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至2012年徐州市政府工作總結》是徐州市政府2013年發布的一份總結。
報告全文
2008年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巨觀經濟環境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始終突出科學發展主題和轉變發展方式主線,積極搶抓機遇,主動應對挑戰,全市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顯著進步,開創了跨越發展的嶄新局面。
——經過四年多的努力,老工業基地振興有力推進,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連續六年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以市為單位在蘇北率先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總量提升至全國百強城市第31位。201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3552億元,人均超過4.1萬元,均比2007年翻了一番;實現財政總收入55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18億元,分別是2007年的2.5倍和3.2倍;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981億元、貸款餘額1735億元,均比2007年翻了一番多。縣域經濟增速加快,銅山、邳州、沛縣、新沂相繼邁入全國百強縣行列,睢寧、豐縣經濟實力在全省的位次持續提升,銅山、沛縣、賈汪通過小康社會驗收。民營經濟蓬勃發展,註冊資本和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42.7%、15.6%,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8.1%。
產業發展層次顯著提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6912億元,是2007年的3.2倍,年均增速高於全省14.6個百分點,裝備製造、能源、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煤鹽化工產業規模均突破千億元大關,我市榮獲“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稱號。服務業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0.5%,比2007年提高4.4個百分點,商貿物流旅遊業營業收入突破3000億元,基本形成50家省、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糧食生產實現八年連增,高效設施農業總面積全省第一,全市省級農業產業園區6個、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4個,銅山、沛縣先後晉身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沛縣成為首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創新型經濟實現跨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四年增長11.8倍,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提高21個百分點,新興產業產值三年翻兩番、增速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一,企業研發機構和大學科技園建設取得新成效,國家級高新區創建、礦山物聯網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推廣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徐州軟體園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全市百億元企業9家、本土上市企業7家,徐工集團營業收入躍居全球同行業第5位,中能矽業多晶矽產能世界第一。
經濟成長動力更加強勁。“三重一大”強力推進,全市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入6870億元,其中工業投資3863.5億元,中能多晶矽、協鑫矽材料、徐工大噸位起重機等近400個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竣工投產。消費拉動作用明顯增強,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1117.5億元、總量實現四年翻番,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開放型經濟加速壯大,累計實際到賬註冊外資和自營出口總額分別達37.6億美元、105.5億美元,年均增長34.9%和25.8%;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綜合實力躋身全省開發區前十強,6家省級開發區和6家南北共建園區建設快速推進,工程機械產業園等9個園區被批准為省級特色園區,觀音機場晉升為國家級對外開放航空口岸,徐台航線開通運營。
——經過四年多的努力,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有力推進,城鄉面貌發生深刻變化
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順利完成銅山撤縣設區,市區面積擴大到303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已近400平方公里,老城區改造、新城區開發和高鐵站區建設全面展開,銅山、賈汪加速融入主城區,全市城市化率達55.4%、比2007年提高9.6個百分點。中心城市建設步伐明顯加快,組織實施了近500項城建重點工程,音樂廳、藝術館、規劃館、市民廣場等一大批功能性項目建成使用,大龍湖景區、小南湖景區、珠山公園建設以及雲龍公園敞園改造、雲龍湖綜合改造等一大批山水園林工程相繼完成,“北雄南秀”的城市特質充分彰顯;京滬高鐵徐州段、徐賈快速通道、和平路東延等重大交通工程投入使用,中心商圈、億噸大港、湖西航道、奧體中心、彭城歡樂世界等重大項目紮實推進,408萬平方米的一期棚戶區改造和1300萬平方米的老居民小區整治全面完成。城市管理持續改善,市區保潔、綠化養護、公園景區管理實現市場化運作全覆蓋,淮海東路等三條道路創建為省級示範路,“大城管”體制和格線化、數位化的長效管理機制基本形成。
中心鎮和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率先在蘇北啟動中心鎮創建,完成114個鎮、4639個農民集中居住點鎮村布局和村莊建設規劃。建成300個新農村示範村和600個環境綜合整治星級示範村,農村公路總里程達8500公里,完成改廁77萬戶。累計投入水利建設資金80多億元,疏濬縣鄉河道1500餘條,解決了32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如期完成南水北調東線一期主體工程和邳蒼分洪道等重點水利項目。
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全面加強。大力推進“藍天碧水”工程,總量減排連續六年超額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任務,空氣優良天數連續七年超過300天,國家考核的兩個出省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新鋪設污水收集管網102公里,污水集中處理率提高到87%,雲龍湖、故黃河、奎河等水環境質量明顯提升。實施“二次進軍荒山”計畫,綠化荒山6.8萬畝,復墾採煤塌陷地4.5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1.3%、位居全省第一,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1.9%。國家生態市創建有序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通過考核驗收,榮獲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稱號,城市生態環境實現由灰到綠的巨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