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舞(榮縣布衣龍)
- 別名:榮縣布衣龍
- 非遺級別:市級
- 非遺類別:傳統舞蹈
- 流行地區:四川榮縣
歷史淵源,文化背景,文化特徵,演繹流程,文化傳承,社會評價,
歷史淵源
自貢榮縣度佳鎮有個傳統民俗活動,年年春節都要“招燈”,邀請左右相鄰鄉鎮的龍一起來“搶頭彩”,“也就是現在說的龍燈比舞”。而度佳鎮的龍也與眾不同,俗稱布衣龍,是用布料做成的。布龍舞起來有若干套路,很是繁雜好看。
文化背景
龍舞(榮縣布衣龍)燈是川南民間舞蹈(體育)的一顆明珠,曾經輝煌一時,50年代進京匯演。布衣龍燈幾乎遍布榮縣各鄉鎮,但技藝精湛、還保留比較完整套路的隊伍,主要集中在比較邊遠的雙古、新橋、東興等鄉鎮。“龍舞”、“龍燈”、“耍龍”民間傳統舞蹈,據說始於漢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舞龍燈。據老人講,在民國至上世紀50年代,每逢過年過節時,榮縣隨處可見布衣龍燈表演。由於社會進步,電視的普及,娛樂活動的多元化,布衣龍燈表演沉積一時,逐漸消退。
文化特徵
舞龍難,難在舞出很多花樣。比如舞天花,要把龍舞得搖頭擺尾,似乎在波浪中遊動;跳滾子是讓龍在地上翻轉,好像在打滾一般;而節節翻則是龍不停地轉圈。
演繹流程
製作。長度上,有三仗龍,就是按照龔家溝溝長10公里,縮減版製作的10米“布衣龍”,寬度40公分寬,這是“大龍”,製作這樣的“大龍”,要等到農曆閏年或者是獲得了大豐收的年景才可以。
開光。製作好的“布衣龍”,必須先“開光”,讓龍顯靈。“開光”是一項神聖的活動,必須由“提燈人”主持,地點選擇在河流有水的地方點燃錢紙、蠟燭、香,然後,要殺公雞用雞血祭龍頭,舞龍人全體跪拜,寓意讓“龍王”顯靈。
舞龍。舞龍按參與舞龍人的多少,分為兩洞(兩人)、三洞(三人)、四洞(四人)、五洞(五人),更多的就是七洞(7人)、九洞(九人)。
文化傳承
通過傳幫帶,讓這門民間藝術能更好地傳承。
2023年4月,入選四川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單。
社會評價
簡單的“布衣龍”,卻在龔家溝人的手中舞出了神奇,舞出了智慧,舞出了燦爛的文化。人在舞,“龍”在飛,攪動著龔家溝這片沉睡的“天地”,換來是天和、地和、人和。(自貢網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