,企業生產經營較為困難,工業經濟增速放緩;二是農業基礎薄弱,抗風險能力不強,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少且弱,農民增收緩慢,部分民眾生活還比較困難;三是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占全縣經濟的比重不高,資源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四是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社會管理與人民的期望有較大差距,仍需不斷加強;五是少數領導幹部缺乏進取精神和擔當意識,少數部門執行力不強,政府效能還需進一步提升。對此,我們將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4年工作建議
2014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攻堅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具備諸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也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以更強的責任意識促發展、增優勢,以更強的憂患意識找差距、爭趕超,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台階。
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縣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的安排部署,搶抓機遇,深化改革,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和壯大支柱產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實現經濟平穩增長、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以上;財政總收入增長10%以上,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完成州下達的目標任務。
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做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項目,增投資,夯實發展基礎。
堅定不移地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項目促投資增後勁,以項目保增長促發展,力爭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7.16億元以上。
做好項目儲備和爭取工作。緊緊把握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立足縣情,超前謀劃項目,精心儲備項目,重點加快劍鶴二級公路、金墩線通鄉油路南延段、草海大龍潭水庫、後場箐水庫、龍開口水電站水資源綜合利用(二期)工程、大甸倒虹吸六合灌區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同時,加強匯報銜接,爭取將更多項目列入國家和省州的重點項目規劃,真正形成“策劃一批、儲備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見效一批”的重大項目梯次推進機制和滾動開發格局。
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進一步創新招商理念,強化招商責任制,緊緊圍繞縣城改造升級、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礦產品精深加工、農業產業開發、精品旅遊服務、現代商貿物流等重點領域,大力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招商活動,做實項目宣傳及推介工作,加大簽約項目跟進力度,力爭全年引進到位資金63億元以上。
全力推進項目實施。堅持重大項目責任制,按照一線工作法和一抓到底的要求,緊盯項目進度,嚴控項目質量,解決項目難題,全力推進項目順利實施。交通方面:儘快完成上鶴一級公路(一期)拆遷掃尾工作,加快項目施工進度,確保年內交工驗收;開展上鶴一級公路(二期)鶴慶段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控制性工程實現開工建設;啟動北七公路(二期)工程建設,完成新城至上六公路、150公里通行政村油路等項目建設。水利方面:啟動舍茶寺水庫、落漏河防洪治理(一期)工程等項目建設,繼續實施好漾弓江河道治理(三期)工程、9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24項農村飲水安全工程、5000件五小水利工程等項目建設,隴子口水庫雨季前攔河壩建設達到渡汛高程,阿柱利水庫實現交工驗收並下閘蓄水,爭取幸福水庫開工建設。農業方面:完成1.75萬畝糧食增產工程、3430畝鞏固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工程、1.18萬畝中低產田地改造工程、6項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啟動草海石朵河、黃坪財豐石洞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建設,爭取金墩孝廉等3個村和金墩、朵美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順利通過省州驗收。民生方面:認真實施D級危房拆除重建和B、C級不安全校舍加固改造、保障性住房、農村民居危房拆除重建及修繕加固工程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大理白求恩外科醫院、縣中醫院整體搬遷,完成草海、六合衛生院醫技綜合樓和辛屯、西邑衛生院職工周轉宿舍及標準化村衛生室項目建設,建成雲鶴鎮第二幼稚園並實現招生。
(二)抓扶持,強園區,增強工業後勁。
依託礦產、能源資源優勢,加快推進礦電結合新型工業化進程,力爭完成工業總產值77億元以上。
強化企業扶持。繼續深入貫徹《鶴慶縣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實施意見》,認真落實好貸款擔保費補助、超庫存原料儲備貸款貼息補助、承兌匯票貼現損失補助等五項工業發展扶持政策,健全完善聯審聯批制度,統籌協調好水、電、融資等要素保障,確保年產200萬噸水泥生產線、日處理6000噸黃金礦洗選、500萬支太陽能真空管、2.4萬噸錳鐵合金、40萬噸精煤洗選、120萬噸球團鐵、1萬噸白酒生產線、7000噸陽極導電連線件、刨花板廠及家俱生產線等項目正常生產經營,加快發展建築產業,增加工業總量。
加強園區建設。把工業園區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要載體,抓住興鶴工業園區被列為省級工業園區的有利契機,進一步完善工業園區管委會和工業園區投資有限公司體制機制,推進七坪水溝道路遷改、構築物拆遷、東片工業區征地拆遷進度和雲鋁鐵路專線規劃等前期工作,加快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園區環評工作。抓緊食品工業園區規劃和合作招商協定談判工作。爭取啟動北衙片區搬遷。進一步增強園區承載力,吸納更多的企業入駐園區集約發展。
加快項目推進。落實“一企一策”,加快啟動日處理6000噸深部硫化礦採選、小石林尾礦庫等項目建設,日處理3000噸鐵多金屬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年內建成投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爭取年產60萬噸高精鋁板帶項目建設;強化工作措施,開展雲新路、大麗路等石材加工戶搬遷工作,建設石材加工園區;儘快啟動混凝土攪拌站、型煤生產、新型牆體材料等項目建設,壯大建材業;實施制絲廠設備更新改造和加工技術提升,加快馬廠煤礦項目技改,完成年產6000萬支節能燈生產線、16500千伏安電熱爐節能技改項目;督促企業加快鉛鋅選冶項目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30兆瓦黃坪併網光伏電站項目,增強工業發展後勁;支持整裝勘查工作,爭取在找礦上實現新的突破。
(三)抓特色,打基礎,壯大農村經濟。
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力爭實現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增長10%以上。
鞏固和發展傳統產業。加強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全面落實種植業補貼和保險工作,強化農業科技推廣套用和農業機械推廣,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努力提高單產,確保糧食總產增長1%以上。鞏固桑園面積,生產鮮繭不低於2580噸,穩定菸葉種植面積,收購菸葉9.48萬擔以上,確保繭農、菸農收入穩定增長。強化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重點突出生豬標準化生產、生鮮乳原料基地等項目建設,實現畜牧業產值增長10%以上。
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進一步扶持玫瑰花、蔬菜、藥材、泡核桃、馬鈴薯、小雜糧生產,加快“馬廠當歸”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申報工作,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針對當前耕地撂荒嚴重的現象,加強農業招商工作,鼓勵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流轉,支持規模經營,力爭新增加5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2家農業龍頭企業,切實推進玫瑰花產業培植試驗示範及加工基地建設,積極發展精品農業莊園。
