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浙江就業報告·高技能人才問題研究》是2009年11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詩達。
基本介紹
- 書名:2009浙江就業報告·高技能人才問題研究
- 作者:陳詩達
- 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
- 頁數:414 頁
- 定價:68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4580856
內容介紹
《2009浙江就業報告·高技能人才問題研究》主要內容: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產、運輸和服務等領域,熟練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術,具備精湛操作技能,並在工作實踐中能夠解決關鍵技術和工藝難題的人員。他們是各行各業產業工人的優秀代表,是技術工人隊伍的核心骨幹,是國家人才強國戰略中的一支重要人才隊伍,在加快產業最佳化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技能人才是伴隨工業化大生產和社會分工的出現而發展的,技能人才的每一次發展,都留有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的印記。新中國成立前,我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民族工業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企業和手工作坊通過傳統的拜師學藝、以師帶徒的方式培養了成千上萬的能工巧匠,這些能工巧匠是早期技能人才的雛形。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滿足生產建設日益發展的需要,國家大力開展學徒培訓和創辦技工學校進行技能人才培養。當時,技術工人得到普遍的尊重,“一技在手,吃穿不愁”成為當時青年人一種理想的職業追求。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社會主義建設重心向經濟建設轉移,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市場經濟迅猛發展,技能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工業化、城市化不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勢在必行,傳統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產業被高技術、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產業替代的動能增強,知識、技術(包括管理技術和理念)在生產經營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凝聚知識、技術載體的人力資本特別是成為能工巧匠的高技能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越來越大,對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日益凸顯。
四是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公共服務。要建立一套促進高技能人才成長的政策法規體系,在完善高技能人才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加快高技能人才發展的地方立法,從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開發、使用、、待遇等提供法律保障。要根據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逐步提高財政支出用於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逐步加大職業技術教育、技工學校教育經費投入。設立高技能人才培養專項資金,對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在技能開發項目、技能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和經費補貼。要重視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培訓基地建設,面向社會提供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服務。要根據浙江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調整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整合現有各類職業技能培訓資源,大力發展技工學校教育、職業技術院校教育、社會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建設,要為“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模式牽線搭橋,提供資金、場地、師資、教材開發等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