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港革命舊址,位於湖北省陽新縣西南部的龍港鎮,地處湖北的陽新、通山和江西的武寧、瑞昌4縣交界處。這裡保存著鄂東南特委、龍燕區蘇維埃舊址和彭德懷舊居等革命舊址70餘處,其中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9處。其中12箇舊址集中分布在龍港鎮區600米長的老街-紅軍街。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景點有龍港老街、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龍港烈士陵園、龍港烈士墓林、彭楊學校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港革命舊址
- 地理位置:湖北省陽新西南部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8000m2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龍港老街、紀念館、烈士陵園、彭德懷舊居等
歷史背景
建築規模
文物遺存
名稱 | 位置 | 介紹 | 圖片 |
龍燕區第八鄉蘇維埃舊址 | 陽新縣洋港鎮胡橋村朱灣 | 地處胡橋鄉朱灣。1929-1932年,龍燕區第十三鄉、十四鄉蘇維埃合併為第八鄉,管轄18個村。有正、副主席和土地、糧食、經濟、裁判、婦女、文化委員各一名,主席:陳金堂。曾組織赤衛隊、赤先隊、炮隊共240餘人。在文化教育上開辦列寧國小和農民夜校,組織民眾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還積極開展慰勞紅軍和支援革命戰爭的活動。1932年秋,由於王明“左”傾路線的影響,蘇區革命遭受嚴重損失。國民黨二十六師趁機侵占了龍港,紅色根據地逐步縮小,第八鄉分為四個鄉。 | |
中共鄂東南道委舊址 | 陽新縣龍港鎮紅軍街 | 1932年1月,根據湘鄂贛省委意見,撤銷鄂東南特委,分設鄂東道委、蒲圻中心縣委和贛北特委。鄂東道委仍駐龍港,下轄陽新、大冶、通山、鄂城、鹹寧、武寧、瑞昌7個縣委。1932年鄂東南地區土地革命形勢持續高漲,為切實將贛北、鄂南地區的鬥爭統一進行,鄂東道委在龍港發起召集鄂東、鄂南、贛北各縣縣委書記聯席會議,決定撤銷鄂東道委、蒲圻中心縣委和贛北特委,成立中共鄂東南道委。下轄陽新、大冶、通山、鄂城、鹹寧、蒲圻、崇陽、通城、嘉魚和湖南臨湘、江西九江、瑞昌、武寧、德安、星子等15個縣黨組織。鄂東南道委自1932年10月主動撤離龍港,轉戰於九宮山區,直至1935年改稱湘鄂贛邊區西北代表團。 | |
鄂東南電台、編講所舊址 | 陽新縣龍港鎮紅軍街 | 1931年2月至1932年9月設立鄂東南電台、編講所,是中共鄂東南特(道)委的通訊、宣傳機構。負責對各根據地電訊聯絡,政治宣傳,經常編寫各種宣傳教育資料,舉辦報告會,對民眾進行馬列主義理論教育和革命形勢教育。鄂東南電台最初是由紅十六軍幫助建立起來的,1931年湘鄂贛省軍區所屬的紅十六軍轉戰鄂東南,最先在龍港鎮上泉村柏樹下建立電台,擔負與省委和中央蘇區聯絡。1932年龍港胸守後電台、編講所隨機關轉移至九宮山區。 | |