扶持壯大農村經濟。認真落實《鶴慶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意見》,採取貼息、補助、獎勵等辦法,扶持縣城周邊菜園、新生邑、秀邑等村配套建設專業市場,支持各鄉鎮依託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出台扶持政策,發揮各類商會、行業協會等組織作用,以新華銀器、秀邑銅器、母屯鐵器、趙屯瓦貓、靈地和龍珠白棉紙等為重點,大力引導、扶持、發展各類小微企業和家庭作坊,進一步鞏固“一村一業、一戶一品”產業格局和發展模式,著力培植一批各具特色的產業鄉鎮、專業村莊,促進農村非公經濟蓬勃發展。
(四)抓轉型,求突破,推進三產跨越。
堅持把第三產業作為重要經濟成長點來培育,力爭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高度重視旅遊規劃工作。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充分藉助麗江旅遊發展優勢,以縣城、新華村、草海濕地、龍潭洞穴、金銀銅特色手工藝及地方民族文化為依託,完成《鶴慶休閒度假旅遊地發展規劃》報批,積極開展新華特色民族文化旅遊小鎮、五龍河生態濕地休閒旅遊景區、大龍潭空港休閒經濟區和鶴陽寺、朝霞寺、菩提寺旅遊資源連片開發等項目前期工作,超前謀劃“麗江—鶴慶—劍川”黃金旅遊環線,力爭在旅遊業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提升旅遊業發展水平。按照發展大旅遊、建設大景區、開拓大市場、形成大產業的要求,打好“中國銀都”和“高原水鄉”兩張品牌,著力抓好新華村違建整治工作,爭取維景國際五星級酒店、佛文化項目投入運營,加快推進銀都水鄉新華村5A級景區創建工作。爭取年內建成鶴陽御龍溫泉度假酒店。以旅遊標準化建設為抓手,深入開展旅遊市場專項整治,加強旅遊從業人員培訓管理,切實提升行業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積極鼓勵發展“一戶一品、前店後坊”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加快民族特色旅遊產品開發。積極引導社會賓館、低星級賓館升級改造,扶持發展“特色客棧”、“鄉村旅館”、“特色餐飲”,讓遊客進得來、留得住、玩得好,逐步實現以觀光旅遊為主向觀光休閒度假康體旅遊多元發展的新跨越。
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啟動寶龍倉儲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建設,完成糧食倉儲物流中心、縣城生豬定點屠宰場搬遷和農資配送中心建設。深入開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完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積極拓展城鄉消費市場。大力發展物流、中介、餐飲、家政等服務業,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五)抓規劃,重統籌,加快城鄉發展。
穩步推進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完善城鄉總體規劃,確保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新老城區建設規劃有效銜接。年內完成《鶴慶縣城總體規劃(2005—2020)》修改和辛屯、金墩、西邑、黃坪4個鄉鎮總體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啟動《鶴慶縣城道路交通專業規劃》、《鶴慶縣城給排水專業規劃》、《鶴慶縣城綠地系統規劃》、《鶴慶縣黃龍潭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等規劃編制,加快《鶴慶縣城中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頒布實施《鶴慶縣實施辦法》,堅決依法查處違反規劃的行為。
切實加強縣城建設管理。進一步加大籌資融資力度,力爭縣城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重點實施東環路改造提升及黃龍路、學府路(二期)建設,打通環城北路,完成后街路面改造,同步開展小教場至黃龍潭等市政道路前期工作,完善縣城交通網路。加快推進黃龍潭公園、西龍潭生態長廊等縣城水源帶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支持鶴陽御龍、金港商業城等在建房地產項目建設,實現武廟商業步行街、黃龍山莊項目開工建設。加快省級園林城市創建,加大美化、綠化、亮化力度,加強老城區古建築保護工作,完善停車場、公廁等服務設施,開展縣城天然氣綜合利用,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加強城管隊伍建設,提升綜合執法水平,縣城管理向“精細化”轉變,深化城區環境綜合整治,改造完善標識標牌,開展部分街道臨時停車服務收費工作,確保市容整潔、道路暢通、秩序井然。積極穩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工作,力爭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完善新農村建設規劃,保持鄉村功能和特色,嚴格規劃管理。繼續抓好產業扶貧、信貸扶貧、社會扶貧工作,認真實施省級重點村、州級重點村等滇西邊境片區扶貧開發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穩定幸福示範區建設。抓實松桂鎮整鄉推進和中心集鎮建設,認真做好黃坪鎮、六合鄉整鄉推進項目申報工作。多渠道籌集整合資金,加快實施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程、鄉村亮化工程、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等項目。強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抓好水電移民搬遷安置和後續工作,加強龍開口水電站江東移民安置點和魯地拉水電站禾豐、禾米、箐北、姜寅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加大產業扶持力度,確保移民民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六)抓財稅,強金融,提供發展保障。
不斷增加財政收入。始終把財源建設作為財政工作的根本來抓,充分利用各種財政政策和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支持重點企業和推進項目建設,壯大工礦、建築等骨幹財源,培植旅遊、物流等後續財源;擴大“營改增”試點範圍,加大稅收征管和稽查力度,嚴格非稅收入徵收管理,力爭全年財政收入實現新突破。增強財政保障能力。積極爭取上級轉移支付和專項資金支持,加大“三農”投入,增加社會事業、民生工程、重大項目等重點支出。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公務費標準,保證機構正常運轉。強化部門預算管理,規範審批行為,完善管理制度,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運行安全、使用規範、發揮效益。進一步最佳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盤活存量國有資產,增強國有資本社會融資能力和市場運作能力。提高金融保障水平。積極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在我縣設立分支機構,支持和規範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完善和執行金融機構存貸同比增長獎勵和懲戒機制,加強政銀企對接,定期召開金融形勢分析暨銀企對接洽談會,不斷擴大金融信貸投放規模,力爭存貸比達60%以上,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七)抓民生,促改善,建設幸福鶴慶。
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集中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縣和人才強縣戰略,不斷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積極推進鄉鎮中心幼稚園建設及閒置校舍改造工程,大力發展學前教育。認真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完善貧困學生救助體系建設,繼續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加強對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學生安全等工作的監管。紮實推進校安工程和學校標準化建設,啟動鶴慶一中國中部搬遷計畫。加快高中教育發展步伐,積極支持一中、三中申報省一級二等高中示範學校,高考一、二本上線率繼續保持全州前茅。不斷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最佳化專業設定,注重實用人才培養。不斷健全教育教學獎勵激勵機制,強化師德師風建設,著力打造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大力發展衛生事業。穩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等五項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注重專業人才的引進、培養,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和人員流動機制。