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舞(九龍舞),湖南省平江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龍舞(九龍舞)歷史悠久,據《平江縣文化志》記載: “始於漢、興於唐,演繹至今。”龍舞(九龍舞)表演套路複雜,包括“九龍戲水”“八寶籠燈”“金盆弔水”“老龍脫殼”“鐵龍關象”等在內的傳統套路有26套之多。這些套路排列有序,變幻莫測,9條龍時而相互纏繞,時而組成精美圖案,轉眼又變化成新的陣式,令人目不暇接。曾有一本規範龍舞(九龍舞)表演套路的《龍譜》在當地姚姓家族內部傳承,其範式沿用至今。
2008年6月14日,龍舞(九龍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舞(九龍舞)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14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湖南省平江縣
- 保護單位:平江縣文化館
- 遺產編號:Ⅲ-4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文化特徵,表演形式,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活動,獲得榮譽,
歷史淵源
龍舞(九龍舞)發源於湖南省平江縣的伍市鎮並長期在當地流傳,它始於漢代,至唐達於興盛。相傳愛國詩人屈原投江後,每年的端陽節人們都要划起龍舟前來打撈。此事感動了洞庭龍王的9個兒子,9條小龍大鬧洞庭,逼著老龍王將屈原遺體送回人間。為紀念九龍的義舉,人們模仿其舞姿創造了九龍舞。
舞蹈特色
文化特徵
龍舞(九龍舞)表演陣容強大,氣勢磅礴,撼人心魄。表演中9條彩龍配以4面龍旗、4面大堂鼓、4面大銅鑼和4把長號,186名舞龍隊員頭戴龍盔,身著龍服,足穿龍靴,高舉“政通人和,風調雨順,人壽年豐,四海昇平”的長條幅,威風凜凜。舊時白楊村設有“龍會”,銅鑼一響,號令全村。每次出龍都要在祠堂設擺香案,燃放鞭炮,以雄雞祭龍。香案下面擺有一口五擔水的大缸,內盛汨羅江畔智峰山中的清泉水。祭龍贊語為四言韻詞,祭祀完畢,九條彩龍依次在香案前搖頭擺尾而過,然後大吼一聲,衝出祠堂。九龍外出後,祠堂內香火不熄,由9位老人輪流值班,日夜祭拜。香案前的神水散予鄉民飲用,以祛病消災。
表演形式
龍的製作獨特
龍舞(九龍舞)龍頭不能過大和過於花哨。過大不能在快速奔跑中舉起,過於花哨會在頻繁的會耙時損壞甚至纏住龍被;龍身只能用單龍被,不能用圓形龍被。單龍被便於編織格子,圓龍雖好看,但編織格子時易鼓氣,不靈活;龍耙間距不均等,比其他龍種間距要寬。特別是龍頭與第一耙,間距寬達一丈二尺。其他龍種則為七~八尺。有人在觀看九龍舞時埋怨龍騰不起來。“騰”俗稱挽“東瓜圈”,也叫挽“紐絲”。能挽“東瓜圈”的龍,耙與耙的間距要相等,且以七八尺為宜。九龍間距超寬且不均等,是為了編織格子的需要,挽“東瓜圈”就困難了。
套路追求圖案造型
龍舞(九龍舞)有記載的套路百餘種,不論單龍、雙龍、還是多龍,都是編織圖案,都有一個形象的名字。如“金盤吊水”(單龍、多龍),“鳳凰展翅”“喜鵲搭橋”(雙龍),“三星拱月”(三龍),“四海昇平”(四龍),“五龍奉聖”(五龍),“觀音坐蓮”“七層花樓”(九龍)。名字與造型十分吻合、逼真,一看就會使人產生聯想。單龍講求優美、精巧,多龍追求紛繁複雜、氣勢磅礴。如“洞庭大陣”,九龍織成方陣,起伏翻騰,龍珠在陣中穿插,時隱時現。跑陣時,方陣飛速旋轉,時起時伏。此時,展現在你面前的便是八百里洞庭連天波涌,排山倒海。那時隱時現的龍珠便是散落的船帆,逐浪的魚豚。再以“觀音坐蓮”為例,一龍在中央搭起蓮台,龍頭似觀音坐蓮。四周象蓮花花瓣,一張一合。八條彩龍用龍被和龍耙織成兩層圓形彩鏈,一正一反,繞蓮花旋轉,似祥雲飛渡。舞到高潮處,儼然觀音駕臨,把雨露灑向人間。龍舞(九龍舞)的表演並不局限於九條龍。根據其編織圖案的規律,二個九龍,三個九龍,甚至九個九龍都可以聯台表演。
