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子又名石柯、杯果、益腎子,柯屬植物厚鱗石櫟(Lithocarpus pachylepis A. Camus)成熟堅果。
龜頭子原產於印度巴卜那都,因其狀如龜頭、故得此名。藏人常以此物加牛骨燉湯,喝過此湯周身溫熱,可只穿氈衣在冰天雪地中過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龜頭子
- 別稱:益腎子、壯陽果、補腎果、掉藤果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山毛櫸目
- 科:殼斗科
- 屬:柯屬
- 種:厚鱗櫟
- 分布區域:廣西西部(那坡)、雲南東南部(屏邊)
植物性特徵,生長條件,分布範圍,藥用價值,注意事項,擴展圖冊,
植物性特徵
喬木,高10-20米,胸徑30-40厘米,芽鱗被棕色長直毛,當年生枝、葉柄、葉背脈上及花序軸均被分枝的星芒狀短毛。嫩葉薄紙質,乾後褐黑色,成長葉硬紙質,倒卵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20-35厘米,寬6-11厘米,頂部鈍或短尖,基部寬楔形,葉緣有鋸齒狀裂齒,中側脈均凹陷,側脈每邊25-30條,直達齒端,支脈明顯,彼此近於平行,兩面同色,葉背脈腋上常有叢毛;葉柄長1.5-2.5厘米,雄穗狀花序單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圓錐花序;雌花序長3-5厘米,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在開花後期長達3毫米。
幼嫩殼斗陀螺狀,包著堅果一半以上,成熟殼斗淺盤狀或碟狀,包著堅果底部,高15-30毫米,寬45-60毫米,殼壁甚厚,硬,木質,小苞片粗厚的卵狀三角形或斜菱形,中央及兩邊均脊肋狀增厚而隆起,略伏貼,頂部鑽尖,向殼壁彎垂;堅果幼嫩時寬圓錐形,密被泥黃色細毛,成熟時為甚扁的扁圓形,高15-25毫米,寬40-65毫米,頂部平坦,中央常微凹,被黃棕色脫落性細伏毛,果壁厚7-10毫米,角質,果臍占堅果面積約一半或稍小,稍凸起,四周邊緣凹陷。花期4-6月,果10-12月成熟。
生長條件
生於海拔900-1800米山地常綠闊葉林中,較乾燥坡地也有。越南北部。
分布範圍
產廣西西部(那坡)、雲南東南部(屏邊)。
藥用價值
糖痿湯(國際中醫中藥雜誌,2011,8)
組成與用法:白參5克 黃芪30克 玄參20克 天花粉20克 黃芩10克 澤瀉10克 地龍10克 丹參30克 三七花15克 菟絲子20克 肉蓯蓉15克 枸杞子15克 龜頭子10克 韭菜子10克 仙茅10克 佛手10克 藿香3克。
組成與用法:白參5克 黃芪30克 玄參20克 天花粉20克 黃芩10克 澤瀉10克 地龍10克 丹參30克 三七花15克 菟絲子20克 肉蓯蓉15克 枸杞子15克 龜頭子10克 韭菜子10克 仙茅10克 佛手10克 藿香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
功能主治:益氣滋陰降火,解郁通絡壯陽,,主治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礙。
加減套用:失眠者,加酸棗仁、龍齒(另煎)、夜交藤;下肢麻木者,加麻黃、全蟲;腹瀉者,加蒼朮、炒薏苡仁、炒白朮;大便秘結者,加大黃;視力下降者,加菊花、青葙子、木賊草;早泄者,加金櫻子、欠實;高血壓者,加菊花、夏枯草、鉤藤。
功能主治:益氣滋陰降火,解郁通絡壯陽,,主治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礙。
加減套用:失眠者,加酸棗仁、龍齒(另煎)、夜交藤;下肢麻木者,加麻黃、全蟲;腹瀉者,加蒼朮、炒薏苡仁、炒白朮;大便秘結者,加大黃;視力下降者,加菊花、青葙子、木賊草;早泄者,加金櫻子、欠實;高血壓者,加菊花、夏枯草、鉤藤。
注意事項
該種果實的原植物產於廣西西部(那坡)和雲南東南部(屏邊),但並未記載產自西藏。查《西藏植物志》第一卷,也未見收載該種,說明此種並不產西藏。查藏藥志及中華藏本草等書未發現此種記載,《中藥大辭典》和《中華藥海》也未見對該果子藥用的記載,《本草綱目》也未查到該條目,說明此種尚未作為藥材記載。
查閱相關中醫中藥文獻,有關柯屬植物藥用的記載:
一、為野檳榔,原植物為白皮柯(Lithocarpus dealbatus Rehd.)的花序,其主治功用:順氣消食,健胃,殺蟲;治食積腹脹,蟲積不化。
二、為柯樹皮,原植物為柯(Lithocarpus glaber (Thunb.) Nakai)的樹皮的韌皮部,有小毒,行氣;利水。主腹水腫脹。
三、為多穗石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s Rehd.)葉,清熱利濕。用於濕熱痢疾,皮膚瘙癢,癰疽惡瘡。根:補腎益陰。用於虛損病。
另查本書的“橡實”條目,其主治功效為澀腸固脫,治瀉痢脫肛,痔血。上述四條均與壯陽無關。該科植物通常含較多的鞣質和丹寧,且有時有小毒,建議廣大民眾謹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