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和村級醫務人員管理,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健全醫患糾紛調處機制,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完成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積極開展雲南省食品安全縣創建工作。繼續實施貧困地區營養干預計畫,控制地方病發病率。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降低人民民眾醫療負擔。切實抓好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加快發展文體事業。啟動全民健身中心項目建設,加快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深化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文物保護工作,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培養更多的民間文化能人、文化傳承人和民眾文化團隊帶頭人,創作一批極富地域特色的現實題材和主旋律作品,打造一批文化藝術精品。發行鶴慶縣誌。繼續實施好“村村通”、“戶戶通”廣播電視工程。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提高統籌層次和保障水平,進一步擴大城鎮職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面,不斷鞏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積極探索建立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切實加強救災救濟工作,紮實開展城鄉低保、五保供養、城鄉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工作。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力爭年內新增城鎮就業1400人以上。積極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轉向非農產業,力爭新增轉移就業3700人以上,不斷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按期完成上級下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穩妥推進保障性住房先租後售工作。認真落實工資支付監控和工資保證金制度,紮實開展勞動監察和仲裁工作,依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八)抓生態,強措施,實現持續發展。
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促進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出台《鶴慶縣非法占地和違法建設管理辦法》,嚴格規範審批建設用地和宅基地,深入開展土地清查工作,依法查處和堅決糾正違法占地行為,切實保護土地資源。認真實施“森林鶴慶”建設,紮實開展天保森林管護、低效林改造、石漠化綜合治理、城鄉綠化、森林防火、林政管理等工作,積極爭取第二輪退耕還林工程項目,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編制《鶴慶縣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劃定禁止開發、限制開發區域,落實最嚴格的措施,加強對泉眼、暗河、龍潭、河流、濕地等水源地的管護工作,以實現永續利用。加強草海濕地管理機構建設,制定出台保護管理辦法,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恢復草海濕地原貌。有計畫實施重金屬綜合治理工程,加強危險化學品污染綜合防治工作。完善縣城垃圾處理場各項設施,保證縣城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轉,力爭開工建設新華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衛生管理機制和保潔制度,擴大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覆蓋面,進一步提高環境質量,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九)抓管理,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強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推動誠信體系建設,以政務誠信帶動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落實幹部直接聯繫民眾制度,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不斷夯實基層政權基礎。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對接機制,完善民眾利益訴求表達、矛盾糾紛調處和權益保障機制,解決好信訪熱難點問題。深入開展平安鶴慶創建,切實加強法治鶴慶建設,紮實推進第三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和第五輪“無毒縣”鞏固工作,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務和管理,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鶴慶入口網站建設,重視網路輿情監測研判和引導處置,創新提升新聞宣傳,擴大鶴慶影響力。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和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紮實做好防汛抗旱和防災減災工作。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突出抓好打非治違工作,深入開展重點領域和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健全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建設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維護社會公共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複雜的經濟形勢、繁重的發展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工作作風,增強執行能力,提高行政效能,傾力建設對人民負責、讓人民滿意的政府。
(一)堅持深化改革,提升政府創新力。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不斷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將改革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和環節,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解決發展難題,創新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方法,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推進鶴慶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二)堅持轉變作風,增強政府執行力。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省州縣實施辦法,認真貫徹《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積極改進文風會風,堅持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規範公務接待工作。整頓機關作風,強化行政問責,著力整治“庸懶散慢玩浮”等突出問題,以良好的作風凝聚人心、取信於民。把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嚴格實行任務量化、限時辦結、督查督辦制度,力求項目推進有力、工作富有成效。
(三)堅持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公信力。堅持把依法行政貫穿於政府決策、執行、監督的全過程,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虛心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讓人民更有效監督政府。堅持重大事項報告、通報制度,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與聽證、決策評估等制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促進規範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四)堅持清正廉潔,強化政府約束力。繼續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紀行為。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規範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公共資源交易行為,加強執法監察、效能監察、審計監督,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讓政府工作始終緊貼時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一)經濟發展穩中有進。
