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黔江區政府人民工作報告

《2004年黔江區政府人民工作報告》是黔江區政府2004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4年黔江區政府人民工作報告
  • 內容:2003年工作回顧與2004年工作計畫
  • 成果:實現“五增”目標
  • 經濟成就: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
2003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全區各族人民團結拼搏、克難奮進,三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我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市委二屆三、四次全委會和市委、市政府第三次渝東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現場辦公會,區委一屆六、七次全委會精神為主線,以構建渝東南經濟中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攬改革發展全局,緊緊依靠全區各族人民,把握大局,搶抓機遇,攻克難關,戰勝了“非典”疫情,實現了“五增”目標,較好地完成了區一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全面開創了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新局面。
經濟發展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長。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5.5億元,增長11%,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20.6:49.8:29.6調整為19.5:51.6:28.9,二、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達64.3%、27.5%,分別拉動經濟成長7.1和3個百分點。財政總收入完成6.18億元,增長2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46億元,增長1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1.15億元,增長8.1%。以實施7個農業產業化十萬工程、3箇中心鎮建設和10萬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為重點,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農村經濟組織化、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紮實推進,貧困人口發生率由去年(2003年)的16%降到14%。退耕還林、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水利設施建設成效顯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完成15.3億元,增長11.2%,實現利稅5.74億元,增長70.2%。正陽工業園區建設有序推進。黔江捲菸廠銷售收入和稅利總額分別首次突破10億元和5億元大關,實現銷售收入10.3億元、稅利5.25億元,單箱稅利首次突破2000元大關,達到2169元,入庫稅金4.7億元,占財政總收入的76%。烏電集團、黔龍集團、弘揚集團等重點骨幹企業的支撐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南海製藥、弘龍水泥、舟白電站等新建續建工業技改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第三產業較快發展,三產業增加值實現7.36億元,增長10.3%。以武陵山邊貿市場、電力大廈市場、帝業商貿城等為重點的市場建設和培育工作紮實開展,以新大興集團引進、渝東南藥品配送中心組建、區外餐飲品牌入駐為重點的商業業態調整取得實效,主城區核心商貿圈建設邁出新的步伐。以小南海、武陵仙山景區景點建設為重點的旅遊支柱產業建設步伐加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0.65億元,比年初增長14.6%,各項貸款餘額27.82億元,增長14.8%。信息服務、社區服務、證券行業等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占全區GDP的比重達36%,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重點項目建設和城鎮建設步伐加快。39個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完成投資11.88億元。正陽供水、中心鎮建設、武陵仙山道路工程等16個項目實現開工,黔江舟白機場正式奠基。城市防洪、“2小時黔江”、農網改造二期、農村能源等18個續建項目進展順利。“8小時重慶”黔江段、煙廠三期技改續建、小南海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等9個項目完工或基本完工。渝長高速公路黔江段、綠色食品產業開發等33個重點項目前期工作推進有力。渝懷鐵路黔江段建設進展順利。完成了既定的城鎮規劃編制工作。污水處理廠主廠區、文體中心“一場三館”主體工程、河濱公園四期及一、二期改造工程等城建項目完工,其餘項目按要求推進。老城區綠化、美化、亮化及城鎮管理工作富有成效,提升改造步伐加快。新城管委會和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啟動運作,新城區開發紮實有效。3箇中心鎮建設有力實施,農村小城鎮建設力度加大。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工商企業改革不斷深化,一批改制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順利推進,行政審批中心運行良好。事業單位改革基本結束。財政支出改革、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農村稅費改革等各項改革不斷深化。招商引資取得明顯成效,成功地組織了赴廈門、溫州招商和重慶民營企業進山等一系列招商活動,積極組團參加市第五屆高交會暨第八屆投洽會,達到了擴大開放、促進發展、展示形象的目的。全區新簽訂外來投資協定項目35個,協定引進資金14.7億元,實施項目20個,實際到位資金1.63億元,增長30.3%。
