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國地震學會成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

2009年9月16日,中國地震學會成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黑龍江省伊春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30餘名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

在中國地震學會成立30年學術研討會的開幕式上,中國地震學會理事長張國民回顧了中國地震學會30年來的成長曆程,肯定了學會在圍繞科技創新和學科前沿的重點問題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方面,在努力提高學術交流質量方面,在圍繞國家發展戰略開展學術交流方面,在廣泛開展國際民間科技交流方面,在發揮民間渠道優勢與台灣地區科技交流方面,在辦好學術期刊繁榮學術交流方面,在積極推進學會改革增強學會發展能力方面,在貫徹人才強國戰略促進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方面,在廣泛開展地震科學普及活動方面以及在提高會員管理與服務水平增強學會凝聚力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張國民針對中國地震學會未來的工作,提出了以下幾個重點:一是學會工作的根本宗旨是為國家防震減災服務;二是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推動地震科學繁榮;三是普及地震科學知識,提高社會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四是加強學會組織建設,推動學會各項工作全面開展。最後,他號召大家學習老一輩地震科學家給我們留下了德才兼備、治學嚴謹、勤奮鑽研、科技報國、團結協作、民主辦會的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要振奮精神、團結協助、勤奮鑽研、務實工作,多路探索,知難而進,爭取為地震科技事業的發展和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地震局副局長陰朝民代表中國地震局出席了開幕式,他談到,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和2008年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指出,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衛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果的必然要求,必須把防災減災工作作為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項重大工作進一步抓緊抓好,並就做好自然災害規律研究、加強自然災害監測和預警能力建設等6個方面的工作提出明確要求。這是對我們防震減災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對我們地震科技隊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當前,我國防震減災工作面臨著大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地震是群災之首,防震減災是一項科技性極強的事業,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切實發揮科學技術對防震減災事業的支撐引領作用,使防震減災事業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廣大人民民眾的需求。

吳忠良、莊燦濤、孫柏濤等作了《21世紀以來的幾個值得關注的地震及其對地震研究和防震減災的啟示》、《現代地震觀測技術的發展動向》、《汶川地震中結構震害的幾點認識》的大會報告。研討會還開設了地震預測,地震學研究,形變、重力,工程地震、減災,地震地質、深部結構等5個分會場。參加研討會的廣大科技人員在學術交流中,重點對汶川8.0級大地震的前兆、發震機制及其他相關觀測結果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