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舞(地龍燈)

龍舞(地龍燈)

龍舞(地龍燈),湖北省來鳳縣的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地龍燈流傳於武陵山腹地來鳳縣的大岩板、板沙界兩個相鄰的土家山寨,當地稱為“巴地梭”,是土家族一種獨特的民間燈舞。龍舞(地龍燈)來源於楚霸王項羽“龍生虎養鳳遮蔭”的傳說,舞蹈套路和動作現存12種,演技難度大,表演性、觀賞性比較強,舞法獨特。

2011年5月23日,湖北省來鳳縣申報的“龍舞(地龍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舞(地龍燈)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Ⅲ-4
  • 申報地區:湖北省來鳳縣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保護單位:來鳳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器材道具,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關於地龍燈的起源有這樣的傳說,當年秦始皇打算利用“趕山鞭”趕山填海,秦始皇三太子不滿父親的暴政,與北海龍王三公主相愛並生下一個嬰兒,三太子偷走“趕山鞭”,連夜逃走,三公主由於不敢帶回龍宮撫養只得將兒棄置在沙灘。嬰兒由老虎餵奶哺育,鳳凰遮蔭照顧。久而久之,人們便說這孩子是“龍生虎養鳳遮蔭”,此子長大後變成了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西楚霸王建功立業後不忘龍、虎、鳳的養育之恩,遂令民間每年正月十五軋制龍、虎、鳳的圖形舉行祭祀活動,以表達對這些神獸的感恩之情。後來,由於湘西嶁水、酉水流域(包括大岩板村)出現“趕白虎”的風俗,所以地龍燈就取消了虎,只剩下龍和鳳。從此,“地龍燈”便流傳發展起來,漸漸演化成一種集娛樂、祭祀於一體的民俗體育活動。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地龍燈表演被迫停止,大部分地龍燈被燒毀,地龍燈習俗遭到極大的破壞。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村落民俗活動得到重新肯定。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地龍燈的表演支撐不是依靠木棍而是9名表演者的身體,一人手舉龍頭,一人背龍尾,其餘七個人藏於龍身,分別由單人單手抓住每節龍身內的圓形篾圈,另一手則抓住前者的腰帶藏於龍衣內,整個人被彩色龍衣遮住雙腳,全憑藏在龍衣里的舞者相互默契配合。表演時,表演者的身體始終前傾,保持騎馬樁和弓箭步的姿勢行進,龍身的擺動仿若一條真龍,所以民間有順口溜“地龍燈,地龍燈,不用篾簍不用棍,巴地梭著走,活像其龍行;玩耍龍人彎著身,站的騎馬樁,走的弓箭步,似同獅子燈”。
在鑼鼓聲中,執圓寶人引龍上場,不時轉動圓寶,逗引地龍追珠搶寶。而舞龍者悶於龍衣之下,隨著鑼、鈸、鼓等打擊樂伴奏的樂曲的力度和速度的變換,活靈活現地表演“龍搶寶”“龍盤餅”“龍盤樹”“龍困灘”“龍過橋”“龍盤鳳”等一系列動作。其中“龍走太極”和“龍盤樹”的表演難度最大,舞“龍盤樹”動作時,舞龍人需要探在後者的腿上,一圈圈的繞上樹,技巧性強,場面驚險刺激。表演進行到一定時候隨著一聲長鳴彩鳳翩翩上場,時而與龍嬉鬧,時而為龍遮蔭,表演至高潮時,擊樂緊湊洪亮,彩鳳騰飛,頓時鳳鳴龍吟,表演者此時情緒激昂,發出齊喝。“地龍燈”的表演除龍、鳳、虎共舞之外,另加魚、蝦、蚌殼、烏龜等伴舞。這種天、地、海動物匯聚一起表演的藝術形式在龍舞界裡獨樹一積,是稀有獨特的舞龍種類。

器材道具

地龍燈表演時需要圓寶、龍、鳳及魚蝦蚌等道具,整套道具的“骨架”基本靠篾條完成,工藝要求高,製作精緻,色彩斑斕。首先是圓寶,圓寶用來引龍,藝人用削好的篾條綁紮成直徑約30厘米的圓球,外面用紅布包裹,一根粗鐵絲從“寶”中穿為軸,使寶可以轉動,“寶”的四周按上鈴鐺,用鐵絲固定,下端安上長約100厘米的木把,即成圓寶。其次是地龍的製作,“地龍”包括龍頭、龍衣和龍尾三部分。龍頭是由篾條、麻線紮成骨架,分別將按一定比例製作而成的龍角、龍冠、龍額、龍眼、龍腮、龍嘴、龍舌、龍鬚等固定在骨架上,然後用有韌性的草紙貼上在骨架上,最後勾畫輪廓;龍衣是一塊長約900厘米,寬約300厘米的布,兩側剪成齒狀,紅布裹邊做成波紋狀龍紋,用黑布滾邊作背脊,繪上橙色鱗甲,龍衣的兩端分別縫製在龍頭和龍尾;龍尾由篾條、麻線紮成的長100厘米,直徑約45厘米的圓錐形骨架,尾部紮成魚翅形,外糊草紙,勾線繪色。最後是鳳的製作,鳳的鳳頭、鳳翅、鳳尾全是用篾條和麻線先綁紮好骨架,蒙上白布,再用五彩紙糊成羽毛,兩翅之間用帶子相連,翅內各安一個抓手,即成鳳凰。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地龍燈最初在來鳳地區發揮著舉足輕重的祭祀作用,即敬神祈福與祭祀祖先,也稱之為“娛神功能”。
地龍燈表演掙脫帶有神性的外殼變為親民喜慶的文娛表演,使來鳳地區的人們在一定程度上真正達到了“老有所樂,健康長壽”的目的。

傳承狀況

隨著現代化浪潮的湧起和商品經濟的深入發展,偏遠落後的大岩板村也深受現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結束了過去與外界隔絕的封閉狀態。大岩板地龍燈諸如“龍盤樹”、“龍走太極”等表演動作,以及傳統扎制技藝都處於瀕臨丟失、後繼無人的境地。年輕一代大量外出務工,接觸外來文化後,開始認同現代文化和現代生活方式,加之學習地龍燈技藝難度高、耗時多、收入低,令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地龍燈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的傳承面臨後備人才匱乏的困境。

傳承人物

鄧斌,男,苗族,1932年9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北省來鳳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世紀80年代,地龍燈被來鳳縣文化館蒐集整理成書,並公開出版發行。
2005年,來鳳縣文體局成立了“湖北來鳳土家地龍燈”民族民間資源領導小組,致力於地龍燈的搶救保護工作。
2013年,來鳳縣在舊司鎮中心國小成立地龍燈教學基地,鄧斌或弟子萬建全給學生上課。
2016年,來鳳縣文化館分別撥付給該中心5萬元保護經費,用於地龍燈日常訓練和傳承。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來鳳縣文化館獲得“龍舞(地龍燈)”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龍舞(地龍燈)項目保護單位來鳳縣文化旅遊事業發展中心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來鳳縣文化旅遊事業發展中心。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5年9月,土家族地龍燈受到江蘇省張家港市長江中下游地區民族民間藝術節組委會邀請,參加博物館開館落成典禮活動。
2006年2月,來鳳土家族地龍燈受到武漢東湖風景區邀請,參加新春佳節遊園會表演。
2017年,恩施州舉辦非物質文化展演,吳佳佳帶領的學校展演“地龍燈”。
2018年11月20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舊司鎮中心國小師生表演地龍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