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五大傳記(圖文典藏版)(套裝共5冊)》作者把雖文章聞名天下的蘇東坡,仕途卻歷盡艱辛,屢遭迫害,但他終不改樂觀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釋、道於一體,詩、文、詞、書、畫俱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登峰造極。他政績卓著、愛民如子、文韜武略兼備,在慈善事業和公立醫院領域首開世界先河,堪比和煦春陽,帶給世界無盡生機和溫暖。只因襟懷蒼生,而使其生活寄於風雨,歲月失於道路,命運困於黨爭。他波瀾壯闊的一生早已沒入歷史的塵埃,而他所代表的偉大人格與社會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輝。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性格鮮明,形象飽滿,可親可敬,躍然紙上,堪稱人世間最完美的理想人格。
基本介紹
- 書名:20世紀五大傳記
- 譯者:張振玉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作者:林語堂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頁數:1518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20世紀五大傳記(圖文典藏版)(套裝共5冊)》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蘇東坡傳》目錄:
譯者序
原序
童年與青年
宋仁宗景祐三年至嘉祐六年
(一〇三六—一〇六一)
第一章·文忠公
第二章·眉 山
第三章·童年與青年
第四章·應 試
第五章·父與子
壯 年
宋仁宗嘉祐七年至神宗元豐二年
(一〇六二—一〇七九)
第六章·神、鬼、人
第七章·王安石變法
第八章·拗相公
第九章·人的惡行
第十章·兩兄弟
第十一章·詩人、名妓、高僧
第十二章·抗暴詩
第十三章·黃 樓
第十四章·逮捕與審判
老 練
宋神宗元豐三年至哲宗元祐八年
(一〇八〇—一〇九三)
第十五章·東坡居士
第十六章·赤壁賦
第十七章·瑜伽與煉丹
第十八章·浪跡天涯
第十九章·太后恩寵
第二十章·國 畫
第二十一章·謙退之道
第二十二章·工程與賑災
第二十三章·百姓之友
流放歲月
宋哲宗紹聖元年至徽宗建中靖國元年
(一〇九四—一一〇一)
第二十四章·二度迫害
第二十五章·嶺南流放
第二十六章·仙 居
第二十七章·域 外
第二十八章·終 了
附錄一 年 譜
附錄二 參考書目及資料來源
……
《朱元璋傳》
《王安石傳》
《李鴻章傳》
《張居正傳》
譯者序
原序
童年與青年
宋仁宗景祐三年至嘉祐六年
(一〇三六—一〇六一)
第一章·文忠公
第二章·眉 山
第三章·童年與青年
第四章·應 試
第五章·父與子
壯 年
宋仁宗嘉祐七年至神宗元豐二年
(一〇六二—一〇七九)
第六章·神、鬼、人
第七章·王安石變法
第八章·拗相公
第九章·人的惡行
第十章·兩兄弟
第十一章·詩人、名妓、高僧
第十二章·抗暴詩
第十三章·黃 樓
第十四章·逮捕與審判
老 練
宋神宗元豐三年至哲宗元祐八年
(一〇八〇—一〇九三)
第十五章·東坡居士
第十六章·赤壁賦
第十七章·瑜伽與煉丹
第十八章·浪跡天涯
第十九章·太后恩寵
第二十章·國 畫
第二十一章·謙退之道
第二十二章·工程與賑災
第二十三章·百姓之友
流放歲月
宋哲宗紹聖元年至徽宗建中靖國元年
(一〇九四—一一〇一)
第二十四章·二度迫害
第二十五章·嶺南流放
第二十六章·仙 居
第二十七章·域 外
第二十八章·終 了
附錄一 年 譜
附錄二 參考書目及資料來源
……
《朱元璋傳》
《王安石傳》
《李鴻章傳》
《張居正傳》
名人推薦
我們未嘗不可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
——林語堂
人們有時也許會傻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驕傲,他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地珍惜他,虔誠地仰望他,總不願意去找他的麻煩吧?事實恰恰相反,越是逾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於他所處的具體時代。中國世俗社會的機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願意播揚和轟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他、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上卻把他視為異類,遲早會排拒他、糟踐他、毀壞他。起鬨式的傳揚,轉化為起鬨式的貶損,兩種起鬨都起源於自卑而狡黠的覬覦心態,兩種起鬨都與健康的文化氛圍南轅北轍。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擠眉弄眼的小人。
——余秋雨
——林語堂
人們有時也許會傻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驕傲,他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地珍惜他,虔誠地仰望他,總不願意去找他的麻煩吧?事實恰恰相反,越是逾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於他所處的具體時代。中國世俗社會的機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願意播揚和轟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他、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上卻把他視為異類,遲早會排拒他、糟踐他、毀壞他。起鬨式的傳揚,轉化為起鬨式的貶損,兩種起鬨都起源於自卑而狡黠的覬覦心態,兩種起鬨都與健康的文化氛圍南轅北轍。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擠眉弄眼的小人。
——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