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開東南)高鐵驅動的區域同城化與城市空間重組

(城開東南)高鐵驅動的區域同城化與城市空間重組

《(城開東南)高鐵驅動的區域同城化與城市空間重組》是2017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圖書作者是王興平 朱秋詩 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開東南)高鐵驅動的區域同城化與城市空間重組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圖書書號:978-7-5641-7178-0
  • 出版日期:2017年6月
  • 開本:16 開
  • 圖書頁數:230
  • 圖書裝訂:平裝
  • 版次:1/1
  • 印張:15.25
  • 字數:368千
  • 上架時間:2017-07-10
  • 圖書點擊數:732
  • 價格:¥59元
內容簡介,目錄結構,

內容簡介

在高鐵的帶動下,區域和城市的空間結構、空間關係和居民的空間出行、產業的空間聯繫與集聚等均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由此誘發的空間轉型與拓展正在形成新的區域與城市空間重組規律和模式,這既是城鄉規劃學科面臨的關鍵科學問題,也是中國特色當代城鄉空間研究的重要切入點。本書在大量蒐集相關資料,整理和借鑑相關學術成果、規劃成果、政策檔案等的基礎上,立足長三角、滬寧高鐵走廊、寧鎮揚地區和京滬高鐵沿線等中國高鐵網路建設的先行地區,對高鐵影響下區域與城市空間重組的基本模式、區域就業通勤方式、基於高鐵的區域同城化發展和高鐵站點地區的空間利用等進行了基於實證的系統調研、分析和提煉總結,提出了高鐵三角、高鐵走廊等概念,並結合具體區域對高鐵促進的區域同城化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這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中國高鐵時代城市與區域空間研究的空白。