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科技對經濟發揮了有效的支撐作用。民族職業教育中心、新華中學素質教育中心、民族中學科技樓、中國小危改、優質高中等教育項目按計畫推進。我區被教育部批准為全國遠程教育項目綜合實驗區。“兩基”成果進一步鞏固,普通高中教育發展迅速,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辦學質量和水平穩步提高。中心醫院急診大樓、疾控中心主體工程如期完工。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有效開展。創建市級衛生城區取得成功。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高,參加全國民運會取得較好成績。重慶黔江·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節籌備工作有序開展。較好地完成了人口與計畫生育目標任務,全區人口自然增長率6.5‰。深入推進“治企、推清、碧水、寧靜、固廢、生態、能力”等7大環保工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大力實施就業和再就業工程,全年新增就業崗位2563個,城鎮登記失業率2.9%。“一個覆蓋”、“兩個確保”、“三條保障線”和“五個提標”繼續鞏固落實。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413元,增長23.6%,農民人均純收入1716元,增長8.6%。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完成。生豬定點屠宰工作取得較大突破,“放心肉工程”有效實施。國土管理工作得到強化。廣播電視、文化藝術、新聞出版、技術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鄉鎮企業、民政優撫、防災救災、審計、統計、人事、人防、民族宗教、台僑外事、檔案、保密、地震監測、氣象、農機、地方志、老齡、殘疾人、婦女兒童等工作和軍民共建、“雙擁”工作、民兵預備役建設等取得新的成績。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取得新的成效。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嚴格依法行政。深入推進“四五”普法。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委員提案辦復率達到100%。認真執行維護穩定的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全面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人民民眾的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強化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預防和遏制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切實加強信訪工作,妥善處理改革發展中的各種矛盾,確保了社會政治穩定。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大力弘揚和升華黔江精神。廣泛開展了“健身健心強素質,誠信文明奔小康”等系列活動。廣場文化、企業文化、社區文化等較快發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多彩,城鄉居民思想道德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發展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新的成效。廣泛開展了以“思想大解放,黔江大發展”為主題的“學查改”活動,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
過去的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全區改革發展的繁重任務,我們突出抓了五件關係全局和長遠的大事:一是抓重大發展機遇的爭取。成功爭取了市委、市政府第三次渝東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現場辦公會在黔江召開,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在項目、政策、資金上的重大支持;成功地爭取到重慶至長沙高速公路、黔江舟白機場、正陽工業園區等對黔江發展至關重要的重大項目;成功地爭取、鞏固了渝東南經濟中心、區域性中心城市、武陵山經濟高地的發展定位。二是抓重大決策的落實。完善了“一樞紐六中心”的分項發展規劃;確定了城鎮化發展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階段要求和政策措施,加快了“做硬基礎、做強產業、做大城市、做優文化、做活政策”五大工作重點的實施步伐。全區城鎮化率達到25.1%,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三是抓重大前期工作項目的策劃和重點項目責任制的建立。策劃了2010年前140個重大項目規劃,制定了分階段推進的工作方案。重大項目建設實行“分工負責,集團承包,責任到人,強化考核,重獎重懲”的領導責任制度。爭取國債資金和其它國市補資金突破5億元。四是抓投融資渠道的突破。通過組建鴻業公司、地產集團、機場公司等投融資主體,引進市高投司、城投司、地產集團參與我區重點建設,與國家開發銀行開展了綜合授信合作,有效緩解了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壓力和矛盾。五是抓特殊局面的應對。準確把握事關我區經濟發展命脈的菸草和電力體制改革,經過積極而艱苦的努力,鞏固發展了兩大骨幹支柱產業;沉著應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群防群控,萬眾一心,打勝了“非典”防治攻堅戰;積極化解出口通道嚴重不暢的制約,在艱難環境中促進了發展,推動了對外開放;有效克服渝懷鐵路投資下降的影響,各項建設按計畫快速實施。
