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中山二院學生患癌事件

11·7中山二院學生患癌事件

2023年11月7日,網傳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乳腺外科團隊多名學生集體患癌,引發廣泛關注。

2023年11月8日2點22分,中山二院發布官方回應稱,近年在醫院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工作、學習過的人員中有3名罹患癌症,並於2023年先後確診癌症,無在讀學生患癌。11月8日,廣州衛健委工作人員回應中山二院學生患癌:會組織第三方調查。

2023年11月9日下午,記者來到中山大學北校區科學樓,找到了宋爾衛所在的實驗室。不過實驗室門牌上宋爾衛的名字已被摘除,有學生向記者證實了該實驗室屬於中山二院乳腺腫瘤中心。

中山二院即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位於廣東省,是一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於2009年啟用,截至2023年11月,培養超過200名學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1·7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團隊多人患癌事件
  • 發生時間:2023年11月7日
  • 發生地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
  • 事件結果:無在讀學生患癌
事件脈絡,事件背景,事件經過,網友發文,事件疑問,網友追問,實驗室信息,拆除實驗室,實驗室負責人信息摘除,事件回應,中山二院,衛健委,患者親屬,涉事單位,事件評論,

事件脈絡

2023年11月9日

中山二院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負責人信息摘除

2023年11月8日

中山二院乳腺腫瘤實驗室已拆除

2023年11月8日

中山二院癌症患者黃某家屬發聲

2023年11月8日

廣州衛健委工作人員回應中山二院學生患癌:會組織第三方調查

事件背景

中山二院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被曝出多名學生患癌,引發社會關注。這些患癌學生曾在該實驗室進行科研工作。事件涉及的中山二院院長宋爾衛同時擔任中山大學醫學部主任,而患癌學生之一劉某是他的學生。

事件經過

網友發文

2023年11月7日,網友“用戶5232934298”發文稱,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乳腺外科蘇姓導師團隊中,多名學生集體患上罕見型癌症,其中一名學生去年博士畢業後確診胰腺癌,在透露自己只余幾個月生命後,被該導師踢出群聊。事件一經曝光,引發軒然大波。
網傳聊天截圖中,爆料者表示,中山二院一位蘇姓醫生的學生博士畢業留院讀博士後,因腹痛懷疑胰腺炎進醫院,術後發現是胰腺癌,“具體分型應該不常見”。有爆料者稱,患癌的學生“確認的不止三個了,還有六個待確認,好多可能都是晚期了。”“3個博士,1個博士後,都小於30歲,全是罕見型。”有人猜測是實驗室的試劑導致,這些試劑原本是“給動物造腫瘤的模型”。

事件疑問

為何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在不足24小時內實驗調查情況完全不同?此外,有網友質疑稱,此前患癌的黃姓學生及劉姓學生的病例在該醫院於11月7日因“醫院資料庫升級”已被無故刪除是否屬實?而3人同時患癌,是否又和實驗室藥品泄漏及儀器出現問題有關?針對上述疑問,11月8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並不了解此事,而此前一直接受媒體採訪的該院黨委辦公室電話則一直無法接通或處於“撥打用戶忙”的狀態。

網友追問

2024年1月,很多網友在中山大學官方賬號評論區留言,表示想要一個關於該校多名學生患癌事件的調查結果。
2024年1月29日上午,二三里資訊聯繫中山二院門診辦,工作人員稱對此事並不清楚,需要聯繫院辦,但不清楚院辦電話。二三里資訊致電該院院辦和廣州衛健委科教處公開電話,均無人接聽。

實驗室信息

拆除實驗室

網上信息稱,黃某等人所在的上述實驗室已經在11月8日拆除。對此,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網上流傳)實驗室拆的那個,只是(中山大學)例行的消防檢查而已……只是檢修的日子恰巧就是今天……一開始定的就是今天的日子。”該人士稱,中山大學方面早就安排了消防檢查,只是恰巧碰上“這個事”,在外界看來可能就會將這個早已安排了的檢查與此次事件形成聯想,但其實是一種“偶然性”。

實驗室負責人信息摘除

2023年11月9日下午,記者來到中山大學北校區科學樓,找到了宋爾衛所在的實驗室。不過實驗室門牌上宋爾衛的名字已被摘除,有學生向記者證實了該實驗室屬於中山二院乳腺腫瘤中心。

