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政府工作報告
日期:2013年1月15日在江門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主講人:龐國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3江門市政府工作報告
- 日期:2013年1月15日
全文內容,2012年回顧,2013年安排,用語說明,
全文內容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
並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2年回顧
2012年江門市主要經濟指標預計完成情況表
指標 絕對值 增速(%)
生產總值 1910億元 8.1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5億元 13.3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850億元 14.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807億元 10
外貿進出口總額 188億美元 6.1
2012年是我市真抓實幹迎挑戰、搶抓機遇促發展的一年。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大力推進“種樹、搭橋修路、抓大項目”三件大事,把“三促一幫”[1]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抓手,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工作連續第二年在全省考評中獲評優秀,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市首次復檢,基本實現了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預期目標任務。
一、紮實推進“三促一幫”,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
全市各級財政投入2.74億元,爭取上級資金3.38億元,大力推進“三促一幫”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各級領導班子積極帶頭招項目、抓落實,大力開展“暖企”活動,通過深入基層調研、現場辦公會、督辦會等形式切實協調解決制約基層和企業發展的問題。各級人大、政協緊緊圍繞市的中心工作積極開展視察調研、檢查督辦工作。通過積極應對、主動作為,我市經濟運行呈現“前低後高”走勢,據初步統計,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910億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實現“穩中有進”,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幅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先進制造業發展實現新突破。形成了核心工業園、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三輪驅動”的格局。“雙轉移”[2]工作被省評為優秀,台山清潔能源(核電)裝備產業園納入省產業轉移園區。江沙示範園棠下片區和雅瑤片區完成統一規劃。江門國家高新區以“三資融合”[3]模式啟動總部科技園、科技創新創業園建設。以LED新光源、船舶工業、高端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產業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LED產業、船舶工業總產值分別增長18.2%和18%,省市共建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掛牌,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聯盟落戶我市。與省海洋漁業局達成共建海洋經濟強市協定,成功爭取“海域使用直通車”試點,海洋產業總產值達452億元,增長28%。大力推進“四個100”工程[4],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成功創建1個國家級和2個省級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著力推進188個工業技改項目實施,技改投資完成55億元,增長38%。成功舉辦第六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暨首屆“五邑杯”創新工業設計大賽、市工業設計與企業對接活動周,促進“江門製造”向“江門創造”轉型。扶持企業力度加大,累計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2.7億元。發放扶持就業補貼3806.64萬元,258家企業、3.28萬勞動者受益。2.6萬家企業、25.51萬人享受流動人員調配費減免優惠。建成政企通信息服務平台和中小企業服務機構聯盟,接受服務企業達2000多家。全市累計扶持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超2000戶。
服務業發展加快。全市本外幣存貸比為51.85%,創近8年新高,獲得各銀行機構授信860億元。金融體系不斷完善,新引進滙豐、恒生、光大、招商銀行落戶我市。企業上市工作步伐加快,科恆實業成功上市,2家企業首發申請成功過會。江海區獲全省金融穩定獎。旅遊業持續較快發展,與澳門簽訂了旅遊合作備忘錄,成功舉辦第七屆廣東(江門)國際溫泉旅遊節、江門台山文化旅遊博覽會,全市旅遊總收入185億元,同比增長20%;接待遊客2987萬人次,同比增長12%。物流業增加值增長10.5%。電子商務加快發展,500多家企業入選廣貨網上行市場主體。成功舉辦江門(成都)名優商品展銷會暨旅遊產品推介會和第四屆珠中江進出口商品展銷會。
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加大,全市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例1.25%。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7家、省民營科技企業56家、省創新型企業1家。成為廣東省部院產學研結合示範市。成立科技創業風險投資基金。發放了首屆標準化戰略資金。國家機械裝備檢測重點實驗室加快建設,國家機車檢驗中心取得華南地區唯一的3C產品認證[5]資質,省級質量監督電聲產品、水暖衛浴產品檢驗站分別投入使用和完成建設。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64%。
二、緊抓重大項目建設和引進,經濟發展後勁增強
招商引資和增資擴產成效顯著。成功舉辦2012年江門市招商推介會,向社會推出招商項目126個、金額超1000億元,現場簽約項目39個、契約投資金額780億元。承辦省“區洽會”暨鄉賢反哺工作會議取得顯著成果,申報合作項目157個,總金額407.99億元,均居全省之首。成功引進大連工具機、西門子、鴻特精密等大型項目。李錦記、大長江、富華重工、維達紙業、亞太紙業、卡夫食品、金羚電器、西鐵城LED、天地壹號等相繼增資擴產,全市增資擴產項目329宗,實際到位資金131.7億元。
產業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341.32億元,投資完成率120.6%,為近年來完成率最高的一年。海信首期平板電視機項目正式投產,廣東南車、台山核電、康師傅、普利司通、星輝造紙、崖門環保電鍍基地等產業重大項目建設紮實推進。中國江門國際綠色光源博覽交易中心建設啟動。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全市交通建設完成投資45億元,江順大橋完成投資5.35億元,廣珠鐵路全線貫通,佛開高速擴建主線工程、東華大橋、里村大道及迎賓路里村段、新會啟超大道二期、台山石花北路、鶴山大鵬路、恩平聖貴線和大合線完工通行,江門大道北線、建設路——迎賓路立交、勝利南路、開平環城公路、廣中江高速、江羅高速建設紮實推進。高新區公共碼頭項目建設啟動。325國道鶴山收費站和潮連大橋收費站取消收費。與珠三角其他城市實現年票互認。
