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革命老區市發展史》是2019年8月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海市老區建設促進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海革命老區市發展史
- 作者:龍海市老區建設促進會
- 出版時間:2019年8月
-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 頁數:371 頁
- ISBN:9787561575369
- 定價:13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龍海革命老區市發展史/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叢書》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以紀實的手法的觀點、翔實的史料,多層面、多角度地講述了龍海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展革命鬥爭和經濟社會建設的歷史進程,記錄著龍海不平凡的過去,彰顯著共產黨人的初心,流淌著繼續前進的力量,是一部難得的學史讀本和勵志教材。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龍溪、海澄黨組織的創建和工農運動的興起 (1919年5月-1927年7月)
第一節 五四運動對龍溪、海澄的影響
第二節 龍溪、海澄黨組織和閩南部委的創建
第三節 黨領導下工農運動的興起
第四節 石碼、海澄地下交通站
第二章 武裝鬥爭的爆發和游擊區域的開闢(1927年8月-1932年2月)
第一節 黨的八七會議精神的貫徹與農民革命武裝的初起
第二節 農民武裝暴動與武裝鬥爭的展開
第三節 閩南特委的重建與紅一支隊的成立
第四節 游擊鬥爭的深入與兵運工作的開展
第三章 中央紅軍攻克漳州與紅四軍進駐龍溪、海澄 (1932年3月-1932年5月)
第一節 紅軍進漳的決策與漳州戰役的實施
第二節 聯手閩西參戰支前與海澄地區游擊隊的建立
第三節 紅四軍進駐龍溪、海澄與工農革命委員會的誕生
第四節 紅軍進漳三大任務的完成及其效應
第四章 紅三團在困境中堅持鬥爭和革命根據地的鞏固與發展(1932年5月-1937年6月)
第一節 紅三團開闢與保衛革命根據地的征戰
第二節 王卻車案與“九九”五區事件始末
第三節 閩粵邊三年游擊戰爭與南鄉洋坪交通站
第四節 薌潮劇社的抗日宣傳活動
第五章 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和反頑自衛鬥爭的展開 (1937年7月-1945年8月)
第一節 國民黨的消極抵抗政策與龍溪、海澄的抗日救亡運動
第二節 沿海守軍反擊日偽侵略與龍江優秀兒女在遠方疆場的抗戰
第三節 反頑自衛鬥爭的展開與小梅溪交通站的貢獻
第四節 抗戰勝利前的局勢與侵華駐廈日軍石碼洽降
第六章 反蔣革命鬥爭的持續和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1945年9月-1949年9月)
第一節 抗戰勝利後的農村游擊戰爭
第二節 新漳州工委和海澄支部的組建與城市廣泛的愛國民主運動
第三節 地下交通站活動與統戰策反工作
第四節 龍溪、海澄的解放
第七章 人民政權的建立鞏固和經濟社會的全面恢復(1949年10月-1952年12月)
第一節 新生政權的建立和對解放廈門的支援
第二節 剿匪反霸的打響與社會秩序的穩定
第三節 鎮反肅反的延續和抗美援朝的參與
第四節 代表制度的推行與民主建政的實現
第五節 土地改革的實行與國民經濟的恢復
第六節 黨和政府對老區的撫慰、扶助與老區重建家園、恢復生產
第八章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經濟社會的曲折發展 (1953年1月-1966年4月)
第一節 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探索與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第二節 第一個五年計畫的實現與政治、經濟工作的“左”傾冒進
第三節 三年困難時期的苦渡與“八字方針”的貫徹
第四節 堵江截流抗旱與“龍江風格”的傳播
第五節 海防前線的鬥爭與民兵武裝的加強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動亂和撥亂反正大轉折 (1966年5月-1978年12月)
第一節 “文革”動亂的十年與逆流中的前進
第二節 粉碎“四人幫”後的撥亂反正與落實政策
第三節 國民經濟的調整與復甦
第四節 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與教育事業的恢復發展
第十章 改革開放的推進和經濟社會的跨越 (1979年1月-1993年5月)
第一節 城鄉改革的全面展開與各項工作的齊頭並進
第二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與運行
第三節 對外開放的擴大與經濟開發區的建設
第四節 民主法制的健全與統一戰線的發展
第十一章 撤縣設市的推動和經濟社會再上新台階(1993年6月-2012年12月)
第一節 發展戰略的實施與經濟綜合實力的增強
第二節 城市框架的拓展與城區功能的完善
第三節 社會管理的創新與平安和諧的創建
第四節 黨建工程的實施與社會事業的發展
第十二章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2013年1月-2017年12月)
第一節 全面深化改革與各種體制機制的完善
第二節 蘇區老區政策的對接與強農興工富民政策的落實
第三節 生態文明的彰顯與富美鄉村的建設
第四節 掛鈎幫扶的持續與精準脫貧攻堅戰
第五節 紅色基因的傳承與思想道德文化的弘揚
第六節 管黨治黨的堅持與反腐防違的成效
第七節 經濟建設的振興與社會發展的繁榮
結語 繼往開來的“十三五”展望
附錄
附錄一 龍海革命人物簡介
附錄二 龍海市革命遺址遺蹟和紀念場館列覽
附錄三 新中國成立以來龍海市(縣)處級領導幹部名蜀乇
附錄四 龍海市老區鄉(鎮)場、老區村(居)及老區基點村名蜀乇
附錄五 龍海市老區建設促進會第一屆、第二屆理事會組成人員(含調整的組成人員)名單
參考文獻
後記