各位代表,以上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堅強領導的結果,得益於區人大、區政協的大力支持、有效監督和積極參與,凝聚著全區各族人民的辛勞和智慧。在此,我謹代表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向為我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付出辛勤勞動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黔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中央、市在黔單位,向給予政府工作積極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黔江建設和發展的各級領導、老幹部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目前黔江的改革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與構建渝東南經濟中心的要求還不相適應。主要是:經濟總量不大,結構性矛盾突出,發展速度不夠快;城鄉差距大,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民增收緩慢,農村教育、文化、衛生設施建設滯後;開放程度不高,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交通、資金和人才的“瓶頸”制約短期內難以消除;市場經濟發育相對滯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任務繁重;就業與再就業壓力大,農村富餘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困難;政府職能轉變滯後,少數領導幹部安於現狀,得過且過,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風,弄虛作假、鋪張浪費行為,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仍較嚴重。區政府的工作也還存在思想不夠解放、作風不夠深入、督查力度不夠等問題。對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認真加以解決。
2004年工作安排
概述
2004年是完成“十五”計畫目標的決定性一年,也是謀劃“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一年。綜觀全區發展形勢,機遇與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希望與困難同在,希望大於困難。世界經濟將出現更大的復甦,預計增幅在4%左右,國際間產業梯度轉移加快,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我國經濟已進入新一輪經濟成長擴張周期,國家進一步落實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措施,穩定擴大內需政策,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國債資金實行“五個傾斜”政策,將有利於民族貧困地區的發展;全市改革發展盤子已經統一到“五個統籌”的要求上來,特別是隨著對農村投入和平衡區域發展力度的加大,將增強我區的爭資立項效果;隨著今年(2004年)一批交通和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學查改”活動的鞏固深化,經濟發展的軟硬環境將進一步改善,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會不斷增多,這為做好經濟工作創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當前我區交通“瓶頸”制約、資本與建設的矛盾、大項目大投資跟進乏力、城市擴張中的產業“空心化”、農民增收緩慢、城鄉就業困難、消費拉動力弱、出口拉動缺位、拔尖專業人才奇缺等發展中的困難和壓力。面對新的形勢,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和加快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堅定不移地實施“雙帶”戰略,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進一步開創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新局面。
今年(2004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二屆四次全委會及區委一屆七次全委會議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五個統籌”、“五個堅持”,按照“能快則快儘量快”的要求,圍繞“五增”目標,壯大規模、調整結構、提高效益;以構建渝東南經濟中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攬改革發展全局,大力實施城鎮化戰略,集中全力做硬基礎、做強產業、做大城市、做優文化、做活政策;堅持以開放促開發、以改革促發展,努力增強區域經濟的活力和動力;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今年(2004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調控目標初步確定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1%;財政總收入增長11.7%;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8%,確保減少絕對貧困人口8000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4%;城鎮化率達到27.1%;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新增就業崗位2500個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實現今年(2004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重點落實好以下八項任務
任務
(一)調整和最佳化經濟結構,創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按照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要求,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和市場化進程,切實做強產業,努力在結構調整中增加經濟總量。
