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首屆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研討會10月27日在人民日報海外版舉辦。該研討會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主辦,主要議題是:開展京杭大運河流域文化、旅遊、經濟、生態、環保等多項目的研究與開發工作,促進京杭大運河文化大發展與區域經濟和旅遊產業大繁榮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2首屆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研討會
- 外文名:2012 first the Grande Canal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Symposium
- 發生時間:2012年10月27日
- 研討對象:京杭大運河
- 舉辦方: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
海內外與會者,來自政府、企業、高校、媒體等各個領域,行業不同,年齡懸殊,但共同的特點是:熱愛大運河,是大運河文化的“冬粉”。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田志強說,在黨的十八大召開前夕,我們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召開首屆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研討會,具有重要意義。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及精神財富,是活的重要人類文化遺產。我們要加倍珍惜、精心呵護、傳承發揚其精髓,為當今改革開放之所用。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京杭大運河文化旅遊研究開發中心常務副主任嚴德忠是在大運河邊長大的,對大運河情有獨鐘。他痴迷大運河,潛心研究大運河多年,投入了滿腔的熱情,並誓將餘生奉獻給大運河。
2012年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批准成立京杭大運河文化旅遊研究開發中心,主要職能是開展京杭大運河流域文化、旅遊、經濟、生態、環保等多項目的研究與開發工作,促進京杭大運河文化大發展與區域經濟和旅遊產業大繁榮,踐行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於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整體戰略發展目標發揮積極作用。近十年的風風雨雨、坎坷不平路,離不開嚴德忠這樣的“鐵桿”搭檔,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京杭大運河文化旅遊研究開發中心副主任王玉成堅定無私的支持。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京杭大運河文化旅遊研究開發中心副主任吳文輝在大運河中心領導班子中是最年輕的一代,同樣痴迷大運河文化,自稱是“吳王夫差的後代”。他說,將努力承擔起傳承大運河文化、為大運河再創輝煌的歷史使命,力將大運河巨觀設計的願景腳踏實地的一步步變為現實。
人民日報海外版編委沈興耕在介紹了海外版的基本情況及辦報特色後表示:大運河與萬里長城一樣,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是一個具有標誌性的符號,研究、探討大運河旅遊文化產業非常重要也十分及時;旅遊和文化報導也是海外版的傳統特色,我們願意參加並支持這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孟春說,開展大運河研究很有意義!因為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發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它作為我國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的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極大地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貫通了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交通、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與交流,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做出了貢獻!因此,應深入研究京杭大運河流域經濟文化發展模式與合作模式,匯集運河途經各省市的力量共同做好對大運河現有資源及可開發資源的開發利用規劃,促進運河沿線地區經濟社會文化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