城市建設快速推進。濱江新區開發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創新採用DBO[6]模式引進保利集團參與江門體育中心建設,廣東銀葵綜合醫院項目完成供地手續。江門義烏小商品城、恩平鰲峰世紀商業廣場建成營業,江門國翔時代廣場、江海西江新城、新會美吉特廣場、台山中環廣場、開平東匯城、鶴山廣場、恩平錦江國際新城等商貿中心加快建設。“三舊”[7]改造累計投入50.49億元,完成改造總面積1689畝。甘化廠片區改造啟動,江會路片區開發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三、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城鄉統籌發展紮實推進
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全市新增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4家、市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63家。成功申報省農業科技園區。全市“三品一標”[8]農產品總數位居全省第三,建立新會陳皮產業園。成功舉辦第三屆江門市農業博覽會和第二屆中國(江門)錦鯉博覽會。成為計畫總投資2億美元的國內首個世界銀行貸款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實施的主要地區。落實政策性水稻種植保險面積41萬畝。建立水稻高產示範點77個,全市糧食總產量增產5%,糧食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
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全市各級財政“三農”投入57.9億元,比上年增長20.35%。投入民生水利建設7.2億元,“農田水利萬宗工程”[9]和“雙千”工程[10]建設紮實推進。有效開展正面襲擊我市特大颱風“韋森特”的防禦和救災復產工作,防颱風取得“零傷亡”成績。江新聯圍乾堤加固工程被評為中國優質水利工程獎“大禹獎”。完成農村公路建設200公里。60%的村莊開展村莊整治工作。城鄉電力基礎設施完成投資19.4億元。建成7個宜居城鎮、14個宜居村莊和2個名鎮、44個市縣兩級名村,台山市斗山鎮成為全省首批名鎮示範點。
農村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建成農村社區服務中心92個。基層農村集體“三資”[11]管理機構進一步完善,70個鎮(街)落實農村集體財務創新管理模式。實施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辦法。“雙到”扶貧[12]取得顯著成績,對省下達任務的105條貧困村累計投入幫扶資金4.04億元,有勞動能力貧困戶脫貧率達100%。
四、加強生態保護,宜居環境不斷改善
開展“森林圍城、樹林進城”綠色行動取得明顯成效,參與活動人次達60多萬,全市共投入綠化建設資金1.78億元,種植樹木(苗)817萬棵。完成天沙河兩岸9.6公里綠化美化景觀建設,蓬江篁莊、怡福、雙龍、龍灣公園及新會圭峰山綠護屏、台山通濟公園、開平人民公園、恩平鰲峰山公園完成升級改造,鶴山沙坪河南岸綜合整治工程完工,元寶山體育公園一期工程和豐樂山公園加快建設。完成市區35個平交節點、主要道路中間綠化帶、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綠化升級。新建城市綠道57公里、城市綠道驛站8個。完成生態景觀林帶建設里程104公里,造林面積1.54萬畝。建設“林業生態文明村”140個。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5%,綠地率40.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8平方米。環境保護力度加大,順利通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復檢。潭江流域保護工作紮實推進,飲用水源水質保持良好。全市新增污水截污管網30公里,在建污水處理廠3座,預計新增處理能力8萬噸/日,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2%以上。新建生活垃圾轉運站24座,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以上。建成PM2.5監測網路並向社會發布監測結果。全國首個大氣複合污染超級監測站落戶我市。市區全年環境空氣品質符合國家二級標準,空氣品質日報優良率99.5%。節能減排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工作水平提升,成為全省4個低碳試點城市之一和首個商貿酒店節能試點城市,銀洲湖紙業基地被列入國家工業循環經濟重大示範工程。全市完成66個減排項目。11家企業被認定為省清潔生產企業。安裝LED路燈4650盞。超額完成省下達淘汰落後產能任務。節約集約用地力度加大,全市盤活存量土地2.02萬畝。
五、加快文化名市建設,僑鄉品牌進一步打響
成功舉辦第三屆世界江門青年大會。入選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的項目分別達5個和2個。新會林緝光藝術博物館、開平市譚逢敬藝術院、恩平市文化藝術中心等文化場館投入使用。成功舉辦全國冊頁書法作品(開平)展、中國台山玉雕刻創作大賽、“南粵幸福活動周”和珠中江民歌大賽、江門市民大講壇、僑鄉閱讀文化節等文化活動。新增3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甘化廠工業遺產調查和保護工作啟動。大力推進文化下鄉、進社區活動,新建(改造)農村(社區)文化室438間、農家書屋190家,送戲下鄉960場,農村電影放映1.33萬場,成為全國百姓健康舞文化惠民示範城市。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13]、“漁船通”[14]。成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城市,市縣國有電影公司轉企改制成功。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第二屆江門僑鄉動漫節成功舉辦,《我是繽果》開創我市卡通片在央視播出的先河。
六、加大民生改善力度,民眾得到更多實惠
全市各級財政民生投入84.9億元,增長18.49%,省、市十件民生實事按進度完成,“創文”長效機制逐步健全。
保就業增收入成效顯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13.5%和13.3%,高於全市生產總值增幅。實施“校園對接,雙招互助”[15]工程取得實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77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4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67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35%。全市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4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2.2萬人。積極搭建政校企三位一體的人力資源對接服務平台。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1.27萬人。
