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獻縣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獻縣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獻縣政府工作報告》是2012年1月30日獻縣人民政府代縣長董海龍,在獻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所作報告,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審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2年獻縣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時間:2012年1月30日
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五年來,縣政府在縣委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和縣政協監督支持下,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幹部民眾,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挑戰,搶抓機遇,開拓創新,苦幹實幹,圓滿完成“十一五”規劃和縣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歷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取得了“十二五”規劃的良好開局。
一是主要指標高速增長,綜合實力實現新提升。2011年,預計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36億元,較2006年增長1.3倍,年均增長17.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4.4億元,較2006年增長3.5倍,年均增長34.8%;入統工業增加值完成60億元,較2006年增長7.2倍,年均增長52.4%;財政收入完成5.51億元,較2006年增長1.8倍,年均增長22.5%;全社會用電量由2006年3.9億千瓦時增加到6.8億千瓦時,年均增長11.4%,五年新增貸款15.7億元,年均增長16.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6年的8100元增加到15767元,年均增長14.2%;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3022元增加到5343元,年均增長12.1%。
二是項目建設勢頭強勁,工業經濟實現新跨越。五年來,全縣共實施投資超億元工業項目76個,總投資222億元,其中投資5億元以上項目達到13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新突破。騰躍環保、藍馬汽保等26個項目被列為省重點項目,省重點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處於全市領先位次,2009年全市項目建設考核名列第一,2010年、2011年繼續位居全市前列。燕京啤酒、泛美服裝等重點企業擴規增資;知新機械、騰躍環保等企業相繼建成投產;萬邦機械、華錨預應力等項目已部分投產或正在加緊建設中。在項目建設的強力帶動下,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由2006年的69家增至134家,稅收超千萬元鄉鎮由4個增至8個,南河頭、淮鎮、樂壽3個鄉鎮稅收突破5000萬元大關。特色產業實力顯著增強,扣件鑄造產業被確定為“省級重點產業集群”,獻縣被命名為“中國扣件鑄造之鄉”。新興啤酒產業初步形成從啤酒瓶模具、啤酒瓶、啤酒到啤酒外包裝較為完整產業鏈條,被評為“河北省十強特色產業”。堅持項目建設和節能減排兩手抓,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各項節能減排任務,連續三年被授予“全市節能減排先進縣”稱號。
三是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對外開放取得新突破。成功引進香港聯盛集團等國際知名企業,世界500強、全球最大玻璃瓶罐生產商美國OI公司整體收購日新集團三個子公司,日新集團投資10億元新上易拉罐和托盤項目,收到一舉兩得效果,招商引資經驗全省推廣。五年全縣累計利用外資8321萬美元,引進內資67.4億元,出口創匯3.1億美元,連續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開放工作先進單位”和“利用外資工作先進單位”。啟動縣工業區建設,目前已入駐投資超千萬元企業62家,總投資144億元,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經濟開發區。下大力破解土地瓶頸制約,五年累計置換和爭取用地指標4078畝,整理置換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研究制定了部門收費基數核定、部門承諾公開等五項制度,組建了縣行政服務中心,大力實施“三減一提”、“服務視窗亮起來”工程,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
四是城鎮功能日益完善,城鎮面貌呈現新變化。完成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以及縣城22個專項規劃,縣城規劃區面積由原來的18平方公里擴大到31.2平方公里。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五年新建改造濱河大街、獻王路等城區主幹道19條,構築起縣城“九縱七橫”道路新框架,尤其是城南“四縱兩橫”道路的實施,拓展了發展空間,為縣城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泰昌購物中心、銀都酒店、濱河帶狀公園等一批重點工程竣工投入使用,銀都酒店、濱河帶狀公園分別被評為滄州市十佳公共建築和十佳公園;新建欣苑、泰昌等商住小區31個、120餘萬平方米;黑龍港河水系景觀、106國道繞城等工程正在加緊實施;啟動小陳莊等8個城中村和金魚胡同等7箇舊片區拆遷改造工程,累計完成拆遷80萬平方米,5.5萬平方米回遷樓在建,1100餘戶城中村和舊片區居民即將遷入新居。大力推進綠色縣城建設,五年新增綠地125萬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由2006年的28%提高到40%,縣城綠化工作連續三年位居全市前三名。陳莊、陌南、韓村三個鄉升級為鎮。因實績突出,我縣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工作2009年受到省委、省政府通報表彰,2010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進步獎。
五是農業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效。糧食生產連續六年喜獲豐收,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農業特色產業快速發展,沿滹沱河北大堤建成棚菜長廊片區2.6萬畝,實施紅棗改劣換優11萬畝,建成紅棗標準化生產基地40萬畝,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棗業十強縣”;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樂壽鴨業、滄華園棗業等一批龍頭企業相繼竣工投產,全縣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29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3家,全縣農業產業化率達到57%,較2006年提高12個百分點。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五年新建改造鄉村道路310公里;治理改造閘橋涵268座,基本消除縣內鄉村道路上的病險橋樑;有效解決了7.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改造中低產田6.4萬畝;新建改造35KV以上變電站9座。新民居建設實現突破,先後啟動小屯、中街等新民居示範村47個,在建和建成新民居住宅樓48萬平方米。嚴格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五年累計發放糧食直補、家電下鄉等各類惠農資金3.3億元,近12萬農戶受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