目錄結構

1 總論
1.1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義與目的
1.2研究概念與範圍 △1.2.1相關概念 /1.2.2研究對象及其概況
1.3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1.3.1高鐵與區域發展的相關研究 /1.3.2區域同城化相關研究 /1.3.3相關研究述評
1.4研究方法與數據 △1.4.1研究方法 /1.4.2數據來源
1.5研究內容與框架 △1.5.1研究內容 /1.5.2研究架構
2 流動空間視角下高鐵走廊空間重組與同城化模式
2.1流動空間視角的高鐵走廊空間體系 △2.1.1流動空間的基本概念與內涵 /2.1.2流動空間對區域空間的重構 /2.1.3基於高速交通的流動空間結構體系
2.2高鐵走廊空間重組的主要特徵 △2.2.1擴大的區域通勤圈:居民區域出行的常態化 /2.2.2流動化的跨城就業:區域空間聯繫的重組 /高速的區域通勤網:催生新的區域職住組合模式
2.3高速走廊三種典型的區域化職住組合模式 △2.3.1大都市區尺度的“中心城—郊區”職住模式 /2.3.2都市圈尺度的“中心城市—衛星城市”職住模式 /巨型城市區域尺度的“城市—區域”職住模式
2.4中國區域同城化的實踐發展 △2.4.1不同地區同城化的比較 /2.4.2各類同城化的普遍特徵
3 長三角區域交通與空間演化的歷史分析
3.1長三角區域交通網路的歷史演變 △3.1.1古代道路交通發展 /3.1.2近代道路交通發展 /3.1.3現代道路交通發展
3.2高速交通與長三角空間發展 △3.2.1高速交通驅動時空距離重塑 /3.2.2高速交通驅動空間結構重構 /3.2.3高速交通驅動要素流動重組
4 長三角職住空間關係重組的實證研究
4.1長三角就業空間的特徵概述 △4.1.1主要特徵分析/4.1.2就業空間格局
4.2長三角就業空間重組的實證分析 △4.2.1抽樣調查概況/4.2.2社會屬性特徵
5滬寧高鐵走廊同城化現狀與評價
5.1滬寧高鐵走廊同城化的區域背景 △5.1.1大交通網路體系加速滬寧高鐵走廊時空壓縮/5.1.2經濟全球化驅動區域城市化和城市區域化/5.1.3區域科學布局和協同發展規劃逐步確立/5.1.4區域內自發性的城市合作機制日益成熟
5.2滬寧高鐵走廊同城化的歷程回顧 △5.2.1啟動期(1982—1987年)/5.2.2停滯期(1988—1989年)/5.2.3重啟期(1990—1999年)/5.2.4加速期(2000年至今)
5.3滬寧高鐵走廊同城化的現狀評估 △5.3.1時間距離測度/5.3.2空間聯繫測度/5.3.3社會聯繫測度/5.3.4同城化效應測度
5.4滬寧高鐵走廊地區同城化效應的基本判斷 △5.4.1滬寧高鐵走廊地區同城化的主要特徵/5.4.2滬寧高鐵走廊地區同城化的主要障礙/5.4.3滬寧高鐵走廊同城化的動力機制
6滬寧高鐵走廊的空間重組與同城化策略研究
6.1滬寧高鐵走廊的發展定位與總體目標
6.2滬寧高鐵走廊的產業重組 △6.2.1垂直型產業分工及其影響/6.2.2同城化下的多樣化產業分工/6.2.3滬寧高鐵走廊的產業分工重組
6.3滬寧高鐵走廊的空間重組與最佳化 △6.3.1空間重組的特徵與結構最佳化/6.3.2空間重組下的區域關係協調/6.3.3空間重組下的空間發展共謀/6.3.4空間重組下的城鄉關係重構/6.3.5空間重組下的職住關係最佳化
6.4滬寧高鐵走廊綜合交通支撐體系最佳化 △6.4.1滬寧城際快速交通通道建設/6.4.2不同等級城市交通樞紐建設/6.4.3信息化與智慧型化客運體系建設
6.5滬寧高鐵走廊同城化的非物質支撐體系 △6.5.1促進教育資源共享/6.5.2完善醫療衛生服務/6.5.3加強文體事業協作/6.5.4推進養老事業合作/6.5.5加強區域旅遊合作/6.5.6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6.6滬寧高鐵走廊地區同城化的城際協調與治理機制建設 △6.6.1區域協調機制現狀評價/6.6.2同城化的實施機制建議
7 寧鎮揚同城化發展與空間組織研究
7.1寧鎮揚同城化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7.1.1寧鎮揚同城化發展的基礎與可行性/7.1.2寧鎮揚同城化的必要性分析
7.2寧鎮揚同城化的現狀基礎 △7.2.1寧鎮揚同城化的歷程回顧/7.2.2寧鎮揚同城化的現狀評估
7.3寧鎮揚同城化的總體發展戰略 △7.3.1寧鎮揚同城化發展的總體定位/7.3.2推進寧鎮揚同城化發展的戰略路徑
7.4.推進寧鎮揚同城化的具體行動 △7.4.1產業發展與布局的同城化/7.4.2空間格局同城化/7.4.3重點跨界協調示範區的協同建設/7.4.4區域交通運輸體系同城化/7.4.5構建區域生態安全格局/7.4.6區域科技研發合作和構建創新型同城發展區域
8 京滬高鐵沿線站點地區的空間利用
8.1京滬高鐵沿線站點地區概況
8.2京滬高鐵沿線站點地區與所在城市的關係
8.3京滬高鐵沿線站點地區功能發展分析 △8.3.1高鐵站點地區功能用地規模/8.3.2高鐵站點地區功能結構/8.3.3高鐵站點地區規劃功能布局模式/8.3.4高鐵站點地區功能成長模式
8.4京滬高鐵沿線站點地區空間形態分析 △8.4.1高鐵站點地區的空間開發模式/8.4.2高鐵站點地區的道路交通網路/8.4.3高鐵站點周邊地區的道路系統與土地利用/8.4.4高鐵站點地區的空間布局模式/8.4.5高鐵站點地區的空間骨架/8.4.6高鐵站點地區的核心空間/8.4.7高鐵站點地區的天際輪廓線
8.5京滬高鐵沿線站點地區的空間開發強度 △8.5.1以居住功能為主的站點周邊地區的開發強度/8.5.2以商業、商務辦公功能為主的站點周邊地區的開發強度/8.5.3多功能綜合型站點周邊地區的開發強度
8.6京滬高鐵沿線站點地區的交通聯繫分析 △8.6.1高鐵站點與城市其他對外交通方式的聯繫/8.6.2高鐵站點地區與所在城市的交通聯繫
8.7京滬高鐵沿線站點地區開發建設的空間效應分析與評價 △8.7.1京滬高鐵沿線站點地區空間利用的總體特徵與規律/8.7.2基於節點—場所理論模式的高鐵站點地區功能評價/8.7.3基於問卷調研的京滬高鐵沿線站點地區空間使用主體特徵/8.7.4京滬高鐵沿線站點開發建設對區域與城市空間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