事件回應

中山二院

2023年11月7日下午16時,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聯繫中山二院黨委辦公室工作人員,對方稱相關信息不實,並將於7日發布官方通告。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7日當天,上述導師蘇士成仍在正常坐診,他本人也以三個“完全是造謠”進行了回復,“(網傳信息)完全是造謠,完全是造謠,完全是造謠。我們醫院稍後會有公告”。
2023年11月8日2點22分,該院就“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團隊疑受實驗環境和試劑影響致多人患癌”等信息發布通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表示,經組織調查核實,初步了解到:近年在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工作、學習過的人員中有3名罹患癌症,其中2名現為該院乳腺外科醫生,在臨床工作;另外1名不是該院職工或學生,為外地來院進修人員,已回原單位工作。該實驗室無在讀學生患癌。
具體情況如下:黃某,女,2017年至2022年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攻讀博士學位,此間在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學習,2022年7月博士畢業後入職本院乳腺外科,從事臨床工作。2023年10月被確診患胰腺癌並接受手術,目前情況穩定。劉某,男,2013年至2018年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攻讀博士學位,此間在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學習,2018年8月博士畢業後入職本院乳腺外科,從事臨床工作。2023年6月被確診患滑膜肉瘤並接受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通報稱,以上兩位職工患病後,醫院一直關心其健康情況,組織專家會診、探望和慰問。另有1名進修人員為某外地醫院畢業博士生。2021年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進修一年,在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工作,已於2022年4月結束進修離開廣州,2023年在工作當地被診斷為乳腺癌。
2023年11月8日,中山二院內部相關知情人士稱:“現在上級部門已介入,相關人員正在匯報。”
2023年11月8日,網路流傳一則訊息稱,相關實驗室疑遭拆除,並有相關照片及視頻流出,引起外界質疑和熱議。11月9日下午,實地探訪該大樓8樓發現,裡面有多個實驗室及辦公室,有些門口有實驗室名稱或老師姓名的標識,有些門口沒有標識。在這些實驗室及辦公室內,多有工作人員工作。
2023年11月9日,針對網傳北校園實驗室拆除部分設備並搬離的情況,中山二院科研與學科建設部主任林桂平告訴記者,實驗室確實於8日拆除了一排儲物櫃,但並非網傳的消防整改或其他目的。“拆的柜子並沒有丟棄,而是存放在醫院的物資倉庫里。這個柜子還在,可以接受相關部門的檢查。”

衛健委

2023年11月8日,廣州衛健委科教處工作人員稱,正在按照流程跟進處理,稍後會有官方說明。會組織第三方機構調查實驗室,還是按照流程去解決這個事情。

患者親屬

2023年11月8日,通告中的罹患胰腺癌的黃某妹妹樂樂(化名)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時表示,之前網上所傳信息可能是中大校友發的,受害者家屬並未有過發言,“我們家屬對於不清楚的情況是不會講,最大程度保護家人和姐姐。”樂樂確認了黃某患上胰腺癌的病情和被蘇姓導師踢出群聊的情況屬實,“他確實把姐姐踢出去了,一號出病理,二號就踢人”。在拿到病理報告後,樂樂稱姐姐並未問責導師而被移出群聊,“我們根本就沒反應過來,不知道為啥他這樣子做。”黃某學妹粒粒(化名)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黃某自2012年就在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就讀,本碩博均為中山大學學生。粒粒關注到,黃某的微博顯示,2023年9月份,其胰腺炎發作,10月份已在醫院住院,11月1日被確診胰腺癌,後被蘇士成移出群聊。

涉事單位

中山二院即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位於廣東省,是一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於2009年啟用,截至2023年11月,培養超過200名學生。

事件評論

個體癌症發生的誘因極其複雜,患癌人員是否與實驗室工作有關,必須用科學、用調查說話。但是,也不能因為誘因極其複雜,就輕描淡寫,簡單遮掩過去。如院方通報所言,應該儘快由“有關部門組織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調查”,這才是最具有公信力和說服力的調查方式。在醫學層面的調查之外,網傳訊息中提到的其他情況也應該得到核實。如果網傳訊息不實,發帖人員當然要承擔責任;如果第三方調查證明學生患癌確與“實驗室事故”有關,那么應該儘快依法處置、整改,並原原本本地向公眾披露真相。總之,應該儘快用一份專業、詳細的調查報告澄清迷霧,唯有如此,才能給這些不幸患上癌症的年輕人及其背後的家庭一個交代,才能回應公眾和廣大網友的關切。(澎湃新聞 評
綜觀此次事件,之所以會在全社會引起軒然大波,關鍵在於公眾強烈懷疑3名患癌的人員都與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有關聯,且時間都在最近幾年。中山二院3人患癌是否和醫學實驗室有關聯,需要嚴謹、專業的醫學調查和驗證,這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我們也呼籲,秉持實事求是、科學理性的態度,儘快地探求事件真相。但更深層次的警示在於公眾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科技倫理原則:安全的實驗室環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評
雖然我們國內多年來一直在倡導“防患未然,安全至上”的實驗室安全理念,並據此執行,但我們更希望通過這次事件,使有關部門儘快啟動清查實驗室環境安全行動,特別是生物、醫藥以及化工等相對“高危”的實驗室環境,更應該成為重點清查對象。這不僅是對科研工作者的負責,更是對公眾的負責。(科協之聲 評
已經過去將近3個月,公眾仍未等到權威的調查結果,紛紛跑到中山大學官方賬號評論區留言追問,也顯示公眾對該事件的關注度並不會因時間的推移而減弱,也體現了他們對國內醫學生物實驗室的高度關注。相關部門不能對於他們的訴求視而不見。即便現在還未作出最終的調查結論,也應該向公眾做出相應的說明。比如,目前調查進度如何,都做了哪些調查等。漠視公眾的關切,只會增添公眾更多的疑慮,放大對涉事醫院的負面評價,這並不是最好的結果。中山二院這起個案,事關在生物、醫藥、化工等相對“高危”的實驗室環境工作的科研工作者的安全,及時查清真相,回應公眾關切,這不僅是對科研工作者的負責,更是對公眾的負責,即便是對涉事的醫院,也是一種負責。(大象網 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