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比上年增長9.29%、9.1%、3.27%、7%、3.63%。及時提高社保待遇,全市18.8萬人參加養老金調整,人均增加143元。大力推進社會保障“一卡通”,發放社會保障卡160萬張。城鄉醫保待遇水平進一步提高。建立了城鄉一體化的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制度和參保人數全覆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被評為全國先進。全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試點工作紮實推進,試點範圍不斷擴大。超額完成省下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和華僑農場危房改造任務。城鄉低保標準進一步提高,年人均收入低於2500元的城鄉居民全部納入低保救助範圍,實現“五保”[16]供養標準不低於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60%。在全省率先實施殘疾兒童學前三年免費教育。擴大高齡老人政府津貼發放範圍,建成蓬江區居家養老服務示範中心。湧現出“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五邑慈善會、昌興關愛基金等一批慈善機構,慈善公益萬人行、“扶貧濟困日”等大型慈善公益活動共籌集善款超2億元。
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市民民眾最關心最迫切解決的熱點民生工作加快推進,完成10個市區農貿市場改造升級,新增市區公車250標台,全市新建平價商店85家,新建和改建農村戶廁1.1萬個。教育現代化建設紮實推進,蓬江區成功創建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學前教育加快發展,全市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3.23%。義務教育階段規範化學校建設達標率96%。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讀書問題妥善解決。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試點工作紮實推進。成功創建1所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1所省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全市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6.15%。成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複審,代表國家通過世衛組織消除新生兒破傷風現場認證,新增2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創建省衛生鎮4個、省衛生村34個、市衛生村51個。體育事業再創佳績,在倫敦殘奧會上我市體育健兒勇奪二金一銀一銅。國防動員體系不斷完善,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五連冠。人口計生工作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社會保障資金審計工作獲得全國優秀。此外,對台、民族、宗教、人防、打私、統計、婦女兒童、檔案、方誌、氣象、紅十字會等工作進一步加強。
社會管理創新取得新進展。全市新增社會組織230個,為歷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其中新評估4A級社會組織[17]2個。社工、義工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在全省率先創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孵化培育基地,登記成立了江門市社會工作協會和10家民辦社工機構。在全國首創勞資糾紛義務調解員制度。鶴山“大調解”格局成為省第一批社會創新觀察試點項目。“平安江門”建設加快,新安裝治安視頻監控攝像頭2331個、治安視頻卡口106個,市公安智慧型交通控制中心項目完成建設。應急處置能力得到提高。“三打兩建”[18]工作取得實效,全市共查處“三打”案件14556宗,查處“保護傘”185人,抓獲犯罪嫌疑人10208人,“兩建”試點工作紮實推進。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整治。安全生產隱患治理成效顯著,各項安全生產事故指標同比全面下降,沒有發生重大惡性事故,消防領域實現“零傷亡”受到省通報表揚。
七、持續加強政府建設,服務效能明顯提升
堅持改革創新,政府執行力、協同力、公信力和創新力進一步提升,政府職能加快轉變。
科學決策水平穩步提高。堅持依法行政,完善法治政府建設配套制度,榮獲全省首批法治先進城市稱號。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市政協的監督,人大議案和建議、政協提案辦理滿意率分別達97.5%、100%,被省政府評為2008-2012年建議提案辦理先進單位。堅持人大代表約見市長、局長和民生熱線制度,建立重大行政決策專家諮詢論證制度。
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富縣強鎮、簡政強鎮事權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深入開展。縣級大部門體制改革全面鋪開,蓬江區、江海區改革試點工作完成。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385項行政審批事項列入第一批市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事項。在全省率先開通網上辦事大廳,提供560項服務事項、1122條行政審批流程全程線上申辦服務。在全省率先開通“網上申請、雙向快遞”企業登記註冊系統。17個街道建成“一站式”政務服務中心。建成全省首個行政服務標準化研究推廣基地。首次開展全市公務員標兵評選工作。嚴格落實倒逼機制,推行“兩重”[19]責任制,實施市長辦公會督辦通報制度,強化飛行、暗訪督查,政府執行力得到提升。加大行政投訴調處力度。落實信訪維穩領導“一崗雙責”和包案責任制,有效解決一批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廉潔城市建設啟動。從廉潔高效政府、廉潔公正司法、廉潔黨員幹部隊伍、廉潔城市文化、廉潔誠信社會五個方面大力推進廉潔城市建設,效能監察、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一步加強。“三公”經費[20]得到嚴格控制,實現了“五個零增長”。建立市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政府集中採購制度不斷完善。加快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的審核和公布。做好廣東省縣級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將政府績效管理納入電子監察工作取得進展。
各位代表,上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市人大、市政協與各民主黨派的監督支持,離不開全市人民、外來投資者和建設者以及駐江門軍警部隊的共同努力,離不開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以及國際友人的關心幫助。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參與、支持和關心江門發展建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經濟結構不合理,實體經濟不夠強,抗風險能力弱;城鎮化水平不高,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步伐仍不夠快;政府服務和辦事效率離市民、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期望還有一定差距。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2013年安排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生產總值增長8%;
