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20世紀中國藝術通史,由中國藝術史研究的引領者、牛津大學麥可·蘇立文教授傾畢生之力撰就,最親切易讀的現代中國藝術史,融會70載見聞與思索以他者之眼同情之筆,全景式描摹20世紀中國藝術的壯美與哀愁361幅精美插圖 近900位中國藝術家小傳。
基本介紹
- 書名:20世紀中國藝術與藝術家(上下)
- 作者: [英]麥可·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
- 原版名稱:Art and Artists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 譯者:陳衛和 / 錢崗南
- ISBN:9787208111349
- 頁數:610
- 定價:99.00元
- 出版社: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5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重要評論,作者簡介,獲獎信息,目錄信息,上冊,下冊,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視覺盛宴般的巨著,是西方世界研究20世紀中國藝術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作品。
麥可·蘇立文教授熟識1930年代到1940年代中國現代藝術運動中許多重要的中國藝術家,並且得到了1979年以來那些聲名鵲起的年輕藝術家的信任。他是20世紀中國藝術的目擊者,也是最早和最持久地向西方世界介紹中國現代藝術的研究者。
本書是蘇立文教授畢生心血所在,用豐富的文獻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20世紀中國藝術在西方藝術和文化影響下的新生。作者在中國緊張壓抑與自由舒放、絕望與希望的雙重語境下,討論藝術家及其作品,卓越地傳達了中國文化史與藝術,在20世紀盤根錯節的各種力量的糾纏中的各色形態,以及偶爾異乎尋常的怪誕。其中包括傳統派與革新派的激烈爭辯、首批藝術學校的創建,以及振聾發聵的新觀念的誕生,藝術是一種世界語,而那些新觀念超越了民族優越感所形成的隔閡。中國古典文人畫傳統、對西方現代主義的再發現、共產主義影響之下的藝術巨變,及對於藝術核心價值的再思考等等問題,一一納入了蘇立文教授這部迷人的著作之中。
重要評論
作為20世紀中國動盪藝術史中某些最富戲劇性以及最悲慘經歷的目擊者,蘇立文教授是向西方讀者闡釋這些重要發展的獨一無二的適格者。
——恩斯特·貢布里希(Ernst Gombrich,爵士、教授、英國功勳章獲得者)
麥可·蘇立文描述了中國在一個世紀中,前所未有的動盪和變革、富饒和美麗。這部著作是一項異乎尋常的成就,凝聚了作者一生的工作。
——謝柏柯(Jerome Silber Geld,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史與考古系系主任)
這是一部對於20世紀中國藝術最富理解之同情和最有幫助的指南。作為長期以來引領此領域的學者,蘇立文教授對於在美學、政治、文化和社會歷史相互影響與相互作用的綜合體中最富戲劇性的一段中國藝術史篇章,做出了清晰詳盡的描述。
——方聞(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這是西方研究現代中國美術的一部開山之作,由一位與中國藝術家淵源頗深的藝術史家撰寫。
——巫鴻(芝加哥大學教授)
對於研治20世紀中國美術歷史的中國同行和世界同行而言,蘇立文先生是一個代表性的學術標桿,也是一位受到普遍讚譽的學術長者;對於20世紀中國美術而言,蘇立文先生更是一位中西藝術與學術交流的先驅和使者,他與20 世紀中國美術的關係,構成了20世紀美術歷史的一個重要篇章。
——范迪安(中國美術館館長)
蘇立文提供了大量豐富的史料,這是之前的西語著作中從未出現過的。我期待在可預見的未來,它將成為論述中國20世紀藝術的經典之作。
——安雅蘭(Julia F.Andrews,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
蘇立文教授不僅以明晰的格調描述了20世紀中國藝術的複雜畫卷,還在學術性的敘述中,用妙趣橫生的逸聞趣事以及敏銳的觀察加以點撥和照亮,而這些只有局內人才能做到。
——張頌仁(香港漢雅軒畫廊主任)
作者簡介
麥可·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 2013)
牛津大學聖凱瑟琳學院榮譽退休院士,曾在倫敦大學、史丹福大學、劍橋大學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從事教學研究,榮獲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古根海姆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等多所機構頒發的多項榮譽和研究基金。1940年代來到中國,開始接觸中國藝術,結識了龐薰琹、吳作人、丁聰、郁風、關山月、劉開渠等現代中國畫家,此後又與幾代中國藝術家和諸多藝術機構來往密切。畢生專注於中國藝術的研究和傳播,是最早向西方介紹中國現代藝術的西方學者之一,並成為這一領域的國際權威和引領者。蘇立文教授撰寫有《20世紀中國藝術與藝術家》《中國藝術史》《東西方藝術的交會》等多部深具影響力的專著。
獲獎信息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3年度影響力圖書
中華讀書報2013年度十大好書
光明日報 2013光明書榜十大好書
新京報2013年度好書 藝術類
第一屆魯迅文化獎2013年度致敬人物 麥可·蘇立文
目錄信息
上冊
中文版序言
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前言及謝語
第一部分 1900—937: 西方的衝擊
傳統繪畫
中國的藝術革命
西方的召喚
現代藝術的中心
嶺南畫派
新藝術運動
兩戰之間的重要藝術家3
木刻運動
第二部分 1937—949: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逃往西部
從和平到解放
漫畫和諷刺作品
第三部分 1949—976: 毛澤東時代的藝術
解放
為社會的藝術
來自工人和農民的美術
“文化大革命”
前言及謝語
第一部分 1900—937: 西方的衝擊
傳統繪畫
中國的藝術革命
西方的召喚
現代藝術的中心
嶺南畫派
新藝術運動
兩戰之間的重要藝術家3
木刻運動
第二部分 1937—949: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逃往西部
從和平到解放
漫畫和諷刺作品
第三部分 1949—976: 毛澤東時代的藝術
解放
為社會的藝術
來自工人和農民的美術
“文化大革命”
下冊
第四部分 其他種類和地區的藝術
雕塑
現代版畫
台灣的藝術
香港和東南亞的藝術
移居海外的藝術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
第五部分 毛澤東時代之後: 藝術進入新時期
冬去春來
1980年代:新方向
國畫的再生
新潮美術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
注釋
文獻選目
20世紀中國藝術家小傳
譯後記
雕塑
現代版畫
台灣的藝術
香港和東南亞的藝術
移居海外的藝術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
第五部分 毛澤東時代之後: 藝術進入新時期
冬去春來
1980年代:新方向
國畫的再生
新潮美術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
注釋
文獻選目
20世紀中國藝術家小傳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