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一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圍繞“加快發展,維護穩定,狠抓落實”的工作大局,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圓滿完成了市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經濟和社會發展的11項主要預期目標全面實現。據初步測算,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5年三門峽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5年
- 地區: 三門峽
- 類型: 政府工作報告
開場詞,2004年工作回顧,2005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
開場詞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2004年工作回顧
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經濟發展勢頭強勁。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1億元,比上年增長46%。項目建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全年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58個,以“三大項目”為龍頭、24個投資超億元的骨幹支撐項目進展順利。義馬氣化廠擴建、澠池韶星氫氧化鋁等36個項目開工建設,義馬錦江電廠、惠能熱電、天元再生鋁、靈寶鑫源果蔬加工等29個項目建成投產。
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步伐,產業基地建設初具規模。煤炭、鋁土礦資源整合穩步實施,原煤產量、發電量均創歷史新高,煤化工、鋁工業產業鏈逐步拉長,黃金精深加工取得新進展,4家企業進入省百家重點扶持企業行列。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97.6億元,比上年增長20%。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51.79%,提高4.13個百分點;實現利稅33.9億元,增長16%。
突出特色城市建設,城鎮體系逐步完善。中心城市總體規劃和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完成,“一城三區”城市框架初顯形象。快速通道二期、國道209線市區段改造和4條城市道路改建通車,上陽大橋和崤山路、黃河路兩個立交橋基本完工,青龍大壩完成後續工程,蒼龍大壩具備蓄水條件,污水處理廠一期投入試運行。大力進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創建園林城市活動深入開展,南山北嶺、三河兩岸綠化工作全面鋪開,順利通過省級衛生城市復檢,城鎮帶建設步伐加快。
堅持用工業理念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牧、果、林、煙等支柱產業進一步壯大,優質蘋果等特色農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果品、林板和畜牧等綜合加工形成規模。建成標準化生產基地100萬畝,退耕還林達到118.9萬畝。市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全省首家通過“雙認證”,農業信息化在全國領先。
努力完善服務功能,第三產業快速增長。改造提升綜合服務設施,連鎖店和超市經營迅速擴張。預計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3.7%。第十屆國際黃河旅遊節取得圓滿成功,實施重大旅遊合作項目3個,接待國內、入境遊客分別增長17.1%和10.1%。
充分發揮財政金融職能,經濟金融協調發展。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1.68億元,比上年增長28.6%,淨增近3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比年初增加29億元,貸款餘額增加23.9億元,增幅和絕對額均居全省前列。
積極推進改革開放,發展活力明顯增強。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堅持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取消行政審批事項71項,政府機構改革順利完成,行政效能不斷提高。國有企業改革完成20家,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實現平穩過渡,天元鋁業、湖濱果汁境外成功上市。糧食流通體制和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實效,鄉村財務管理體制改革、鄉財縣管逐步到位。經濟外向度明顯提高,吸收外商直接投資575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7.1%;出口創匯1.12億美元,增長18%;勞務輸出16萬人。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預計上繳入庫稅金增長17.5%。縣域經濟不斷壯大,預計生產總值增長14%。
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人民生活質量大為改善。纖維素酶、生物肥料等多項高新科技項目全國領先,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48%。繼續加大教育投入,新改擴建校舍18萬平方米,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疾病控制、公共衛生項目建設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進展順利,城鄉醫療衛生條件得到改善。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不斷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4.05‰。人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新成績,城鎮登記失業率3.4%,做到了“兩個確保”和對城鎮“低保”對象的應保盡保。穩定解決了2.5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和5.1萬人的飲水困難,災區倒房重建8500餘間,實現了“四有一不”的救災目標。省道247線改建完工,新改建縣鄉公路400公里,新增通油路行政村60個。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2496元,比上年增長1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34元,增長8%。審計、物價、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農機、氣象、人防、檔案、史志、無線電、河務移民、防震減災和殘疾人事業等有了新進步。
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有序推進。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三、四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三好一強”活動,“雙創”和“兩抓一促”取得實效,廣播電視和新聞出版取得新成績,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雙擁”和民兵預備役工作得到加強。嚴格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決定、決議,辦理人大代表建議96件、政協委員提案295件。堅持依法治市,以創建綜合治理先進市為載體,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打擊刑事和經濟犯罪活動取得新成果。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反腐糾風成效明顯。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督查,安全形勢趨於平穩。健全工作機制,集中處理信訪積案,保持了社會大局穩定。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謀發展、保穩定、抓落實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是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實現快速發展的一年,更是為躋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的一年。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奮力拚搏的結果。值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還不盡合理,電價升高、資金短缺等制約因素沒有得到有效緩解,生產成本上升,工業虧損增加。二是重點項目建設進展不平衡,個別項目推進較慢。三是環境質量不夠理想,提升城市整體形象的任務仍很艱巨。四是經濟發展環境需要進一步最佳化,個別機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仍存在設卡、刁難和變相收費等不良現象。同時,還有一些地方治安形勢不好,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以及社會穩定工作有待繼續加強。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2005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
今年(2005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躋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隊”和提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突出加快經濟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兩大任務,牢牢把握“加快發展,維護穩定,狠抓落實”的工作大局,大力實施“擴大開放,依託提升,項目帶動”發展戰略,繼續堅持“發揮優勢,培育特色,最佳化結構,持續發展”的經濟工作方針,服從大局,審時度勢,突出重點,順勢而為,努力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全面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按照上述要求,今年(2005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3%,出口創匯增長10.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新增就業崗位3.2萬個;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為完成以上目標,要著力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努力完善基礎設施
集中抓好“421”工業重點項目。全年計畫安排投資在3000萬元以上的重大項目40個以上。要採取得力措施,科學安排施工,加快“三大項目”建設進度,爭取開曼鋁業和東方希望兩大氧化鋁項目一期年內建成,大唐電廠明年(2006年)上半年投入運行。抓好義馬開祥甲醇等一批續建項目,確保義馬綜合利用電廠、中邁電廠、澠池液晶顯示屏、三門峽天意沸石等20個以上項目建成投產,促使三門峽戴卡輪轂、天元再生鋁二期、湖濱果汁飲料二期及乳製品加工等10個以上項目開工建設。同時,要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務求義馬電廠4×60萬千瓦機組一期等重大項目取得突破;重點儲備一批對經濟發展有重大帶動作用的大中型項目,為經濟發展備足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