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四氯乙烷的侵入途徑包括吸入、食入、經皮膚吸收,具有傷害末梢神經系統、肝臟和中央神經系統的危害。
環境水平及人體暴露,環境水平和人體暴露,暴露途徑,毒性閾值,生物效應,在動物和人體內的代謝動力學比較,體內和體外效應,人體效應,人體健康防治措施,人體防護,工程控制,泄漏應急處理,滅火方法,
環境水平及人體暴露
環境水平和人體暴露
最近的調查報導加拿大城市大氣中1,1,2,2-四氯乙烷濃度為0.1~0.25μg/m。美國垃圾填埋場附近濃度最大值為79μg/m。美國、加拿大和德國地表水中1,1,2,2-四氯乙烷濃度分別為10~180μg/L、0.005~4μg/L和0.03~10μg/L。在日本的地表水和沉澱物中未檢測到該物質。人體暴露主要來源室內和室外大氣,經飲水和食物攝入很少。
暴露途徑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膚吸收。
毒性閾值
閾限值:1.0x10(時間加權平均值)(經皮);A3(確認的動物致癌物,但未知與人類相關性)(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學家會議,2005年)。最高允許濃度:1×10,7.0mg/m;最高限值種類:Ⅱ(2);皮膚吸收;致癌物類別:3B;妊娠風險等級:Ⅱc。
急性毒性:雄大鼠經口半致死劑量(LD50):570 mg/kg;雄大鼠腹腔注射480 mg/kg。小鼠吸入半致死濃度(LC50):4460 mg/m,8h。人吸入1g/mx30min,或吸入2~3 g/mx10min,呼吸道黏膜刺激,倦怠,眩暈。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吸入47.9 g/mx2h/dx5d,死亡,肝臟損害;小鼠吸入3.0 g/mx5~6h/dx4d,死亡,心肌損害;大鼠吸入47.9 g/mx2h/dx5d,興奮,肝損害後期死亡。
刺激性:家兔經眼:2 mg/24h,重度刺激。家兔經皮:500 mg/24h,中度刺激。
致癌性: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致癌性評論:動物為可疑性反應。大鼠(osborne-mendel)經口43~108mg/(kg·d)x78周,出現肝癌及腫瘤結節。
生物效應
在動物和人體內的代謝動力學比較
吸收/分布/排泄
吸收:主要經呼吸道和胃腸道吸收,也可經皮膚吸收。分布:本品在各器官中均有分布,以腦、肝、心、腎、脂肪中含量最多。排泄:僅<4%以原形經肺呼出,45%~61%經肺以CO2形式排出,約28%經尿排出,大量的代謝產物在24h內出現,3~4d後基本上消失。
代謝及其產物
吸入1,1,2,2-四氯乙烷與空氣混合氣體3d後大部分經肺以CO2形式排出,尿中主要代謝產物是二氯醋酸、三氯乙烯、三氯乙醇和草酸。
體內和體外效應
1,1,2,2-四氯乙烷具有傷害末梢神經系統、肝臟和中央神經系統的危害。造成肝臟病變-肝脂肪變性(硬化)壞疽(細胞死亡)、萎縮,血液中白血球增加。有肝病病況者,易受危害。有實驗指出其為致癌物質。具有致突變性,職業暴露可導致人外周血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動物中毒首先出現強烈的刺激,有流淚、噴嚏;其後強烈地躁動不安、抽搐、痙攣、麻痹和麻醉。中毒動物恢復緩慢,症狀常延至次日。部分動物在幾天內由於實質器官損害而死亡。屍檢可見肝脂肪性病變和壞死,部分有腎和腦的損害。
人體效應
1,1,2,2-四氯乙烷是氯代烴類中毒性較大的一種,其毒性約為氯仿的3.5倍,四氯化碳的9倍。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和抑制作用,並對實質臟器有廣泛的損害。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嚴重者有肺水腫和呼吸衰竭。亞急性或慢性中毒引起肝臟腫大和壓痛,可發生肝臟脂肪變性、壞死和肝硬化。腎臟和心肌也能受累。主要症狀為:
(1)吸入:腹部疼痛、咳嗽、咽喉痛、頭痛、噁心、嘔吐;頭暈、倦睡、意識模糊、震顫、驚厥。
(2)皮膚:可能被吸收。發紅、皮膚乾燥。
(3)眼睛:發紅、疼痛。
(4)食入:腹部疼痛、咳嗽、咽喉痛、頭痛、噁心、嘔吐、頭暈、倦睡、意識模糊、震顫、驚厥。
人體健康防治措施
人體防護
(1)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佩戴空氣呼吸器。
(2)眼睛防護:戴安全防護眼鏡。
(3)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4)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5)其他防護: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須儘速脫掉污染衣物,洗淨後才可再穿戴或丟棄,且須告知洗衣人員污染物的危害性。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處理此物後,須徹底洗手,維持作業環境清潔。
工程控制
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使用抗腐蝕的通風系統並與其他排氣系統分開。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儘可能切斷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滅火方法
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