全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8.58億元,增長15%,其中:一產增加值8.86億元、增長5%,二產增加值30.91億元、增長20.2%,三產增加值8.81億元、增長10.2%,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8.2︰63.6︰18.2。實現財政總收入7.9億元,增長20.94%,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9億元,增長32.88%。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3億元,增長5.9%。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5.39億元,其中非電工業投資7億元,增長13.9%。招商引資簽約項目14個,協定總投資96.5億元,實際利用縣外資金57.66億元。經濟總量持續增加,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以“三農”工作為核心,有效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全年預計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2.87億元、增長9.76%,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69億元、增長15.18%。農業產業持續發展。全年糧食總產14.78萬噸,增長2.21%;收購菸葉10.1萬擔,菸農收入1.23億元;生產鮮繭2510.21噸,繭農收入1.1億元;生豬出欄56萬頭、增長7.6%,肉類總產5.47萬噸、增長6.21%,奶類總產8416噸、增長4.08%,新增畜禽規模化養殖戶9戶、達42戶,實現畜牧業產值10.78億元、增長16.25%;經濟林果業較快發展,完成鐵核桃嫁接改造17.5萬株,種植泡核桃12.41萬畝,柑橘、葡萄、芒果等種植面積穩步擴大,規模化種植效益初步顯現;土地流轉取得成效,新發展玫瑰花示範種植991.7畝、總面積達1771.7畝;各類種養業協會發展到96個,示範帶動作用明顯。強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全年共發放農資綜合補貼、種糧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能繁母豬補貼、退耕還林補助等各類惠農資金6198萬元。新增農業機具5541台(套)、1.7萬千瓦,累計達21782台(套)、26.9萬千瓦,農機化率49.4%,提高7個百分點,農業現代化水平有新提升。農村改革不斷深入。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得到加強,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經濟林木(果)權證核發工作有序推進。
(三)工業經濟穩步發展。
緊緊圍繞工業“3年倍增、5年翻兩番”目標任務,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70億元,增長25.28%;實現工業增加值26.28億元,增長20.6%,占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的54.09%。園區建設卓有成效。共收儲園區土地6000餘畝,北七公路(一期)、西邑工業區35千伏變電站、積義引水工程等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工業項目電力、通訊等線路遷改工作,《北衙片區搬遷規劃大綱》編制及評審工作有序開展,興鶴工業園區升級為省級工業園區。工業扶持力度加大。積極應對國家產業政策調控趨緊、主要工業產品價格下跌、流動資金短缺等不利局面,切實幫助企業解決水、電、融資、行政審批等困難問題,對符合五項工業發展扶持政策的3戶企業給予資金補貼195萬元,為5戶企業協調貸款9350萬元,最大限度地支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擴大再生產。工業項目紮實推進。年產60萬噸高精鋁板帶一期30萬噸項目前期場平基本完成,年產120萬噸球團鐵項目建成投入試生產,日處理3000噸鐵多金屬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年產6000萬支節能燈生產線項目、16500千伏安電熱爐節能技改項目建設順利,鶴慶乾酒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通過國家技術審查。
(四)第三產業健康發展。
旅遊二次創業邁出新步伐。銀都水鄉新華村5A級景區創建有新進展,佛教文化區修建工程基本完成。鶴陽御龍溫泉度假酒店建設推進順利。深入開展旅遊市場專項整治活動,旅遊市場不斷規範。全年接待中外遊客358.54萬人次、增長17.13%,實現旅遊業總收入26.12億元、增長18.5%。城鄉消費持續擴大。紮實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鄉村流通工程,“農家店”實現全覆蓋,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億元,增長15.05%。金融業健康發展。新增2家小額貸款公司,渝農商村鎮銀行掛牌運營,金融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為59.24億元、32.33億元,比年初增加7.19億元、4.47億元,我縣被省金融辦列為小微金融培育發展試點縣。運輸、物流、保險、通訊、餐飲業和其他服務業實現同步發展。
(五)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全縣續建、新開工項目76項,完工項目56項,投資拉動成效明顯,發展基礎不斷夯實。農業方面:完成1.9萬畝中低產田地改造工程、1.05萬畝糧食增產工程、3600畝鞏固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工程、3項土地開發整理、4項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增強。水利方面:完成7.16公里漾弓江河道治理(二期)工程、12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4個灌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水利血防羊龍潭等灌區改造工程、2項以工代賑工程、4640件五小水利工程等項目建設,隴子口水庫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新增灌溉面積0.7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3萬畝,新增蓄水能力49.6萬立方米,水利化率達54%,提高2個百分點。交通方面:完成金墩線通鄉油路、魯地拉水電站右岸公路、松桂至中江通鄉油路(二期)和74.8公里通行政村油路等項目建設,上鶴一級公路(一期)推進順利,通暢能力持續增強。能源方面:龍開口水電站投產發電,完成中緬油氣管道麗江支線鶴慶段工程建設,500千伏黃坪變電站建成投產,220千伏羊龍潭變電站完成項目建設。教育方面:完成拆除重建D級危房16500平方米、加固改造B、C級不安全校舍6030平方米和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畫37項7406平方米、西部農村國中校舍改造5項2960平方米、義務教育教師周轉宿舍工程7項4130平方米、學前教育建設14項11367平方米等項目建設,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衛生方面:縣醫院內科大樓建成投入使用,縣中醫院住院綜合樓、金墩鄉衛生院醫技綜合樓、西邑鎮衛生院門診綜合樓等項目完成建設,大理白求恩外科醫院整體搬遷項目順利實施,醫療設施條件不斷改善。移民方面:龍開口水電站江東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得到完善,魯地拉水電站禾豐、禾米、箐北3個後靠移民安置點和黃坪姜寅外遷移民安置點及抽水站、淨水處理廠等配套設施建設順利,完成791戶3094人的移民搬遷安置工作。
(六)城鄉建設紮實推進。
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完成《黃龍潭公園修建性詳細規劃》、西龍潭生態長廊規劃設計編制工作。縣城基礎設施及功能日益完善,田屯路、龍華巷、縣城火車站站前北路、縣交通局東側規劃路、縣計生站北規劃路、學府路(三期)6條市政道路和鶴陽路上段路燈安裝工程、白族小區區內主路硬化工程、伍隊巷路面改造工程將在春節前完成,實施了鶴陽路東段、日月廣場、雲新路等一批綠化、亮化工程。縣城建成區面積達6.88平方公里,綠地率達6.54%。蘭緣錦鎮、龍華御景、森林水岸、和諧家園、鶴陽御龍等房地產項目建設順利,新增商品房面積12萬平方米。認真開展縣城綜合整治,實行環衛清掃分段承包制,城區交通秩序、環境衛生明顯改善。草海中心集鎮建設不斷鞏固,松桂中心集鎮建設穩步推進。實施了金墩、六合等5個集貿市場改建工程。完成“農轉城”6315人。全縣城鎮化率達31.65%,提高2個百分點。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先後完成17個省級重點村、4個州級重點村、5個行政村整村推進、5個深度貧困村整村推進等扶貧開發項目建設,松桂鎮扶貧開發整鄉推進項目全面啟動,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穩定幸福示範區建設順利實施,全縣減少貧困人口8100人。2箇中心村、3個示範村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完成5831戶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92項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紮實開展鄉村亮化工程,共安裝路燈1569盞。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3項,解決了4522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七)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教育支出3.6億元,占全縣公共財政支出的25%。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學前三年入園率75.8%、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98%、國中毛入學率109.24%、高考本科上線率80.21%、職業中學畢業生推薦就業率達98%以上,一中、三中分別榮獲雲南省一級高完中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比進步獎和三等獎。“兩免一補”及貧困學生救助等工作全面落實,全年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補助學校公用經費2036.97萬元,提供6.6萬套免費教科書,發放貧困家庭學生補助1634.1萬元、助學金557.42萬元、生源地助學貸款862.2萬元,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惠及全縣31027名中小學生。新增學校建築面積3.14萬平方米、生均達9.5平方米,新增圖書9.71萬冊、生均達22冊,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妥善解決了2048名中國小代課教師和695名原民辦教師歷史遺留問題,共發放補助資金1425.23萬元。
