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美學:問題與個案

20世紀中國美學:問題與個案

《20世紀中國美學:問題與個案》以“20世紀中國美學”為對象,通過引入問題、分析個案的方式,對中國美學現代理論建構進程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研究,在巨觀揭示20世紀中國美學總體學術面貌的同時,進一步延伸了具體問題的理論思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世紀中國美學:問題與個案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324頁
  • 開本:16
  • 定價:39.00
  • 作者:王德勝
  • 出版日期:2009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1153802
  •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20世紀中國美學:問題與個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王德勝,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現代中國美學史、當代審美文化研究,2005年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圖書目錄

20世紀中國美學與學術史寫作(代序)
上編
關於20世紀中國美學及其研究
20世紀中國美學建構內蘊的多元性
20世紀中國美學的知識背景及其他
20世紀中國美學建構的邏輯範式
中編
20世紀早期中國美育思想的特點
藝術起源理論的中國形態
中國現代的“人生藝術化”問題
文藝美學:理論建設及其當代問題
下編
中國美育現代性建構:以蔡元培為例
從“形象的直覺”到“心物統一論”美學
藝術通觀:宗白華美學的學術範式
藝術研究的“殺手鐧”:滕固藝術研究的獨特性
“儒釋互補”:豐子愷的藝術審美理論
“別樣”的解答:張競生“美的人生觀”
在壓抑中超越:從《西方美學史》看朱光潛美學史觀
李澤厚實踐美學發展的複雜性
後記

文摘

上編
關於20世紀中國美學及其研究
一美學的學術圖景
從王國維、梁啓超腳踏中西文化、胸懷民智啟蒙理想,奮力開啟中國美學的現代學術建構進程之時起,20世紀裡,中國美學外取諸歐洲近代以來思想學說,努力追蹤西方烏懂籃判科學——無論以“西學”為體,還是以“西學”為用,在20世紀中國美學的學術經驗中,“西方”以及對於西方的認識始終是美學家們理論建構視野中的主要學術資源,成為中國美學走向自身現代理論建構的重詢盛主大知識背景。與此同時,20世紀中國美學又近承本土漢民族文化之悠悠精神旨趣和傳統思想材料,在追躡聖哲先賢思想余脈、學說內蘊的過程中,以理論的現代建構意向而明確標示著“美學中國”繼往開來的信念。可以說,民族國家的振興期待,社會文化的強力重建願望,民眾自覺意識的大聲呼喚,大眾生活幸福的理想設計……所有這一切,都鮮明地滲融在20世紀中國美學形形色色、具體而微的學術努力與理論思考中,激勵冗代美學家一往情深地週遊於美學天空,力酷墊拒促圖籍美學的思想力量來理想性.地框范、引導甚至建構現代中國文化和現代中國人新的生命改造活動與生活希望。在美學玄思之路上,20世紀中國美學家以巨大的理論激情和昂揚的人生改造願望,共同演繹了美學的思想藍圖,規劃了一個又一個中國美學的“現代的”闡釋形式,甚而至於孜孜構築著“中國特色的美學理論體系”。

後記

本書是我與我的一部分已畢業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合集。
在這部集子裡,主要呈現了我們師生對一些涉及20世紀中國美學問題的思考和探討。這些討論之所以能夠形成且相對集中,源於兩個方面:一是這些年來,我自己對20世紀中國美學問題的研究十分感興趣,除了與汝信先生合作主編了《美學的歷史——20世紀中國美學學術進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一書以外,也寫了一些有關的文章,包括比較集中地以宗白華美學為對象作了一些理論上的探討工作。二是這些年裡,我比較有付民意識地做了一件工作,就是在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的過程中,引導他們把學習、研究的主要方向放在20世紀中國美學問題之上,希望他們能在這一領域有所研究、有所收穫。也因此,一部分博士、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選題,相應地集中在這個話題上,並且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各有心得。幾年下來,竟也有了一些規模和系統。
於是,我們商量,希望能把一部分成果合在一起,出版這樣一部論題比較集中、大體反映師生共同學習。研究經歷和成果的集子,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紀念。
書中除了我的幾篇文章,其餘各篇均選自學生畢戶簽頁業論文的部分章節,並基本保持了文章的原貌。
為統一體例,本書按述論主題分為上、中、下三編。楊光博士為本書做了不少前期編選工作。潘黎勇、李雷兩位博士生則對全書文字作了少許必要的整理。