紮實推進農業產業化。圍繞“跳出農業抓農業,突破重點抓農業,依託業主抓農業,做好項目抓農業,招商引資抓農業”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統籌協調,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全年農業總產值增長4%,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00元。加快實施7個農業產業化十萬工程,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區域布局,把優質基地建到重點鎮鄉、重點村組,並加強重點基地農戶建設。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實現糧食總產恢復性增產1萬噸,人均糧食穩定在500公斤以上。突出抓好烤菸、畜牧、蠶桑、林果、特菜(茶)等5個重點產業,綠色食品集團、珍珠蘭茶業有限公司、畜牧食品公司、蠶業有限責任公司、森海總公司等5個重點龍頭企業,蒲花河流域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林業現代化苗圃、麒麟蓋草食牲畜示範帶等1個重點項目建設。以資本為紐帶,積極引導區內外有實力的民營經濟創建龍頭企業。下決心扶持1—2個龍頭企業擠進市上“小巨人”行列。以3箇中心鎮建設為重點,帶動10個經濟強鎮,推動其它鎮鄉和農民新村建設。加快農村水、電、路、沼氣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努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立足現有基礎辦工業,發揮資源優勢辦工業,突破兩頭在外辦工業”的思路,加速渝東南加工工業中心建設,促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特色支柱產業的發展壯大。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增長20%,工業增加值增長19.5%,工業項目完成投資4億元。穩步發展捲菸產業,加速發展製藥、建材、食品、電礦產業。黔江捲菸廠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稅利6億元;黔龍集團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稅利2200萬元;烏電集團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稅利5000萬元;弘揚集團實現產值1億元,稅利1600萬元。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新培育市級名牌產品2—3個。開工啟動正陽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弘龍水泥公司新型乾法旋窯水泥生產線、南海製藥有限責任公司GMP改造、梯子洞電站建設;新開工建設黔江捲菸廠三期技改配套項目、城網改造、漁灘電站技改、箱子岩電站。加強項目的策劃、儲備和前期工作,完成鋁土礦、石英砂、白雲岩資源的詳查工作。選擇有條件的街道、鎮鄉試辦吸引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主的特色產業園,大力發展鄉鎮工業。
大力推進市場化。圍繞構建渝東南商貿中心和旅遊服務中心的目標,夯實基礎,加快發展,促進大市場、大商貿、大流通、大旅遊的快速形成。完成南海城商業廣場、電力大廈市場、黔江片區藥檢所、食鹽配送中心建設任務,加快正陽鐵路油庫建設;開工建設時代購物中心、舊車交易市場、福運來小商品市場。加快濯水、石會等集鎮商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啟動建設正陽物流基地。加強以核心購物廣場、專業市場、特色街區打造和社區商業發展為重點的市場培育工作。引導城市商業企業向鄉鎮延伸連鎖經營店鋪。積極推進“兩社兩化”,抓好5個專業合作社、10個綜合服務社建設。以知名商業企業引進和發展物流配送為重點,調整商業業態,逐步形成“集武陵山產品賣全國,集全國產品賣武陵山”的物流格局。積極發展會展經濟,加快培育住房、汽車、通信、教育等消費熱點。切實加大外貿工作力度,推動出口創匯取得實質性進展。以鞏固生豬定點屠宰成果為重點,加強食品藥品等市場專項整治。以小南海、武陵仙山、阿蓬江原始風貌景區建設為重點,加快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以民族特色為主線,著力塑造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旅遊品牌。加大宣傳促銷力度,大力發展假日旅遊,全力培育以黔江為中心的渝東南民族生態旅遊市場。
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著力最佳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消除體制性障礙,使非公有制企業與其它企業享受同等待遇。放寬準入條件,降低市場門檻,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和其它法律未禁止的行業和領域。建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勵機制和創業服務平台,積極鼓勵機關工作人員帶薪創業。全區個體工商戶達到9000戶,私營企業達到400戶,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0%以上。
(二)加快構建區域性中心城市,實現城鎮化建設新突破
按照 “以新區開發帶動老城提升、以改造促建促管”的思路,抓重點、帶一般,建管並舉,統籌主城區與鎮鄉之間、鎮鄉與鎮鄉之間協調發展,努力做大城市,確保全區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
在規劃上取得突破。在完成城市總規、正陽和張家壩新城區詳規、主城與中心鎮綠化規劃、城市節點和城市景點設計、鎮鄉總規修編等一系列城鎮規劃的基礎上,加強規劃管理,嚴格執法,切實預防和堅決查處違規建設行為。
在建設上取得突破。以正陽新城區開發為重點,全面推進新城區、中心鎮和其它小城鎮的開發以及加快老城區的改造。正陽新城區開發要以火車站和工業園區為依託,先期建設正陽大道,配套完善管網、通訊、廣播電視、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舟白新城區要以機場全面啟動建設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安置小區建設。老城區改造的重點是完善新華大道三期工程、城市防洪堤、萬米河濱公園、文體中心建設。在“文化節”舉辦前,黑山大橋至閘橋河段實現蓄水,萬米河濱公園基本成型,文體中心全面竣工。新華大道三期工程要加緊啟動,並貫通觀音岩隧道,實現老城區與新城區路隧橋的連結,形成3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框架雛形。同時,以官壩、桃子壩、譚家灣小區開發和新華東路二期北側舊城改造等為重點,加快主城區舊城改造和新區拓展,大力培育房地產市場。