人均生產總值增長7%;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
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4%;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1%;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
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的重要一年。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胡春華書記在江門調研重要講話和市委十二屆三次全會精神,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求真務實、開拓進取,著力做大做強實體經濟,著力提高城鎮化水平,著力最佳化生態環境,著力創新社會管理,著力改善民生,著力加強政府建設,努力開創幸福僑鄉建設新局面。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人均生產總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1%;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
為實現上述目標,要切實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經濟基礎,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把經濟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推動經濟“穩中求進”。
強化重點項目建設。擴大投資規模,最佳化投資結構,今年初步安排市重點項目190項,年度計畫投資405.2億元。下大力氣抓好廣東南車、台山核電、海信二期、康師傅、普利司通、星輝造紙、富華重工等重大產業項目,江順大橋、江門大道北線、廣中江高速、江羅高速、新台高速南延線、新中一級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江門大道南線、中開高速、廣佛江珠城軌前期工作,力促深茂鐵路年內動工,配合做好與港珠澳大橋的規劃銜接工作。加快推進高新區公共碼頭建設。積極落實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相關政策,鼓勵多種投資主體參與基礎設施、市政公用等領域投資。
強化核心園區建設。堅持“建大平台,招優質項目”思路,大力最佳化園區資源配置,推動江門國家高新區體制機制創新和“一區多園”規劃建設,抓好江門產業轉移工業園擴園工作,加快推進江沙示範園區、軌道交通產業園、銀洲湖紙業基地、台山工業新城、鶴山工業城等核心園區建設。進一步推進綠色光源、軌道交通裝備、汽車零部件等省市共建產業基地建設,加快中國江門國際綠色光源博覽交易中心建設。抓好高端新型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光源、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大力培育主導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強化民營經濟發展幫扶。實施民營企業“雙百”騰飛計畫,重點扶持100家“騰飛企業”和100家“展翅企業”。構建中小微企業綜合服務體系,加快中小企業視窗服務平台建設,推動各省級專業鎮建設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嚴格落實企業稅費減免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支持工程(項目)採購本地企業產品,提高面向中小企業政府採購比例。鼓勵發展總部經濟,引導和支持非法人分支機構或三級分支機構轉升為法人子公司或二級分支機構。
強化創新驅動。改善創新環境,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實施機電、紡織、食品、電子信息、造紙、建材等六大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行動,進一步推進“四個100”工程,推動10個產業集群轉型升級[21]。扶持江門國家高新區以“三資融合”模式建設總部科技園和科技孵化器。大力支持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發中心以及專業鎮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組織實施100項市級以上重點科技計畫項目,新培育扶持35家高新技術企業,開展產學研項目80項以上,推廣科技成果500項以上,創建10家市級以上企業工程研究開發中心。大力推進“質量強市”和“品牌興市”戰略,鼓勵企業爭創名牌和參與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
二、大力培育新經濟成長點
開啟海洋經濟發展新引擎。加快修編《江門市海洋功能區劃》和編制《江門市海岸保護與利用規劃》。推進大廣海灣區[22]規劃建設,加強土地資源和海洋資源的保護和調控,做好交通、園區、產業、城鎮等規劃,爭取把大廣海灣區列入省級新區開發規劃。加大省市共建海洋經濟強市力度,提高海域和海島管理水平,抓好“海域使用直通車”試點工作,推進集中集約用海、科學圍填海和無居民海島保護開發,廣海灣爭取年內處置香港惰性拆建物料1000萬噸、圍填海80公頃。推動崖門3萬噸級航道、鎮海灣3000噸級航道整治工作。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推進臨港裝備製造業、港口物流、濱海旅遊等產業發展。加快崖門國家一級漁港、廣海國家二類漁港建設,抓好橫山漁港申報國家一級漁港和沙堤漁港申報國家中心漁港工作。
加快以旅遊、金融、物流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圍繞打造生態文化、濱海度假、休閒僑都三大旅遊產業集聚區,大力統籌整合全市旅遊資源,提升與港澳、珠三角、外省及國際旅遊合作水平,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增強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能力,拓寬政銀企合作平台,推進台山、開平、鶴山3家農信社改革,強化中小企業融資扶持,支持促進企業上市,發展創業投資和風險投資。支持會計、律師等專業服務行業有序發展。進一步加快銀洲湖、鶴山國際物流港、南新區等現代物流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積極培育一批電子商務示範企業。通過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穩定物價水平等方式,增強居民消費預期,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多渠道擴大消費需求。重點培育幸福導向型產業體系[23],推廣信貸、租賃等新型消費模式。繼續鼓勵和引導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舉辦消費促進月活動,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工程[24]和家電節能惠民工程,活躍消費市場。