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山深部地質結構與動力學特徵及汶川大地震機理

《龍門山深部地質結構與動力學特徵及汶川大地震機理》是由成都理工大學擔任主要完成單位,王緒本,王志,梁春濤,朱介壽,余嘉順,程先瓊,易桂喜,鄧繼新,李軍,蔡學林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門山深部地質結構與動力學特徵及汶川大地震機理
  • 主要完成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 主要完成人:王緒本,王志,梁春濤,朱介壽,余嘉順,程先瓊,易桂喜,鄧繼新,李軍,蔡學林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20029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2-2-17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龍門山深部地質結構與動力學特徵及汶川大地震機理”項目源自成都理工大學王緒本等教授承擔的4個國家級科研項目(表1),採用高精度重磁資料處理解釋、大地電磁深部探測、地震波層析成像、地震台網陣列等多尺度、多參數地球物理方法,研究龍門山構造帶及鄰區深部地球物理場回響特徵,探索青藏高原東緣深部構造樣式,分析龍門山逆沖推覆構造及演化特徵。建立了一個用多尺度地球物理方法解釋的地殼與上地幔結構模型,對於解決龍門山地殼與殼幔結構、盆山耦合關係等地質構造的難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同時,抓住汶川8.0級地震後大量餘震強度大、分布寬和次數多的特點,加強震後餘震的觀測,較準確把握餘震強度和分布的趨勢,監測龍門山前山斷裂帶活動特點,結合地震層析成像技術、大地電磁測深成果和重磁資料反演,較好地分析了龍門山深部結構的動力學特徵。研究成果為提升我國地震機理和發生規律研究水平提供科學試驗依據。項目在龍門山深部地質結構與動力學特徵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對汶川大地震發生的機理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和看法。 (1)通過人工爆破地震測深資料解釋、天然地震層析成像、大地電磁測深、重磁資料解釋等多種深部地球物理探測成果的地質構造解析,結合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和岩石地球化學的分析與研究,初步建立起龍門山岩石圈地殼三維地質結構。 (2)根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石油地震勘探與深部地球物理測深等綜合分析研究,首次解剖了中上揚子地區跨區域、跨單元的岩石圈結構,分析龍門山地區構造演化的四個構造演化階段。 (3)通過重力、航磁、地震層析成像、三維速度成像、大地電磁測深等新技術,對中龍門山地區開展了多尺度、多參數、多方法的綜合地質地球物理方法研究,這套綜合方法技術體系已成為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及資源勘查的被其他地區研究中得到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