序言

進入20世紀以後,中國美學確乎表現了自身獨特的學術意義。因此,有關20世紀中國美學歷史問題的研究,也越來越引起美學學者的興趣。然而,迄今為止,已有關於20世紀中國美學的歷史寫作,絕大多數還保持在一種純粹“理論史”層次上——寫作者關注的主要是那些具體概念、理論觀點和方法等的自我演化關係,或者是個別理論家的美學成就。這樣的歷史寫作形態儘管有可能為我們復現美學的某種具體理論表現形式,但更進一步,它是否能夠為我們提供20世紀中國美希挨旋學的總體思想圖景或美學在20世紀中國文化歷史中的特殊思想意義,這一點便是有閥堡烏疑問的。事實上,要想充分把握美學在20世紀中國的真實歷史,就必須全面進入到整箇中國社會及其思想文化的歷史真實之中,以一種整體聯繫的文化反思活動來考察包括純粹理論在內的美學學術進程——這正是一般美學史寫作與強調“思想整體性”和“文化聯繫性”的美學學術史寫作之間的區別所在。
作為一種學術史的美學史寫作,其基本著眼點主要不在於各種具體美學命題、理論觀念等的邏輯深度——雖然它們必須被討論並得到闡釋,而主要是:第一,各種重大美學理論話題的提出與深入,與整個社會、思想文化運動基本趨勢之間的複雜聯結,由此找出美學自身學術演進的思想契機和發展機制,確定美學理論發生、發展的巨觀思想模式,使美學學術史寫作形成相當寬廣的文化視野。比如,由特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結構變動所造就的現實文化氛圍,以及大眾審美方式、審美趣味的變異等等,對美學研究及美學觀念形成過程所產生的具體影響。著眼於此,目的在於從整體上把握美學活動的現實根據,確認美學作為一種價值理論同樣已經蘊涵了現實的要求和理想,同樣將體現出它的直接現實性。
於是,我們商量,希望能把一部分成果合在一起,出版這樣一部論題比較集中、大體反映師生共同學習。研究經歷和成果的集子,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紀念。
書中除了我的幾篇文章,其餘各篇均選自學生畢業論文的部分章節,並基本保持了文章的原貌。
為統一體例,本書按述論主題分為上、中、下三編。楊光博士為本書做了不少前期編選工作。潘黎勇、李雷兩位博士生則對全書文字作了少許必要的整理。

序言

進入20世紀以後,中國美學確乎表現了自身獨特的學術意義。因此,有關20世紀中國美學歷史問題的研究,也越來越引起美學學者的興趣。然而,迄今為止,已有關於20世紀中國美學的歷史寫作,絕大多數還保持在一種純粹“理論史”層次上——寫作者關注的主要是那些具體概念、理論觀點和方法等的自我演化關係,或者是個別理論家的美學成就。這樣的歷史寫作形態儘管有可能為我們復現美學的某種具體理論表現形式,但更進一步,它是否能夠為我們提供20世紀中國美學的總體思想圖景或美學在20世紀中國文化歷史中的特殊思想意義,這一點便是有疑問的。事實上,要想充分把握美學在20世紀中國的真實歷史,就必須全面進入到整箇中國社會及其思想文化的歷史真實之中,以一種整體聯繫的文化反思活動來考察包括純粹理論在內的美學學術進程——這正是一般美學史寫作與強調“思想整體性”和“文化聯繫性”的美學學術史寫作之間的區別所在。
作為一種學術史的美學史寫作,其基本著眼點主要不在於各種具體美學命題、理論觀念等的邏輯深度——雖然它們必須被討論並得到闡釋,而主要是:第一,各種重大美學理論話題的提出與深入,與整個社會、思想文化運動基本趨勢之間的複雜聯結,由此找出美學自身學術演進的思想契機和發展機制,確定美學理論發生、發展的巨觀思想模式,使美學學術史寫作形成相當寬廣的文化視野。比如,由特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結構變動所造就的現實文化氛圍,以及大眾審美方式、審美趣味的變異等等,對美學研究及美學觀念形成過程所產生的具體影響。著眼於此,目的在於從整體上把握美學活動的現實根據,確認美學作為一種價值理論同樣已經蘊涵了現實的要求和理想,同樣將體現出它的直接現實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