合理引導住房消費,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三、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強化招商引資和增資擴產工作。重點瞄準世界500強、央企、大型民企、上市公司和經濟中心城市,大力開展富有針對性、成效性的招商活動。加強2012年江門市招商推介會等招商活動的項目落實和信息跟蹤,加快重大優質項目落戶投產和建設進度。招商引資鼓勵發展稅收型產業和項目,開展以投資強度、畝產稅收為主的項目準入考核和批後監管。搭建好鄉賢回歸服務平台,紮實推進“反哺工程”和“引智引制”。繼續大力推動優質企業增資擴產,最佳化政府服務,促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和市場開拓。鼓勵外貿企業培育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品牌,推動出口產品創意設計。實施進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強機車、家居用品、電子家電、水暖衛浴、箱包皮具等優勢產品的市場推銷。擴大國內緊缺資源、先進技術設備及與人民民眾密切相關的生活用品進口。加強“大通關”建設,推進外經貿、海關、檢驗檢疫和企業“四方聯網”。支持專業市場和電子商務企業促銷江門產品,舉辦機車工業博覽會等展會,提高江貨的市場覆蓋面和占有率。
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著力推進城鎮化。最佳化城市功能定位,促進中心城區擴容提質,統籌加快城關鎮、中心鎮、特大鎮發展,不斷提高城市人口和產業集聚能力。大力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整合做大投融資平台。統籌推進濱江新區建設和舊城區改造,加快江門體育中心建設,抓好廣東銀葵綜合醫院和濱江新區中國小建設,推進甘化廠片區、江會路片區、石灣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三舊”改造工作。進一步完善商業布局規劃,加快推進江門國翔時代廣場、益丞國際廣場、金匯國際金融大廈、江海西江新城、新會美吉特廣場、台山中環廣場、開平東匯城、鶴山廣場、恩平錦江國際新城等大型城市綜合體或商貿中心建設。加快江門、新會城軌站周邊地區的公交導向型土地綜合開發。
著力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地區延伸和覆蓋。抓好“農田水利萬宗工程”和“雙千”工程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設,組織實施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整治工程、海堤達標加固工程等項目建設。以農村“五改”[25]和“三清”[26]工程為重點,抓好全市村莊整治工作,確保今年開展整治的村莊達710條、占全市行政村總數的68%。年內建成3個宜居城鎮、14個宜居村莊、1個名鎮、20個名村和一批園林鎮、園林村。推進幸福安居示範村建設。
著力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今年全市各級財政預算用於“三農”支出62.2億元,比上年增長21%。繼續抓好種糧直補、綜合直補、農機購置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等財政補貼政策,全面鋪開政策性水稻種植保險工作。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大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工資性、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做好省“雙到”扶貧驗收和新一輪啟動工作。
著力加快現代農業發展。今年新發展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家以上,發展或改造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65家以上。加大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基地建設力度,推進開平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粵台(江門)農業合作試驗區和台山都斛萬畝水稻高產示範田建設。加強農業綜合開發,紮實推進新一輪現代標準農田建設。繼續深化與農業部直屬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健全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推廣體系。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水產品加工業。支持農產品物流和加工體系建設,開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企對接等多種形式產銷對接。發展“農超對接”農民專業合作社15家,完善規範“農資放心店”30家,完善和新建農副產品連鎖經營配送網點50個。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加大“三品一標”開發力度。
五、營造美麗舒適的城鄉環境
抓好植綠建園。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動力,進一步深化綠色行動,加強綠道建設,美化綠化天沙河景觀帶,抓好蓬江豐樂山公園、雞爪山公園、元寶山體育公園、東湖公園桂花園和毛杜鵑園、良化西公園、江海白水帶市花園和桃花園、江門國家高新區南湖項目以及新會石澗郊野公園、荔枝山公園、南湖公園、台山石花山公園、恩平錦江濕地公園等一批社區公園、城市公園、郊野公園、森林公園、體育公園建設或改造。抓好市區白石大道、雙龍大道、江海路和龍灣路等道路的綠化升級改造,把城市主要道路建成綠美結合的林蔭大道,市區林蔭路推廣率85%以上。抓好市區立體綠化建設。年內建設生態景觀林帶133.8公里、碳匯工程林4.56萬畝。力爭今年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7平方米以上。
狠抓環境保護。進一步加大對自然山體和濕地綠地的保護力度。嚴格環保準入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區綜合整治,落實潭江流域水環境保護工作,在潭江流域建成2-3個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年內完成杜阮污水處理廠首期、棠下污水處理廠、高新區綜合污水處理廠建設,全市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4%以上。推進廣場環路、潮連嘉和污水管網及豐樂污水截污乾管、江海污水處理截污管網二期工程、禮樂片區截污工程等五大污水管網工程加快建設。加大生活垃圾特別是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運力度,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推進旗桿石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二期工程建設,全市所有建制鎮建成1座生活垃圾中轉站,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控制PM2.5和臭氧等二次污染物形成為重點,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畫,大力推行機動車環保標誌管理,加大黃標車[27]管理力度,加快實施中心城區黃標車限行。進一步加大重金屬污染防治力度。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力促資源節約。嚴格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節能監察。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推行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落後產能。大力推進省低碳城市試點建設和新會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推廣綠色建築。加快“節水型城市”建設步伐。積極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加大力度盤活存量土地和處置閒置土地,嚴格執行工業項目用地準入條件。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六、提升僑鄉文化軟實力