在管理上取得突破。圍繞辦好民族文化節,展示黔江新形象這箇中心,突出抓好淨、綠、亮、美、特工程。鞏固完善二級城市管理機製成果,實現城市管理的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
在經營上取得突破。依託城市土地、公用設施等資源,走出一條負債建設、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三)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力度,促進基礎設施建設上新台階
按照“推進續建一批,新開工一批、竣工掃尾一批”的要求,著力做硬基礎。實施41個重點建設項目,其中推進續建24個,新開工17個,完工投用17個,計畫完成投資15.2億元,增長27.9%。
加速構建渝東南現代化立體交通樞紐。千方百計爭取重慶至長沙高速公路黔江段控制性工程開工建設。加快推進黔恩二級公路黔江段工程建設,完成投資5000萬元。全面啟動國道319線黔江段標美路建設,完成相關配套工程,完成投資4000萬元。基本掃尾“2小時黔江”鄉鎮幹道公路建設,實施石家至鵝池、廟埡至新華、水市至石家、濯西至水市、馬喇至金洞、八角至白土、兩河至細水、石會至武陵仙山、亮埡子隧道至武陵仙山等9條鄉鎮公路路基工程125公里和石家至鵝池、濯水至水市、麻田壩至鄰鄂湖北界、黃溪至黎水、黃溪至杉嶺、黔江城至杉木埡、金溪場鎮過境路、石會至茶廠、武陵仙山旅遊公路等9條公路路面工程127公里,完成投資6510萬元。進一步強化支鐵工作,確保鐵路建設順利推進;加快黔江舟白機場建設進度,完成投資8000萬元。
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面完成小南海水庫樞紐病害整治、正陽水廠、城防工程分洪隧洞、二期農網改造掃尾工程建設,加快舟白電站土建工程建設,全面啟動實施阿蓬江流域電源點梯級開發,努力推進太極水庫主體工程建設,切實抓好農田水利建設。
加快信息化建設。推進渝東南信息服務中心建設,完成移動綜合樓、聯通綜合大樓建設,實施移動“村村通”工程和行動網路扶貧工程、聯通CDMA四期工程。加快推進黔江信息港建設。加大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兩大信息平台建設力度。
集中抓好36個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確保達到目標進度要求。加快黔江至石柱二級公路、黔江至萬州高速公路、黔江至張家界鐵路、正陽汽車站前期工作進度,完成一般通鄉公路和重點通村公路建設規劃編制。力爭世行貸款城鎮化基礎設施項目、老城區供水管網改造、新辦大學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深入研究國家和市上制定“十一五”規劃等重大政策走向,及早策劃上報一批重大項目爭取支持。
(四)全面實施科教興黔和人才強區戰略,推動各項社會事業上新水平
按照統籌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以舉辦重慶黔江·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節為契機,加快構建渝東南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服務中心,致力做優文化,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精心籌備和辦好文化節。按照“重慶一流、周邊認同、全國矚目、影響深遠”的基本目標和打造重慶黔江·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節國家級品牌要求,以軟硬體建設、相關活動任務分解和與市上、周邊地區的銜接協調為重點,加強籌備和策劃各階段工作的督查和指導,加大宣傳力度,實行倒計時管理,努力提高辦節水平,確保辦節圓滿成功。
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揚升華“黔江精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積極探索新的載體,廣泛開展文明單位、文明視窗、文明行業等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城鎮文明程度。做好科普工作,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強社會事業項目建設。完成黔江中學國債項目、民族職業教育中心綜合樓、傳染病醫院和萬米河濱健身中心二期工程等建設任務;啟動建設黔江中學分校、急救中心、小南海土家族文化生態博物館,繼續抓好中國小危房改造、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切實抓好鄉鎮衛生院配套建設工程。
提高社會事業發展質量。加快科技事業發展,加大先進實用技術的引進、推廣和普及力度,做好科技項目的申報、對接和實施工作,逐步建立農村科技信息網路體系,不斷提高科技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逐步創造條件普及高中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實現“三教”協調發展。高度重視農村教育和農村中國小寄宿制建設工程,鞏固“兩基”成果。強化政府公共衛生管理職能,整合現有公共衛生資源,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突發性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切實抓好衛生防疫和保健工作,嚴防傳染性疾病的暴發流行。積極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加大對民族文化的研究和開發力度,加強基層文化建設,逐步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全力培育文化產業。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構建民眾體育服務體系。進一步做好統計、檔案、民政優撫、救災救濟、地震監測、氣象、農機、新聞出版、保密、史志、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及弱勢群體救助工作。加強國防教育,做好民兵預備役和雙擁、人防工作。繼續做好民族宗教和台僑外事工作。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力開發人才資源,不斷完善人才培養、引進、合作的政策和機制,營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抓住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活動的機遇,廣泛吸引優秀人才來黔江創業。