衛生事業發展較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平穩運行,全縣參合 24.25萬人,參合率96.84%,年住院報銷封頂線從2012年的7萬元提高至10萬元,全年補償合作醫療基金8557.04萬元, 113.24萬人次受益,人民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不斷緩解。救助農村孕產婦2753人,發放救助資金110.12萬元。實施白內障免費復明手術208例。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順利通過二級甲等醫院現場評審。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血吸蟲病防治、愛國衛生運動等工作紮實開展,人民民眾健康水平穩步提高。縣食品安全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成功申報雲南省食品安全縣創建,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能力增強。繼續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08‰。
文體事業蓬勃發展。新命名10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8個縣級傳統建築掛牌保護單位、4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6名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文化館修繕工程全面完成,3個農村文化體育活動廣場、7個全民健身惠民工程等項目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工程穩步推進。
社會保障水平顯著提高。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生育保險總參保人數新增2243人次、達4.95萬人次,支付各項保險基金9338.6萬元、增長16.4%。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總參保人數16.2萬人,參保率96.53%,發放養老金2129.53萬元。城市低保、農村低保月標準人均分別提高31元、14元,共發放各類救災救濟救助資金6199.29萬元,困難民眾累計受益5.22萬人次。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持續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年內城鎮新增就業1403人,登記失業率3.92%。培訓農村勞動力6890人,轉移4550人。共發放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勞動密集型小企業貸款、“貸免扶補”創業貸款4066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505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978元、增長15%。新建成470套保障性住房,年內新增入住628戶、累計入住2810戶,啟動了首批432套保障性住房先租後售工作,實施了3000戶農村危房改造和2000戶修繕加固工程,解決了部分民眾住房困難問題。
各項事業得到加強。切實加強禁毒防艾、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六五”普法有序開展,社會治安秩序良好。認真開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和各種熱難點問題化解工作,信訪形勢趨於平穩。積極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10件惠民實事得到全面落實。統計、科技、審計、檔案、氣象、地震、民族、宗教、僑務、外事、人防、消防、地方志、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民兵預備役等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
(八)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戰略。認真落實166.67萬畝天然林管護工作,實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1.4萬畝,完成低效林改造5000畝、石漠化綜合治理人工造林3119畝、封山育林3.38萬畝和征占用林地植被恢復造林1615畝,新建節柴灶300口、林業項目太陽能540座,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林政資源管理及森林防火工作紮實,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1.73%,“森林鶴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平方公里。投入資金4060萬元,草海濕地東片恢復保護治理取得突破,“退塘還濕”、“退田還澤”面積達2359畝。建立土地協管員制度,土地清查工作紮實開展,依法糾正12戶亂填亂占土地行為,強制清除土石方7171立方米,恢復耕地5980平方米。節能減排工作卓有成效,縣城污水處理廠和華潤水泥煙氣脫硝工程通過環保竣工驗收,圓滿完成年度污染減排任務,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8%。生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九)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
法治政府、責任政府、陽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設深入推進,取得新的實效。認真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的各項決定決議,依法向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63件。積極支持縣政協全面履行職能,辦理政協委員提案189件。政務服務工作更加規範,縣政務服務中心和鄉鎮為民服務中心共辦理行政許可事項54526項、非行政許可事項8099項、公共服務事項33680項、社會管理事項2275項、其他服務事項1527項。縣投資項目審批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受理審批事項46項。組建了171人的評標專家庫,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5.92億元。完成第五輪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工作,取消和調整41項行政審批項目。全縣舉行重大決策聽證9項、重要事項公示274項、重點工作通報575項,發布各類政府公開信息2252條、政務信息查詢“96128”專線應答474次,人民民眾對經濟事務、社會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得到保障。不斷完善應急機制,成功應對“12·15”極端雨雪天氣災害,政府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得到增強。進一步強化審計監督、行政監察和政務督查,政府整體行政效能得到提升。嚴格“三公”經費支出,行政成本得到控制。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八項規定及省州縣實施辦法,嚴肅查處“庸懶散慢玩浮”等方面突出問題,政府凝聚力、公信力和執行力不斷增強。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各項成績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全縣幹部民眾齊心協力、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各族人民,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與會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鶴慶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各方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一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受審批、資金、市場等因素影響,企業生產經營較為困難,工業經濟增速放緩;二是農業基礎薄弱,抗風險能力不強,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少且弱,農民增收緩慢,部分民眾生活還比較困難;三是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占全縣經濟的比重不高,資源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四是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社會管理與人民的期望有較大差距,仍需不斷加強;五是少數領導幹部缺乏進取精神和擔當意識,少數部門執行力不強,政府效能還需進一步提升。對此,我們將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4年工作建議
