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神寺

龍神寺

龍神寺,廣泛流傳於山東民間《沒尾巴老李》。龍神廟位於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夏莊鎮龍王官莊村,後又獲得唐太宗李世民封龍神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密龍神寺
  • 地理位置:山東高密市夏莊鎮龍王官莊村 
  • 著名景點:龍神寺八景
  • 其它名稱:黑龍廟、沒尾巴老李龍王廟
沒尾巴老李與龍王廟的傳說,唐太宗與龍神廟,龍神廟八景,龍潭民俗文化節,地圖信息,

沒尾巴老李與龍王廟的傳說

相傳古時,此地有一個小村莊,(現夏莊鎮龍王官莊村),村口住著一戶李姓人家,六月十三這戶人家的媳婦要生孩子,生下的卻是一條如龍似蛇黑黑的“怪物”,母親當場驚嚇而死。父親拿著鐮刀衝上來砍他,黑龍只好從木格子窗縫中化身而出,但尾巴落在了後邊,結果被父親一鐮砍掉了……
據說,沒有尾巴的老李斷尾在半空落下時砸在地上化作了一片水窪,被百姓喚作了“龍王窪”。後來有人在此種瓜,個大瓜甜不說,還要風來風,要雨來雨。瓜農知道是沾了黑龍的光,就在瓜屋子邊上用水裡的乾溝、地里的坷垃加上幾塊磚頭搭了一座簡陋的龍王廟,門楣上擔了塊大青磚,刻了三個大字“龍王廟”,別看這座廟不像樣子,每逢大旱年頭,百姓來這裡焚香禱告,剎那間就能雲起雨下。有時哪怕是沒有一絲雲彩,只要心到香火到,也會大雨傾盆。後來附近官莊的百姓感念黑龍的功德,又集資在原址重修了龍王廟,為黑龍塑了真身。至此,高密龍王廟已在十里八鄉名聲遠播。

唐太宗與龍神廟

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親率大軍東征,路過山東高密官莊地界,由於連續行軍,人困馬乏,加上供給出現暫時困難,士兵又急又餓,精疲力盡,不能前行。正在著急之時,走來一慈祥老婦,給軍士送飯,一籃飯,一罐湯全體軍士吃飽喝足、湯飯還有剩餘。李世民感激不盡,親送老人回去,走到龍王廟前,老人不見了。細查其故,當地人一一細說其來龍去脈,皆雲,龍母顯靈,前來送飯,東征必勝。唐太宗聽後便來到廟前,見到剛才送飯的老婦人,與廟中所奉龍母一般無二,口頭許願:老人家保佑我們東征成功,我一定回來給你重修廟宇,讓您老享四時祭祀。
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十二載,力盡艱險,百戰百勝,終於征服高麗平定疆域。班師回朝第一件事,就是準奏薛仁貴與尉遲敬德重修山東高密龍神廟的摺子,並命元帥尉遲敬德監工,以報答龍母及龍子之恩,六月十三日廟成,擺供儀,唱大戲,進行隆重祭奠。是日中午,風雨大作,都說是龍王老爺回來看家祭母所行的風雨。
此後,每年六月十三差不多或大或小都要下雨,皆說,下雨就是“沒尾巴老李回來省親祭母”,因此有“大旱三年忘不了六月十三”之說。每年六月十三日廟會,皇帝派人來祭祀龍王。宋、元、明、清時、朝廷又把祭祀之事委託給省,至清末和民國初年,逐漸成為縣祭。民國時期,曹夢久在高密任縣長期間,年年六月十三,騎高頭大馬到龍王官莊親自主持龍神廟祭奠活動,並藉此機會教化民眾。

