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進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類對月球的探測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深刻地拓展了我們對月球的認識,而月球地質圖編制明顯滯後。
2012年前後,經過嫦娥一號和二號的探測和研究積累,我國逐漸具備了進行月球全月地質圖編研的條件和基礎。在
歐陽自遠院士和劉建忠研究員的帶領下,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聯合吉林大學、山東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多家單位,以中國嫦娥工程數據為基礎,充分利用國際上其它月球探測數據和研究成果,通過對月表“地層”、形貌、成分、構造和地質時代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月球地質年表,建立了撞擊坑物質、撞擊盆地建造、岩石類型和構造類型的劃分體系,制定了月球地質圖編制的標準、流程、方法和圖式圖例,套用GIS平台,完成世界第一幅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
2015年,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編制完成了1:250萬《月球地質圖》(虹灣幅)的中、英文版,並公開出版發行,但該地質圖僅僅涵蓋了月球三十分之一的局部區域。因此,中國科學家團隊開展了1:250萬全月球數字地質圖的研製工作,對月球上的地質現象進行更全面細緻的科學描繪。
2022年5月30日,由中國科學家團隊研製的世界首幅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完成,該月球地質圖成果線上發表在國際綜合性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
2024年4月21日,基於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科學探測數據編制的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質圖集,包括中英文版《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集》和《1:250萬月球分幅地質圖集》正式對外發布。其中,《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集》包含《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
主要內容
本幅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綜合表達了月球地質和演化信息,可為月球科學研究、探測規劃、著陸點選址等提供重要的基礎資料,同時也為其它天體地質圖的編制提供了參考。全月1:250萬地質圖採用中英文雙語編制,由地質出版社同時發行紙質版和電子版。同步發行的還包括全月的構造綱要圖和岩石類型分布圖。地質圖編研工作得到了科技部、中科院、基金委和中科院地化所等部門的基金支持。
表達要素
該地質圖中表達的要素主要包括:
(1)12341個撞擊坑,其中7548個撞擊坑識別並表達了坑物質,4793個撞擊坑以環形構造表示;
(2)81個撞擊盆地,識別並表達了其盆地建造;
(3)17種岩石類型,包含5類月海玄武岩,7類非月海玄武岩和5類特殊岩石露頭;
(4)14類構造,其中10類內動力成因的構造包括16839條線性構造和364個環形構造,4類外動力成因的構造包括2137條線性構造和4874個環形構造;
(5)圖面也表達了一些特殊要素,如著陸點、特殊高程點等。
編制團隊
在歐陽自遠院士和劉建忠研究員的帶領下,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聯合吉林大學、山東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多家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