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角舞

龍角舞

龍角舞,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傳統舞蹈,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龍角舞又名錫角舞,俗稱“跳神”,是宋代流行於東南亞的一種儀式性祭祀舞蹈,據傳是上坪籍官吏陳麟帶回永安上坪。龍角舞主要流傳在福建省永安市上坪鄉和附近鄉鎮一帶,用地方方言永安話創作而成的,最初作為道場的一種表演形式在民間流傳,多半是以祈求生活安康、五穀豐登、天下太平、四鄉八鄰和睦共處為主要內容。龍角舞通常由6—8名青年男子組成,分別手持尺板、木魚、小銅鑼、小扁鼓等樂器,邊行邊敲響樂器,變換隊形跳舞。

2009年5月31日,“龍角舞”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Ⅲ-1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角舞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3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
  • 保護單位:永安市上坪鄉新農村建設服務中心(加掛“永安市上坪鄉村鎮建設規劃站”)
  • 項目編號:Ⅲ-17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動作套路,道具特色,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龍角舞是宋代流行於東南亞的一種儀式性祭祀舞蹈,據傳是上坪籍官吏陳麟帶回永安上坪。
過去,在各種迎神廟會上,巫師必跳此舞,其內容以古田縣臨水夫人陳靖姑上廬山學法、消滅蛇妖為中心,展現了各種驅除邪魔的情節和動作。
解放前,上坪鄉當地人在每年的迎神廟會上均跳龍角舞,藉以通神驅鬼、驅邪除魔,祈求家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現代,在節慶期間跳龍角舞,寓意是慶祝豐收、祝福平安,增添喜慶氣氛。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龍角舞通常由6—8名青年男子組成,分別手持尺板、木魚、小銅鑼、小扁鼓等樂器,邊行邊敲響樂器,變換隊形跳舞。雖然錫角舞隊的表演形式多樣,服裝道具各異,有戴面具的和不戴面具的,但錫角卻是必備法器,錫角呈月亮型,音質古樸雄渾。在錫角號聲引領下,舞蹈隊開始在列陣、穿插、排字、疊羅漢等隊形變化中表演,樂班進入伴奏,樂班以打擊樂為主,備有鼓、鈸、鑼、鈴鐺、鑔、三音鑼、木魚等樂器。錫角舞動作富有技巧,如其中的“鎖鏈罡”,用右腳拇指和食指夾住左腳拇指,左腳跟右移,接前掌右移;“失亥罡”則用右腳拇指與食指夾住左腳後跟筋,左腳跟右移,接前掌右移;與此同時,握鈴刀的手隨著節奏,以腕為動律,一上一下舞動鈴刀,身體隨之左右移動,以形成神態、情態、動態的有序組合和節律運動的舞蹈圖騰。
龍角舞
龍角舞

動作套路

龍角舞的步行走法有一整套嚴密且獨特的動作套路的。它講究頭、眼、嘴、肩、手、腳之間的協調和統一,而且整套動作的表現形式與經書上所列的方法相同:當唱詞唱到東,身體的正面就必須朝東,說到西就必須朝西,念到南就必須朝南,指到北就必須朝北。龍角舞講究舞蹈姿勢的巧妙套用,尤其是手和腳的舞動,手掌的動作一般以蘭花指展現;腳的步法,無論是行、走、繞、跑、蹲、跨、跳的動作幅度有多大,最終都以“丁”字步法落定,整套動作富有舞蹈的觀賞性。

道具特色

龍角舞的道具有:一根長1.5米呈月牙型的龍角、一個直徑20厘米的旌鼓、一面25厘米的銅鑼、一頂五台山帽、一條紅布圍裙、一本《龍角舞》經書。
龍角舞
龍角舞道具
“龍角”最初是取山中的變形彎筍來做原材料的。但由於在筍長成竹子之間的取材時間不好掌握,所以做出來的“龍角”容易壞,也不容易保存,因此,後來人們就逐漸用錫做原材料,打製成全長1.5米,兩節可以伸縮呈月牙型的“錫角”。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龍角舞是紮根於民間的民俗說唱作品,是永安地方傳統文化的突出表現,對永安話的傳承和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對民俗學、社會學、舞蹈學研究有重要價值。

傳承人物

楊國民,漢族,三明市永安人,1967年9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龍角舞”第二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楊國民從小秉承家學,跟隨其父楊世炎學習龍角舞,成為家族第六代傳人。楊國民所表演的龍角舞,唱詞大多採用“悲調”“哭調”說唱。從藝以來,楊國民及其師弟麻德日每年都會被上坪鄉及附近鄉鎮請去參加祭祀或道場表演。他和師弟麻德日還多次參加永安市的民俗展演,並於2007年獲得永安市民俗展演二等獎。在表演之餘,他注重培養龍角舞的後繼人才,傾心傳藝授徒,其弟子肖連勝、陳慶周已基本掌握了龍角舞說唱、動作等各方面的要領。
龍角舞
楊國民

社會影響

表演活動
2019年2月17日,永安市在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體育中心舉辦第四屆“農民村晚”暨非遺大拜年活動,活動中演出了龍角舞《龍角聲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