龍神廟八景

龍潭夜雨
“龍潭雨夜”是龍神廟八景之首,是高密縣八景之一,的確是一個神奇的景致。龍神廟內有口八角井,名曰龍潭,有“龍躍於此”,潭邊有大白楊樹數株。傳說,一州吏途徑官莊,宿於龍神廟客房,忽聞室外沙沙雨響,急命僕役到室外收拾轎子。走出室來,卻見滿天星斗,故有“龍潭夜雨”之稱。《高密縣誌》(清光緒三十二年)載:縣治東北十五里,聲瀟瀟然,水氣所蒸,澤潤一方,相傳龍躍於此,祈雨立應。舊志八景之三,曰“龍潭夜雨”。潭在今龍王官莊龍神廟。
清儀良弼《龍潭夜雨》詩云:“龍池百丈深,靜夜聞颯沓,因風入碧空,時與秋聲雜。”
“龍潭雨夜”是龍神廟八景之首,是高密縣八景之一,的確是一個神奇的景致。龍神廟內有口八角井(俗稱八角琉璃井)、名曰龍潭,有“龍躍於此”,潭邊有大白楊樹數株。舊志八景之三,曰“龍潭夜雨”。潭在今龍王官莊龍神廟。
響龍碑
龍神殿西南方是碑林,碑林內最著名的是一塊由巨大霸下(龍之六子贔屓,又名石龜)馱伏的響龍碑。整條龍用濟南青花崗岩鏤空雕出,在國內實屬罕見,堪稱一絕;敲擊碑體,雖是石碑,卻會傳出金屬之音,陰雨天聲音沉悶,晴朗天氣聲音清脆,時人莫不稱奇。
琉璃瓦
龍神廟正門東側又有一門口,俗稱二門。二門照壁上有八頁景德鎮官窯燒制的墨綠色琉璃瓦,與北京故宮之琉璃瓦一摸一樣,不知是哪朝皇帝所贈。這種琉璃瓦是皇家建築專用物品,民間不可多見,故為一景。又有人傳說,這琉璃瓦是當年尉遲敬德監造龍神廟時,為唐太宗李世民所恩賜專用,以示龍神廟為皇家寺廟。卻不知為何,這琉璃瓦不用在正門照壁,又稱為民間眾茶餘飯後的談資。
白棘台
白棘台在龍神殿西南角土地廟北側,因一叢白色棘子樹而得名。棘屬灌木科木本植物,分支密且具針刺。白棘本地稀有,龍神廟裡的白棘有對拤粗,故用白色石建“白棘台”加以保護。
朝陽洞
朝陽洞位於龍神廟東南,關爺殿東山與龍神廟東院牆之間,朝陽洞一年四季花草常綠,是北方難得一見的奇觀。冬天,別處已草木枯黃、冰天雪地,而朝陽洞裡卻綠意融融。春天這裡的蒲公英比田野里的開花提早月余,更為龍神廟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
麒麟石
龍神廟正門內左側水道旁有一塊暗紅色的具頁狀層理的石頭,因其能從表面揭起薄薄的麟狀頁片,故得名“起麟石”。又因“起麟”與“麒麟”同音,所以“起麟石”又名“麒麟石”。
霞光晚照
龍神廟左右各一汪清水,名曰“龍飲泉”,泉水澇時不溢,旱時不減,岸邊楊柳依依,花木蔥榮。傍晚,霞光灑落在金碧輝煌的龍神廟建築群上,與泉中五光十色建築群倒影交相輝映,蔚為壯觀。
八叉梅花路
相傳,龍神廟所在地是當時高密的交通樞紐,以龍神廟為中心向外輻射八條路,八條路分別通向八個州府。八叉梅花路的邊沿是各行各業的商鋪,廟前一條青石板路有大廟中門起,經過八座高大牌坊直通遠處的龍吟泉。

龍潭民俗文化節

農曆六月十三是黑龍回家省親祭母的日子,“沒尾巴老李”的傳說在中國婦孺皆知,他的家鄉就是咱高密市夏莊鎮龍王官莊村。這裡曾建有龍神廟來供奉著位家鄉的英雄,並由此產生了一些列美麗傳說,形成了富有濃厚地域特色和鄉土氣息的黑龍文化。這天,歷朝所轄州縣命官顯貴、農耕學商、善男信女、四方民眾皆雲集於此,盛況空前。這一獨特的民族文化信仰及祈福祭拜活動沿襲至今。官莊被譽為黑龍文化的發源地,民間素有“黑龍故鄉,美麗官莊”之說。
龍母墳
讓靈魂與龍神同在,受龍神庇佑,護佑後人,福祿延綿,生活平安,家族興旺。
放生池
放一次生就積一次德,象徵了“吉祥雲集,萬德莊嚴”,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
文殊殿
文殊菩薩為諸佛之母,列眾菩薩之首,是智慧的化身。呈金色童子形,喻意天真純潔;身騎勇猛之獅,表示菩薩智慧威猛;身坐蓮花台,寓意清淨;右手持寶劍,以金剛寶劍斬群魔,比喻大智慧好像一把鋒利的寶劍,能斷一切無明煩惱;左手拿梵篋,代表佛經是智慧書。
藥師殿
以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佛為供養主尊的寺院殿堂,稱為藥師殿。
祈福殿
諸佛、諸菩薩中,每個菩薩、佛都有自己的功德、神通、法門。當我們禮拜、朝佛時,心誠向佛時,都會受到佛祖、菩薩的護佑。
水路法會
供祖先、積善德、幫助家運慎終追遠、行孝道!
禪修
禪修,也是“心靈的培育”,就是把心靈中的良好狀態培育出來。
博物館
黑龍文化博物館,體會黑龍文化的那種血液中浸潤的“孝道”;百善孝為先,而孝道文化又是我們中華五千年的根基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龍門客棧
龍門客棧位於高密市夏莊鎮龍王官莊村龍王廟附近,是“天啟新文化”第一家設計創意客棧,專注於高端服務業,善於將神秘的東方文化印象與孝道文化巧妙的融合在設計當中,形成獨有的大氣、優雅、創新、內涵的設計風格。能夠深入了解並領會客戶的需求和期望,這棟獨立建築蘊含著當地的風俗民情達到歷史文化傳承的意義。
素食館
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感恩大自然的饋贈;呼籲環保,提倡健康的生活。長壽的進食方式,以進食蔬菜、穀物為主。而不含化學物質的天然食品,比如糧食、蔬菜、莢果、海藻等等在現代生活中,提倡素食的人越來越多了。有人素食,是為了宗教的需要而吃素,更多的人則是為了健康,還有人是二者兼顧,一舉兩得。

地圖信息

地址:龍王官莊村附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