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龐家會村
- 所屬地區:中陽縣寧鄉鎮
- 地理位置:地處縣城城郊結合部
- 人口數量:3096口人
地理環境,沿革,人口,九曲燈會,文化背景,燈會內容,千禧和千壽,地圖信息,
地理環境
龐家會居川之中水三陽,由於特殊的地域優勢,是眾多企事業單位的首選之地。
龐家會村被譽為華夏剪紙第一村。
沿革
龐家會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
其歷史可溯到三千年以上、刀耕火種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在這裡繁衍生息。
殷周時期高度文明,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中陽邑。據說邑址就在龐家會。
戰國時魏國名將龐涓駐軍於此。山上尚存遺址,高高的寨牆,散落的瓦片見證著當時的文明。將台上,旗盤寨,走馬梁,大堂灣等都是當年龐涓駐軍時留下的遺蹟。訴說著龐家歷史。
龐家會山川形勝,為古往今來兵家青睞,布陣用兵之地。
有近三千年蒼桑的東周古槐,仍枝桿蟲兒動,旺盛蓬勃,世人稱奇,名聞遐邇。成為著名的文物保護景點。
2006年,中陽民俗剪紙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中陽文化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平台。
人口
全村共有700多戶,1100多個勞動力,有黨員46名,其中女黨員6名。
九曲燈會
龐家會村自古以來流傳著一個別具風格的古會——九曲黃河燈會,延續。
九曲燈會是山西呂梁是極為普遍的元宵社火活動形式。然而龐家會的九曲燈會與眾不同,其獨到之處有三:分別是燈會的文化背景、文化內容和燈會的千禧和千壽。
文化背景
九曲黃河燈會會場,一般設定要么在黃河岸邊,要么在村子裡較大的空場子或村邊的地里。而龐家會的九曲燈會則是設在玄天廟裡。廟裡供奉著封神榜上以姜子牙為首的八位神仙,這樣一來就給九曲黃河陣設定了一個更為合理的文化背景。因為“九曲黃河陣”源於商末,為紫霞仙子給姜子牙擺出的難陣,後終於為姜子牙所破。後人正是根據這一典故,把姜子牙破陣這一傳說比喻為人生過災、過坎的過程,並模擬出陣圖讓人們過陣。
過陣即為渡災渡難,只要從陣里順利出來即為破了陣,也就是破了災,就可以消災避難,求得一年的通順如意。九曲黃河陣布在姜廟之前,便是為了仰仗姜子牙的神力之援,這樣破陣就更容易了。
由此可見龐家會九曲黃河陣這一文化背景的設定體現了很深的文化意旨,較之其他地方的同類活動顯然更正宗,更富於文化內涵。
燈會內容
燈會內容與眾相同。常見的九曲燈會活動內容,一般都局限於“轉九曲”本身,即按一定線路在陣里轉一遍,而龐家會的九曲燈會則增加了一個“偷燈”的內容。正是由於這個內容,龐家燈會的會場設定也與眾不同。除了九曲黃河陣本身的設定之外,陣里按四角和中心方位設定了五根旗桿,中間的旗桿最高叫“魁星旗”,旗為橘黃色,占五行之士。旗上設魁星圖案,旗桿上要掛九層燈,號稱九百九十九盞,取數之無窮之意。四角的旗色分別為黃、綠、藍、紅,分別占五行之金、木、水、火,旗下各掛八層燈,象徵四面八方通順如意。
千禧和千壽
此外,還有兩個特殊設定,便是“千禧亭”(即偷燈送燈亭)和“千壽壁”。
“千禧亭”位於九曲陣與玄天廟正殿的中間,為三間過亭,正背兩面沒有門窗。
“千壽壁”位於七間樓的樓檐之前。凡婚後不育的夫婦都是轉曲偷燈的重要參與著。
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兩天晚上,全村人不論男女老幼,能出動者全部出動。每人手裡拿著一盞小燈籠,在糾手的導引下,依次轉入九曲陣中,轉完之後“偷燈者”便趁人不備,來到千禧亭中,手拉紅繩從魁星旗下拉過一盞燈,然後掩在衣襟下,悄悄地抱回家,掛在灶君神位之前。如果後來生了孩子,便於其十二歲的元宵節上一盞燈,掛在千禧亭中。
所謂“千禧”,取諧音“添禧”之意,同時也指添禧之多。所以這些燈便成了生命的象徵。當孩子結婚成人之後,象徵他生命的這盞燈,便可以離開千禧亭掛到千壽壁去了。
千壽壁相應地取“添壽”之意。從壁樓的一層到二層上下共掛九層,亦取九九百歲之意。因此,千壽壁上實際掛的是“人口燈”。
除本村出生的人外,還有新娶的、外地遷來的、臨時居住的等等,都有象徵自家生命的燈掛在上面。
當然凡在這裡掛過的燈,糾首們便可適當地將其掛在九曲陣的大院裡甚至街道上、山上、樹上等地方。而且每到這一天各家各戶還要在自家門前掛起燈來。這樣一來,不僅九曲會場處處是燈,就連整個村子裡也到處都是燈。街頭、門口掛著燈,人們手裡提著燈。有靜止的燈,又有流動的燈。
人在燈中走,燈在人中行。動靜相宜,五彩繽紛。整個村莊變成了燈的世界,燈的海洋。
燈是龐家會人對生命的熱切期盼,也是他們對生命的熱情謳歌與讚揚。正是由於這些特點的存在,可以看到龐家燈會在期盼生命、讚美生命的主題展示上更深刻、更突出,也更富於情感化,也會讓人感到其源頭之深。
地圖信息
地址:呂梁市中陽縣二零九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