2014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攻堅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具備諸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也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以更強的責任意識促發展、增優勢,以更強的憂患意識找差距、爭趕超,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台階。
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縣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的安排部署,搶抓機遇,深化改革,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和壯大支柱產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實現經濟平穩增長、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以上;財政總收入增長10%以上,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完成州下達的目標任務。
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做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項目,增投資,夯實發展基礎。
堅定不移地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項目促投資增後勁,以項目保增長促發展,力爭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7.16億元以上。
做好項目儲備和爭取工作。緊緊把握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立足縣情,超前謀劃項目,精心儲備項目,重點加快劍鶴二級公路、金墩線通鄉油路南延段、草海大龍潭水庫、後場箐水庫、龍開口水電站水資源綜合利用(二期)工程、大甸倒虹吸六合灌區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同時,加強匯報銜接,爭取將更多項目列入國家和省州的重點項目規劃,真正形成“策劃一批、儲備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見效一批”的重大項目梯次推進機制和滾動開發格局。
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進一步創新招商理念,強化招商責任制,緊緊圍繞縣城改造升級、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礦產品精深加工、農業產業開發、精品旅遊服務、現代商貿物流等重點領域,大力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招商活動,做實項目宣傳及推介工作,加大簽約項目跟進力度,力爭全年引進到位資金63億元以上。
全力推進項目實施。堅持重大項目責任制,按照一線工作法和一抓到底的要求,緊盯項目進度,嚴控項目質量,解決項目難題,全力推進項目順利實施。交通方面:儘快完成上鶴一級公路(一期)拆遷掃尾工作,加快項目施工進度,確保年內交工驗收;開展上鶴一級公路(二期)鶴慶段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控制性工程實現開工建設;啟動北七公路(二期)工程建設,完成新城至上六公路、150公里通行政村油路等項目建設。水利方面:啟動舍茶寺水庫、落漏河防洪治理(一期)工程等項目建設,繼續實施好漾弓江河道治理(三期)工程、9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24項農村飲水安全工程、5000件五小水利工程等項目建設,隴子口水庫雨季前攔河壩建設達到渡汛高程,阿柱利水庫實現交工驗收並下閘蓄水,爭取幸福水庫開工建設。農業方面:完成1.75萬畝糧食增產工程、3430畝鞏固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工程、1.18萬畝中低產田地改造工程、6項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啟動草海石朵河、黃坪財豐石洞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建設,爭取金墩孝廉等3個村和金墩、朵美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順利通過省州驗收。民生方面:認真實施D級危房拆除重建和B、C級不安全校舍加固改造、保障性住房、農村民居危房拆除重建及修繕加固工程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大理白求恩外科醫院、縣中醫院整體搬遷,完成草海、六合衛生院醫技綜合樓和辛屯、西邑衛生院職工周轉宿舍及標準化村衛生室項目建設,建成雲鶴鎮第二幼稚園並實現招生。
(二)抓扶持,強園區,增強工業後勁。
依託礦產、能源資源優勢,加快推進礦電結合新型工業化進程,力爭完成工業總產值77億元以上。
強化企業扶持。繼續深入貫徹《鶴慶縣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實施意見》,認真落實好貸款擔保費補助、超庫存原料儲備貸款貼息補助、承兌匯票貼現損失補助等五項工業發展扶持政策,健全完善聯審聯批制度,統籌協調好水、電、融資等要素保障,確保年產200萬噸水泥生產線、日處理6000噸黃金礦洗選、500萬支太陽能真空管、2.4萬噸錳鐵合金、40萬噸精煤洗選、120萬噸球團鐵、1萬噸白酒生產線、7000噸陽極導電連線件、刨花板廠及家俱生產線等項目正常生產經營,加快發展建築產業,增加工業總量。
加強園區建設。把工業園區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要載體,抓住興鶴工業園區被列為省級工業園區的有利契機,進一步完善工業園區管委會和工業園區投資有限公司體制機制,推進七坪水溝道路遷改、構築物拆遷、東片工業區征地拆遷進度和雲鋁鐵路專線規劃等前期工作,加快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園區環評工作。抓緊食品工業園區規劃和合作招商協定談判工作。爭取啟動北衙片區搬遷。進一步增強園區承載力,吸納更多的企業入駐園區集約發展。
加快項目推進。落實“一企一策”,加快啟動日處理6000噸深部硫化礦採選、小石林尾礦庫等項目建設,日處理3000噸鐵多金屬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年內建成投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爭取年產60萬噸高精鋁板帶項目建設;強化工作措施,開展雲新路、大麗路等石材加工戶搬遷工作,建設石材加工園區;儘快啟動混凝土攪拌站、型煤生產、新型牆體材料等項目建設,壯大建材業;實施制絲廠設備更新改造和加工技術提升,加快馬廠煤礦項目技改,完成年產6000萬支節能燈生產線、16500千伏安電熱爐節能技改項目;督促企業加快鉛鋅選冶項目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30兆瓦黃坪併網光伏電站項目,增強工業發展後勁;支持整裝勘查工作,爭取在找礦上實現新的突破。
(三)抓特色,打基礎,壯大農村經濟。
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力爭實現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增長10%以上。
鞏固和發展傳統產業。加強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全面落實種植業補貼和保險工作,強化農業科技推廣套用和農業機械推廣,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努力提高單產,確保糧食總產增長1%以上。鞏固桑園面積,生產鮮繭不低於2580噸,穩定菸葉種植面積,收購菸葉9.48萬擔以上,確保繭農、菸農收入穩定增長。強化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重點突出生豬標準化生產、生鮮乳原料基地等項目建設,實現畜牧業產值增長10%以上。
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進一步扶持玫瑰花、蔬菜、藥材、泡核桃、馬鈴薯、小雜糧生產,加快“馬廠當歸”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申報工作,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針對當前耕地撂荒嚴重的現象,加強農業招商工作,鼓勵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流轉,支持規模經營,力爭新增加5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2家農業龍頭企業,切實推進玫瑰花產業培植試驗示範及加工基地建設,積極發展精品農業莊園。