提升公民文明道德素養。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大力弘揚“厚於德、誠於信、敏於行”的新時期廣東精神和“進取、勤勞、開放、包容”的華僑精神,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尚。加強信用城市建設,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
豐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廣泛開展民眾性文體活動,開展文化下鄉進社區活動300場,新建或改造農村(社區)文化室308個,農村電影放映12540場,確保每月為農民和農民工放映一場電影,實現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覆蓋每個行政村。加強文化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完成華博館室外場景布置工作,啟動江門大劇院、新圖書館、新文化館、城市文化雕塑等標誌性文化工程建設或前期工作。實現農村廣播電視“戶戶通”。
加強僑鄉文化保護傳承。辦好第五屆中國(江門)僑鄉華人嘉年華活動,進一步打響僑鄉品牌。加大開平碉樓與村落等文化遺產、長堤歷史文化街區等全市歷史風貌街區和甘化廠工業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力度,深入挖掘和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創新傳承曲藝、武術、古典家具及陳皮、葵藝、台山玉、龍舟、龍獅等民間特色文化。啟動華博館“網上博物館”建設。做好“廣東僑批”[28]申遺工作。
增強文化產業發展實力。鼓勵和支持動漫等文化產品的創意設計和製作,大力發展廣告、現代傳媒、印刷發行、舞台美術等產業。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加強文化市場綜合執法,規範文化市場秩序。辦好第三屆江門僑鄉動漫節。
七、加強社會建設
培育發展社會組織。抓好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重點推進工商經濟類、公益慈善類、社會服務類、民眾生活類社會組織發展。制定政府職能轉移目錄與政府購買服務目錄,推動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資質評判標準化。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樞紐型社會組織的作用。壯大社工服務隊伍,進一步發展義工事業。
加強社會管理創新。加大“智慧江門”建設力度,提高城市管理和社會管理智慧型化、科學化水平。全面推進縣、鎮、村三級“社會綜合服務網路”建設,紮實推進社區基礎設施“六個一”工程[29]建設,實現100%社區(村)建立公共服務站,推動家庭服務中心建設。健全基層民眾自治機制。加快推進戶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推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一證通”制度落實。加強綜治信訪維穩網路建設,落實領導“一崗雙責”和包案責任制,發揮鎮(街)綜治信訪維穩中心作用。推廣鶴山“大調解”經驗,提高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能力。
深入推進“三打兩建”。進一步鞏固“三打”成果,以打促建,邊打邊建,在抓好蓬江區、新會區、開平市等“兩建”試點地區,以及信貸、納稅、建築業和食品、農資、網咖等“兩建”試點行業的基礎上,全面鋪開“兩建”工作,最佳化社會信用環境和健全市場監管機制。
抓好平安江門建設。健全動態治安防控體系,開展社會治安重點地區集中整治,鞏固平安和諧社區和民主法治村(居)創建成果。深入推進社區警務建設,加強公安派出所消防管理,大力推廣網上警務室等新型警務模式。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安全生產“一崗雙責”、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發生。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體系,建立公共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完善區域、部門聯動協調機制,提高有效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以及公共衛生、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安全、環境安全事件能力和民眾自救互救能力。
此外,繼續加強外事、僑務、港澳工作,進一步推進華僑華人新生代工作。要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加快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籌建工作。加強國防教育,完善國防動員體系,落實雙擁和優撫安置工作。繼續做好民族、宗教、對台、人防、打私、統計、審計、檔案、方誌、氣象、紅十字會等工作。
八、進一步改善民生
今年各級財政預算民生投入90.9億元,比上年增長19.19%。進一步健全“創文”長效機制,鞏固“創文”成果,最大限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讓人民民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培訓農村勞動力1.5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2萬人。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以及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廣泛開展“校園對接,雙招互助”工作。發揮引進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台作用,最佳化人才發展環境。加快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建設,新增高技能人才1.2萬人。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