少共鄂東南道委舊址 | 陽新縣龍港鎮紅軍街 | 建築占地面積117平方米,保護面積200平方米。1931年12月,共青團湘鄂贛省委重新劃定各級領導機構和工作範圍,決定分解共青團鄂東南特委,成立共青團鄂東道委和蒲圻中心縣委。其中,團鄂東道委管轄陽新、大冶、瑞昌、武寧、鄂城、鹹寧、通山,1932年1月,成立共青團鄂東南道委機關駐龍港,書記先後由江德元、肖華擔任,內設組織部、宣傳部,出版《青年出路》《鄂東南列寧青年》,1932年6月成立團鄂東南道委時撤銷。 | |
陽新縣龍燕區蘇維埃舊址 | 陽新縣龍港鎮紅軍街 | 建築面積223.2平方米,保護面積500平方米。1929年10月成立龍燕區蘇維埃政府,1930年5月陽新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前隸屬中共陽新縣委,下轄朱灣、灣塘、小港、曹坪、柯家園、駱家梁、桂源、下容、中羅、李家灣、上曾及通山縣燕廈、洋湖、尖山、蘆田、車田、淡家祠、沙店、湖畔等36個鄉蘇維埃政府。1930年9月,陽新縣調整行政區劃,龍燕區撤銷,劃分為龍港、燕廈、楊林三區。龍燕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先後由劉南川、劉道富、肖緒文擔任。 | |
鄂東南工農兵銀行舊址 | 陽新縣龍港鎮紅軍街 | 鄂東南工農兵銀行建築占地面積 150.15平方米,保護範圍面積200平方米。於1929年成立於陽新縣金龍區(現太子),原名鄂東農民銀行,行長阮筱濤。銀行的資金有5萬餘元(銀元),黃金270兩,元寶(每個50兩)20餘個,其它手鐲、項圈等零碎銀子4萬餘兩,銅元1萬多串。1930年鄂東南工農兵銀行開始自製紙幣模版,利用當地生產較為精製的紙張印製紙幣,發行一百文至拾串文各種紙幣,在蘇區流通使用。1931年6月遷至龍港,並發行二萬元紙幣。 | |
鄂東南政治保衛局舊址 | 陽新縣龍港鎮紅軍街 | 鄂東南政治保衛局成立於1931年4月,隸屬省保衛局,人員均由省局派遣,政治上接受特道委領導,業務歸省局指揮。鄂東南蘇區的二次肅反運動,均由政治局執行。由於當時執行中央極“左”路線,肅反運動擴大化。致使鄂東南根據地在抓“改組派”中,將許多同志錯誤認定為“改組派”而致殺害。解放後,隨著改革開放拔亂反正工作進行,絕大多數當年被當成“改組派”錯殺人員得到平反。 | |
鄂東南快樂園、遊藝所舊址 | 陽新縣龍港鎮紅軍街 | 早在1929年3月,中共陽新縣委在陽新太子廟組建成立了陽新縣青年文藝宣傳隊。1930年5月改名鄂東新戲團。1931年春至1932年秋,中共鄂東南特(道)委為活躍蘇區文化生活在這裡開辦鄂東南快樂園、遊藝所,占地1000平米。所內有演出廳、歌舞廳、遊戲廳、棋類廳、報刊廳等。為配合紅軍重大戰役和蘇區政治活動,自編、自演革命文藝節目,藉以提高民眾革命覺悟,振奮鬥爭精神。 | |
彭德懷在龍港舊居、勞動總社舊址 | 陽新縣龍港鎮紅軍街 | 1929年秋,李燦、何長工率領紅五軍第五縱隊挺進鄂東南,設司令部於龍港。次年5月,彭德懷率紅五軍二、四縱隊進抵龍港。彭德懷同志住宿在這裡的中重上廳南房。 1932年2月至1932年9月,又在這裡設立鄂東南勞動總社。1931年11月,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一次代表大會上能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為維護該法的貫徹實施,各蘇區相繼成立勞動總社,承擔蘇區內《勞動法》執行情況。 | |
鄂東南總工會舊址 | 陽新縣龍港鎮紅軍街 | 1930年2月在陽新太子成立,1931年8月成立隸屬湘鄂贛省赤色總工會的鄂東南總工會。下轄陽新、大冶、通山、鄂城、蒲圻、鹹寧、崇陽和武寧、瑞昌等9個縣總工會。委員長黃加高。1931年12月至1932年7月成立鄂東南赤色總工會。主任蘇仿人。1932年7月鄂東南第一次工人代表大會在龍港召開,選舉成立了鄂東南赤色職工聯合會。 | |