扶持壯大農村經濟。認真落實《鶴慶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意見》,採取貼息、補助、獎勵等辦法,扶持縣城周邊菜園、新生邑、秀邑等村配套建設專業市場,支持各鄉鎮依託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出台扶持政策,發揮各類商會、行業協會等組織作用,以新華銀器、秀邑銅器、母屯鐵器、趙屯瓦貓、靈地和龍珠白棉紙等為重點,大力引導、扶持、發展各類小微企業和家庭作坊,進一步鞏固“一村一業、一戶一品”產業格局和發展模式,著力培植一批各具特色的產業鄉鎮、專業村莊,促進農村非公經濟蓬勃發展。
(四)抓轉型,求突破,推進三產跨越。
堅持把第三產業作為重要經濟成長點來培育,力爭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高度重視旅遊規劃工作。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充分藉助麗江旅遊發展優勢,以縣城、新華村、草海濕地、龍潭洞穴、金銀銅特色手工藝及地方民族文化為依託,完成《鶴慶休閒度假旅遊地發展規劃》報批,積極開展新華特色民族文化旅遊小鎮、五龍河生態濕地休閒旅遊景區、大龍潭空港休閒經濟區和鶴陽寺、朝霞寺、菩提寺旅遊資源連片開發等項目前期工作,超前謀劃“麗江—鶴慶—劍川”黃金旅遊環線,力爭在旅遊業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提升旅遊業發展水平。按照發展大旅遊、建設大景區、開拓大市場、形成大產業的要求,打好“中國銀都”和“高原水鄉”兩張品牌,著力抓好新華村違建整治工作,爭取維景國際五星級酒店、佛文化項目投入運營,加快推進銀都水鄉新華村5A級景區創建工作。爭取年內建成鶴陽御龍溫泉度假酒店。以旅遊標準化建設為抓手,深入開展旅遊市場專項整治,加強旅遊從業人員培訓管理,切實提升行業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積極鼓勵發展“一戶一品、前店後坊”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加快民族特色旅遊產品開發。積極引導社會賓館、低星級賓館升級改造,扶持發展“特色客棧”、“鄉村旅館”、“特色餐飲”,讓遊客進得來、留得住、玩得好,逐步實現以觀光旅遊為主向觀光休閒度假康體旅遊多元發展的新跨越。
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啟動寶龍倉儲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建設,完成糧食倉儲物流中心、縣城生豬定點屠宰場搬遷和農資配送中心建設。深入開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完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積極拓展城鄉消費市場。大力發展物流、中介、餐飲、家政等服務業,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五)抓規劃,重統籌,加快城鄉發展。
穩步推進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完善城鄉總體規劃,確保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新老城區建設規劃有效銜接。年內完成《鶴慶縣城總體規劃(2005—2020)》修改和辛屯、金墩、西邑、黃坪4個鄉鎮總體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啟動《鶴慶縣城道路交通專業規劃》、《鶴慶縣城給排水專業規劃》、《鶴慶縣城綠地系統規劃》、《鶴慶縣黃龍潭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等規劃編制,加快《鶴慶縣城中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頒布實施《鶴慶縣實施辦法》,堅決依法查處違反規劃的行為。
切實加強縣城建設管理。進一步加大籌資融資力度,力爭縣城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重點實施東環路改造提升及黃龍路、學府路(二期)建設,打通環城北路,完成后街路面改造,同步開展小教場至黃龍潭等市政道路前期工作,完善縣城交通網路。加快推進黃龍潭公園、西龍潭生態長廊等縣城水源帶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支持鶴陽御龍、金港商業城等在建房地產項目建設,實現武廟商業步行街、黃龍山莊項目開工建設。加快省級園林城市創建,加大美化、綠化、亮化力度,加強老城區古建築保護工作,完善停車場、公廁等服務設施,開展縣城天然氣綜合利用,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加強城管隊伍建設,提升綜合執法水平,縣城管理向“精細化”轉變,深化城區環境綜合整治,改造完善標識標牌,開展部分街道臨時停車服務收費工作,確保市容整潔、道路暢通、秩序井然。積極穩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工作,力爭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完善新農村建設規劃,保持鄉村功能和特色,嚴格規劃管理。繼續抓好產業扶貧、信貸扶貧、社會扶貧工作,認真實施省級重點村、州級重點村等滇西邊境片區扶貧開發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穩定幸福示範區建設。抓實松桂鎮整鄉推進和中心集鎮建設,認真做好黃坪鎮、六合鄉整鄉推進項目申報工作。多渠道籌集整合資金,加快實施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程、鄉村亮化工程、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等項目。強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抓好水電移民搬遷安置和後續工作,加強龍開口水電站江東移民安置點和魯地拉水電站禾豐、禾米、箐北、姜寅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加大產業扶持力度,確保移民民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六)抓財稅,強金融,提供發展保障。
不斷增加財政收入。始終把財源建設作為財政工作的根本來抓,充分利用各種財政政策和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支持重點企業和推進項目建設,壯大工礦、建築等骨幹財源,培植旅遊、物流等後續財源;擴大“營改增”試點範圍,加大稅收征管和稽查力度,嚴格非稅收入徵收管理,力爭全年財政收入實現新突破。增強財政保障能力。積極爭取上級轉移支付和專項資金支持,加大“三農”投入,增加社會事業、民生工程、重大項目等重點支出。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公務費標準,保證機構正常運轉。強化部門預算管理,規範審批行為,完善管理制度,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運行安全、使用規範、發揮效益。進一步最佳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盤活存量國有資產,增強國有資本社會融資能力和市場運作能力。提高金融保障水平。積極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在我縣設立分支機構,支持和規範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完善和執行金融機構存貸同比增長獎勵和懲戒機制,加強政銀企對接,定期召開金融形勢分析暨銀企對接洽談會,不斷擴大金融信貸投放規模,力爭存貸比達60%以上,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七)抓民生,促改善,建設幸福鶴慶。
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集中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縣和人才強縣戰略,不斷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積極推進鄉鎮中心幼稚園建設及閒置校舍改造工程,大力發展學前教育。認真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完善貧困學生救助體系建設,繼續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加強對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學生安全等工作的監管。紮實推進校安工程和學校標準化建設,啟動鶴慶一中國中部搬遷計畫。加快高中教育發展步伐,積極支持一中、三中申報省一級二等高中示範學校,高考一、二本上線率繼續保持全州前茅。不斷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最佳化專業設定,注重實用人才培養。不斷健全教育教學獎勵激勵機制,強化師德師風建設,著力打造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大力發展衛生事業。穩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等五項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注重專業人才的引進、培養,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和人員流動機制。