統籌城鄉社會保障。抓好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深入推進穩價惠民“三項建設”[30]。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制,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全市新開工保障性住房3021套,建成保障性住房4258套。完成華僑農場危房改造725戶。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全市城鄉低保月人均補差分別提高到242元和109元以上,確保“五保”供養標準達到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推動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創建農村機構養老示範點,全市新增養老床位2000張。全面落實80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貼發放工作。加快發展慈善、社會福利和殘疾人事業,辦好“扶貧濟困日”活動。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鞏固“創強”成果,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步伐,新增1個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推動學前教育擴容普及和幼稚園“規範促優”。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中國小規範化學校建設。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辦好五邑大學,加快發展適應新形勢要求的現代職業教育,推進江門職業技術學院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發揮高校和職業教育對江門產業發展的人才和智力支撐作用。紮實推進“強師工程”。抓好特殊學校建設。規範和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完善全民終身教育體系。大力保障校園、校車安全。
提高民眾健康水平。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全市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紮實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非公辦醫療機構,加強對民辦醫療機構的監管。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努力創建國家級、省級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進衛生城市、衛生鎮、衛生村創建。開展“平價醫院、平價診室、平價藥包”建設。全市新改建農村戶廁1萬戶。年內各類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信用檔案建檔數達7232家。加快全國“陽光家園”示範區[31]建設。積極做好第十五屆省運會申辦工作。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進一步大力舉辦“百姓健康舞”、“全民健步”、“社區居民籃球賽”、“綠道體育”等健身活動。力爭社區健身設施覆蓋率達到90%。實施優生健康惠民工程,確保完成省下達的人口計生任務。
保障民眾便利出行。加大公共運輸投入,加強公交專用道和智慧型交通系統建設。更換和新增市區公車150標台,加快市區公交站場(樞紐站)的規劃建設。抓好市區主幹道、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建設改造以及重要地段、重點路口的改造升級,加快推進建設路——迎賓路立交、金甌路、江睦路、勝利南路、連海北路、台山台南大道和稔廣線台山段、開平環城公路、恩平環城快速路等城市路橋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創新交通管理模式,著力緩解交通擁堵問題,抓好公共停車場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加強渡口渡船管理。全市完成農村公路建設150公里。
九、抓好政府建設
做好政府工作,關鍵要做到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必須持續改進政府管理,最佳化政府服務,繼續大力提升執行力、協同力、公信力和創新力,推進政府服務更便利、更優質、更高效、更貼心。
推動改革創新。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不迴避問題,不迴避困難,改進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採取現場辦公會、督辦會、協調會等方式,迅速解決工作中的關鍵性問題。堅持推進重大項目、重大活動、民生實事以及重大決策的倒逼機制,以時限、目標促使幹部提高工作標準,激發乾部幹事創業幹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推進大部門體制改革、簡政強鎮事權改革、城市基層管理扁平化改革,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借鑑先進地區經驗,加快推進政務服務向農村、社區延伸。加強農村“三資”管理,大力推進“兩公開一監督”[32]。推進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改革。
推動法治建設。繼續深化依法治市各項工作,推進依法行政。認真落實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決定,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支持政協委員發揮參政議政作用,提高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質量。堅持用法規和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完善各項制度,最大限度減少體制和制度漏洞,提高行政運作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強化績效考核、行政問責,探索推進將政府績效管理納入電子監察。
推動作風轉變。嚴格執行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八項規定。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加大涉企涉民部門利民便民措施的出台落實和宣傳引導力度。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各級審批事項壓減率達35%左右。建立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管理和公示聽證制度。加強電子政務建設,進一步完善網上辦事大廳建設,深入推進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拓展網上受理、並聯審批和一站式服務。加快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試點,逐步推廣網上登記註冊、年檢。完善“12345”政府服務熱線辦理機制,健全行政複議、投訴申訴、網路問政等利民便民制度,暢通民意表達渠道,擴大公眾對政府工作的有序參與,實現行政投訴具責受理。推進重大行政決策專家諮詢論證工作,充分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意見,建立完善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推進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推動廉政建設。大力推進廉潔城市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公務購車和用車經費、會議經費、公務接待費用、機關出國(境)費用、辦公經費預算五個“零增長”。深化政務公開,加強對政府性資金和投資項目的審計監督。繼續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嚴懲腐敗分子,以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做好新一年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為建設幸福僑鄉而努力奮鬥!