鄂東南中醫院舊址 | 陽新縣龍港鎮紅軍街 | 1930年5月,創辦了鄂東南中醫院,設有診斷室、中藥房、藥材炮製室、病房等。在創辦之初,醫務人員僅2人,而且無任何設備。到1931年計有21名醫務人員。1932年10龍港失守後,中醫院隨機關轉移至九宮山區,後來醫務人員分散到各紅軍戰鬥單位。 | |
鄂東南蘇維埃政府遺址 | 陽新縣龍港鎮紅軍街 | 1931年9月設立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鄂東南蘇維埃辦事處,1932年1月湘鄂贛省蘇調整鄂東南區劃時,成立湘鄂贛省鄂東辦事處。主任曹玉階。1932年6月,鄂東南蘇區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陽新龍港召開,正式成立鄂東南蘇維埃政府,主席盛茂炯。下屬政治保衛局、電台、編講所、工會、反帝大同盟、經濟委員會等四十八大機關和紅三師等地方紅軍武裝,先後管轄了陽新、大冶、鄂城、武寧、瑞昌等20個縣300餘平方公里,500萬人口的廣大紅色區域,領導軍民鞏固、發展根據地。1932年9月,龍港失陷,鄂東南蘇維埃遷至通山九宮山區。 | |
鄂東南紅軍招待所舊址 | 陽新縣龍港鎮紅軍街 | 1929年10月至1932年9月設立鄂東南紅軍招待所。起初隸屬於紅五軍後方留守處,後轉交鄂東南蘇維埃政府。由於龍港為鄂東南革命的中心,管轄著湘鄂贛三省21個縣的廣大區域,南來北往的紅軍隊伍、黨政軍幹部經常在龍港活動。創辦時條件簡陋,只為紅軍服務,後來有鋪位100餘個,可同時接待近300人吃飯和近150人住宿。1932年,隨著龍港的失守,紅軍招待所撤銷。 | |
鄂東南彭楊學校舊址 | 陽新縣龍港鎮 | 地處龍港鎮下街頭公路西側,占地5249平方米。1930年5月,彭德懷同志率紅五軍進駐龍港時,為加強紅軍軍事、政治和幹部隊伍建設,並為紀念在海陸豐起義中為革命獻身的領導人彭拜、楊殷二位烈士,建議中共鄂東南特委創辦。彭楊學校是一所培訓軍事幹部學校。首任校長吳致民(1900—1935),1932年9月,彭楊學校改為隨營學校而遷走。 | |
中共鄂東南特委遺址 | 陽新縣龍港鎮新街61號 | 1930年5月,直屬中共中央的中共鄂東特委在陽新太子廟成立。1931年2月,中共鄂東特委移駐龍港,書記吳致民,組織部長方步舟,宣傳部長劉海山(石繼民),秘書長程恆貞(劉溪山),農委書記曹玉階,工委書記老江,婦委書記賈春英。委員羅冠國、左愷明、黃明、曹毓華、黃鳳吉、黃家高、黃庭照、李燮如。隸屬中共中央,管轄陽新、大冶、鄂城、通山、蘄水、蘄春、黃梅、廣濟和江西瑞昌、武寧等10縣。 | |
中共鄂東南特委防空洞 | 為了防禦國民黨反動派對特委機關的空襲,確保機關人員正常辦公安全,中共鄂東南特委於1931年春在這裡挖了一個防空洞,可容納百餘人。西洞頂原有一棵十餘米高古樟,掛大鐘一口,作報警之用。1982年加固洞壁,砌磚石拱頂,建水泥地坪。1990年砌石坎加固外壁。 |
文物保護
保護範圍
所獲榮譽
主要景點
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建成後,王任重同志題寫了館名,王平、程子華、傅秋濤、陳康、蘭僑等領導同志多次前來視察,並題詞、贈詩。
價值意義
交通信息
地圖信息
地址:龍港鎮106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