(五)深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提供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
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任務,按照“五個堅持”的要求,著力做活政策,紮實推進重點領域的改革。
深化農村改革。長期穩定並不斷完善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基礎、統分結合的土地雙層經營體制,完善農村產權制度,推動農村土地有序流轉,繼續深化農村稅費改革,深化農村流通體制改革。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全力實施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推行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民營資本參股、控股。認真清理和依法解決已改制企業的遺留問題。
狠抓市場體系改革。按照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的要求,加快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和市場監管機制,推進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建設,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
加大投融資體制改革力度。培植和壯大鴻業公司、地產集團、機場公司等建設性投資主體,提高建設性投資公司的信用等級。要從政府層面舉債為主,轉變為以政府資源為背景的建設性投資公司作為投資主體,形成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領域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多元投資格局。加快構建渝東南金融中心,建立健全金融服務體系。加大金融對工商企業、基礎設施和骨幹產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抓好農村信用社和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工作。繼續推行金融聯席會議制度,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支持發展商業保險業。
加快公共財政體制建設。嚴格依法治稅,強化徵收管理。非稅收入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推進部門預算,開展國庫集中支付試點,進一步擴大政府採購範圍;建立科學、合理、規範的轉移支付機制;規範鄉鎮、區級機關事業單位舉債報批程式,科學制定償債規劃。加強財政、審計監督,完善財務等級評價制度。建立健全重點項目建設投資評審機制、會計委派制和業主代理制。推進國有資產有效經營,防止資產的閒置和浪費。
深入推進就業、分配製度改革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市場調節和政府促進就業機制,配套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按勞分配與要素參與分配相結合的多種分配形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積極發展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保險。加強城市低保,探索農村低保新路子。
深化社會事業體制改革。以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為重點,以引導社會事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為目標,紮實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體制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科學規範部門職能,建立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式,規範審批行為,寬鬆發展環境。
(六)繼續整治發展環境,開創對內對外開放新局面
堅持以整治發展環境為重點,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切實把統籌區內發展與對內對外開放落到實處。
堅持把整治發展環境作為擴大開放的重中之重,深入開展以“六大環境”為重點的發展環境綜合整治。按照做活政策的要求,營造優惠的政策環境,建立健全政策執行監督機制。完善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功能,把需要審批的事項全部納入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堅決杜絕審批事項“體外循環”。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度,嚴格規範行政執法行為。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依法打擊制假售假、偷稅漏稅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不法行為。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建立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法人的信用檔案,樹立良好的政府信譽、企業信譽和社會信譽。
擴大開放要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瞄準大公司、大財團,在項目推介、綜合服務等方面採取措施,走通走好產業招商、配套招商、以商招商新路子。抓好項目庫建設,策劃包裝一批規模大、檔次高的招商項目。加強招商引資項目的追蹤落實,抓好協定的履約、資金的到位和項目的投產。進一步落實招商引資領導責任制,完善獎懲機制,形成招商引資的強大合力。加強區域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促進區域經濟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七)盡心竭力地關心民眾生活,增添為民辦實事新舉措