場面轉換神速
一場龍舞(九龍舞)由多個圖案組成,圖案與圖案轉換的速度十分重要。按老套路,一個圖案散開,九龍要繞場打幾個圈完成調度,再編織下一個圖案。經過重新編排,取消了打圈圈,一個圖案散開馬上編織第二個圖案,調度在編織過程中完成。這就大大加快了節奏,使整場表演一氣呵成,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器樂伴奏鄉風鄉韻
打擊樂器為大鑼、大鼓、大鈸和拋天小鑼。其中打擊樂拋天鑼由本地銅匠打造,做工較為粗糙,打造痕跡明顯。按鑼鼓曲譜邊擊邊拋,善拋者,鑼能垂直上升高空數丈,餘音繞樑,令人嘆為觀止,屬平江獨有的打擊器樂。幾種樂器匯成一起,時而急風驟雨,時而風和日麗。抑揚頓挫,撼地動天。把龍舞(九龍舞)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龍舞(九龍舞)形成的歷史悠久,對於研究平江的歷史、生產、生活、民風、民俗等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
傳承狀況
龍舞(九龍舞)是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傳遍三湘四水。近年來,平江九龍舞藝人日漸老去,生存發展出現困難,前景堪憂,急需加大保護力度。
傳承人物
姚大明,男,伍市鎮白楊村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985年憑著一本祖傳的《龍譜》,組織農民製作九條彩龍,潛心挖掘、整理,在繼承和發展龍舞的藝術套路中,不斷推陳出新,編排出精美的舞龍表演動作和圖案,在舞龍套路和技巧中形成了其獨特的九龍舞表演藝術。
保護措施
為使龍舞(九龍舞)能繼續得以傳承、發展,龍舞(九龍舞)第八代代表性傳承人姚大明自2010年開始帶領龍舞隊員就近在時豐中學傳授九龍舞技藝,由最開始的二龍,逐漸到四龍、六龍,學生龍隊舞龍技藝在不斷提升,龍舞精神也得到傳承和發揚。2013年平江縣時豐中學被正式授牌為龍舞(九龍舞)培訓基地,姚大明定期在校內開展舞龍活動,向學生傳授舞龍套路和樂器表演技巧,宣講龍文化知識。在姚大明的帶領和培養下,龍舞(九龍舞)第九代傳承人26個,第十代傳承人30個,村里參與舞龍的有700多人。
2017年,因龍舞進校園傳承成績突出,被中央電視台教育頻道《傳承的力量》欄目採訪拍攝,並在端午期間播出。
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平江縣文化館獲得“龍舞(九龍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龍舞(九龍舞)”項目保護單位平江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0年,龍舞(九龍舞)受特邀參加“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開幕式表演。
2019年,“祖國長盛·非遺常青”湖南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非遺系列展示活動在巴陵廣場開幕,龍舞(九龍舞)隊表演的《龍出洞庭》作為壓軸節目登場。
獲得榮譽
1988年,九龍舞參加平江縣“金龍杯”民間藝術節獲得金獎。
1991年,平江九龍舞參加“岳陽國際龍舟節表演”獲得金獎,1999年中央電視台“中國一絕”攝製組專程赴白楊村拍攝九龍舞,向世界推介,2000年伍市鎮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