用語說明
1、“三促一幫”:即促進擴大內需、促進進出口、促進轉型升級和幫扶中小微企業發展。
2、“雙轉移”:省提出的“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兩大戰略的統稱。
3、“三資融合”:即土地資本、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融合。
4、“四個100”工程:即扶持100家企業轉型升級,扶持100家企業套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扶持100家企業實施工業設計成果產業化項目,推動重點工業園區100家企業服務外包。
5、3C認證(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即“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旨在保護消費者人身安全和國家安全、加強產品質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規實施的一種產品合格評定製度。
6、DBO(DesignBuildOperate):即將項目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由總承包商負責項目運營和維修保養,滿足在工程使用期間公共部門的運營要求。
7、“三舊”:即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
8、“三品一標”:即有機農產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
9、“農田水利萬宗工程”:主要包括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和農村中型及重點小型機電排灌等工程。
10、“雙千”工程:即千裏海堤加固工程和千宗治洪治澇工程。
11、農村集體“三資”:即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
12、“雙到”扶貧:由廣東省提出的“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計畫。
13、廣播電視“村村通”: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通廣播電視。
14、廣播電視“漁船通”:長24米以上大中型漁船出海時可收聽收看國內廣播電視節目。
15、校園對接,雙招互助:即校園對接產業園區、工業園區,學校與企業合作開展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的活動。
16、五保:對喪失勞動能力和生活沒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殘的農民實行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的一種社會救助制度。
17、4A級社會組織:根據民政部《社會組織評估管理辦法》有關精神,組織評估委員會委託第三方評估機構,對符合評估條件並自願報名參評的社會組織進行等級評估,由高至低依次為5A級、4A級、3A級、2A級和1A級。
18、“三打兩建”:即打擊欺行霸市、打擊制假售假、打擊商業賄賂;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市場監管體系。
19、“兩重”:即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大工業項目。
20、“三公”經費:即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
21、10個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即蓬江機車、新會造紙、新會不鏽鋼、台山汽車配件、開平紡織、開平水暖衛浴、鶴山製鞋、鶴山制傘、恩平陶瓷、恩平麥克風等10個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
22、大廣海灣區:《廣東海洋經濟地圖》中確定的全省六大灣區之一,範圍包括黃茅海(含銀洲湖)、廣海灣、鎮海灣和上下川群島等沿海一帶區域。
23、幸福導向型產業體系:即與滿足人民民眾物質文化需求、提高人民民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密切關聯的產業,現階段選擇了健康衛生、便捷出行、食品餐飲、體育健身、智慧生活、文化娛樂、休閒旅遊、綠色環保等八類服務業作為發展重點。
24、萬村千鄉工程:即以城市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工程。
25、“五改”工程:即改路、改房、改水、改灶、改廁工程。
26、“三清”工程:即清理垃圾、清理河塘、清理亂堆放工程。
27、黃標車:高污染排放車輛的簡稱,是連國Ⅰ排放標準都未達到的汽油車,或排放達不到國Ⅲ的柴油車,使用的是黃色環保標誌。
28、“僑批”:俗稱“番批”、“銀信”,專指海外華僑通過海內外民間機構匯寄至國內的匯款暨家書,是一種信、匯合一的特殊郵傳載體。
29、社區基礎設施“六個一”工程:每個社區建有一個社區服務中心、一個文體活動中心、一個健康計生服務中心、一個家庭服務中心、一個綜治信訪維穩工作站、一個小廣場或公園。
30、穩價惠民“三項建設”:即蔬菜基地大棚、冷藏設施、平價商店建設。
31、“陽光家園”示範區:是“陽光家園”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畫旨在全面提升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托養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系建設。
32、“兩公開一監督”:即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對村級重大事項的決議和決議的實施進行全過程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