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民眾利益無小事。各級政府和全體公務員要掌握社情,真心誠意,殫精竭慮,切實為人民謀利益。
繼續實施“六大民心工程”。實施以沼氣池建設、解決農村飲水難和用電難、鄉鎮河堤建設、土地整治、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和扶貧開發工程;以“2小時黔江”、村道路建設為重點的交通暢通工程;以環境設施、消防通道建設為重點的城市人居環境工程;以解決部分鄉鎮通訊難為重點的電信通訊工程;以城市防洪堤建設、供水管網改造、垃圾處理場建設、貧困學生救助、鄉鎮衛生院建設、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等為重點的公共服務工程;以社會保障平台建設、法律援助、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試點為重點的社會保障工程。
著力解決下崗職工就業問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再就業援助資金和服務體系。加強就業再就業技能培訓和渝東南人力市場建設。全年指導幫助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和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500人,完成就業和再就業培訓1000人任務。實現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擴面新增參統職工1000人目標。
切實解決農村困難群體的生產生活問題。有序推進10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工程,高度重視和切實保障進城務工農民合法權益,嚴禁拖欠農民工工資,解決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受教育等問題。加大對革命老區鎮鄉的扶持力度。切實抓好扶貧開發工作,全面啟動121個市級特困村建設,貧困人口發生率控制在13%以內。
按照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進一步落實三大基本國策。完善落實計畫生育工作責任制,加強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查處人為破壞人口性別結構的違法行為,嚴格控制人口增長,不斷提高人口素質。加強土地管理,嚴格土地審批,強化用地保障,確保占補平衡。加強天然林保護和水資源管理,抓好荒山造林和退耕還林,防止水土流失。促進礦產資源有效利用,防止亂采濫挖。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污染源治理,改善城鄉環境質量。
創造人民民眾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措施,強化安全監督管理,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堅持“嚴打”方針,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認真做好人民民眾來信來訪接待處理工作,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積極預防和處理各類群體性事件,維護社會政治穩定。
(八)加強和改進政府工作,努力塑造服務型政府新形象
自覺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要求,加快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服務管理和執政能力。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按照履行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四大職能的要求,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管理經濟,真正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實現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轉變。創新行政方式和運行機制,規範和最佳化行政流程,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強化法律意識。嚴格依法行政,認真貫徹執行《行政許可法》,繼續抓好“四五”普法教育。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充分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的意見,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委員提案。進一步規範政府行為,切實解決越位、缺位和錯位問題。
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對所有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決策,要認真聽取專家意見;對意見分歧較大的決策,要進行反覆比較和論證;對與人民民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決策事項,要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對政府承諾的事項,要全面兌現落實。繼續深入推行政務公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最佳化決策程式,繼續開展人民建議徵集活動,確保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
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理念,進一步鞏固“學查改”成果,加強公務員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求真務實,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大力加強廉政建設,堅決查處腐敗行為,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戒和預防腐敗體系。堅持從嚴治政,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