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和村級醫務人員管理,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健全醫患糾紛調處機制,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完成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積極開展雲南省食品安全縣創建工作。繼續實施貧困地區營養干預計畫,控制地方病發病率。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降低人民民眾醫療負擔。切實抓好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加快發展文體事業。啟動全民健身中心項目建設,加快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深化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文物保護工作,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培養更多的民間文化能人、文化傳承人和民眾文化團隊帶頭人,創作一批極富地域特色的現實題材和主旋律作品,打造一批文化藝術精品。發行鶴慶縣誌。繼續實施好“村村通”、“戶戶通”廣播電視工程。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提高統籌層次和保障水平,進一步擴大城鎮職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面,不斷鞏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積極探索建立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切實加強救災救濟工作,紮實開展城鄉低保、五保供養、城鄉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工作。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力爭年內新增城鎮就業1400人以上。積極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轉向非農產業,力爭新增轉移就業3700人以上,不斷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按期完成上級下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穩妥推進保障性住房先租後售工作。認真落實工資支付監控和工資保證金制度,紮實開展勞動監察和仲裁工作,依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八)抓生態,強措施,實現持續發展。
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促進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出台《鶴慶縣非法占地和違法建設管理辦法》,嚴格規範審批建設用地和宅基地,深入開展土地清查工作,依法查處和堅決糾正違法占地行為,切實保護土地資源。認真實施“森林鶴慶”建設,紮實開展天保森林管護、低效林改造、石漠化綜合治理、城鄉綠化、森林防火、林政管理等工作,積極爭取第二輪退耕還林工程項目,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編制《鶴慶縣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劃定禁止開發、限制開發區域,落實最嚴格的措施,加強對泉眼、暗河、龍潭、河流、濕地等水源地的管護工作,以實現永續利用。加強草海濕地管理機構建設,制定出台保護管理辦法,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恢復草海濕地原貌。有計畫實施重金屬綜合治理工程,加強危險化學品污染綜合防治工作。完善縣城垃圾處理場各項設施,保證縣城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轉,力爭開工建設新華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衛生管理機制和保潔制度,擴大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覆蓋面,進一步提高環境質量,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九)抓管理,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強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推動誠信體系建設,以政務誠信帶動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落實幹部直接聯繫民眾制度,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不斷夯實基層政權基礎。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對接機制,完善民眾利益訴求表達、矛盾糾紛調處和權益保障機制,解決好信訪熱難點問題。深入開展平安鶴慶創建,切實加強法治鶴慶建設,紮實推進第三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和第五輪“無毒縣”鞏固工作,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務和管理,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鶴慶入口網站建設,重視網路輿情監測研判和引導處置,創新提升新聞宣傳,擴大鶴慶影響力。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和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紮實做好防汛抗旱和防災減災工作。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突出抓好打非治違工作,深入開展重點領域和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健全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建設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維護社會公共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複雜的經濟形勢、繁重的發展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工作作風,增強執行能力,提高行政效能,傾力建設對人民負責、讓人民滿意的政府。
(一)堅持深化改革,提升政府創新力。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不斷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將改革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和環節,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解決發展難題,創新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方法,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推進鶴慶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二)堅持轉變作風,增強政府執行力。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省州縣實施辦法,認真貫徹《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積極改進文風會風,堅持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規範公務接待工作。整頓機關作風,強化行政問責,著力整治“庸懶散慢玩浮”等突出問題,以良好的作風凝聚人心、取信於民。把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嚴格實行任務量化、限時辦結、督查督辦制度,力求項目推進有力、工作富有成效。
(三)堅持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公信力。堅持把依法行政貫穿於政府決策、執行、監督的全過程,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虛心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讓人民更有效監督政府。堅持重大事項報告、通報制度,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與聽證、決策評估等制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促進規範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四)堅持清正廉潔,強化政府約束力。繼續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紀行為。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規範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公共資源交易行為,加強執法監察、效能監察、審計監督,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讓政府工作始終緊貼時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